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1)
時間Mon Aug 28 21:33:56 2006
此篇文章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1a1M8
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
黃啟江
哈伯威廉史密斯學院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
中華佛學學報
第十六期(2003.07)
頁233-259
c2003 中華佛學研究所
臺灣 臺北
提要
本文討論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先談因果觀念為佛教基本教義之一,而初期佛教因果論是
以小乘佛教的「業感緣起說」為基礎。佛教進入中國之後,因果論呈兩線發展。一為廬山
慧遠合佛教業報與中國傳統報應說而成的三報及天報觀;一為賢首法藏整合四種緣起而強
調法界緣起之因果觀。後者雖為對小乘因果與十二因緣說法之改良,較具理性色彩,但並
未被普遍認知。而前者融合《易經》感應、儒家天道、與佛教業報觀念,給予「積善殃集
」、「積惡致慶」之現象提供解釋,雖違背「自業自得」的佛教業報原則,但卻廣受接納
,蔚為民間流傳之因果信仰。自六朝志怪以至於明清「三言二拍」之傳統中國小說,宣揚
因果報應以勸世,多本於慧遠一線之因果說。歷來僧侶雖有對天之施報或報及家人子孫之
看法提出質疑,但已無法改變流行之看法。宋以來雖有理學家勸人勿溺於因果報應之說,
但勸信流行之因果說者仍多。學者、作家如洪邁、馮夢龍、凌濛初等,多藉小說、故事提
倡流行之因果報應,勸人行善避禍,以為維繫儒家傳統倫理道德之助。
關鍵詞:1.因果 2.緣起 3.報應 4.中國化 5.慧遠 6.法藏
【目次】
一、引言
二、「因果」一詞的定義
三、早期佛教的因果論
四、緣起論在中國的演變
五、中國化之因果論
六、見於筆記、小說之中國化佛教因果論
七、僧侶、學者所知之因果論
八、結語
一、引言
佛教因果論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它隨著佛教的若干教義中國化,
而變成了中國佛教的因果論,為中國佛教的特色之一。多年前冉雲華教授曾撰有〈中國人
對業報的理解與吸納〉一文,對此問題曾稍作討論,[1] 他以明代小說家馮夢龍(
1574?1648?)在「三言」裡所說的故事,[2] 闡明故事裡所表達的中國因果報應觀。在
文章的結論中,他表示「三言」之故事,充分表現佛教教義深入中國人心,而多數中國人
所理解之佛教因果,是佛教教義與古代中國天道觀及報應思想相結合後之產物。他認為透
過中國人對佛教這種特殊理解與吸納的模式,佛教變成了中國文化之內部構成要素,而這
種過程之模式有其更大之意義,因為它顯示中國人對外來思想的吸收(absorption)與變
用(appropriation)。
冉雲華教授之論點,代表他對佛教業報觀中國化的看法,他雖然沒用「中國化」(
sinification)一詞,但他藉「三言」一類的小說來討論中國式(sinitic)的佛教業報
觀,實際上就觸及佛教中國化的問題,與近年來西方學者藉「偽經」來探討佛教中國化的
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3] 個人認為,佛教因果論之中國化,過程並不單純,覺得有必
要對冉雲華教授之觀點深入檢討,做些狗尾續貂之工作,將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問題,做
一個更全面的分析與說明。[4]
-----------------------------------------------------------------
[1] 見Jan Yun-hua(冉雲華),“The Chinese Understanding and
Assimilation of KarmaDoctrine.” 在Ronald W. Neufeldt所編Karma and Rebirth:
Post Classical Development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pp. 146?168。
[2] 「三言」指《警世通言》、《醒世恆言》、與《喻世明言》。「三言」裡的故
事多談道德與業報觀念,意在警世,故以警世、醒世、喻世為名。
[3] 這種研究路徑的代表作如Robert Buswell Jr.所編的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 University ofHawaii Press, 1990)。
[4] 按:本文內容之部份,亦見於筆者〈宗教的理性與理性的宗教──談中國佛教
因果論的現代意義〉一文(收入喜馬拉雅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中國文明會議論文集》
第三輯),然因目的不同,故用途亦異。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9.195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20.140.179.195 (08/28 22:11)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18.174.198.227 (08/28 2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