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连天)
看板Buddhism
标题[转录] 佛经的集结与特色 (3)
时间Sun Sep 3 00:31:12 2006
┌────────────────────────────────┐
│ 经典结集的先後与特色 │
├────────────────────────────────┤
│第一次结集,把佛陀的言行结集成九部经。现在我们所读的佛经,已经不│
│是当初结集时的样子,而是经过增饰的。 │
└────────────────────────────────┘
印顺导师提到,佛陀一入灭後,佛弟子第一次的经典结集,是将佛陀的一
言一行结集成九部经。现在我们讲三藏十二部经,其实早期只有九部,三部是
後来再增加的。唐朝以前也没有『大藏经』这个名称,是南宋以後,有了雕刻
编辑,在皇帝支持下雕刻大藏经,才有这个名称,古人只称为『一切经』。
最初结集佛经,是分成九类性质而编成九部:
第一类叫做『修多罗』,中文叫做﹁契经﹂,是散文体的佛典。
第二类是『只夜』,也叫『重诵』,是韵体文;例如诵读普门品,前面有
一段长文,後面有一段偈诵【重诵】,就叫做只夜。
第三类是『伽陀』,就是佛经完全用偈诵的韵文体出现,叫做伽陀。
第四类是『因缘』,是记载佛陀或佛弟子的事蹟始末。
第五类是『譬喻』,佛用譬喻的力式所讲的经都归於此。
第六类是『本生』,就是世尊或佛弟子过去生的因缘,称为本生。
第七类是『本事』,佛陀对弟子叙述,过去七佛修行、度众生的故事,称
为本事。
第八类是『末曾有』,是在说明佛陀本人以及佛弟子不可思议的奇蹟,或
者证悟的境界。
第九类是『优婆提舍』,就是『论』,是最早期论藏的前身;佛陀偶然言
简意赅的开示,再由大尊者上座加以演绎发挥的这类佛经,就编入优婆提舍。
第一次结集是将佛陀的言行结集成九部经,第二次结集是演九部经为四阿
含。四阿含的成书是到了阿育王的时代,接着是依四阿含成立『杂藏』。
我在前面说过,四阿含以杂阿含出现最早,再来是中阿含、长阿含,而後
增一阿含。四阿含的性质各不相同,比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讲到四种悉檀,
他认为杂阿含属於『第一义悉檀』,也就是『究竟说』、『了义说』的意思。
『悉檀』叫做显扬真义。明显弘扬真义的经都在杂阿含,所以,同一个故
事出现在杂阿含很简略,出现在增一阿含就很详细;而且杂阿含的经文很枯燥
简要、生涩,增一阿含对於故事的叙述就来得生动,比较文学、比较活泼;这
涉及到佛经编辑先後的关系。
南传有位高僧叫做觉音,他把增一阿含整理出来,称为『吉祥悦意』,内
容为劝人布施、持戒、修定,能长寿消灾、免难得福昇大,让人得吉祥、得悦
意这种思想与天神教的信仰动机、愿望有关。像这一类随顺凡情而宣说的法门
,就归入增一阿含,为世界悉檀。
如果是对治性的,破斥外道邪知邪见的这一类经文,中阿含收集的多,所
以龙树解释中阿含为『对治悉檀』。在印度那样的种族与信仰繁杂的文化背景
下,特别需要破邪显正。这一类引导众生起正信的对治性法门,都在中阿含。
众生根机无量无边,法门也就无量无边,各个众生可能要各个不同的法门
来修;契合众生个别根机,满足众生个别差异性需求的这一类法门,就归集在
长阿含。所以长阿含是属於『各各为人悉檀』。
了解四阿含的性质以後,关於佛经的内容问题,我们会发现正如妙法莲华
经所说:佛陀讲经有一种态度——『开权』、『显实』。权就是权宜、权巧方
便;实就是实畅本怀、如实。佛陀讲经有实说与权说,这个观念非常重要。
像杂阿含第一义悉檀的显扬真义就是实说;增一阿含的世界悉檀或者长阿
含的各各为人悉檀,就是权说,权宜契机的说法。所以,我们常说佛法有契机
、有契理,契机和契理到底怎麽去把握?说到这个地力,前面在尚未讨论主题
之前的几个疑问,差不多得到一个明朗的态度了。
佛经可完全相信吗?印顺导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的最後一章曾说
:『佛经不应该有真伪的问题,只是了义说与不了义说,究竟说与方便说的问
题。』虽然我们知道了佛经有实说有权说,但是,到底怎样去判断那一类实说
、那一类权说?那就见仁见智了。
譬如报纸大登特登的『婴灵』,它也有根据,我们勉强也相信它是佛说,
但顶多也只能称为权宜中的权宜、方便中的方便罢了。佛经本身就有一个譬喻
:佛法最早最原始是很纯的,好像高山上流下来的水,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清
凉可口,甚至可以直接掏饮。但是,当水流到中游、下游时,就渐渐受到污染
了。佛法也是如此,佛最初讲法是很纯的,但是印度版图大、种族、语言、阶
级制度与文化都相当复杂,战乱又多,佛法流传久了就会开始掺杂。
佛陀在世时,只在中印度的恒河两岸行化,佛陀入灭一百五十年,孔雀王
朝阿育王统一全印度,也把佛法遍布全印度。根据历史的考证,阿育王甚至派
遗传教师,到过今天的希腊、越南、缅甸、西域,可能还来到龟兹,甚至有人
怀疑他也到了大秦,当时秦始皇与阿育王国同时代。
孔雀王朝一没落,中印度再产生第二个王朝,国土信奉婆罗门教,中印度
兴盛的佛教受到严重的伤害。中印度的出家人向南北逃去,向北逃的到了西北
印度,『说一切有部』就在这里发展;向南逃的就到东南印度,所以佛灭三百
年到四百年左右,中印度恒河流域的佛教相当没落衰微。
第一次的佛教法难,西北印度和东南印度的佛法仍然相当兴盛,以後的大
乘唯识学就是从西北印度来;中观性空般若就是从东南印度发展出来。因为区
域性的不同,区域性的适应,使得後来的中观和唯识学一直很难相融。这是受
到这些帝王对佛教的迫害,而分成南北两路发展,佛法在历史上的发展,不能
不注意到这样的一个问题。
那麽,现在的小乘经和大乘经典,是否就是当初结集完成时的样子?譬如
现在读到某一部经是五千字,是否当初结集时就是五千字?事卖上,大藏经里
面往往早期与後期的同一部经典,会出现好几个人的翻译,不论小乘经大乘经
,看多了就会发现佛经有经过『增饰』的情形。
经过增饰的佛经,不能说是後来假造的。比如我前面说过的,佛陀有时候
只对弟子做简要的开示,而中、下根器的人没有听懂,就要靠上座阿罗汉再加
以演绎。有一次舍利弗尊者将佛陀讲的一句话,诠释了七天七夜还没有讲完,
後来人家把他所说的话去请教佛陀,佛陀回笞:『如是法,如佛说。』意思是
说:舍利弗说给你们听的法,和我所说的一样。舍利弗亲自得到佛的印证,所
以他被称为智慧第一。由此看来,佛陀在世时弟子们就有增饰的情形了。
佛弟子将佛说的话又加以发挥解释,是属於一种增饰,佛经也是一样;比
如妙法莲华经有七卷,但目前的学术界认为最原始的妙法莲华经可能只有三卷
或四卷。佛经经过历代的传承、时空的演变,比如从东南印度传到中印度,再
传到北印度,这个流传的历史演化,使得这些文章增加了几品进去,或某一段
、某一品的叙述增长了。
尤其从显教传到密教的经典,这其中的增饰最明显,好多大乘经典在早期
的翻译并没有咒语,但是到了後期的翻译,明显的增加了陀罗尼品,也就是咒
语,这就是传到密教时增饰的。密教成为佛教公认的一种修行法门,大家也接
受他了,所以後来这些经典在结集的时候,也都要有陀罗尼品,少了陀罗尼品
会觉得不像佛经。事实上,可以查证得出来,佛陀亲口说的陀罗尼并不多。
譬如药师灌顶真言,是十二药叉大将说的,十二药叉大将是天神护法、夜
叉,他们听佛陀讲药师经後发愿:末法时代如果有人讽诵这部经、持我这个咒
,我就加持这个人。所以,大部分咒语都是属於这种天龙八部、夜叉、罗刹、
鬼神的名号;也有少部分被认为是本尊【佛】现药叉相而宣说的陀罗尼。
又譬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六祖坛经』都不是原本,已经是第四手的,
都是丁福保注解的那一本六祖坛经。中国的大藏经与日本人编的大正藏,就搜
集了两个版本的六祖坛经:一本是元朝的高僧编订的,也是目前最常见的版本
;另一本是民国以後在敦煌发现的『敦煌本』。经过学界包括印顺导师在内的
研究,敦煌本也不是第一手,在敦煌本之前可能还有一本占本的六祖坛经。
如此一来,大家或许会疑虑,以为我们看不到真面目的佛经。其实,看佛
经要有慧眼,六祖大师也告诉我们:『心疑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看经要会
转经,不要被经转。所以,经文本身也会暗示,那些地方是如实说,那些地方
是方便说,那个是主题,那个是副题。比如法华经,六七品之前是主题,十、
十一品可能是副题,到二十品之後显然是增饰。
要了解佛经增饰的间题,应该还要知道印度人的民族性。印度人的文字、
哲学、宗教几乎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印度人的文学创作就是宗教创作,印度人
的宗教创作也几乎就是用文学创作。文学注重的是象徵的、衬托的,以及生动
的文字描写,因此,印度的宗教徒对於他们宗教的圣典结集,不论是文字上的
润饰及文章的体裁,就带有浓厚的文学性质,尤其大乘经的这种成分更重。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1.13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