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大乘是佛說論 (4)
時間Sun Aug 27 21:35:15 2006
三 從佛法的流行上說
佛法的表現,是說明佛法出現在時空中。流行,是說明佛法在時空中的延續
、擴展與演變。釋尊的三業大用,映現在佛弟子的認識中,又構成佛弟子的三業
勝用。這表現佛法的事用的流行,有一必然而不可免的事實,即不能不有變化│
│我當然反對把他變成非佛法的。那保存舊有形態的佛教,就使是可能的,也必
然為依樣葫蘆的形式崇拜,是我佛的不肖子孫!如我們是黃帝的子孫,如果我們
現在的文化、經濟、人口、領土,一切是老樣子,這還有出息嗎?所以,不但不
知者可以再認識,錯知者應該修正,少知者應該綜合完成,應該發展而成為大眾
共知的佛教,這裡面需要變化。而且釋尊表現佛法的言教與事行,有釋尊不共獨
到的深見,也有印度文明所固有的成分。這其中,或是無條件的承襲,或是多少
修正而給以新的意義。或是契合於釋尊正覺的本懷,或是為了時地適應而姑且採
用的。佛在人間弘法,那就必然如此,不能不如此。這一切中,釋尊特唱的深見
正行,應嚴格的住持,與高度的發揚。因襲印度文明的適應部分,如是姑且採用
的,那麼時過境遷,雖確為佛口所親說,也應該革新或取消,否則將轉變為佛教
發展中的障礙物了!早期的印度佛教,值得我們尊重,他到底去佛不遠。但他不
一定比後代流行的佛法,適合於百年千年後的時代,適合於千里萬里外的環境。
從這佛法流行的觀點中,怎能以自以為然的佛說或不說,論斷他的是否佛法呢!
這一極重要的問題,由於一般的缺乏「流行」的認識,引起的誤解不少。如
自稱原始的上座佛教者,他們以早期的佛教形態為佛說,佛法,而抹煞以後的正
常發展。甚至說:大乘是印度教徒改造佛教的成果。我曾與他們開頑笑說:這算
什麼?原始的上座佛教,不也充滿外道的氣味嗎?關於這,我想你們是知道的。
尼犍子外道以草木為有生命的,釋尊因此而不許壞生。印度人以樹木為鬼神的村
落,因此佛制不得自行砍伐。外道雨季安居,半月半月說戒,佛應當時人的請求
,也制為半月誦戒與安居的制度。當時的外道出家,托缽乞食為生,所以佛教也
有這種出家的生活方式。從義理說:生死輪迴,解脫涅槃,業力,這不都是奧義
書以來的外道常談嗎?從修行的方便說:不淨觀,數息觀,四禪,八定,三摩地
,瑜伽,當時的外道,不都有大同小異的行持嗎!佛稱大雄,得一切智,外道不
也有自稱大雄,自稱得一切智的嗎?過午不食為齋,豈不是印度舊有的習俗嗎?
佛法,從印度宗教中發展而完成,又弘布佛法於印度,怎能不與印度外道有著深
切的關係!如說大乘為外道,怕外道不單是大乘吧!以大乘為非佛說的佛徒,應
起來論究這些問題。實則,佛法與非佛法,應重視佛陀獨到的正覺,重視從正覺
流出的佛陀真精神,佛陀三業大用的一貫特性。從大乘與學派的佛教,阿含與廣
律等而論究起來,大乘佛法的湧現,實為本著釋尊正覺內容而作新的適應。如說
:「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是揭露釋尊自證的本懷,而颺棄初期佛教的
方便──苦行外道為主機的適應性。然而佛法不能沒有適應世俗的方便,所以:
「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從正覺本懷的宗趣中,攝取了適應樂行婆羅門為
主機的方便。從佛法的特質與佛陀的本懷說,從本生談等而來的大乘,是更正確
更深刻的開顯了佛法。這本是《阿含經》以來的一貫傾向,可惜自稱上座佛教的
錫蘭學者,不大了解他自己!他是傾向大乘的一流,流入島國,而轉化為狹隘的
保守的佛教。他自身早就不大原始了!否則,如北方所傳的說一切有部,不許別
有小阿含,以本生談等為「傳說」、「文頌」。如大眾部等,不說王舍城結集論
藏,說阿毘達磨即是九部修多羅:這才是代表更原始的思想!
(<<以佛法研究佛法>>p.164 ~ p.167)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4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