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第十一选 佛法的修行方法(三):《大空经》(一九一) (一)经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游化到释迦国迦维罗卫,住在尼拘类园。   有一天,尊者阿难与众多比丘,在加罗释精舍缝衣。佛陀入迦维罗卫乞食,吃过食物 後,也正好来到加罗释精舍。尊者阿难遥见佛来,便出来迎接,为佛陀敷坐洗足,并向佛 陀解释,众多比丘正聚集在这里缝衣。   佛陀告诉尊者阿难说:「比丘不可欲哗说、乐於哗说、合会哗说、欲众、乐众、合会 於众、不欲离众、不乐於独住远离之处。」   「若有比丘不欲哗说、不乐哗说、不合会哗说、不欲於众、不乐於众、不合会众、欲 离众、常乐独住远离处者,谓有乐、圣乐、无欲之乐、离乐、息乐、正觉之乐、无食之乐 、非生死乐。若得如是乐,易不难得者,必有是处。」   「得时爱乐心解脱,及不时不移动心解脱者,必有是处。」   「所以者何?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生愁戚啼哭、忧苦、懊 恼。以是故,我此(异)住处,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阿难!我行此住处已,生欢悦。我此欢悦,一切身觉正念正智,生喜、生止、生乐、 生定。如我此定,一切身觉正念正智。   阿难!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私(夷)共来诣我,我便为彼行如是如是心 :远离,乐无欲。我亦复为彼说法,劝助於彼。   阿难!若比丘欲多行空者,彼比丘当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 ,当念内空。阿难!若比丘作如是说:『我不持内心住止,不令一定,念内空』者,当知 比丘大自疲劳。   阿难!云何比丘持内心住止,令一定耶?比丘者,此身离生喜、乐,渍、尽润渍,普 遍充满,离生喜、乐,无处不遍。阿难!犹人沐浴,器盛澡豆,以水浇和,和令作丸,渍 、尽渍,普遍充满,内外周密,无处有漏。」   「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彼念内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 澄,不住不解於内空也。」   「不住不解於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 澄,不住不解於外空也。」   「不住不解於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彼念内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 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内外空也。」   「不住不解於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彼念不移动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 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不移动也。」   「不住不解於不移动者,彼比丘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 和,摄乐远离。」   「摄乐远离已,当以内空成就游。彼内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内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 於内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近,得清澄住,解於 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於近,得清澄住,解於外 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彼内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内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於近,得清澄住 ,解於内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不移动成就游,彼不移动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近,得清澄住, 解於不移动。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不移动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於近,得清澄住 ,解於不移动者,是谓正知。   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经行者,彼比丘从禅室出,在室影中露地经行,诸根 在内,心不向外,後作前想。如是经行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   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坐定者,彼比丘从离经行,在经行道头,敷尼师檀, 结跏趺坐。如是坐定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   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有所念者,彼比丘若此三恶不善之念:欲念、恚念、 害念,莫念此三恶不善之念。若此三善念:无欲念、无恚念、无害念,当念此三善念。如 是念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是谓正知。   阿难!彼比丘行此住处心,若欲有所说者,彼比丘若此论非圣论,无义相应,谓论王 论、贼论、斗诤论、饮食论、衣被论、妇女论、童女论、淫女论、世间论、邪道论、海中 论,不论如是种种畜生论。若论圣论与义相应,令心柔和,无诸阴盖,谓论施论、戒论、 定论、慧论、解脱论、解脱知见论、渐损论、不会(贪)论、少欲论、知足论、无欲论、 断论、灭论、燕坐论、缘起论,如是沙门所论。如是论已,心中不生贪伺、忧戚、恶不善 法,是谓正知。   复次,阿难!有五欲功德--可乐、意所念、爱色欲相应: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 舌知味、身知触。」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此五欲功德,随其功德,心中行者,彼比丘彼彼功德,观 无常、观衰耗、观无欲、观断、观灭、观断舍离,若此五欲功德有欲染者,彼即灭也。阿 难!若如是,比丘观时,则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断也,是谓正知。   复次,阿难!有五盛阴:色盛阴,觉、想、行、识盛阴。谓比丘如是观兴衰,是色、 是色集、是色灭,是觉(受)、想、行、识,是识、是识集、是识灭,若此五盛阴有我慢 者,彼即灭也。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阴中我慢已灭,是谓正知。   阿难!是法一向可,一向乐,一向意念,无漏无受(爱),魔所不及,恶所不及,诸 恶不善法、污秽、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亦所不及,谓成就此不放逸也。所以者 何?因不放逸,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得觉。因不放逸根,生诸无量善法,若有随道品 。阿难!是故汝当如是学,我亦成就於不放逸,当学如是!」   佛陀接着又问阿难,为什麽信弟子要跟随世尊一辈子呢?   佛陀为阿难分析说,如果只是为了「正经、歌咏、记说」,而一辈子追随世尊,「阿 难!如是为烦师,为烦弟子,为烦梵行。」   什麽是烦师、烦弟子、烦梵行呢?那就是在无事处、山林、树下,能「学远离精勤, 得增上心,现法乐居,」然而,一旦随着弟子、同修回到村落、人群,便贡高还家(俗) ,再度被恶不善法、污秽、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所烦。这就是烦师、烦弟 子。而这样的修行,就叫作烦梵行。   「阿难!於烦师、烦弟子,此烦梵行最为不可、不乐、不爱,最意不念。阿难!是故 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   怎样是弟子对尊师行慈事,不行怨事?如果尊师以悲悯心,为弟子求义及饶益,求安 稳快乐,而弟子「恭敬顺行而立於智,其心归趣向法、次法,受持正法,不违犯师教,能 得定者,如是弟子,於师行慈事,不行怨事。   阿难!是故汝等於我行慈事,莫行怨事,所以者何?我不如是说:如陶师作瓦。阿难 !我说严急至苦,若有真实者,必能往(作)也。」 (二)论述::   经中从远离人群的热闹喧哗,独住远离,说到「不移动心解脱」。又说:「我不见有 一色令我欲乐,彼色败坏变易,异时生愁戚啼哭、忧苦、烦恼。以是故,我此(异)住处 ,正觉尽觉,谓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我此(异)住处,正觉尽觉」,也就是说, 成就了断欲贪、越欲贪的解脱境界(即『异』於「色令我欲乐」的境界),这是藉由外在 环境有形的宁静(「空」於喧闹吵杂),而深入到内心抽象的宁静的(「空」於欲贪的烦 恼)。所以,空的含义,就由实际上喧闹吵杂不存在的实景,超越到表示了舍离欲贪,清 净解脱的抽象概念,而最後,这样的抽象概念,便成为佛法中「空」的主要内涵了。   经中所说的修行次第为:观察「无常」(彼色败坏变易)→「苦」(异时生愁戚啼哭 、忧苦、懊恼)→「离欲」(我不见有一色,令我欲乐) →「外空」→「欢悦」→「生 喜、生止、生乐、生定」→「内心住止,令一定」(初禅)→「念内空」"「念外空」"「 念内外空」"「念不移动」→「成就内空」→「成就外空」→「成就内外空」→「成就不 移动」。「持内心住止,令一定」,经中的解说是「离生喜、乐,渍、尽润渍,普遍充满 」,这应当是指「初禅」的境界。这和《小空经》一样,都是重於禅定的修行法门。经中 说:「若比丘作如是说:『我不持内心住止,不令一定,念内空』者,当知比丘大自疲劳 。」所以,入「初禅」的禅定能力,是修习这个法门的必要条件了,那麽,慧解脱阿罗汉 ,恐怕就不是修习这样的法门了。不过,就其直接趣向解脱的修行原则来说,是可以不必 仅限於禅定技巧的,这和《小空经》重於禅定,但是不必只限於禅定修学的原则是一样的 。   有关《大空经》与《小空经》修行方法的说明与比较,可以参考印顺法师着《空之探 究》〈第一章第七节〉。   禅思中的主题:念「内空」、「外空」、「内外空」、「不移动」,是可以交叉运用 的,当尝试安住於「内空」不得成就时,可以转而尝试安住於「外空」、「内外空」与「 不移动」,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了,那麽其它各项,就都能成就。这与《小空经》的 一阶阶替代法,是不同的。成就了这样的修行法门之後(即经中所说的「心不移动,趣向 於近,得清澄住」、「行此住处心」),那麽,不论是经行、入定、起心动念、与人言论 ,心中都不再产生贪伺、忧戚、恶不善法,称之为「正知」。以这样的正知,就能观察到 内心对五欲功德的欲染而舍离,乃至於最後能观察到於五盛阴有我慢的存在而灭除。   内空与外空的含意,与内法、外法(请参考〈第九选〉)的含意有关。如《舍利弗尊 者阿毘昙论》〈非问分〉中说:「何谓内(外、内外)空?如比丘,一切内(外、内外) 法,若一处内(外、内外)法,思惟空,知空解空。以何义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 、不变易空。如是不放逸观,得定心住、正住,是名内(外、内外)空。」(《大正‧二 八‧六三三上》)   《杂阿毘昙心论》〈定品〉中说:「内空者,谓『内入』空,作无我思惟。外空、内 外空、有为空、无为空、有为无为空亦如是。」(《大正 ‧二八‧九二五下》)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当知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 法空无常乐,乃至空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 。三者、『内空』:谓於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者、『外空』:谓 於五欲,空无欲爱,如说我已超过一切有色想故,於外空身作证具足住,乃至广说。此中 ,缘妙欲想,名为色想,此想所起贪欲断故,说为外空。又修行者由『彼果空』,或时作 意(刻意地)思惟外空,或时作意思惟内空。由『观察空』,或时思惟内外空性。由此力 故,心俱证会。设复於此内、外空性不证会者,便应作意思惟『无动』。言无动者,谓无 常想,或复苦想。如是思惟,便不为彼我慢所动。由彼不为计我、我慢乃至广说动其心故 ,便於二空(内、外空),心俱证会。」(《大正‧三○‧三三七中》)   《瑜伽师地论》〈摄事分〉中说:「应所证空,略有二种:一者『内空』,二者『外 空』。『外空』者,谓超过一切五种色想,则五妙欲之所引发,於离欲贪,正能作证。『 内空』者,谓於内诸行,断增上慢,正能作证。」(《大正‧三○‧八一三中》)   《十八空论》中说:「第一、内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谓六入为受者,以能受六 尘果报故。今明但有六根,无有能执,以无执故,言受者空也。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 。离六外入,无别法为可受者也,如诸众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尘内既无人能受,外亦无 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故明外空。以无境故,亦无有识,即是内空。六入无 识,即是无人,无有根、尘,即是无法,故内、外二空,两义相成也。第三、内外空,谓 身空也。此身四大,为内外所依。内依即六根:若五根皆有净色及意根,并依此身,故名 内依。外依者,谓外六尘,若己身四大,唯除五根净色,所余色、香等,属外六尘,摄持 於五根,故称为外,非离身之外也。此身能持根、尘,故名为依,根、尘所依也。此根及 非根,皆悉是空故,名内外空也。」(《大正‧三一‧八六一中》)   当「念内空」、「念外空」、「念内外空」、「念不移动」都「不得澄清,不住不解 」;即无法专心地安住於思惟(念)的主题时,应当「彼彼心於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 ,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也就是说,应当反覆地练习,驯服(善快柔和)自己 的心思与习性,使自己自自然然地习惯於、乐意於「远离」杂念以及其它的干扰,直到能 专注於思惟自己所选定的主题--内空、外空、内外空、不移动为止。依《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的说法,说「无动」(不动)--由思惟无常、苦,而得以不为我执、烦恼所动摇 ,「便於二空(内、外空),心俱证会」。也就是说,「不动」是可以方便於成就内空与 外空修习的。   依论师们的意见,以「空」为主题的禅思修行,其核心就在於我、我所、我慢观念与 习性的瓦解,而在方法上,则是由观察无常、苦,断除欲爱来着手。欲爱,通常是关涉到 外在的,所以称为「外」;而我、我所、我慢,则是关於自己主观认知的,所以称为「内 」,其实「内」与「外」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十八空论》中会说:「故内、外二空,两 义相成也。」不过,就一般人习性的改变,与觉悟的困难度来说,我、我所、我慢执着的 消除,有可能是比较根本(源头)而困难的。   末後,经中谈到修学佛法的态度,应当要能落实到身心的受益(求义及饶益),以及 烦恼的解除与远离(求安稳快乐)上,而不是只在经义上的理解而已。其中,「正经、歌 咏、记说」为「十二分教」的部份内容,是佛陀般涅盘後一、二两百年内(介於「第一集 结」与「第二集结」间),经典集结的分类。「十二分教」的内容,《善法经》(一)与 《阿梨吒经》(二○ ○ )中作:「正经、歌咏、记说、偈他、因缘、撰录、本起、此说 、生处、未曾有、说义」。其有关之详细解说,可以参考印顺法师着《原始佛教圣典之集 成》〈第一章‧第二节:圣典(佛法)的来源与成立〉,以及〈第八章:九分教与十二分 教〉。 (三)思 考   一、在您所知道的佛教修行方法中,哪些是近於「大空经」的修法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您有什麽常发生的困扰,能尝试用「大空经」的方法舒缓吗?   三、在无量的法门中,您选择修学法门的原则是什麽? 转自以下网址: http://0rz.net/341xP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40.176.91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Gossiping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