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佛經的集結與特色 (3)
時間Sun Sep 3 00:31:12 2006
┌────────────────────────────────┐
│ 經典結集的先後與特色 │
├────────────────────────────────┤
│第一次結集,把佛陀的言行結集成九部經。現在我們所讀的佛經,已經不│
│是當初結集時的樣子,而是經過增飾的。 │
└────────────────────────────────┘
印順導師提到,佛陀一入滅後,佛弟子第一次的經典結集,是將佛陀的一
言一行結集成九部經。現在我們講三藏十二部經,其實早期只有九部,三部是
後來再增加的。唐朝以前也沒有『大藏經』這個名稱,是南宋以後,有了雕刻
編輯,在皇帝支持下雕刻大藏經,才有這個名稱,古人只稱為『一切經』。
最初結集佛經,是分成九類性質而編成九部:
第一類叫做『修多羅』,中文叫做﹁契經﹂,是散文體的佛典。
第二類是『祇夜』,也叫『重誦』,是韻體文;例如誦讀普門品,前面有
一段長文,後面有一段偈誦【重誦】,就叫做祇夜。
第三類是『伽陀』,就是佛經完全用偈誦的韻文體出現,叫做伽陀。
第四類是『因緣』,是記載佛陀或佛弟子的事蹟始末。
第五類是『譬喻』,佛用譬喻的力式所講的經都歸於此。
第六類是『本生』,就是世尊或佛弟子過去生的因緣,稱為本生。
第七類是『本事』,佛陀對弟子敘述,過去七佛修行、度眾生的故事,稱
為本事。
第八類是『末曾有』,是在說明佛陀本人以及佛弟子不可思議的奇蹟,或
者證悟的境界。
第九類是『優婆提舍』,就是『論』,是最早期論藏的前身;佛陀偶然言
簡意賅的開示,再由大尊者上座加以演繹發揮的這類佛經,就編入優婆提舍。
第一次結集是將佛陀的言行結集成九部經,第二次結集是演九部經為四阿
含。四阿含的成書是到了阿育王的時代,接著是依四阿含成立『雜藏』。
我在前面說過,四阿含以雜阿含出現最早,再來是中阿含、長阿含,而後
增一阿含。四阿含的性質各不相同,比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講到四種悉檀,
他認為雜阿含屬於『第一義悉檀』,也就是『究竟說』、『了義說』的意思。
『悉檀』叫做顯揚真義。明顯弘揚真義的經都在雜阿含,所以,同一個故
事出現在雜阿含很簡略,出現在增一阿含就很詳細;而且雜阿含的經文很枯燥
簡要、生澀,增一阿含對於故事的敘述就來得生動,比較文學、比較活潑;這
涉及到佛經編輯先後的關係。
南傳有位高僧叫做覺音,他把增一阿含整理出來,稱為『吉祥悅意』,內
容為勸人布施、持戒、修定,能長壽消災、免難得福昇大,讓人得吉祥、得悅
意這種思想與天神教的信仰動機、願望有關。像這一類隨順凡情而宣說的法門
,就歸入增一阿含,為世界悉檀。
如果是對治性的,破斥外道邪知邪見的這一類經文,中阿含收集的多,所
以龍樹解釋中阿含為『對治悉檀』。在印度那樣的種族與信仰繁雜的文化背景
下,特別需要破邪顯正。這一類引導眾生起正信的對治性法門,都在中阿含。
眾生根機無量無邊,法門也就無量無邊,各個眾生可能要各個不同的法門
來修;契合眾生個別根機,滿足眾生個別差異性需求的這一類法門,就歸集在
長阿含。所以長阿含是屬於『各各為人悉檀』。
了解四阿含的性質以後,關於佛經的內容問題,我們會發現正如妙法蓮華
經所說:佛陀講經有一種態度——『開權』、『顯實』。權就是權宜、權巧方
便;實就是實暢本懷、如實。佛陀講經有實說與權說,這個觀念非常重要。
像雜阿含第一義悉檀的顯揚真義就是實說;增一阿含的世界悉檀或者長阿
含的各各為人悉檀,就是權說,權宜契機的說法。所以,我們常說佛法有契機
、有契理,契機和契理到底怎麼去把握?說到這個地力,前面在尚未討論主題
之前的幾個疑問,差不多得到一個明朗的態度了。
佛經可完全相信嗎?印順導師在『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的最後一章曾說
:『佛經不應該有真偽的問題,只是了義說與不了義說,究竟說與方便說的問
題。』雖然我們知道了佛經有實說有權說,但是,到底怎樣去判斷那一類實說
、那一類權說?那就見仁見智了。
譬如報紙大登特登的『嬰靈』,它也有根據,我們勉強也相信它是佛說,
但頂多也只能稱為權宜中的權宜、方便中的方便罷了。佛經本身就有一個譬喻
:佛法最早最原始是很純的,好像高山上流下來的水,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清
涼可口,甚至可以直接掏飲。但是,當水流到中游、下游時,就漸漸受到污染
了。佛法也是如此,佛最初講法是很純的,但是印度版圖大、種族、語言、階
級制度與文化都相當複雜,戰亂又多,佛法流傳久了就會開始摻雜。
佛陀在世時,只在中印度的恆河兩岸行化,佛陀入滅一百五十年,孔雀王
朝阿育王統一全印度,也把佛法遍布全印度。根據歷史的考證,阿育王甚至派
遺傳教師,到過今天的希臘、越南、緬甸、西域,可能還來到龜茲,甚至有人
懷疑他也到了大秦,當時秦始皇與阿育王國同時代。
孔雀王朝一沒落,中印度再產生第二個王朝,國土信奉婆羅門教,中印度
興盛的佛教受到嚴重的傷害。中印度的出家人向南北逃去,向北逃的到了西北
印度,『說一切有部』就在這裡發展;向南逃的就到東南印度,所以佛滅三百
年到四百年左右,中印度恆河流域的佛教相當沒落衰微。
第一次的佛教法難,西北印度和東南印度的佛法仍然相當興盛,以後的大
乘唯識學就是從西北印度來;中觀性空般若就是從東南印度發展出來。因為區
域性的不同,區域性的適應,使得後來的中觀和唯識學一直很難相融。這是受
到這些帝王對佛教的迫害,而分成南北兩路發展,佛法在歷史上的發展,不能
不注意到這樣的一個問題。
那麼,現在的小乘經和大乘經典,是否就是當初結集完成時的樣子?譬如
現在讀到某一部經是五千字,是否當初結集時就是五千字?事賣上,大藏經裡
面往往早期與後期的同一部經典,會出現好幾個人的翻譯,不論小乘經大乘經
,看多了就會發現佛經有經過『增飾』的情形。
經過增飾的佛經,不能說是後來假造的。比如我前面說過的,佛陀有時候
只對弟子做簡要的開示,而中、下根器的人沒有聽懂,就要靠上座阿羅漢再加
以演繹。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將佛陀講的一句話,詮釋了七天七夜還沒有講完,
後來人家把他所說的話去請教佛陀,佛陀回笞:『如是法,如佛說。』意思是
說:舍利弗說給你們聽的法,和我所說的一樣。舍利弗親自得到佛的印證,所
以他被稱為智慧第一。由此看來,佛陀在世時弟子們就有增飾的情形了。
佛弟子將佛說的話又加以發揮解釋,是屬於一種增飾,佛經也是一樣;比
如妙法蓮華經有七卷,但目前的學術界認為最原始的妙法蓮華經可能只有三卷
或四卷。佛經經過歷代的傳承、時空的演變,比如從東南印度傳到中印度,再
傳到北印度,這個流傳的歷史演化,使得這些文章增加了幾品進去,或某一段
、某一品的敘述增長了。
尤其從顯教傳到密教的經典,這其中的增飾最明顯,好多大乘經典在早期
的翻譯並沒有咒語,但是到了後期的翻譯,明顯的增加了陀羅尼品,也就是咒
語,這就是傳到密教時增飾的。密教成為佛教公認的一種修行法門,大家也接
受他了,所以後來這些經典在結集的時候,也都要有陀羅尼品,少了陀羅尼品
會覺得不像佛經。事實上,可以查證得出來,佛陀親口說的陀羅尼並不多。
譬如藥師灌頂真言,是十二藥叉大將說的,十二藥叉大將是天神護法、夜
叉,他們聽佛陀講藥師經後發願:末法時代如果有人諷誦這部經、持我這個咒
,我就加持這個人。所以,大部分咒語都是屬於這種天龍八部、夜叉、羅剎、
鬼神的名號;也有少部分被認為是本尊【佛】現藥叉相而宣說的陀羅尼。
又譬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六祖壇經』都不是原本,已經是第四手的,
都是丁福保註解的那一本六祖壇經。中國的大藏經與日本人編的大正藏,就搜
集了兩個版本的六祖壇經:一本是元朝的高僧編訂的,也是目前最常見的版本
;另一本是民國以後在敦煌發現的『敦煌本』。經過學界包括印順導師在內的
研究,敦煌本也不是第一手,在敦煌本之前可能還有一本占本的六祖壇經。
如此一來,大家或許會疑慮,以為我們看不到真面目的佛經。其實,看佛
經要有慧眼,六祖大師也告訴我們:『心疑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看經要會
轉經,不要被經轉。所以,經文本身也會暗示,那些地方是如實說,那些地方
是方便說,那個是主題,那個是副題。比如法華經,六七品之前是主題,十、
十一品可能是副題,到二十品之後顯然是增飾。
要了解佛經增飾的間題,應該還要知道印度人的民族性。印度人的文字、
哲學、宗教幾乎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印度人的文學創作就是宗教創作,印度人
的宗教創作也幾乎就是用文學創作。文學注重的是象徵的、襯托的,以及生動
的文字描寫,因此,印度的宗教徒對於他們宗教的聖典結集,不論是文字上的
潤飾及文章的體裁,就帶有濃厚的文學性質,尤其大乘經的這種成分更重。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3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