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三皈传授 一九九六年净空法师讲于澳洲昆士兰 诸位同修!承蒙邀请,今天有缘在昆士兰的黄金海岸(Gold Coast),与大家谈谈佛法中 的「三皈依」。这在佛法里也是很重要的课题,是我们修学入门之处。在未说三皈之前, 首先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 目前世界上的佛法,确实存在很多不同的形式,我们不能不辨别清楚。最普遍地,大家都 以为佛法是「宗教」,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是宗教,这是变质的佛法。其实佛法原本不 是宗教,但是现在确实变成宗教了。另外一种,变成「学术」了,特别是在日本某些学校 、学术团体,佛法变成哲学,这也是变质的佛法。 一九二三年,欧阳竟无大师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做一次很震 撼的演讲,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说明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 ,它是现代人都必须学习的。佛法变质成为宗教与哲学,实在是很不幸的,但是对社会, 还不至於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我们看到佛法变成「邪教」。诸位如果仔细观察,这对於个人、社会是有害的 。另外一种,佛法变成「作秀」的也不少,在现前社会上时有所闻,这种变质太离谱、太 过分了。欧阳大师告诉我们,佛法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然而佛法究竟是什麽,并未说明 。他要让我们自己去领悟,去体会。 我们冷静观察,「佛法」是「教育」、是「教学」,从经论上最常见的称呼可以证明。我 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自称为「弟子」,唯有在教育教学中才有此种称呼,这是师 生的关系。「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 佛法教导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佛说一切众生的无量苦恼,起於不明了自己及生 活环境的真相,於是产生错误的想法、看法,因此生起许多苦难。若能彻底明白自己及生 活环境,则其思想见解正确,一切苦自然消除,而得真正的快乐。这是佛法教导的宗旨, 教学的内容。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实在可以为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幸福,这正是欧阳 大师所以说「佛法是一切众生所必须修学的」。 修学佛法,入门就是「三皈」的传授。「三皈」是佛法修行的总纲领、总方向。学佛是从 三皈做起,它是学佛人这一生必须遵行的修学总原则。第一、皈依佛,第二、皈依法,第 三、皈依僧。古时候这种说法,大家不会发生误会,可是佛法自古流传至今,依中国历史 所记载已有三千多年,代代相传,免不了有些不正确的知见掺杂在其中,错解了三皈依的 真实义,即中国人常说的「以讹传讹」。 《六祖坛经》是唐代的着作,距今约有一千三百年。六祖大师在《坛经》里说「三皈依」 ,则说「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而不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僧」。这使我们联想,早在唐朝时,大概就有很多人误会皈依三宝的意义。如果没有人误 会,六祖又何必用这种说法!必然是有很多人错会了。一千三百年前说「皈依佛」、「皈 依法」、「皈依僧」,就有人产生误会,何况又经过一千三百年,今天讲三皈依,难怪大 家错会其义。 《坛经》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六祖解释佛法僧三宝: 「佛者也」,「佛」是觉悟的意思; 「法者也」,「法」是正知正见; 「僧者也」,「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这样教导我们「皈依」。「皈」是 回头,「依」是 依靠。 什麽是「皈依佛」?一般人对自己、对眼前的生活环境,确实是迷而不觉。佛教导我们从 迷惑颠倒回过来依正觉,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由此可知,佛法讲的「三宝」有很多种说 法,皈依觉是「自性三宝。如果向自性之外求学,就是佛门所谓的「外道」。佛家讲外 道,不是轻视别人,而是心外求法称为「外道」。佛法教我们从心性中求,所以佛法是「 内学」,从自心里求,不是向外求。向外求就错了,一样也得不到,向内求则有求必应。 这个道理,不但佛在经论上说得很清楚;中国的儒家、道家,也说得很正确。 皈依三宝,真正的皈依处是依靠自性三宝。从迷惑回头依自性觉,这句话说得很容易,可 是究竟应如何作法?我们很想回头,很想觉而不迷,却偏偏迷惑颠倒。如果不落实在生活 中,这种讲法就变成玄谈,变成玄学,而实际生活上得不到受用。所以,「迷」与「觉」 的现象是什麽,也就是「迷」是什麽样子,「觉」是什麽样子,「佛菩萨」与「凡夫」那 里不一样。我们从这里可以摸索出一条道路,能找到真正的皈依处。 《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佛菩萨。他们所表现的,就是现前日常生活 的一切活动,无论各行各业、男女老少所表现的种种身分。在日常生活中,似乎与凡人没 有什麽差别,他们也穿衣、也吃饭、也上班工作、也应酬,这些皆与我们相同。相同中的 不同之处何在?在他的心清净。事跟我们一样,没有丝毫差别,我们每天工作八小时,他 也工作八小时。我们在生活中天天生烦恼;他们则是天天生智慧,这就不一样。我们生活 、工作、应酬都生烦恼;他们生活、工作、应酬都生智慧。何以见得?六祖惠能大师就是 证明。他到黄梅见五祖时,曾经向五祖说,「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我们读到这句话,有 很深的感触,他的心常生智慧,我们的心常生烦恼,这就是佛菩萨与凡人不同之处。 智慧怎麽生的,烦恼从那里来的,只要搞清楚,就知道从那里回头、依靠什麽。烦恼从妄 想分别执着而生,这是佛在《华严经》上说的。我们穿衣吃饭有妄想分别执着,每天上班 工作也有妄想分别执着,待人接物还是有妄想执着,在此处生烦恼、生七情五欲、生贪瞋 痴慢,烦恼永远不断。由此可知,「妄想、分别、执着」是「轮回心」。六道轮回是这个 念头造成的现象。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应酬,就是造轮回业。轮回心造轮回业,即是迷 惑颠倒。 我们学佛,佛教导我们回头,皈依自性觉。自性觉就是佛性。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超越 世出世间法。永离妄想分别执着,即是真心、佛性。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我们的生活即是 菩萨行。每天上班工作也是菩萨行,一天到晚应酬还是菩萨行。关键在此,就是将妄念转 过来,从观念上回头。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所用的就是真心。「真心离念」是大乘经上常 讲的。念是妄想,妄想是妄念;真心里没有妄念,真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清净心生活 ,生活清净;清净心工作,工作清净;清净心应酬,应酬清净,无一不清净。心净,身就 清净,身心清净,则国土清净。 也许有同修说:「我做工作需要思考,要是不想,我的工作还能做得成吗?」没错!当你 工作需要思考时,尽管去思考;工作做完了,就不要再思考了。工作放下还去想它,就是 妄想。「念」有妄念、有正念。「正念」是自己工作范围之内的,除此之外,就不再想其 他,其他与我不相干。这样,你的工作能做得好,烦恼、妄想少了,智慧就增长,工作就 很顺利。一切时一切处,知道长养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则任何事都会做得格外好, 生活也会更愉快。我们也要学惠能大师,「弟子心中常生智慧」。 现在做种种工作皆须思考,这是习气。真正修行,这种思考的时间会愈来愈短,思考的程 度会愈来愈淡薄。若功夫成熟,无论从事那一种行业,皆不需要思考。智慧现前,何必思 考!智慧未现前时,还是离不开思考,但是要把思考的范围缩小、时间缩短,尽速将其程 度减轻,使智慧渐渐往外透。若想得太多、太远、太深,则智慧完全无法显露,因为妄念 障碍了自性本具的智慧。 若将「觉」与「迷」的样子搞清楚,理论也明白一些,必须认真做,真正下功夫。须学诸 佛菩萨运用六根,眼见的是色相、耳听的是音声,练习见色闻声,六根对六尘境界起作用 时,学「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真智慧。再学「不起心、不动念」,即是修清净心、 自性本定。眼见色、耳闻声,不起心不动念,即是大禅定。定慧就在日常生活中修,在六 根接触六尘境界中修,这是从根本修,是高级的修行方法。 《华严经》中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在这方面用功,所以不拘於形式。修禅定不是盘腿 面壁,而是六根在对六尘境界时,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智慧」,转贪瞋痴为 戒定慧,转烦恼为菩提。我们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是贪瞋痴;佛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 分别不执着,起作用是戒定慧。此即何以菩萨常生智慧,我们常生烦恼。烦恼就是贪瞋痴 三毒,这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从妄想分别回头,从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回头,依不分别不 执着、不起心不动念,此即「皈依佛」。 「法」是对宇宙人生正确的认识与见解。真实智慧现前,思想、见解才是正确的;妄想分 别执着没放下,想法、看法皆是错误的。我们是初学,一定要依靠经典,来纠正我们错误 的见思。经上所说的,就是诸佛菩萨的正知、正见,决定是正确的。依照经典修正自己错 误的想法、看法,即佛在经上教我们怎样做,老实学着怎麽做就对了。因此,皈依佛是总 纲领、总原则;「皈依法」是教我们如何从日常琐碎事务中修学,遵守佛的教诲。 佛的经典很多,我们是不是要每部经都学习?不需要!佛经是当年佛教导大众的记录。每 个众生有他自己的困难与迷惑,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佛教他解除迷惑颠倒、离苦得乐的方 法,以後记下来就成为一部经。可见他是经由佛陀一次的指导,就得利益,就解决问题。 由此可知,一部经就够了,这是决定正确的。 现在我们没遇到佛,佛留下这麽多经典,要依靠那一部才好,这是很现实也是很困难的问 题。佛好比是大夫,我们都是病人,遇到大夫为我们诊断用药,真的是药到病除,解决问 题。现在大夫不在了,留下一大堆的处方(经典好比处方)。我们是病人,这处方要是用 对了,病就好了。如果用得不对症,麻烦可就大了。佛法确实如此,经典的理论修行方法 若与根机相应,这一生决定成就。若不相应,如同吃错了药,不但这一生救不了,还带来 更大的麻烦。各位同修一定深有同感。何以见得?许多学佛的同修,未学佛前还好,学佛 以後烦恼更多,愈学麻烦愈多;个人、家庭一大堆的麻烦都来了,那是药不对症,吃错药 了。 克实而论,「法门」的选择是一件大事,但我们无能力亦无智慧。如同自己害病,大夫遗 留一大堆的处方放在这里,却没人指导,这事情麻烦。要是碰碰运气,不太可靠,就像买 奖券,想中特奖并不容易,没那麽幸运。必须要依靠真正有修有学的善知识,帮助我们选 择法门。然而,当今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不多,一生未必能遇到,遇到了也未必认识他 。愈是有学问有道德的人愈谦虚,你若问他;他回答「我不会,我没有智慧,没有能力, 没有修持」。若说「我行,我有智慧,样样都行」,那不是真的。现今我们都没有能力辨 别真假。唯一可行的,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早已为现代人指示出一条明路,即是 《大集经》上说的, 「正法时期,戒律成就。像法时期,禅定成就。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无论依中国或外国的说法,我们皆是生在末法时期。 佛的法运: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灭度二千年以後,即是末法。佛说,「末法时期,净土成就」。 我们决定选修净土,老实念佛,决定成功!这是遵照佛的指示。有修禅成就的,也有修密 成就的,那是极少的特殊根机,不是普通人。我们仔细想想,自己是不是特殊的根性?上 上根性的人可以尝试学禅、学密、或学其他法门。如果觉得自己的根性很普通,就老实遵 守释迦牟尼佛的指示,是很有希望的。 老实念佛,没有不成就的,特别是读了净宗经论以後,仔细思惟研究,确实有道理。在一 切法中皈依净宗经典,亦即在无量经典中,我们选择净宗「五经一论」。这六部分量都不 多,足够我们一生受用,决不可轻视。其分量虽少,若细讲这六部经,十年也讲不完,所 以依照此六部经修行就够了。「皈依法,我们就选择净宗五经一论」,非常踏实。 净宗学会成立时,於「缘起」里提出行门的五大科目,即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五项守则 :「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皆是净宗五经一论所说的。我们日常生活中 起心动念,时时与佛所说的话对照,若相应即是正确的,就没有做错、没有想错;若与佛 所说相违背的,就是想错、做错了。我们真正抓住纲领,以此检点、修正自己的生活行为 。 「皈依僧」,「僧」是清净、和合的意义,六根清净,一尘不染。特别是净宗,着重修清 净心。皈依誓词中,「皈依僧,众中尊」。「众」是指团体、社团。世界上社团有很多, 小则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团体。佛告诉我们,学佛人的团体,在一切世间团体里,是最值 得尊敬与赞叹的,因为它是「模范社团」,可以作为所有社团的榜样。它的特点,是社团 每一分子都能和睦相处,是一个和合的团体。团体最怕不和,他们的想法看法很接近,见和同解」,也就是建立共识。 想法看法一致,是一个团体和敬的基础。特别是在澳州,这两天我们见到此地政府的两位 首长,都很慈悲善良,实在非常难得。他们告诉我,「澳州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有各种不 同的种族,与不同的宗教信仰,如何在异中求同,建立共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两天 我们接触,彼此皆有此共识,希望我们在此地能团结发展,真实的基础就是「见和同解」 。和合社团的第二个条件是「戒和同修」,持戒即表示守法,尊重别人,尊重法律,尊重 别人的生活习惯,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彼此尊重而不排斥,就能互敬互爱、互助合作, 社会才能和睦相处,才能繁盛,共存共荣。 佛门六和敬的团体,在所有团体中是最尊贵的。「皈依僧,众中尊」,我们要朝此目标努 力。别人不尊敬我们,我们必须尊敬别人;别人排斥我们,我们更要爱护别人。用耐心与 真诚感化他们,这样才能达到和睦相处的目标。「僧」字含有这层意义。 「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时常保持自己的清 净心!清净心就是觉心,就是觉悟,就是正知正见。所以,「觉、正、净」实在是一而三 ,三而一,皆指我们的真心本性。 自古以来,中国佛法有十大宗派,有无量法门。无论宗派法门有多少,修行的方法皆可归 纳为「觉、正、净」三大类。 一般而言, 禅宗、性宗(法性宗)是由觉门入。禅宗的目标是要求大澈大悟、明心见性,这在觉正净中 称为「觉门」。 禅宗以外称「教下」,如天台宗、贤首宗、法相宗、三论宗,皆是从经典入门,即是由 「正门」入。用经典的教训、理论与方法,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这是走正门。 「净宗」完全用一心念佛的方法修清净心,这是由「净门」入。 「觉、正、净」三门,「觉门」定要上根利智之人才能契入;若不是上等智慧,无法开悟 。由「正门」需要长时间,像念书一样,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依佛的经教,长时 间熏习才能契入;虽然中下根人可能契入,但时间太长。比较起来,还是「净宗」好,不 必上上根机,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一句「阿弥陀佛」修清净心,定能往生、不退、成佛 譬如,一个讲堂有三个门,在门外看是不一样,进了门就一样。由此可知,无论从那个 门进来都相同,所以契入之时,觉正净必同时得到、同时具足。往生净土即是契入佛境, 这个方法是一切诸佛赞叹的,还是此法高明,因为它太方便了,既不需要上根利智,也不 必浪费很多时间,的确是最殊胜的法门。 《无量寿经甄解》曰:「今就利益论,彼(指华严、法华)假此(指无量寿经)真。何故 ?彼说速疾成佛道,不见速疾成佛人。......今信不疑者,十即十生。往生不退至菩提故 。初生处即菩提。在世灭後但此一法故。一切凡圣行无别故。利益真者莫过斯。」此明世 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论,若论真实之利,无有过於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故十地菩萨始终 不离念佛。这是将「如何皈」、「如何依」,为诸位说明清楚。 「自性三宝」之外,尚有「常住三宝」,此是形象。佛像是「佛宝」,经典是「法宝」, 出家人是「僧宝」。形象上的三宝很有用,如果没有三宝形象,今天虽将三宝的大意为大 家讲得很详细、很明白,恐怕大家下楼就忘了,过两天就完全没有了。因此,供养形象三 宝的利益太大了。家里供养佛像,一见到佛像,就想到自己要皈依自性觉。六根接触六尘 境界要学佛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见到佛像自然就提醒自己。佛像就是这 个用处,不是教你天天香花水果供养,向他磕头,那一点用都没有。你以为这样佛菩萨会 喜欢你,佛菩萨早就跑了! 佛菩萨希望我们觉悟,不希望我们迷惑颠倒,但有不少人错将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所以 ,须知道 供养佛像的道理,乃是提醒自己觉而不迷; 见到经典,就要想到正知正见,正而不邪; 见到出家人,就想到净而不染,就会想起自己要修清净心,要六根清净,要跟大众和睦相 处。 如此时时提醒自己,利益就很大,因此住持三宝有这样的功德利益。由此可知,「住持三 宝」很有必要,它是三宝的形象,但是要有实质的内容,才能真正得到利益。如果没有实 质的内容,单是表面形式则不得利益。大家明白道理,晓得如何入门,此即是「传授三皈 」,就是将三皈的意义、修学的纲领原则传授给大家。 「三皈」的仪式是在佛菩萨形象面前发愿、宣誓,从今而後发心一定要这样做,由一位出 家法师为你作见证,证明你确实发过誓,发愿作一位真正的佛弟子。三皈仪式简单而隆重 。现代有许多很复杂且长时的仪式,又不懂得三皈的意义,糊里糊涂皈依佛,皈依之後仍 然糊里糊涂过日子,这与佛法的教义完全违背。真正回头依靠自性三宝,此人完全改变了 ,一般讲改造命运,甚至改造体质。命运、体质皆可改造,心念回归,就完全改变了。 三皈依的仪规,我们采用弘一大师从戒经节录的三皈仪式。弘一大师说,世尊当年在世, 就是用此仪式为弟子们传授三皈,所以我们也遵循这个仪式。 「皈依佛」,我们落实皈依「阿弥陀佛」。为何不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教导 我们皈依阿弥陀佛,而我们皈依阿弥陀佛,正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期望。「皈依法」, 我们落实皈依《无量寿经》。「皈依僧」,我们落实皈依「观世音、大势至」,这两位菩 萨僧宝。 若有人问,你有没有皈依?「我皈依三宝」。皈依那位法师?「皈依阿弥陀佛大法师,我 是弥陀弟子」。谁为你作证明?「净空法师为我作证明」。这个说法完全正确,而不是说 我皈依净空法师,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过去我传授三皈时常讲,我们是皈依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皈依某一个人,就是把佛 法的僧团分化了,此种过失很重。若依戒经结罪,这是「破和合僧」,堕阿鼻地狱。所以 ,证明三皈的法师是代表僧团传授三皈,为我们作证明的。从《坛经》看来,「三皈」至 少已有一千多年的误解,此事必须澄清,我们才有一条真正的出路。 ------------------------------------------------------------------------------- 三归传授 一九九二年净空法师讲於新加坡 诸位同学: 今天为大家传授三归依,首先要把三归依的意义认识清楚。由於近代佛法的承传发生了许 多误会,我们必需要辨别清楚,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佛法究竟是什麽?它是不是宗 教?严格地来说,佛法是佛陀对於九法界有情众生的教育,它不是宗教。民国十二年欧阳 竟无先生在第四中山大学(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发表过一次讲演,题目是「佛法非宗教 、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这次讲演曾经震撼了当时的佛教界,欧阳先生所分析的非 常有道理。这一篇讲词经过王恩洋居士的记录流传於世,最近我们在台湾也翻印流通,提 供给诸位作研学的参考。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目的、方法、宗旨又何在呢?这是我们不能够不知道的。佛教教育 的宗旨,如果用佛学名词来说,就是般若经典里面常讲的「诸法实相」。这一句话要用现 代话来讲,诸法就是一切法;换句话说,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宇宙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人生就是我们本人。佛教教育的内容,就是教我们认清自己与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诸位 想想,这个重要不重要?世间教育,只说到人生宇宙的一部分,还未见得真实,多半在摸 索、在探讨,不敢骤然下结论。宗教也不能包含我们生活的全部,只是生活的局部。由此 可知,佛教教学内容范围之广大精深,是我们必须要修学的。 我们生活的空间,不仅限於现前的一个都市、一个地区,乃至於这个地球;地球之外还有 太空,太空之中有无量的星球,许许多多的星球有生物,有比我们更聪明、更高等的生物 ,这一切全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除空间之外,还有过去,还有未来。所以尽虚空遍法界 都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今天我们教育的范围没有讨论这样广泛,即使儒家所讲的教育,始从怀胎终至老死,直到 慎终追远。儒家是一世的教育。它的教育范围,讲到人道,充其量讲到天道。孔夫子说天 ,说鬼神很少,人道说得很详细。而释迦牟尼佛把六道的情况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非常 明白。六道之外,还有四圣法界,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佛,总称为十法界。十法界都 是我们活动的范围,我们都必须要把它认识清楚。 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认清楚了,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行自然就跟从前不一样了。为 什麽呢?从前认不清楚,迷惑颠倒。所以想错了、看错了、做错了,这就是我们一般人常 讲的造业。造业当然有果报,所谓善业有善果,恶业有恶报,果报都是自己造作的,自己 必需要承受,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代替的。由此可知,佛弟子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 了,明了之後,有什麽好处呢?好处可多了,说不尽啊。第一个好处就是从今而後不再造 业了。不造业就没有三途六道的果报。没有果没有报,那到哪儿去了?这就是佛在经典上 常说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是果,是报。如佛所说:四圣法界是果,都是修行证果的人; 六道是报。六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如水灾之因是贪欲,火灾之因是镇恚,风灾之 因是愚疑,地震之因是心地三毒不平所生的。就六道来说,三善道是果,三恶道是报。这 是把标准降低,所以这个标准是可高可低的。明了之後不再造业,至少不再造恶业。落实 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这一生,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快乐、家 庭美满、事业顺利、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能不能得到呢?从理论上讲,应该 是统统可以得到。同学们,唯独佛陀教育会给我们百分之百圆满的结果。假如我们把这一 桩事看清楚了,才知道佛教教育是我们必须要修学的。佛教育的范围是尽虚空扤法界,当 然超过了国界,超过了种族,超过了党派,也超过了宗教。换一句话说,九法界有情众生 ,人人都应当修学,都应当接受。 宗教徒学佛,从释迦牟尼佛当时,我们在经典里面就看到很多。「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 ,我们就看到许多不同的宗教徒,都到释迦牟尼佛的道场来求学。像五十三参的胜热婆罗 门—婆罗门是印度的宗教—是宗教徒。他是婆罗门宗教里的学者,也是他们教徒的老师。 就像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一样的身份。又如扤行外道等。地藏经里讲的婆罗门女 ,是婆罗门教的一位女子,也都在佛门里修学,他们同样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证得菩萨的 果位。从这些地方来看,就晓得佛教确实超越宗教,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学佛。在佛陀教育 里,阿罗汉是第一个学位,就像我们现在一般大学的学士学位,他可以得到这个学位。菩 萨是高一级的学位,像是硕士学位,他也可以得到。佛是最高的学位,像是博士学位,他 还是可以得到,也就是说他能成佛。他无需改变他所信奉的宗教。就像我们进学校去念书 一样,我们到国外留学,我不需要改变我的国籍,我不需要改变我的种族,我也不需要改 变我的宗教信仰,我是来求学的。佛教是教育,诸位要记住,阿罗汉、菩萨、佛,都是佛 陀教育里的学位名称。九法界一切众生,只要发心向佛陀学习,都可以平等获得。当我们 认识清楚,真正理解了。我们就应当发心求学,愿作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中国人俗话常说 的,既然要来求学,那先要正式的拜老师。老师就把你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纲领、修学的 目标传授给你,这就是「传授三归依」,所以三归依就是正式拜老师。 我们的老师是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称他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是根本的老师,佛陀教 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一直传到今天,代代承传。我们始终不忘本,不忘记这位根本的老 师。实在讲,所有佛门弟子只有一个老师。过去老师的学生,在我们之前,他们是释迦牟 尼佛的学生。我们今天也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我们跟他们的关系是同学的关系。像诸大 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他们都是佛的学生,是我们的学长。当然他有能 力教导我们,我们也可以把他看作老师来看待,来尊重。但真正的身份,他是我们的校友 ,是我们的学长,我们是他们的学弟。这些关系也要辨别清楚。不能把佛、菩萨、阿罗汉 当作神明来看待、来祈祷,那就错了。 佛法的修学目的何在呢?佛在经论里面常常教我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句话 是梵语的音译,在当时五不翻的体例里属尊重不翻。这句话很重要,我们非常尊重,所以 保留它的原音,用音译,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要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究竟 圆满的智慧」。是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无所不知,无所不觉的意思。这是学佛人希望得 到的目标。学佛首先应知我们想学的是什麽?学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学的是要对於 「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佛告诉我们,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你本来有的。 「华严经出现品」里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这是真正平等,一切众生,不但指人天,所有一切动物、蚊虫、蚂蚁也是众生,饿鬼、地 狱也是众生,统统都有跟佛一样圆满的智慧。那麽现在为什麽没有呢?这智慧跑那里去了 ?佛跟我们讲:「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是佛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破了。也就 是说我们本来是佛,现在变成这个样子,就是因为有妄想、有执着,才把自己的本能失掉 了。这不是真正失掉,如果真正失掉,那就不叫本能了。那到底是怎麽失掉?它确实存在 ,是迷失了。因此,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这 两句话说得很好。「本觉」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我们本来有的。本来有,当然可以证 得。这使我们建立了信心,也就是说我们能够恢复本能圆智,能够达到这个愿望。 「不觉」就是佛讲的妄想执着。妄想执着本来无啊!本来没有,一定可以断得了。本来有 的,一定可以证得。这使我们对成佛道、断妄想、破执着的信心就具足了。所以说,事实 的真相要不能明了,我们总是怀疑。佛道,我们这些罪业深重的凡夫能证得吗?我们的烦 恼、习气、无明这麽重,能断得掉吗?今天佛菩萨真诚慈悲为我们宣说,本有的,一定可 以获得;本来没有的,一定可以断掉。理是没错,可是事实上又该怎麽办呢?事实上就是 要讲究修行了。 理是讲的性德,本性里面的德能确实是具足的,可是今天我们毕竟是有障碍。好像天上有 太阳,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可是有云层遮盖,我们看不到太阳,这也是事实啊!虽然看 不见,太阳确实有,不是没有。只要把云层去掉,阳光就现前了。我们的性德就像太阳。 只要把妄想执着的云层去掉,这一层功夫叫修德;你有修德,你的性德才能够现前。性德 虽有,没有修德,就是六道凡夫,权教二乘。性德虽然本具,还是要轮回,还是有生死, 还是要受种种的苦痛,可见修德是非常重要的。 修什麽?怎麽个修法?初进佛门来求授三归,就是请求善知识将佛教的修行纲领传授给我 们。知道自己修的是什麽。「三归依」:归是回头的意思,依是依靠。佛家常说:「回头 是岸」。中国古人讲:「回首如意」!你看中国作的「如意」,那个如意头是回过来的。 从前做大官、大富长者们手上常拿个如意,拿个如意是为什麽?是常常提醒自己,要回头 ,知道回头啊!所以如意拿在手上,是叫你看到它,就知道回头,「回头是岸」。从那里 回头呢?三归依第一是归依佛,这是讲的三宝、修行的三宝。第一是佛宝。佛是什麽意思 呢?佛是觉悟的意思。佛陀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换句话说,是教我们从不觉 ,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觉悟。同学们仔细想想,我们今天发心学佛,我要来求受三 归依,你想想你有没有觉悟?你要没觉悟,你就不肯回头,你就不肯来学佛。所以学佛, 来求受三归依,就是觉悟!你看街上那麽多人,你叫他,他为什麽不肯学佛?他为什麽不 肯受三归依?他还没觉,他还迷惑颠倒。所以发心学佛,发心求受三归依,就是觉悟的开 始。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给我们讲三归依,他不说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不讲这 个三宝。我们推测他老人家的用意,大概是佛法传到中国,年代太久了,怕一般人提到佛 、法、僧,会产生一个错误的观念,讲到佛,就会想到泥塑木雕的佛像;说到僧,马上想 到出家人,这不是真正的归依处。三归依讲的佛,是自性佛,就是你自性的觉悟,也就是本 觉。马鸣讲的「本觉本有」,你要依你本有的本觉,这就对了。你不能依你的错觉,不能 依你的不觉。你从你的错觉,从你的不觉,回过头来, 依你本有的本觉,这叫归依佛。所以释迦牟尼佛讲归依佛,并不说你归依我释迦牟尼佛, 佛没有这个说法。这非常重要的,归依自性佛,就是回头依靠自性觉,千万不能搞错了。 搞错了,你要依靠泥塑木雕的佛像,要依靠它,那俗话常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这是不可以的,这是大错。归依自性佛,实在就是交光大师在楞严正脉里说的「舍识用 根」。 第二是归依法。法是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见解;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 法,都没有错误,这叫法宝。这是自性本来具足的真实智慧。佛经常讲的般若智慧;般若 智慧就是自性的法宝。我们在这个世间,对人、对事、对物,如果我们想错了、看错了、 说错了、做错了,佛教我们必需从一切错误回过头来,依靠自性本有的智慧,这叫归依法 宝。三宝里面,佛灭度之後,是以法宝为中心,以法宝为主。换一句话说,是以智慧的经 典为主。 智慧毕竟不是短时期能够恢复的,当我们智慧没有开,这个时候怎麽办?佛告诉我们,佛 为我们所说的一切经论,就是佛对於宇宙人生的正知正见。暂时给我们做一个标准。所以 我们自己智慧没有开,我们就依照佛的经论,凡是我们所想的,把经典展开来对照对照, 佛是这个想法,我也是这个想法,证明我的想法没错,我的见解是正确的,是正知正见。 譬如说,佛教我们要孝养父母,要奉事师长,要慈心不杀,要修十善业。而我也是这个想 法,这就证明我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假如我的想法跟佛所说的不一样,那你千万要记住, 我们想法一定错误,绝对不是佛在经上的想法、看法错误。千万不要以为佛是三千年前的 人,他的思想那有我们现代进步!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们这些想法,实在是胡思乱想 。不要认为科技这麽发达,而我们还要用这麽多的机械工具,才能把音声记录下来,把影 像记录下来。佛菩萨不用这个,过去世、未来世,他统统都知道,他不要用录影机。他有 能力把十方世界显现在你面前,就像电视一样,而且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他不需这些 机械工具。那是什麽能力?是正知正见。性德功能能生万法,可以做得到。我们今天发明 这麽多机器,都是妄想发现的,比起佛菩萨无量的神通实在差得太远了。所以我们要肯定 、要承认,佛在经典上所讲的是真的,是正确的。我们要把自己的成见舍弃,要依照佛所 说的来修行。 不过说到这一点,我们又要注意到一桩事情,什麽事情呢?「经」有假的。假如我们遇到 假的经典,被人骗了,这个上当就大了。尤其是近代,提倡民主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 由,谁都可以写书。不像从前。从前经典传到中国来,是经过当时的专家学者监定,由国 家统一颁布,证明这一本经书是真实的。历代祖师对於经论的注解,也要经过当代高僧大 德证明,他讲的没错,确实符合佛的意思。这样呈报给皇帝,皇帝批准,他这部书才可以 流通、才可以印行。不像现在,现在没人管制了。所以我们要查明看经、读经,一定要读 真正的经典。 真正的经典跟假经如何辨别呢?辨别不难,可查大藏经。大藏经里面所收的,决定是真的 在此时此地,我要劝同学们,要看中国古代的大藏经。为什麽呢?现在人编的大藏经, 有些作品,没有经过权威的审查,就收到大藏经里面去。所以现代编的大藏经不及古代编 的大藏经。所以你要读大藏经,至少要读清朝以前的版本,比较严谨可靠。清朝大藏经就 是乾隆时代所编的,叫「龙藏」。现在台湾把它缩印成一百六十二册,称为「乾隆大藏经 」,这是我们中国历代编大藏经最後的一部。民国年间当然也编了很多,但是我刚才跟同 学说了,没有经过权威的审查,怕有人掺假在里头。在乾隆以前绝对没有掺假的,因为经 典的流通,是要经过皇帝批准的。皇帝根据当时的高僧大德的审议,所以非常严格。这样 我们才能够辨别那个经是真的,那个是假的;那个注解值得看,那个注解可以不必看。这 是一个选择的标准,一定要虚心,对佛要相信,深信不疑,要能够舍弃自己的成见,接受 佛菩萨的教诲。 第三是归依僧。僧不全是指出家人。僧是什麽意思呢?是清净的意思,六根清净,一尘不 染。我们现代人很可怜,不如古人。你看看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思想的染污、见解 的染污,甚至於到生理的染污。我昨天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说过,不但我们今天身心受到严 重的染污,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平衡了,这是大地的染污。听说天上臭氧层也破了 几块,天也有染污,不得了呀!天、地、人统统都有严重的染污。佛教给我们从这一切染 污回过头来,依靠清净心。今天环境污染是大家都已经意识到的,所以许多国家政府都提 倡环保,保护一个清净的环境。这个环保工作能够有效吗?很有问题。问题在那里呢?还 是佛跟我们讲的,佛说「依报随着正报转」。假如我们的心理染污,不能够净化,我们环 境的染污就没有办法达到清净的标准。所以要想把环境的染污改善,必需先从净化人心改 起。这是三归的第三个归依处,是从染污回归到清净心。 僧宝不但含有清净的意思,还有和合的意思。我们观察世界今天国家与国家不和,宗教与 宗教不和抔抔,众生生活就非常痛苦。所以佛教给我们「六和敬」,六和敬是佛弟子必需 要修学的课目。所以「僧」的意思是有「清净和敬」之意。我们从不和不净回过头来,依 六和敬,依清净心。这就是初入佛门传授给你学佛修行的纲领。这个纲领从初发心,一直 到成佛,都不能够改变,都不能离开的,所以它是学佛绝对的纲领,真实的纲领。 归依佛,觉而不迷;归依法,正而不邪;归依僧,净而不染。所以三归依是觉、正、净。 以後人家要问你:「你学佛了,你修行,你修什麽?」我们能说得出来,我修「觉、正、 净」。你们学佛,学的什麽?我学的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我修的是觉、正、净; 觉正净达到圆满的程度,无上正等正觉就得到了,这就是成佛。究竟圆满的智慧要怎麽样 才能得到?要修觉正净才能得到。这是我们学的、修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麽人家 要问:「你用什麽方法修?」方法就是佛家讲的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径。方法门径太 多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门径不是一定的,是可以活活泼泼,时常变换来使 用。可是要记住,目标不能变换,就是觉、正、净的目标不可以变换,方法手段可以常常 变换。我们今天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持名念佛」,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提倡的,「华严经 」上普贤菩萨所提倡的,我们采取这个方法作为主修。除主修之外,在日常生活当中,我 们可以采取很多法门来配合,这叫助修。在助修方面,我们提倡五德,用五德来帮助我们 修养身心。 五德是孔老夫子所修的。论语说,孔子的学生聚会在一起,大家来说说老师有那几样德行 ?同学们共同承认的有五德:「温、良、恭、俭、让」。这是我们中国圣人,我们以他作 榜样,以他作标准,我们要学五德。五德是基础的基础,从五德上再奠定三福。 「三福」是观无量寿经上所讲的。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 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 佛给我们说的。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换句话说,十方三世所有一切诸佛,他们是怎 麽成佛的?都是从这个基础上修成。因此我们学佛,将来想成佛,当然不能离开这个基础 ,这是非常重要课程。 由三福再进修六和,六和是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三福做不到,六和是不可能的。六和敬 ,第一是「见和同解」;见和同解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建立共识。假如我们全世界的人,我 们的思想、见解都很接近,世界就和平了,就不会有争执了。所以佛教育是对於尽虚空扤 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建立共识,这个共识实在是太高明了,是自性的共识,我们不是跟着释 迦牟尼佛走。所以释迦牟尼佛高明、叫我们佩服。他不牵着我们鼻子走,他叫我们每一个 人顶天立地,发挥自性的智慧德能,不是学他的,是开发自己自性的智慧德能。这个教学 的理念,真正叫人心服口服。 第二是「戒和同修」。戒和就是说守法,人人培养成一个守法的观念。大家见解很接近, 大家都能守法,社会安定繁荣,天下太平自然实现。六和敬里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 利和同均」。今天这个社会上,许多人知道,就是财富差距,不要太大,愈接近愈好,这 就是财富的平均分配,人心就平了,就不会有争执了。当然这个财富平均分配,是很高的 智慧,是真正的修福。因为人的财富绝对不平等,为什麽不平等呢?每个人修的福报不一 样,每个人修的因不一样。有人种树,他就收果实;有人不种树,他就没有果实收。有收 成的要分一点给你,就要人家肯慈悲布施给你才行呀!所以这一种事实真相,唯独佛法里 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一面劝有福报的人要照顾没有福报的人,同时劝没有福报 的人要多多修福。你到来生来世,你的福报跟他一样,甚至还超过他,所以这是本末统统 兼顾到了。唯独佛法确实殊胜,能够治天下太平。 有了三福六和的基础,从这上面才能建立真正的佛法,「戒定慧」三学,这是三乘共学。 由此基础再建立大乘佛法,就是「六度」,菩萨六波罗密。由六波罗密再建立一乘佛法。 像「法华经」所说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那就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 所以我们修学净宗的同学应知,我们是以孔夫子的五德作我们为人处世的根本。从这个根 本上再修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愿这是佛陀教给我们的,很容易记忆,课目也不甚 多,五个科目作为我们的助学。正助双修,我们这一生所希求的幸福快乐、美满的家庭、 成功的事业、祥和的社会,是一定可以得到的。由此可知,既然认清楚了,又发心拜了老 师,就要认真的修学,希望能达到我们教育理想的目标。这是给诸位授受真实的三归依, 是归依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之外,还有住持三宝。什麽叫住持三宝呢?就是形式上的三宝,形式上佛像是佛 宝。佛不在世了,佛像不论是塑造的,或是彩画的,或者是现在照像影印的都好。供养佛 像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不忘本,我们见到佛像,常常想到老师的教诲,纪念老师的 恩德。像我们中国人不忘祖先,祖先去我们再远,面貌也不知道,我们还供一个牌位,「 历代祖宗神位」,常常想到祖先,这是不忘本,这是培育厚道,心地厚道。第二个意思是 提醒我们见贤思齐,老师成佛了,我也要成佛,提醒我们归依佛。一看到佛像,我要归依 觉,我要觉而不迷。它有这个作用,否则的话什麽人会时时提醒你?没有人提醒你。人家 提醒你,你还嫌他罗嗦。所以用这一尊佛像提醒我们归依觉。 「经书」,不但看到书本,就想到归依法,我的见解思想要正确。看到出家人,就想到我 要六根清净,要一尘不染,要和睦待人,所以住持三宝很有好处。出家人穿着僧服,你受 过三归依,看到出家人自然就想到要六根清净。你看到一般人是想不起来的,你看到我这 个样子会想起来呀。住持三宝对我们有很大的利益,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 学佛的同学,在家里设个小佛堂,供养三宝:佛像是佛宝;菩萨像就是僧宝。如我们供养 西方三圣,观音、势至是僧宝,他是佛的学生,他是我们的学长;经书是法宝。家里供养 三宝具足,时时刻刻使我们不忘自性三宝。 「无量寿经」,是我们近几年来特别提倡的。这一本经书的内容非常圆满,经文不长,很 适合现代人修学。经题上就把整个佛法的宗旨、目标、修行方法,全都显示出来了。这是 一部经的不可思议,我们学佛的人求什麽?我们求无量,自性功德是无量的。经上讲的「 无量寿」,无量寿是无量的一个代表;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才艺、无量的德 能、无量的财富,一切一切的无量,我统统要求,自性本具无量性德。六祖大师开悟时所 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十法界依正庄严无 量无边,皆是自性变现出来的,我今天求的是明心见性。「庄严」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 真善美慧。真善美慧在我们这个世间是有名无实。什麽地方有真实呢?自性里面是真实的 ,显示在西方净土是真实的。所以如果你向自性、向内求,真善美慧具足,就是美好、一 切美好,是性德的形象。 修学的方法就是经题中「清净」。清净是僧宝,「平等」是法宝,「觉」是佛宝。你看修 行的三大纲领就在经题上给我们显示出来了。不但这五个字是三宝,也是三学,三学就是 包括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论。「清净」是「戒学」,就是律藏,「平等」是 「定学」,就是经藏;「觉」是智慧,是「慧学」,就是论藏。所以这五个字是三藏,又 是三学,又是三宝。你看看这部经典虽然薄薄一册,它把整个佛法都浓缩在其中。如果我 们工作很忙,没有很多的时间来研究佛教的经典,你从这一本经下手就可以了。这一本经 果然贯通了,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那一部大藏经,你也整个贯穿了。不仅是释迦牟 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所宣说的无量无边法门,也 不能超过其外,因为皆不出一心故。所以这一本「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可以 说是一切经的浓缩,是一切经的精华,这是在此地特别介绍给诸位。如果我们想归依,三 归依落实来说,你依照这一本经典的教训去修学,你受的三归依就达到究竟圆满了。今天 我把三归依的大意传授给诸位,你们要真诚的接受。在佛菩萨面前恭恭敬敬地将归依的誓 词读三遍,这个誓词是要从内心发出来。我真诚心发的誓愿,我愿意作佛的学生,我愿意 跟佛学。净空为你们作证明,我是你的证明老师,是传授你三归依的老师。本师是释迦牟 尼佛,这是一定要记清楚的。不能把我看作本师,说是归依净空法师,那就错了,那就大 错了。我们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是三宝弟子。三归依的大意就说到此地。 下面就是三归的仪式,仪式简单而隆重。此处有一个「归依证」,归依证上的誓词是弘一 大师依照戒律里面摘录出来的。大师告诉我们,他说这个仪式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给弟子 们传授三归依所用的誓词,所以我们也就采取这一个誓词,既不忘本而且它非常的简单, 容易受持。大家一定要以至诚心、清净心、慈悲心、恭敬心,在佛菩萨圣像前,随我语音 ,慎重宣誓,誓作三宝弟子,自今以後,依佛教诲修行,求生净土,广度众生。 一九九四年六月佛七圆满日修订於新加坡居士林 净 空 -- ─────┐ 佛在心中坐 ▄ ▄ 你呢ψnoobi 「 存 。」───┐ ▄ ▄ ┌──────────────────────────────ψnoobi └──→11 5 HumanCulture 13 Buddhism → 涅 盘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64.88.107
1F:推 jsr813:南无阿弥陀佛 08/25 21:29
2F:→ mormolyca:怎麽只"南无"弥陀勒?现在佛教不流行南无世尊的吗? ^^∥ 08/26 01:06
3F:→ mormolyca:既然不谈世尊教法,乾脆直接立个弥陀教比较比较名符其实 08/26 01:07
4F:推 noobi:这是佛说的~不是末学说的 <(_ _)> 南无阿弥陀佛 08/26 03:44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e-shopping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