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中阿含經十二選》--- 第十一選
時間Sun Aug 6 10:31:00 2006
第十一選
佛法的修行方法(三):《大空經》(一九一)
(一)經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釋迦國迦維羅衛,住在尼拘類園。
有一天,尊者阿難與眾多比丘,在加羅釋精舍縫衣。佛陀入迦維羅衛乞食,吃過食物
後,也正好來到加羅釋精舍。尊者阿難遙見佛來,便出來迎接,為佛陀敷坐洗足,並向佛
陀解釋,眾多比丘正聚集在這裡縫衣。
佛陀告訴尊者阿難說:「比丘不可欲嘩說、樂於嘩說、合會嘩說、欲眾、樂眾、合會
於眾、不欲離眾、不樂於獨住遠離之處。」
「若有比丘不欲嘩說、不樂嘩說、不合會嘩說、不欲於眾、不樂於眾、不合會眾、欲
離眾、常樂獨住遠離處者,謂有樂、聖樂、無欲之樂、離樂、息樂、正覺之樂、無食之樂
、非生死樂。若得如是樂,易不難得者,必有是處。」
「得時愛樂心解脫,及不時不移動心解脫者,必有是處。」
「所以者何?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慼啼哭、憂苦、懊
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阿難!我行此住處已,生歡悅。我此歡悅,一切身覺正念正智,生喜、生止、生樂、
生定。如我此定,一切身覺正念正智。
阿難!或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夷)共來詣我,我便為彼行如是如是心
:遠離,樂無欲。我亦復為彼說法,勸助於彼。
阿難!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當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
,當念內空。阿難!若比丘作如是說:『我不持內心住止,不令一定,念內空』者,當知
比丘大自疲勞。
阿難!云何比丘持內心住止,令一定耶?比丘者,此身離生喜、樂,漬、盡潤漬,普
遍充滿,離生喜、樂,無處不遍。阿難!猶人沐浴,器盛澡豆,以水澆和,和令作丸,漬
、盡漬,普遍充滿,內外周密,無處有漏。」
「彼持內心住止,令一定已,當念內空。彼念內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
澄,不住不解於內空也。」
「不住不解於內空者,彼比丘當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
澄,不住不解於外空也。」
「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當念內外空。彼念內外空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
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外空也。」
「不住不解於內外空者,彼比丘當念不移動。彼念不移動已,其心移動,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動也。」
「不住不解於不移動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軟復軟,善快柔
和,攝樂遠離。」
「攝樂遠離已,當以內空成就遊。彼內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內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
於內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外空成就遊,彼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近,得清澄住,解於
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
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內外空成就遊,彼內外空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內外空。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內外空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
,解於內外空者,是謂正知。
阿難!比丘當以不移動成就遊,彼不移動成就遊已,心不移動,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不移動。阿難!如是比丘觀時,則知不移動成就遊,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澄住
,解於不移動者,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經行者,彼比丘從禪室出,在室影中露地經行,諸根
在內,心不向外,後作前想。如是經行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坐定者,彼比丘從離經行,在經行道頭,敷尼師檀,
結跏趺坐。如是坐定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念者,彼比丘若此三惡不善之念:欲念、恚念、
害念,莫念此三惡不善之念。若此三善念: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當念此三善念。如
是念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是謂正知。
阿難!彼比丘行此住處心,若欲有所說者,彼比丘若此論非聖論,無義相應,謂論王
論、賊論、鬥諍論、飲食論、衣被論、婦女論、童女論、淫女論、世間論、邪道論、海中
論,不論如是種種畜生論。若論聖論與義相應,令心柔和,無諸陰蓋,謂論施論、戒論、
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知見論、漸損論、不會(貪)論、少欲論、知足論、無欲論、
斷論、滅論、燕坐論、緣起論,如是沙門所論。如是論已,心中不生貪伺、憂慼、惡不善
法,是謂正知。
復次,阿難!有五欲功德--可樂、意所念、愛色欲相應: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
舌知味、身知觸。」
「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此五欲功德,隨其功德,心中行者,彼比丘彼彼功德,觀
無常、觀衰耗、觀無欲、觀斷、觀滅、觀斷捨離,若此五欲功德有欲染者,彼即滅也。阿
難!若如是,比丘觀時,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復次,阿難!有五盛陰: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謂比丘如是觀興衰,是色、
是色集、是色滅,是覺(受)、想、行、識,是識、是識集、是識滅,若此五盛陰有我慢
者,彼即滅也。阿難!若比丘觀時,則知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
阿難!是法一向可,一向樂,一向意念,無漏無受(愛),魔所不及,惡所不及,諸
惡不善法、污穢、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亦所不及,謂成就此不放逸也。所以者
何?因不放逸,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得覺。因不放逸根,生諸無量善法,若有隨道品
。阿難!是故汝當如是學,我亦成就於不放逸,當學如是!」
佛陀接著又問阿難,為什麼信弟子要跟隨世尊一輩子呢?
佛陀為阿難分析說,如果只是為了「正經、歌詠、記說」,而一輩子追隨世尊,「阿
難!如是為煩師,為煩弟子,為煩梵行。」
什麼是煩師、煩弟子、煩梵行呢?那就是在無事處、山林、樹下,能「學遠離精勤,
得增上心,現法樂居,」然而,一旦隨著弟子、同修回到村落、人群,便貢高還家(俗)
,再度被惡不善法、污穢、當來有本、煩熱、苦報--生老病死因所煩。這就是煩師、煩弟
子。而這樣的修行,就叫作煩梵行。
「阿難!於煩師、煩弟子,此煩梵行最為不可、不樂、不愛,最意不念。阿難!是故
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
怎樣是弟子對尊師行慈事,不行怨事?如果尊師以悲憫心,為弟子求義及饒益,求安
穩快樂,而弟子「恭敬順行而立於智,其心歸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違犯師教,能
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師行慈事,不行怨事。
阿難!是故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說:如陶師作瓦。阿難
!我說嚴急至苦,若有真實者,必能往(作)也。」
(二)論述::
經中從遠離人群的熱鬧喧嘩,獨住遠離,說到「不移動心解脫」。又說:「我不見有
一色令我欲樂,彼色敗壞變易,異時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惱。以是故,我此(異)住處
,正覺盡覺,謂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我此(異)住處,正覺盡覺」,也就是說,
成就了斷欲貪、越欲貪的解脫境界(即『異』於「色令我欲樂」的境界),這是藉由外在
環境有形的寧靜(「空」於喧鬧吵雜),而深入到內心抽象的寧靜的(「空」於欲貪的煩
惱)。所以,空的含義,就由實際上喧鬧吵雜不存在的實景,超越到表示了捨離欲貪,清
淨解脫的抽象概念,而最後,這樣的抽象概念,便成為佛法中「空」的主要內涵了。
經中所說的修行次第為:觀察「無常」(彼色敗壞變易)→「苦」(異時生愁慼啼哭
、憂苦、懊惱)→「離欲」(我不見有一色,令我欲樂) →「外空」→「歡悅」→「生
喜、生止、生樂、生定」→「內心住止,令一定」(初禪)→「念內空」"「念外空」"「
念內外空」"「念不移動」→「成就內空」→「成就外空」→「成就內外空」→「成就不
移動」。「持內心住止,令一定」,經中的解說是「離生喜、樂,漬、盡潤漬,普遍充滿
」,這應當是指「初禪」的境界。這和《小空經》一樣,都是重於禪定的修行法門。經中
說:「若比丘作如是說:『我不持內心住止,不令一定,念內空』者,當知比丘大自疲勞
。」所以,入「初禪」的禪定能力,是修習這個法門的必要條件了,那麼,慧解脫阿羅漢
,恐怕就不是修習這樣的法門了。不過,就其直接趣向解脫的修行原則來說,是可以不必
僅限於禪定技巧的,這和《小空經》重於禪定,但是不必只限於禪定修學的原則是一樣的
。
有關《大空經》與《小空經》修行方法的說明與比較,可以參考印順法師著《空之探
究》〈第一章第七節〉。
禪思中的主題:念「內空」、「外空」、「內外空」、「不移動」,是可以交叉運用
的,當嘗試安住於「內空」不得成就時,可以轉而嘗試安住於「外空」、「內外空」與「
不移動」,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項成就了,那麼其它各項,就都能成就。這與《小空經》的
一階階替代法,是不同的。成就了這樣的修行法門之後(即經中所說的「心不移動,趣向
於近,得清澄住」、「行此住處心」),那麼,不論是經行、入定、起心動念、與人言論
,心中都不再產生貪伺、憂慼、惡不善法,稱之為「正知」。以這樣的正知,就能觀察到
內心對五欲功德的欲染而捨離,乃至於最後能觀察到於五盛陰有我慢的存在而滅除。
內空與外空的含意,與內法、外法(請參考〈第九選〉)的含意有關。如《舍利弗尊
者阿毘曇論》〈非問分〉中說:「何謂內(外、內外)空?如比丘,一切內(外、內外)
法,若一處內(外、內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變易空。如是不放逸觀,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內(外、內外)空。」(《大正‧二
八‧六三三上》)
《雜阿毘曇心論》〈定品〉中說:「內空者,謂『內入』空,作無我思惟。外空、內
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有為無為空亦如是。」(《大正 ‧二八‧九二五下》)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說:「當知空性略有四種:一、『觀察空』:謂觀察諸
法空無常樂,乃至空無我、無我所。二、『彼果空』:謂不動心解脫,空無貪等一切煩惱
。三者、『內空』:謂於自身空,無計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執。四者、『外空』:謂
於五欲,空無欲愛,如說我已超過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證具足住,乃至廣說。此中
,緣妙欲想,名為色想,此想所起貪欲斷故,說為外空。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時作
意(刻意地)思惟外空,或時作意思惟內空。由『觀察空』,或時思惟內外空性。由此力
故,心俱證會。設復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惟『無動』。言無動者,謂無
常想,或復苦想。如是思惟,便不為彼我慢所動。由彼不為計我、我慢乃至廣說動其心故
,便於二空(內、外空),心俱證會。」(《大正‧三○‧三三七中》)
《瑜伽師地論》〈攝事分〉中說:「應所證空,略有二種:一者『內空』,二者『外
空』。『外空』者,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則五妙欲之所引發,於離欲貪,正能作證。『
內空』者,謂於內諸行,斷增上慢,正能作證。」(《大正‧三○‧八一三中》)
《十八空論》中說:「第一、內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謂六入為受者,以能受六
塵果報故。今明但有六根,無有能執,以無執故,言受者空也。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
。離六外入,無別法為可受者也,如諸眾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塵內既無人能受,外亦無
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故明外空。以無境故,亦無有識,即是內空。六入無
識,即是無人,無有根、塵,即是無法,故內、外二空,兩義相成也。第三、內外空,謂
身空也。此身四大,為內外所依。內依即六根:若五根皆有淨色及意根,並依此身,故名
內依。外依者,謂外六塵,若己身四大,唯除五根淨色,所餘色、香等,屬外六塵,攝持
於五根,故稱為外,非離身之外也。此身能持根、塵,故名為依,根、塵所依也。此根及
非根,皆悉是空故,名內外空也。」(《大正‧三一‧八六一中》)
當「念內空」、「念外空」、「念內外空」、「念不移動」都「不得澄清,不住不解
」;即無法專心地安住於思惟(念)的主題時,應當「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復御,習復習
,軟復軟,善快柔和,攝樂遠離」。也就是說,應當反覆地練習,馴服(善快柔和)自己
的心思與習性,使自己自自然然地習慣於、樂意於「遠離」雜念以及其它的干擾,直到能
專注於思惟自己所選定的主題--內空、外空、內外空、不移動為止。依《瑜伽師地論》〈
本地分〉的說法,說「無動」(不動)--由思惟無常、苦,而得以不為我執、煩惱所動搖
,「便於二空(內、外空),心俱證會」。也就是說,「不動」是可以方便於成就內空與
外空修習的。
依論師們的意見,以「空」為主題的禪思修行,其核心就在於我、我所、我慢觀念與
習性的瓦解,而在方法上,則是由觀察無常、苦,斷除欲愛來著手。欲愛,通常是關涉到
外在的,所以稱為「外」;而我、我所、我慢,則是關於自己主觀認知的,所以稱為「內
」,其實「內」與「外」是緊密相關的,所以《十八空論》中會說:「故內、外二空,兩
義相成也。」不過,就一般人習性的改變,與覺悟的困難度來說,我、我所、我慢執著的
消除,有可能是比較根本(源頭)而困難的。
末後,經中談到修學佛法的態度,應當要能落實到身心的受益(求義及饒益),以及
煩惱的解除與遠離(求安穩快樂)上,而不是只在經義上的理解而已。其中,「正經、歌
詠、記說」為「十二分教」的部份內容,是佛陀般涅槃後一、二兩百年內(介於「第一集
結」與「第二集結」間),經典集結的分類。「十二分教」的內容,《善法經》(一)與
《阿梨吒經》(二○ ○ )中作:「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
、生處、未曾有、說義」。其有關之詳細解說,可以參考印順法師著《原始佛教聖典之集
成》〈第一章‧第二節:聖典(佛法)的來源與成立〉,以及〈第八章:九分教與十二分
教〉。
(三)思 考
一、在您所知道的佛教修行方法中,哪些是近於「大空經」的修法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您有什麼常發生的困擾,能嘗試用「大空經」的方法舒緩嗎?
三、在無量的法門中,您選擇修學法門的原則是什麼?
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341xP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