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大乘是佛說論 (11)
時間Sun Aug 27 21:56:23 2006
八 什麼是初期的大乘經
我只能說什麼是比較初期的大乘經,不能說那一部是佛口親說的。這在上面
的解說中,大概已能相當了解了。凡是大部的典籍,都不是一時編集的;有先出
的,有後出的,也有後出而羼入先出中的。這不容易考察判明,要認識初期大乘
佛教的基本精神以後,才能分別出來。譬如《般若經》,這是一部比較初期的。
但龍樹所知的,只有三部,就是奘譯的第一會、第二會、第四會。到羅什來時,
他的弟子僧叡,已說有四部,這加了《金剛般若》了。似乎是同時在西北譯出的
《仁王般若》,已說有五部了。元魏菩提流支的《金剛仙論》,就說八部般若。
唐玄奘譯的,更多到十六會。但後來,還有《帝釋問般若》、《開覺自性般若》
等。從這累代遞增看來,我們要讀初期的般若經,應先讀十六會中的前五會。前
五會事義不同,文字的廣略,差得很遠。四五兩會,直從佛命須菩提說般若起,
轉教菩薩,反映聲聞中的先見者,用大乘法教化在家弟子,而聲聞集團,反而還
不能接受。《法華經》的管理家務,應該正是般若的特色。前三會,多了舍利子
一章。我們不妨先讀第四會第五會。此外,如唯識學者所用的經本,多了〈彌勒
問品〉,大談三相,這自然是後起而羼入的了(這不是真偽問題,所以唯識學者
不必著急)。這些,我也不能一一的分別,也不必。我以為,《華嚴經》應先讀
〈淨行品〉、〈十住品〉與〈入法界品〉。《淨名經》,《諸法無行經》,《思
益梵天所問經》,《持世經》,《大樹緊那羅王經》,《首楞嚴三昧經》,《無
盡意經》,《寶積經》的〈迦葉會〉,《瓔珞經》,《華首經》,《六度集經》
;再加讀《賢護經》,《阿■經》,《大阿彌陀經》等。《法華經》也不妨一讀
,可用什譯的;除去羼入的〈提婆達多品〉;〈囑累品〉以後附加的成分,可以
不讀。如對這一類初期(自然也有先後)的聖典,得一根本而扼要的認識,再去
讀後期的聖典,那更好的闡述、發揮,或開始轉變,就多少有點判別力了!
有關大乘的問題極多,我們來多多研究,多多的去理解他吧!佛法的真相,
等待著我們的發掘!
(<<以佛法研究佛法>>p.200 ~ p.201)
以上十一篇文章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391Nr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43.226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20.131.143.226 (08/27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