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菩薩心行要略---自利與利他 3.2
時間Tue Jul 25 18:52:19 2006
二 重於利他的大乘
淨化身心,擴展德性,從徹悟中得自利的解脫自在,本為佛弟子的共同目標。聲聞道與菩
薩道的差別,只在重於自利,或者重於利他,從利他中完成自利。聲聞不是不能利他的,
也還是住持佛法,利樂人天,度脫眾生,不過重於解脫的己利。在未得解脫以前,厭離心
太深,不大修利他的功德。證悟以後,也不過隨緣行化而已。而菩薩,在解脫自利以前,
著重於慈悲的利他。所以說:「未能自度先度人,菩薩於此初發心」。證悟以後,更是救
濟度脫無量眾生。所以聲聞乘的主機,是重智證的;菩薩乘的主機,是重悲濟的。
菩薩道,在初期的聖典中,即被一般稱做小乘三藏中,也是存在的,這即是菩薩本生談。
菩薩在三大阿僧祇劫中,或作國王、王子,或作宰官,或作外道,或作農工商賈,醫生,
船師;或在異類中行,為鳥為獸。菩薩不惜財物,不惜身命,為了利益眾生而施捨。閻浮
提中,沒有一處不是菩薩施捨頭目腦髓的所在。他持戒,忍辱,精勤的修學,波羅密多的
四種,六種或十種,都是歸納本生談的大行難行而來。這樣的慈悲利他,都在證悟解脫以
前,誰說非自利不能利他!等到修行成熟,菩提樹下一念相應妙慧,圓成無上正等正覺。
這樣的頓悟成佛,從三大阿僧祇劫的慈悲利他中得來。菩薩與聲聞的顯著不同,就是一向
在生死中,不求自利解脫,而著重於慈悲利他。
初期的大乘經,對於菩薩的三祇修行,與三藏所說的小小不同。大乘以為:菩薩的利他行
,在沒有證悟以前,是事行,勝解行,雖然難得,但功德還算不得廣大。徹悟的證真──
無生法忍以後,莊嚴淨土,成熟眾生的利他大行,功德是大多了。因為這是與真智相應,
是事得理融的,平等無礙的。大乘分菩薩道為二階:般若道,凡經一大僧祇劫,是實證以
前的,地前的。唯識宗稱為資糧位,加行位(到見道位)也名勝解行地。證悟以後是方便
道,凡經二大僧祇劫,即登地菩薩,唯識家稱為從見道到修道位。大體的說:地前菩薩,
雖有勝解而還沒有現證,廣集無邊的福智資糧,與本生談所說相近。大地菩薩,現證了法
界,如觀音菩薩等慈悲普濟,不可思議。本生談中的一分異類中行,屬於這一階段的化身
。雖有未證悟,已證悟二大階位,而未證悟前,菩薩還是慈悲利物,決無一心一意趣求解
脫自利的。所以據菩薩行的本義來說,質疑者的疑難,完全出於誤解,根本不成問題。觀
音菩薩等尋聲救苦,是大地菩薩事,然並非人間的初學菩薩行者,不要實踐慈悲利物的行
為。
不過,一分的後期大乘,自稱為大乘的最大乘,上乘的最上乘;至圓至頓,至高至上。不
再是大器晚成,而是一心一意的速成急就。於是乎「橫出」、「頓超」、「一生取辦」、
「三生圓證」、「即身成佛」、「即心即佛」等美妙的術語,大大的流行起來。「生死未
了,如喪考妣」;「生死事大,無常迅速」。這一類聲聞的厭離心情,居然活躍於至圓至
頓的大乘行者的心中。山林清修,被稱美為菩薩的正道,而不再是走向「京都城邑聚落」
了。在這種思想中,質疑者的疑難,也自以為不成問題的。因為一切利他功德,本來圓成
,不需要向外求索。如一念證悟,即具足六波羅蜜,無邊功德,一點也不缺少。在理論上
,在心境上,當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然在一般凡夫的眼光中,這種菩薩的利他功德,
不過是宗教徒自心的內容。從表現於實際來看,但見自利,並未利他,並不能免卻難者的
懷疑。
抗戰期中,虛大師從南洋訪問回來說:南方的教理是小乘,行為是大乘;中國的教理是大
乘,行為是小乘。其實,南方的佛教,雖是聲聞三藏,由於失去了真正的聲聞精神,幾乎
沒有厭離心切,專修禪慧而趨解脫的。缺乏了急求證悟的心情,所以反能重視世間的教化
,做些慈善文化事業。而中國呢,不但教理是大乘的最大乘,頓超直入的修持,也是大乘
的最大乘。稱為大乘的最大乘,實是大乘佛教而復活了聲聞的精神──急求己利,急求證
入。失去了悲濟為先的大乘真精神,大乘救世的實行,只能寄託於唯心的玄理了! (本文
錄自《妙雲集‧學佛三要》145~149頁)
轉自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89.151
※ 編輯: imagewind 來自: 218.174.189.151 (07/25 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