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阿含經成立之因緣(1)
時間Tue Sep 26 10:24:03 2006
阿含經總論 增谷文雄
阿含經成立之因緣
一
「阿含經」是一部經的集錄,中國的譯經師們於翻譯此經集時,以「阿含」作為
經題,此乃梵語?gama之音譯。「阿含」(?gama),有「到來」(Coming)、「傳來者」
(Anything handed down)之意,其義為「傳來之經」。其音譯尚有「阿笈摩」、「阿伽摩
」等,但作為經題,一般皆採用「阿含」之譯名。
此一經集傳到中國並譯出,其時間約在西元四世紀末至五世紀前半葉,茲列舉諸
本漢譯阿含之現存本、譯者及翻譯年代如下:
1.「中阿含經」六○卷,二二四經,譯者僧伽提婆(Sajghadeva),譯出年代約西三九七
~三九八年。
2.「增一阿含經」五一卷,四七二經,譯者僧伽提婆(Sajghadeva),譯出年代為西元三九
七年。
3.「長阿含經」二二卷,三○經,譯者佛陀耶舍(Buddhayawas)、竺佛念,譯出年代為西
元四一三年。
4.「雜阿含經」五○卷,一三六二經,譯者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譯出年代為西元四
三五年。
(此外,尚有異譯「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三六四經;及「雜阿含經」一卷,二七經等
)
如上述列舉,自今觀之,阿含諸經集錄可說大致皆已全部譯出。然而,其後此一
稱為「阿含」之經集,在中國卻受到極不合理之待遇;即使是幾乎長時期完全處在中國影
響下之日本佛教而言,對此阿含經集之不合理待遇,亦幾乎亳無改變之處。總之,此一被
稱為「阿含」之經集,在中國、日本等佛教界,長時以來,可說完全不受重視,不被讀誦
,不被研究。究竟何以造成這種現象呢?雖然事屬遺憾,但不能不對此一事實詳述所以,
否則,就無從闡明我們之所以必須重新論究「阿含經」之理由。
其所以形成如此之現象,實是由於「阿含經」被判釋為小乘經典之緣故。若更具
體說明之,是受到天台大師智顗(538~597,六十歲示寂)「五時教判」之壓倒性影響力所
致。
「天台四教儀」(高麗.諦觀錄)卷首有云: 「天台智者大師,以五時八教判釋
東流一代聖教,罄無不盡。言五時者:一華嚴時,二鹿苑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法
華、涅槃時,是為五時。」
關於這點,有中國古代之文獻批判。
此乃依據「妙法蓮華經」第四信解品所說之「窮子喻」,將釋尊一代說法分為五
時之判別。對這觀點,我現在不予一一詳述,僅將其概要略示如下:
1. 華嚴時 三七日 說「華嚴經」。
2. 鹿苑時 十二年 說「四阿含經」。
3. 方等時 八年 說「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
4. 般若時 二十二年 說諸般若經。
5. 法華、涅槃時 八年 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
釋尊在菩提樹下成就大覺,其後於三七日間在樹下講述其所證悟之高深玄妙教義
,此即「華嚴經」的全部內容;然世間無智而鈍根之人,完全無法理解此一深妙之教義。
此一時期,即是「華嚴時」。
接著,釋尊於此後之十二年間,乃降低程度,特為鈍根無智之人講述較淺近、較
具體之教義,此即「四阿含」之全部內容。此一時期之說法,因為在鹿野苑初轉法輪,故
稱為「鹿苑時」。
但自此以後,逐次提高程度,先講述「維摩經」、「勝鬘經」等諸大乘經典。此
一時期,智顗判稱為「方等時」。「方」是「廣大」之意;「等」是「平等」之意;都是
指大乘佛教時期之用語。方等時之時,前後歷經八年。
然後,連續二十二年講說各種「般若經」。又再經過八年,講述「法華經」。最
後,再以一日一夜講述「涅槃經」,說明法身常住和悉皆成佛之理。此一時期,稱「般若
時」和「法華涅槃時」。
準此而言,現今所謂「阿含經」,乃釋尊為無智之鈍根者降低說教程度,使用淺
近而具體的內容所講說之教法。由是,對於受到「五時教判」壓倒性影響下的中國與日本
之佛教徒而言,他們之所以忽視這部被稱為「阿含」之經集,而不予讀誦,不予研究,可
謂理所當然之事!
然近年以來,所謂「五時教判」,已漸失其壓倒性之影響力,目前甚至已到無人
問津之地步。另一方面,這部「阿含」經集,卻被察知實是理解根本佛教,亦即理解釋尊
說法的原始風貌之最珍貴資料。
這究竟是什麼緣故呢?
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9e1SR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