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三皈傳授 一九九六年淨空法師講于澳洲昆士蘭 諸位同修!承蒙邀請,今天有緣在昆士蘭的黃金海岸(Gold Coast),與大家談談佛法中 的「三皈依」。這在佛法裡也是很重要的課題,是我們修學入門之處。在未說三皈之前, 首先對佛法要有正確的認識。 目前世界上的佛法,確實存在很多不同的形式,我們不能不辨別清楚。最普遍地,大家都 以為佛法是「宗教」,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它是宗教,這是變質的佛法。其實佛法原本不 是宗教,但是現在確實變成宗教了。另外一種,變成「學術」了,特別是在日本某些學校 、學術團體,佛法變成哲學,這也是變質的佛法。 一九二三年,歐陽竟無大師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做一次很震 撼的演講,題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說明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 ,它是現代人都必須學習的。佛法變質成為宗教與哲學,實在是很不幸的,但是對社會, 還不至於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佛法變成「邪教」。諸位如果仔細觀察,這對於個人、社會是有害的 。另外一種,佛法變成「作秀」的也不少,在現前社會上時有所聞,這種變質太離譜、太 過分了。歐陽大師告訴我們,佛法是現代人需要學習的,然而佛法究竟是什麼,並未說明 。他要讓我們自己去領悟,去體會。 我們冷靜觀察,「佛法」是「教育」、是「教學」,從經論上最常見的稱呼可以證明。我 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自稱為「弟子」,唯有在教育教學中才有此種稱呼,這是師 生的關係。「佛」是我們根本的老師。 佛法教導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佛說一切眾生的無量苦惱,起於不明瞭自己及生 活環境的真相,於是產生錯誤的想法、看法,因此生起許多苦難。若能徹底明白自己及生 活環境,則其思想見解正確,一切苦自然消除,而得真正的快樂。這是佛法教導的宗旨, 教學的內容。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在可以為一切眾生帶來真正的幸福,這正是歐陽 大師所以說「佛法是一切眾生所必須修學的」。 修學佛法,入門就是「三皈」的傳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總方向。學佛是從 三皈做起,它是學佛人這一生必須遵行的修學總原則。第一、皈依佛,第二、皈依法,第 三、皈依僧。古時候這種說法,大家不會發生誤會,可是佛法自古流傳至今,依中國歷史 所記載已有三千多年,代代相傳,免不了有些不正確的知見摻雜在其中,錯解了三皈依的 真實義,即中國人常說的「以訛傳訛」。 《六祖壇經》是唐代的著作,距今約有一千三百年。六祖大師在《壇經》裡說「三皈依」 ,則說「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而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僧」。這使我們聯想,早在唐朝時,大概就有很多人誤會皈依三寶的意義。如果沒有人誤 會,六祖又何必用這種說法!必然是有很多人錯會了。一千三百年前說「皈依佛」、「皈 依法」、「皈依僧」,就有人產生誤會,何況又經過一千三百年,今天講三皈依,難怪大 家錯會其義。 《壇經》給我們一個很大的啟示,六祖解釋佛法僧三寶: 「佛者也」,「佛」是覺悟的意思; 「法者也」,「法」是正知正見; 「僧者也」,「僧」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 這樣教導我們「皈依」。「皈」是 回頭,「依」是 依靠。 什麼是「皈依佛」?一般人對自己、對眼前的生活環境,確實是迷而不覺。佛教導我們從 迷惑顛倒回過來依正覺,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由此可知,佛法講的「三寶」有很多種說 法,皈依覺是「自性三寶。如果向自性之外求學,就是佛門所謂的「外道」。佛家講外 道,不是輕視別人,而是心外求法稱為「外道」。佛法教我們從心性中求,所以佛法是「 內學」,從自心裡求,不是向外求。向外求就錯了,一樣也得不到,向內求則有求必應。 這個道理,不但佛在經論上說得很清楚;中國的儒家、道家,也說得很正確。 皈依三寶,真正的皈依處是依靠自性三寶。從迷惑回頭依自性覺,這句話說得很容易,可 是究竟應如何作法?我們很想回頭,很想覺而不迷,卻偏偏迷惑顛倒。如果不落實在生活 中,這種講法就變成玄談,變成玄學,而實際生活上得不到受用。所以,「迷」與「覺」 的現象是什麼,也就是「迷」是什麼樣子,「覺」是什麼樣子,「佛菩薩」與「凡夫」那 裡不一樣。我們從這裡可以摸索出一條道路,能找到真正的皈依處。 《華嚴經》的五十三參,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佛菩薩。他們所表現的,就是現前日常生活 的一切活動,無論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所表現的種種身分。在日常生活中,似乎與凡人沒 有什麼差別,他們也穿衣、也吃飯、也上班工作、也應酬,這些皆與我們相同。相同中的 不同之處何在?在他的心清淨。事跟我們一樣,沒有絲毫差別,我們每天工作八小時,他 也工作八小時。我們在生活中天天生煩惱;他們則是天天生智慧,這就不一樣。我們生活 、工作、應酬都生煩惱;他們生活、工作、應酬都生智慧。何以見得?六祖惠能大師就是 證明。他到黃梅見五祖時,曾經向五祖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們讀到這句話,有 很深的感觸,他的心常生智慧,我們的心常生煩惱,這就是佛菩薩與凡人不同之處。 智慧怎麼生的,煩惱從那裡來的,只要搞清楚,就知道從那裡回頭、依靠什麼。煩惱從妄 想分別執著而生,這是佛在《華嚴經》上說的。我們穿衣吃飯有妄想分別執著,每天上班 工作也有妄想分別執著,待人接物還是有妄想執著,在此處生煩惱、生七情五欲、生貪瞋 癡慢,煩惱永遠不斷。由此可知,「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六道輪迴是這個 念頭造成的現象。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應酬,就是造輪迴業。輪迴心造輪迴業,即是迷 惑顛倒。 我們學佛,佛教導我們回頭,皈依自性覺。自性覺就是佛性。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超越 世出世間法。永離妄想分別執著,即是真心、佛性。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的生活即是 菩薩行。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薩行,一天到晚應酬還是菩薩行。關鍵在此,就是將妄念轉 過來,從觀念上回頭。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所用的就是真心。「真心離念」是大乘經上常 講的。念是妄想,妄想是妄念;真心裡沒有妄念,真心是清淨心、是平等心。清淨心生活 ,生活清淨;清淨心工作,工作清淨;清淨心應酬,應酬清淨,無一不清淨。心淨,身就 清淨,身心清淨,則國土清淨。 也許有同修說:「我做工作需要思考,要是不想,我的工作還能做得成嗎?」沒錯!當你 工作需要思考時,儘管去思考;工作做完了,就不要再思考了。工作放下還去想它,就是 妄想。「念」有妄念、有正念。「正念」是自己工作範圍之內的,除此之外,就不再想其 他,其他與我不相干。這樣,你的工作能做得好,煩惱、妄想少了,智慧就增長,工作就 很順利。一切時一切處,知道長養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則任何事都會做得格外好, 生活也會更愉快。我們也要學惠能大師,「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現在做種種工作皆須思考,這是習氣。真正修行,這種思考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思考的程 度會愈來愈淡薄。若功夫成熟,無論從事那一種行業,皆不需要思考。智慧現前,何必思 考!智慧未現前時,還是離不開思考,但是要把思考的範圍縮小、時間縮短,儘速將其程 度減輕,使智慧漸漸往外透。若想得太多、太遠、太深,則智慧完全無法顯露,因為妄念 障礙了自性本具的智慧。 若將「覺」與「迷」的樣子搞清楚,理論也明白一些,必須認真做,真正下功夫。須學諸 佛菩薩運用六根,眼見的是色相、耳聽的是音聲,練習見色聞聲,六根對六塵境界起作用 時,學「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真智慧。再學「不起心、不動念」,即是修清淨心、 自性本定。眼見色、耳聞聲,不起心不動念,即是大禪定。定慧就在日常生活中修,在六 根接觸六塵境界中修,這是從根本修,是高級的修行方法。 《華嚴經》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在這方面用功,所以不拘於形式。修禪定不是盤腿 面壁,而是六根在對六塵境界時,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智慧」,轉貪瞋癡為 戒定慧,轉煩惱為菩提。我們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貪瞋癡;佛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 分別不執著,起作用是戒定慧。此即何以菩薩常生智慧,我們常生煩惱。煩惱就是貪瞋癡 三毒,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從妄想分別回頭,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回頭,依不分別不 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此即「皈依佛」。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認識與見解。真實智慧現前,思想、見解才是正確的;妄想分 別執著沒放下,想法、看法皆是錯誤的。我們是初學,一定要依靠經典,來糾正我們錯誤 的見思。經上所說的,就是諸佛菩薩的正知、正見,決定是正確的。依照經典修正自己錯 誤的想法、看法,即佛在經上教我們怎樣做,老實學著怎麼做就對了。因此,皈依佛是總 綱領、總原則;「皈依法」是教我們如何從日常瑣碎事務中修學,遵守佛的教誨。 佛的經典很多,我們是不是要每部經都學習?不需要!佛經是當年佛教導大眾的記錄。每 個眾生有他自己的困難與迷惑,向釋迦牟尼佛請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顛倒、離苦得樂的方 法,以後記下來就成為一部經。可見他是經由佛陀一次的指導,就得利益,就解決問題。 由此可知,一部經就夠了,這是決定正確的。 現在我們沒遇到佛,佛留下這麼多經典,要依靠那一部才好,這是很現實也是很困難的問 題。佛好比是大夫,我們都是病人,遇到大夫為我們診斷用藥,真的是藥到病除,解決問 題。現在大夫不在了,留下一大堆的處方(經典好比處方)。我們是病人,這處方要是用 對了,病就好了。如果用得不對症,麻煩可就大了。佛法確實如此,經典的理論修行方法 若與根機相應,這一生決定成就。若不相應,如同吃錯了藥,不但這一生救不了,還帶來 更大的麻煩。各位同修一定深有同感。何以見得?許多學佛的同修,未學佛前還好,學佛 以後煩惱更多,愈學麻煩愈多;個人、家庭一大堆的麻煩都來了,那是藥不對症,吃錯藥 了。 剋實而論,「法門」的選擇是一件大事,但我們無能力亦無智慧。如同自己害病,大夫遺 留一大堆的處方放在這裡,卻沒人指導,這事情麻煩。要是碰碰運氣,不太可靠,就像買 獎券,想中特獎並不容易,沒那麼幸運。必須要依靠真正有修有學的善知識,幫助我們選 擇法門。然而,當今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不多,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了也未必認識他 。愈是有學問有道德的人愈謙虛,你若問他;他回答「我不會,我沒有智慧,沒有能力, 沒有修持」。若說「我行,我有智慧,樣樣都行」,那不是真的。現今我們都沒有能力辨 別真假。唯一可行的,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已為現代人指示出一條明路,即是 《大集經》上說的, 「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無論依中國或外國的說法,我們皆是生在末法時期。 佛的法運: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 我們生在釋迦牟尼佛滅度二千年以後,即是末法。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我們決定選修淨土,老實念佛,決定成功!這是遵照佛的指示。有修禪成就的,也有修密 成就的,那是極少的特殊根機,不是普通人。我們仔細想想,自己是不是特殊的根性?上 上根性的人可以嘗試學禪、學密、或學其他法門。如果覺得自己的根性很普通,就老實遵 守釋迦牟尼佛的指示,是很有希望的。 老實念佛,沒有不成就的,特別是讀了淨宗經論以後,仔細思惟研究,確實有道理。在一 切法中皈依淨宗經典,亦即在無量經典中,我們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這六部分量都不 多,足夠我們一生受用,決不可輕視。其分量雖少,若細講這六部經,十年也講不完,所 以依照此六部經修行就夠了。「皈依法,我們就選擇淨宗五經一論」,非常踏實。 淨宗學會成立時,於「緣起」裡提出行門的五大科目,即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五項守則 :「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皆是淨宗五經一論所說的。我們日常生活中 起心動念,時時與佛所說的話對照,若相應即是正確的,就沒有做錯、沒有想錯;若與佛 所說相違背的,就是想錯、做錯了。我們真正抓住綱領,以此檢點、修正自己的生活行為 。 「皈依僧」,「僧」是清淨、和合的意義,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特別是淨宗,著重修清 淨心。皈依誓詞中,「皈依僧,眾中尊」。「眾」是指團體、社團。世界上社團有很多, 小則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團體。佛告訴我們,學佛人的團體,在一切世間團體裡,是最值 得尊敬與讚歎的,因為它是「模範社團」,可以作為所有社團的榜樣。它的特點,是社團 每一分子都能和睦相處,是一個和合的團體。團體最怕不和,他們的想法看法很接近,見和同解」,也就是建立共識。 想法看法一致,是一個團體和敬的基礎。特別是在澳州,這兩天我們見到此地政府的兩位 首長,都很慈悲善良,實在非常難得。他們告訴我,「澳州是多元文化的社會,有各種不 同的種族,與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在異中求同,建立共識,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兩天 我們接觸,彼此皆有此共識,希望我們在此地能團結發展,真實的基礎就是「見和同解」 。和合社團的第二個條件是「戒和同修」,持戒即表示守法,尊重別人,尊重法律,尊重 別人的生活習慣,尊重別人的宗教信仰。彼此尊重而不排斥,就能互敬互愛、互助合作, 社會才能和睦相處,才能繁盛,共存共榮。 佛門六和敬的團體,在所有團體中是最尊貴的。「皈依僧,眾中尊」,我們要朝此目標努 力。別人不尊敬我們,我們必須尊敬別人;別人排斥我們,我們更要愛護別人。用耐心與 真誠感化他們,這樣才能達到和睦相處的目標。「僧」字含有這層意義。 「皈依三寶」就是「皈依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時常保持自己的清 淨心!清淨心就是覺心,就是覺悟,就是正知正見。所以,「覺、正、淨」實在是一而三 ,三而一,皆指我們的真心本性。 自古以來,中國佛法有十大宗派,有無量法門。無論宗派法門有多少,修行的方法皆可歸 納為「覺、正、淨」三大類。 一般而言, 禪宗、性宗(法性宗)是由覺門入。禪宗的目標是要求大澈大悟、明心見性,這在覺正淨中 稱為「覺門」。 禪宗以外稱「教下」,如天台宗、賢首宗、法相宗、三論宗,皆是從經典入門,即是由 「正門」入。用經典的教訓、理論與方法,修正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是走正門。 「淨宗」完全用一心念佛的方法修清淨心,這是由「淨門」入。 「覺、正、淨」三門,「覺門」定要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入;若不是上等智慧,無法開悟 。由「正門」需要長時間,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依佛的經教,長時 間熏習才能契入;雖然中下根人可能契入,但時間太長。比較起來,還是「淨宗」好,不 必上上根機,也不需要很長的時間,一句「阿彌陀佛」修清淨心,定能往生、不退、成佛 譬如,一個講堂有三個門,在門外看是不一樣,進了門就一樣。由此可知,無論從那個 門進來都相同,所以契入之時,覺正淨必同時得到、同時具足。往生淨土即是契入佛境, 這個方法是一切諸佛讚歎的,還是此法高明,因為它太方便了,既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 必浪費很多時間,的確是最殊勝的法門。 《無量壽經甄解》曰:「今就利益論,彼(指華嚴、法華)假此(指無量壽經)真。何故 ?彼說速疾成佛道,不見速疾成佛人。......今信不疑者,十即十生。往生不退至菩提故 。初生處即菩提。在世滅後但此一法故。一切凡聖行無別故。利益真者莫過斯。」此明世 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論,若論真實之利,無有過於念佛往生淨土一法。故十地菩薩始終 不離念佛。這是將「如何皈」、「如何依」,為諸位說明清楚。 「自性三寶」之外,尚有「常住三寶」,此是形象。佛像是「佛寶」,經典是「法寶」, 出家人是「僧寶」。形象上的三寶很有用,如果沒有三寶形象,今天雖將三寶的大意為大 家講得很詳細、很明白,恐怕大家下樓就忘了,過兩天就完全沒有了。因此,供養形象三 寶的利益太大了。家裡供養佛像,一見到佛像,就想到自己要皈依自性覺。六根接觸六塵 境界要學佛菩薩,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見到佛像自然就提醒自己。佛像就是這 個用處,不是教你天天香花水果供養,向他磕頭,那一點用都沒有。你以為這樣佛菩薩會 喜歡你,佛菩薩早就跑了! 佛菩薩希望我們覺悟,不希望我們迷惑顛倒,但有不少人錯將佛菩薩當作神明看待。所以 ,須知道 供養佛像的道理,乃是提醒自己覺而不迷; 見到經典,就要想到正知正見,正而不邪; 見到出家人,就想到淨而不染,就會想起自己要修清淨心,要六根清淨,要跟大眾和睦相 處。 如此時時提醒自己,利益就很大,因此住持三寶有這樣的功德利益。由此可知,「住持三 寶」很有必要,它是三寶的形象,但是要有實質的內容,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如果沒有實 質的內容,單是表面形式則不得利益。大家明白道理,曉得如何入門,此即是「傳授三皈 」,就是將三皈的意義、修學的綱領原則傳授給大家。 「三皈」的儀式是在佛菩薩形象面前發願、宣誓,從今而後發心一定要這樣做,由一位出 家法師為你作見證,證明你確實發過誓,發願作一位真正的佛弟子。三皈儀式簡單而隆重 。現代有許多很複雜且長時的儀式,又不懂得三皈的意義,糊裡糊塗皈依佛,皈依之後仍 然糊裡糊塗過日子,這與佛法的教義完全違背。真正回頭依靠自性三寶,此人完全改變了 ,一般講改造命運,甚至改造體質。命運、體質皆可改造,心念回歸,就完全改變了。 三皈依的儀規,我們採用弘一大師從戒經節錄的三皈儀式。弘一大師說,世尊當年在世, 就是用此儀式為弟子們傳授三皈,所以我們也遵循這個儀式。 「皈依佛」,我們落實皈依「阿彌陀佛」。為何不皈依本師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教導 我們皈依阿彌陀佛,而我們皈依阿彌陀佛,正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期望。「皈依法」, 我們落實皈依《無量壽經》。「皈依僧」,我們落實皈依「觀世音、大勢至」,這兩位菩 薩僧寶。 若有人問,你有沒有皈依?「我皈依三寶」。皈依那位法師?「皈依阿彌陀佛大法師,我 是彌陀弟子」。誰為你作證明?「淨空法師為我作證明」。這個說法完全正確,而不是說 我皈依淨空法師,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過去我傳授三皈時常講,我們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皈依某一個人,就是把佛 法的僧團分化了,此種過失很重。若依戒經結罪,這是「破和合僧」,墮阿鼻地獄。所以 ,證明三皈的法師是代表僧團傳授三皈,為我們作證明的。從《壇經》看來,「三皈」至 少已有一千多年的誤解,此事必須澄清,我們才有一條真正的出路。 ------------------------------------------------------------------------------- 三歸傳授 一九九二年淨空法師講於新加坡 諸位同學: 今天為大家傳授三歸依,首先要把三歸依的意義認識清楚。由於近代佛法的承傳發生了許 多誤會,我們必需要辨別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佛法究竟是什麼?它是不是宗 教?嚴格地來說,佛法是佛陀對於九法界有情眾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民國十二年歐陽 竟無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學(現在的南京師範大學)發表過一次講演,題目是「佛法非宗教 、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這次講演曾經震撼了當時的佛教界,歐陽先生所分析的非 常有道理。這一篇講詞經過王恩洋居士的記錄流傳於世,最近我們在臺灣也翻印流通,提 供給諸位作研學的參考。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目的、方法、宗旨又何在呢?這是我們不能夠不知道的。佛教教育 的宗旨,如果用佛學名詞來說,就是般若經典裏面常講的「諸法實相」。這一句話要用現 代話來講,諸法就是一切法;換句話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人生就是我們本人。佛教教育的內容,就是教我們認清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諸位 想想,這個重要不重要?世間教育,只說到人生宇宙的一部分,還未見得真實,多半在摸 索、在探討,不敢驟然下結論。宗教也不能包含我們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局部。由此 可知,佛教教學內容範圍之廣大精深,是我們必須要修學的。 我們生活的空間,不僅限於現前的一個都市、一個地區,乃至於這個地球;地球之外還有 太空,太空之中有無量的星球,許許多多的星球有生物,有比我們更聰明、更高等的生物 ,這一切全都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除空間之外,還有過去,還有未來。所以盡虛空遍法界 都是我們生活的環境。 今天我們教育的範圍沒有討論這樣廣泛,即使儒家所講的教育,始從懷胎終至老死,直到 慎終追遠。儒家是一世的教育。它的教育範圍,講到人道,充其量講到天道。孔夫子說天 ,說鬼神很少,人道說得很詳細。而釋迦牟尼佛把六道的情況給我們說得非常清楚,非常 明白。六道之外,還有四聖法界,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佛,總稱為十法界。十法界都 是我們活動的範圍,我們都必須要把它認識清楚。 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認清楚了,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自然就跟從前不一樣了。為 什麼呢?從前認不清楚,迷惑顛倒。所以想錯了、看錯了、做錯了,這就是我們一般人常 講的造業。造業當然有果報,所謂善業有善果,惡業有惡報,果報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 必需要承受,任何一個人都不能夠代替的。由此可知,佛弟子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徹底明 瞭,明瞭之後,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可多了,說不盡啊。第一個好處就是從今而後不再造 業了。不造業就沒有三途六道的果報。沒有果沒有報,那到哪兒去了?這就是佛在經典上 常說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是果,是報。如佛所說:四聖法界是果,都是修行證果的人; 六道是報。六道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又如水災之因是貪欲,火災之因是鎮恚,風災之 因是愚疑,地震之因是心地三毒不平所生的。就六道來說,三善道是果,三惡道是報。這 是把標準降低,所以這個標準是可高可低的。明瞭之後不再造業,至少不再造惡業。落實 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在這一生,能夠得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家 庭美滿、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和平。能不能得到呢?從理論上講,應該 是統統可以得到。同學們,唯獨佛陀教育會給我們百分之百圓滿的結果。假如我們把這一 樁事看清楚了,才知道佛教教育是我們必須要修學的。佛教育的範圍是盡虛空扤法界,當 然超過了國界,超過了種族,超過了黨派,也超過了宗教。換一句話說,九法界有情眾生 ,人人都應當修學,都應當接受。 宗教徒學佛,從釋迦牟尼佛當時,我們在經典裏面就看到很多。「大方廣佛華嚴經」裏面 ,我們就看到許多不同的宗教徒,都到釋迦牟尼佛的道場來求學。像五十三參的勝熱婆羅 門—婆羅門是印度的宗教—是宗教徒。他是婆羅門宗教裏的學者,也是他們教徒的老師。 就像基督教的牧師,天主教的神父一樣的身份。又如扤行外道等。地藏經裏講的婆羅門女 ,是婆羅門教的一位女子,也都在佛門裏修學,他們同樣證得阿羅漢的果位,證得菩薩的 果位。從這些地方來看,就曉得佛教確實超越宗教,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學佛。在佛陀教育 裏,阿羅漢是第一個學位,就像我們現在一般大學的學士學位,他可以得到這個學位。菩 薩是高一級的學位,像是碩士學位,他也可以得到。佛是最高的學位,像是博士學位,他 還是可以得到,也就是說他能成佛。他無需改變他所信奉的宗教。就像我們進學校去念書 一樣,我們到國外留學,我不需要改變我的國籍,我不需要改變我的種族,我也不需要改 變我的宗教信仰,我是來求學的。佛教是教育,諸位要記住,阿羅漢、菩薩、佛,都是佛 陀教育裏的學位名稱。九法界一切眾生,只要發心向佛陀學習,都可以平等獲得。當我們 認識清楚,真正理解了。我們就應當發心求學,願作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中國人俗話常說 的,既然要來求學,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師。老師就把你修學的方向、修學的綱領、修學的 目標傳授給你,這就是「傳授三歸依」,所以三歸依就是正式拜老師。 我們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是根本的老師,佛陀教 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一直傳到今天,代代承傳。我們始終不忘本,不忘記這位根本的老 師。實在講,所有佛門弟子只有一個老師。過去老師的學生,在我們之前,他們是釋迦牟 尼佛的學生。我們今天也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我們跟他們的關係是同學的關係。像諸大 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他們都是佛的學生,是我們的學長。當然他有能 力教導我們,我們也可以把他看作老師來看待,來尊重。但真正的身份,他是我們的校友 ,是我們的學長,我們是他們的學弟。這些關係也要辨別清楚。不能把佛、菩薩、阿羅漢 當作神明來看待、來祈禱,那就錯了。 佛法的修學目的何在呢?佛在經論裏面常常教我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一句話 是梵語的音譯,在當時五不翻的體例裏屬尊重不翻。這句話很重要,我們非常尊重,所以 保留它的原音,用音譯,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要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究竟 圓滿的智慧」。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無所不知,無所不覺的意思。這是學佛人希望得 到的目標。學佛首先應知我們想學的是什麼?學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學的是要對於 「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瞭」。佛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智慧,是你本來有的。 「華嚴經出現品」裏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這是真正平等,一切眾生,不但指人天,所有一切動物、蚊蟲、螞蟻也是眾生,餓鬼、地 獄也是眾生,統統都有跟佛一樣圓滿的智慧。那麼現在為什麼沒有呢?這智慧跑那裏去了 ?佛跟我們講:「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是佛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破了。也就 是說我們本來是佛,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就是因為有妄想、有執著,才把自己的本能失掉 了。這不是真正失掉,如果真正失掉,那就不叫本能了。那到底是怎麼失掉?它確實存在 ,是迷失了。因此,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告訴我們說:「本覺本有,不覺本無」。這 兩句話說得很好。「本覺」就是如來智慧德相,這是我們本來有的。本來有,當然可以證 得。這使我們建立了信心,也就是說我們能夠恢復本能圓智,能夠達到這個願望。 「不覺」就是佛講的妄想執著。妄想執著本來無啊!本來沒有,一定可以斷得了。本來有 的,一定可以證得。這使我們對成佛道、斷妄想、破執著的信心就具足了。所以說,事實 的真相要不能明瞭,我們總是懷疑。佛道,我們這些罪業深重的凡夫能證得嗎?我們的煩 惱、習氣、無明這麼重,能斷得掉嗎?今天佛菩薩真誠慈悲為我們宣說,本有的,一定可 以獲得;本來沒有的,一定可以斷掉。理是沒錯,可是事實上又該怎麼辦呢?事實上就是 要講究修行了。 理是講的性德,本性裏面的德能確實是具足的,可是今天我們畢竟是有障礙。好像天上有 太陽,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有雲層遮蓋,我們看不到太陽,這也是事實啊!雖然看 不見,太陽確實有,不是沒有。只要把雲層去掉,陽光就現前了。我們的性德就像太陽。 只要把妄想執著的雲層去掉,這一層功夫叫修德;你有修德,你的性德才能夠現前。性德 雖有,沒有修德,就是六道凡夫,權教二乘。性德雖然本具,還是要輪迴,還是有生死, 還是要受種種的苦痛,可見修德是非常重要的。 修什麼?怎麼個修法?初進佛門來求授三歸,就是請求善知識將佛教的修行綱領傳授給我 們。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麼。「三歸依」:歸是回頭的意思,依是依靠。佛家常說:「回頭 是岸」。中國古人講:「回首如意」!你看中國作的「如意」,那個如意頭是回過來的。 從前做大官、大富長者們手上常拿個如意,拿個如意是為什麼?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回頭 ,知道回頭啊!所以如意拿在手上,是叫你看到它,就知道回頭,「回頭是岸」。從那裏 回頭呢?三歸依第一是歸依佛,這是講的三寶、修行的三寶。第一是佛寶。佛是什麼意思 呢?佛是覺悟的意思。佛陀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換句話說,是教我們從不覺 ,從迷惑顛倒回過頭來,要依覺悟。同學們仔細想想,我們今天發心學佛,我要來求受三 歸依,你想想你有沒有覺悟?你要沒覺悟,你就不肯回頭,你就不肯來學佛。所以學佛, 來求受三歸依,就是覺悟!你看街上那麼多人,你叫他,他為什麼不肯學佛?他為什麼不 肯受三歸依?他還沒覺,他還迷惑顛倒。所以發心學佛,發心求受三歸依,就是覺悟的開 始。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上給我們講三歸依,他不說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他不講這 個三寶。我們推測他老人家的用意,大概是佛法傳到中國,年代太久了,怕一般人提到佛 、法、僧,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講到佛,就會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說到僧,馬上想 到出家人,這不是真正的歸依處。三歸依講的佛,是自性佛,就是你自性的覺悟,也就是本 覺。馬鳴講的「本覺本有」,你要依你本有的本覺,這就對了。你不能依你的錯覺,不能 依你的不覺。你從你的錯覺,從你的不覺,回過頭來, 依你本有的本覺,這叫歸依佛。所以釋迦牟尼佛講歸依佛,並不說你歸依我釋迦牟尼佛, 佛沒有這個說法。這非常重要的,歸依自性佛,就是回頭依靠自性覺,千萬不能搞錯了。 搞錯了,你要依靠泥塑木雕的佛像,要依靠它,那俗話常說:「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這是不可以的,這是大錯。歸依自性佛,實在就是交光大師在楞嚴正脈裏說的「捨識用 根」。 第二是歸依法。法是正知正見,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 法,都沒有錯誤,這叫法寶。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真實智慧。佛經常講的般若智慧;般若 智慧就是自性的法寶。我們在這個世間,對人、對事、對物,如果我們想錯了、看錯了、 說錯了、做錯了,佛教我們必需從一切錯誤回過頭來,依靠自性本有的智慧,這叫歸依法 寶。三寶裏面,佛滅度之後,是以法寶為中心,以法寶為主。換一句話說,是以智慧的經 典為主。 智慧畢竟不是短時期能夠恢復的,當我們智慧沒有開,這個時候怎麼辦?佛告訴我們,佛 為我們所說的一切經論,就是佛對於宇宙人生的正知正見。暫時給我們做一個標準。所以 我們自己智慧沒有開,我們就依照佛的經論,凡是我們所想的,把經典展開來對照對照, 佛是這個想法,我也是這個想法,證明我的想法沒錯,我的見解是正確的,是正知正見。 譬如說,佛教我們要孝養父母,要奉事師長,要慈心不殺,要修十善業。而我也是這個想 法,這就證明我這個想法是正確的。假如我的想法跟佛所說的不一樣,那你千萬要記住, 我們想法一定錯誤,絕對不是佛在經上的想法、看法錯誤。千萬不要以為佛是三千年前的 人,他的思想那有我們現代進步!你這樣想,那就錯了。我們這些想法,實在是胡思亂想 。不要認為科技這麼發達,而我們還要用這麼多的機械工具,才能把音聲記錄下來,把影 像記錄下來。佛菩薩不用這個,過去世、未來世,他統統都知道,他不要用錄影機。他有 能力把十方世界顯現在你面前,就像電視一樣,而且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他不需這些 機械工具。那是什麼能力?是正知正見。性德功能能生萬法,可以做得到。我們今天發明 這麼多機器,都是妄想發現的,比起佛菩薩無量的神通實在差得太遠了。所以我們要肯定 、要承認,佛在經典上所講的是真的,是正確的。我們要把自己的成見捨棄,要依照佛所 說的來修行。 不過說到這一點,我們又要注意到一樁事情,什麼事情呢?「經」有假的。假如我們遇到 假的經典,被人騙了,這個上當就大了。尤其是近代,提倡民主自由、言論自由、出版自 由,誰都可以寫書。不像從前。從前經典傳到中國來,是經過當時的專家學者監定,由國 家統一頒佈,證明這一本經書是真實的。歷代祖師對於經論的注解,也要經過當代高僧大 德證明,他講的沒錯,確實符合佛的意思。這樣呈報給皇帝,皇帝批准,他這部書才可以 流通、才可以印行。不像現在,現在沒人管制了。所以我們要查明看經、讀經,一定要讀 真正的經典。 真正的經典跟假經如何辨別呢?辨別不難,可查大藏經。大藏經裏面所收的,決定是真的 在此時此地,我要勸同學們,要看中國古代的大藏經。為什麼呢?現在人編的大藏經, 有些作品,沒有經過權威的審查,就收到大藏經裏面去。所以現代編的大藏經不及古代編 的大藏經。所以你要讀大藏經,至少要讀清朝以前的版本,比較嚴謹可靠。清朝大藏經就 是乾隆時代所編的,叫「龍藏」。現在臺灣把它縮印成一百六十二冊,稱為「乾隆大藏經 」,這是我們中國歷代編大藏經最後的一部。民國年間當然也編了很多,但是我剛才跟同 學說了,沒有經過權威的審查,怕有人摻假在裏頭。在乾隆以前絕對沒有摻假的,因為經 典的流通,是要經過皇帝批准的。皇帝根據當時的高僧大德的審議,所以非常嚴格。這樣 我們才能夠辨別那個經是真的,那個是假的;那個注解值得看,那個注解可以不必看。這 是一個選擇的標準,一定要虛心,對佛要相信,深信不疑,要能夠捨棄自己的成見,接受 佛菩薩的教誨。 第三是歸依僧。僧不全是指出家人。僧是什麼意思呢?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一塵不 染。我們現代人很可憐,不如古人。你看看心理的染汙、精神的染汙、思想的染汙、見解 的染汙,甚至於到生理的染汙。我昨天講經的時候跟大家說過,不但我們今天身心受到嚴 重的染汙,我們地球的生態環境已經不平衡了,這是大地的染汙。聽說天上臭氧層也破了 幾塊,天也有染汙,不得了呀!天、地、人統統都有嚴重的染汙。佛教給我們從這一切染 汙回過頭來,依靠清淨心。今天環境污染是大家都已經意識到的,所以許多國家政府都提 倡環保,保護一個清淨的環境。這個環保工作能夠有效嗎?很有問題。問題在那裏呢?還 是佛跟我們講的,佛說「依報隨著正報轉」。假如我們的心理染汙,不能夠淨化,我們環 境的染汙就沒有辦法達到清淨的標準。所以要想把環境的染汙改善,必需先從淨化人心改 起。這是三歸的第三個歸依處,是從染汙回歸到清淨心。 僧寶不但含有清淨的意思,還有和合的意思。我們觀察世界今天國家與國家不和,宗教與 宗教不和抔抔,眾生生活就非常痛苦。所以佛教給我們「六和敬」,六和敬是佛弟子必需 要修學的課目。所以「僧」的意思是有「清淨和敬」之意。我們從不和不淨回過頭來,依 六和敬,依清淨心。這就是初入佛門傳授給你學佛修行的綱領。這個綱領從初發心,一直 到成佛,都不能夠改變,都不能離開的,所以它是學佛絕對的綱領,真實的綱領。 歸依佛,覺而不迷;歸依法,正而不邪;歸依僧,淨而不染。所以三歸依是覺、正、淨。 以後人家要問你:「你學佛了,你修行,你修什麼?」我們能說得出來,我修「覺、正、 淨」。你們學佛,學的什麼?我學的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我修的是覺、正、淨; 覺正淨達到圓滿的程度,無上正等正覺就得到了,這就是成佛。究竟圓滿的智慧要怎麼樣 才能得到?要修覺正淨才能得到。這是我們學的、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麼人家 要問:「你用什麼方法修?」方法就是佛家講的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方法門徑太 多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方法門徑不是一定的,是可以活活潑潑,時常變換來使 用。可是要記住,目標不能變換,就是覺、正、淨的目標不可以變換,方法手段可以常常 變換。我們今天主要採取的方法是「持名念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所提倡的,「華嚴經 」上普賢菩薩所提倡的,我們採取這個方法作為主修。除主修之外,在日常生活當中,我 們可以採取很多法門來配合,這叫助修。在助修方面,我們提倡五德,用五德來幫助我們 修養身心。 五德是孔老夫子所修的。論語說,孔子的學生聚會在一起,大家來說說老師有那幾樣德行 ?同學們共同承認的有五德:「溫、良、恭、儉、讓」。這是我們中國聖人,我們以他作 榜樣,以他作標準,我們要學五德。五德是基礎的基礎,從五德上再奠定三福。 「三福」是觀無量壽經上所講的。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 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 佛給我們說的。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換句話說,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諸佛,他們是怎 麼成佛的?都是從這個基礎上修成。因此我們學佛,將來想成佛,當然不能離開這個基礎 ,這是非常重要課程。 由三福再進修六和,六和是建立在三福的基礎上。三福做不到,六和是不可能的。六和敬 ,第一是「見和同解」;見和同解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建立共識。假如我們全世界的人,我 們的思想、見解都很接近,世界就和平了,就不會有爭執了。所以佛教育是對於盡虛空扤 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建立共識,這個共識實在是太高明了,是自性的共識,我們不是跟著釋 迦牟尼佛走。所以釋迦牟尼佛高明、叫我們佩服。他不牽著我們鼻子走,他叫我們每一個 人頂天立地,發揮自性的智慧德能,不是學他的,是開發自己自性的智慧德能。這個教學 的理念,真正叫人心服口服。 第二是「戒和同修」。戒和就是說守法,人人培養成一個守法的觀念。大家見解很接近, 大家都能守法,社會安定繁榮,天下太平自然實現。六和敬裏還有一條很重要的,就是「 利和同均」。今天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知道,就是財富差距,不要太大,愈接近愈好,這 就是財富的平均分配,人心就平了,就不會有爭執了。當然這個財富平均分配,是很高的 智慧,是真正的修福。因為人的財富絕對不平等,為什麼不平等呢?每個人修的福報不一 樣,每個人修的因不一樣。有人種樹,他就收果實;有人不種樹,他就沒有果實收。有收 成的要分一點給你,就要人家肯慈悲布施給你才行呀!所以這一種事實真相,唯獨佛法裏 面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一面勸有福報的人要照顧沒有福報的人,同時勸沒有福報 的人要多多修福。你到來生來世,你的福報跟他一樣,甚至還超過他,所以這是本末統統 兼顧到了。唯獨佛法確實殊勝,能夠治天下太平。 有了三福六和的基礎,從這上面才能建立真正的佛法,「戒定慧」三學,這是三乘共學。 由此基礎再建立大乘佛法,就是「六度」,菩薩六波羅密。由六波羅密再建立一乘佛法。 像「法華經」所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那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 所以我們修學淨宗的同學應知,我們是以孔夫子的五德作我們為人處世的根本。從這個根 本上再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這是佛陀教給我們的,很容易記憶,課目也不甚 多,五個科目作為我們的助學。正助雙修,我們這一生所希求的幸福快樂、美滿的家庭、 成功的事業、祥和的社會,是一定可以得到的。由此可知,既然認清楚了,又發心拜了老 師,就要認真的修學,希望能達到我們教育理想的目標。這是給諸位授受真實的三歸依, 是歸依自性三寶。 自性三寶之外,還有住持三寶。什麼叫住持三寶呢?就是形式上的三寶,形式上佛像是佛 寶。佛不在世了,佛像不論是塑造的,或是彩畫的,或者是現在照像影印的都好。供養佛 像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意思是不忘本,我們見到佛像,常常想到老師的教誨,紀念老師的 恩德。像我們中國人不忘祖先,祖先去我們再遠,面貌也不知道,我們還供一個牌位,「 歷代祖宗神位」,常常想到祖先,這是不忘本,這是培育厚道,心地厚道。第二個意思是 提醒我們見賢思齊,老師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提醒我們歸依佛。一看到佛像,我要歸依 覺,我要覺而不迷。它有這個作用,否則的話什麼人會時時提醒你?沒有人提醒你。人家 提醒你,你還嫌他囉嗦。所以用這一尊佛像提醒我們歸依覺。 「經書」,不但看到書本,就想到歸依法,我的見解思想要正確。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 要六根清淨,要一塵不染,要和睦待人,所以住持三寶很有好處。出家人穿著僧服,你受 過三歸依,看到出家人自然就想到要六根清淨。你看到一般人是想不起來的,你看到我這 個樣子會想起來呀。住持三寶對我們有很大的利益,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 學佛的同學,在家裏設個小佛堂,供養三寶:佛像是佛寶;菩薩像就是僧寶。如我們供養 西方三聖,觀音、勢至是僧寶,他是佛的學生,他是我們的學長;經書是法寶。家裏供養 三寶具足,時時刻刻使我們不忘自性三寶。 「無量壽經」,是我們近幾年來特別提倡的。這一本經書的內容非常圓滿,經文不長,很 適合現代人修學。經題上就把整個佛法的宗旨、目標、修行方法,全都顯示出來了。這是 一部經的不可思議,我們學佛的人求什麼?我們求無量,自性功德是無量的。經上講的「 無量壽」,無量壽是無量的一個代表;無量的壽命、無量的智慧、無量的才藝、無量的德 能、無量的財富,一切一切的無量,我統統要求,自性本具無量性德。六祖大師開悟時所 說的:「::何期自性,本來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以十法界依正莊嚴無 量無邊,皆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我今天求的是明心見性。「莊嚴」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 真善美慧。真善美慧在我們這個世間是有名無實。什麼地方有真實呢?自性裏面是真實的 ,顯示在西方淨土是真實的。所以如果你向自性、向內求,真善美慧具足,就是美好、一 切美好,是性德的形象。 修學的方法就是經題中「清淨」。清淨是僧寶,「平等」是法寶,「覺」是佛寶。你看修 行的三大綱領就在經題上給我們顯示出來了。不但這五個字是三寶,也是三學,三學就是 包括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論。「清淨」是「戒學」,就是律藏,「平等」是 「定學」,就是經藏;「覺」是智慧,是「慧學」,就是論藏。所以這五個字是三藏,又 是三學,又是三寶。你看看這部經典雖然薄薄一冊,它把整個佛法都濃縮在其中。如果我 們工作很忙,沒有很多的時間來研究佛教的經典,你從這一本經下手就可以了。這一本經 果然貫通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那一部大藏經,你也整個貫穿了。不僅是釋迦牟 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為一切眾生所宣說的無量無邊法門,也 不能超過其外,因為皆不出一心故。所以這一本「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可以 說是一切經的濃縮,是一切經的精華,這是在此地特別介紹給諸位。如果我們想歸依,三 歸依落實來說,你依照這一本經典的教訓去修學,你受的三歸依就達到究竟圓滿了。今天 我把三歸依的大意傳授給諸位,你們要真誠的接受。在佛菩薩面前恭恭敬敬地將歸依的誓 詞讀三遍,這個誓詞是要從內心發出來。我真誠心發的誓願,我願意作佛的學生,我願意 跟佛學。淨空為你們作證明,我是你的證明老師,是傳授你三歸依的老師。本師是釋迦牟 尼佛,這是一定要記清楚的。不能把我看作本師,說是歸依淨空法師,那就錯了,那就大 錯了。我們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是三寶弟子。三歸依的大意就說到此地。 下面就是三歸的儀式,儀式簡單而隆重。此處有一個「歸依證」,歸依證上的誓詞是弘一 大師依照戒律裏面摘錄出來的。大師告訴我們,他說這個儀式就是釋迦牟尼佛當年給弟子 們傳授三歸依所用的誓詞,所以我們也就採取這一個誓詞,既不忘本而且它非常的簡單, 容易受持。大家一定要以至誠心、清淨心、慈悲心、恭敬心,在佛菩薩聖像前,隨我語音 ,慎重宣誓,誓作三寶弟子,自今以後,依佛教誨修行,求生淨土,廣度眾生。 一九九四年六月佛七圓滿日修訂於新加坡居士林 淨 空 -- ─────┐ 佛在心中坐 ▄ ▄ 你呢ψnoobi 「 存 。」───┐ ▄ ▄ ┌──────────────────────────────ψnoobi └──→11 5 HumanCulture 13 Buddhism → 涅 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4.88.107
1F:推 jsr813:南無阿彌陀佛 08/25 21:29
2F:→ mormolyca:怎麼只"南無"彌陀勒?現在佛教不流行南無世尊的嗎? ^^∥ 08/26 01:06
3F:→ mormolyca:既然不談世尊教法,乾脆直接立個彌陀教比較比較名符其實 08/26 01:07
4F:推 noobi:這是佛說的~不是末學說的 <(_ _)> 南無阿彌陀佛 08/26 03:44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Tech_Job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