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菩薩心行要略---自利與利他 3.3
時間Fri Jul 28 08:47:09 2006
三 長在生死利眾生
大乘佛教的修學者──菩薩,如沒有證悟,還不能解脫自在,他怎麼能長期的在生死中修
行?不怕失敗嗎?能自己作得主而不像一般凡夫的墮入惡道,或生長壽天嗎?自己不能浮
水,怎能在水中救人?難道不怕自己沈沒嗎?一分學者的專重信願,求得信心的不退;或
專重智證,而趨於急求解脫,急求成佛,這都不外乎受了這種思想的影響。
當然,自己不能浮水,不能入水救人。然而,自己離水上岸,又怎麼能在水中救人?聲聞
人急求自證,了脫生死,等到一斷煩惱,即「與生死作隔礙」,再不能發菩提心──長在
生死修菩薩行。雖然大乘經中,進展到還是可以回心向大的結論,然而被痛責為焦芽敗種
的,要費多大的方便,才能使他迴向大乘呢?要再修多少劫的大乘信心,才能登菩薩地呢
?即使迴入菩薩乘,由於過去自利的積習難返,也遠不及直往大乘的來得順利而精進。所
以大乘經中,以退失菩提心為犯菩薩重戒;以悲願不足而墮入自利的證入為必死無疑。不
重悲願,不集利他的種種功德,一心一意的自利,以為能速疾成佛,這真是可悲的大乘真
精神的沒落!
在水中救人,是不能離水上岸的。要學會浮水,也非在水中學習不可。菩薩要長在生死中
修菩薩行,自然要在生死中學習,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普利眾生的本領。但這非依賴
佛力可成;也非自己先做到了生脫死,解脫自在,因為這是要墮入小乘深坑的。菩薩這套
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除「堅定信願」,「長養慈悲」而外,主要的是「勝解空
性」。觀一切法如幻如化,了無自性,得二諦無礙的正見,是最主要的一著。所以經上說
:「若有於世間,正見增上者,雖歷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唯有了達得生死與涅槃,都
是如幻如化的,這才能不如凡夫的戀著生死,也不像小乘那樣的以「三界為牢獄,生死如
冤家」而厭離他,急求擺脫他。這才能不如凡夫那樣的怖畏涅槃,能深知涅槃的功德,而
也不像小乘那樣的急趣涅槃。在生死中浮沈,因信願,慈悲,特別是空勝解力,能逐漸的
調伏煩惱,能做到煩惱雖小小現起而不會闖大亂子。不斷煩惱,也不致作出重大惡業。時
時以眾生的苦痛為苦痛,眾生的利樂為利樂;我見一天天的薄劣,慈悲一天天的深厚,怕
什麼墮落?唯有專為自己打算的,才隨時有墮落的憂慮。發願在生死中,常得見佛,常得
聞法,「世世常行菩薩道」,這是初期大乘的共義,中觀與瑜伽宗的共義。釋尊在經中說
:「我往昔中多住空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與聲聞行的多修生死無常故苦,
厭離心深,是非常不同的。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
的成佛大方便。這種空性勝解,或稱「真空見」,要從聞思而進向修習,以信願、慈悲來
助成。時常記著:「今是學時,非是證時」(悲願不足而證空,就會墮入小乘)。這才能
長在生死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提心。菩薩以「布施」「愛語
」「利行」「同事」──四攝法廣利一切眾生。自己還沒有解脫,卻能廣行慈悲濟物的難
行苦行。雖然這不是人人所能的,然而菩薩的正常道,卻確實如此。 (本文錄自《妙雲集
‧學佛三要》
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1.1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