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中阿含經十二選》---第五選
時間Wed Jul 19 09:21:05 2006
第五選
佛陀的價值觀(二)--離欲:《苦陰經》(九九)
(一)經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舍衛國,住在勝林給孤獨園。
有一天,講堂裏,來了許多外教異學,告訴諸比丘說:
「諸賢!沙門瞿曇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受)。諸賢!我等
亦施設知、斷欲,施設知、斷色,施設知、斷覺。沙門瞿曇及我等此三知、三斷,為有何
勝、有何差別?」
講堂裏的諸比丘,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去問佛陀。世尊告訴諸比丘說,你們當時應
該問那些教外異學:
「云何欲味?云何欲患?云何欲出要?云何色味?云何色患?云何色出要?云何覺(
受)味?云何覺患?云何覺出要?」
大家如果能這樣問,他們必然會沒有一致的答案,相互爭吵而離去。因為在這個世間
,只有如來以及如來的弟子,知道這些意義。
什麼是「欲味」呢?
「謂因五欲功德,生樂生喜,極是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什麼是「欲患」呢?
人們依著自己的技能,辛勤的工作,求圖錢財,以維持生活。如果辛勤地工作,而仍
然得不到錢財,那麼「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而認為白忙一場,所求無果
。能夠獲得錢財的人,「彼便愛惜,守護密藏」。但如果為「王奪、賊劫、火燒、腐壞、
亡失,便生憂苦、愁慼、懊惱,心則生癡」,而說:「苦(若)有長夜所可愛念者,彼則
亡失」。這就是「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其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
族輾轉共諍。彼既如是共鬥諍已,母說子惡,子說母惡,父子、兄弟、姊妹、親族更相說
惡,況復他人,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其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
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鬥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加相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
杖打刀斫。彼當鬥時,或死或怖,受極重苦,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其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於後時,疾病著
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身受極重,苦不可愛樂。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彼臨
終時,在前覆障,猶日將沒大山崗側,影障覆地。如是,彼若有身惡行,口、意惡行,在
前覆障,彼作是念:我本惡行,在前覆我;我本不作福業,多作惡業。若使有人作惡、凶
暴,唯為罪,不作福、不行善;無所畏、無所依、無所歸,隨生處者,我必生彼。從是有
悔,悔者不善死,無福命終,是謂現法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其次,「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行身惡行,行口、意惡行。彼因身、口、意惡
行故,因此緣此,身壞命終,必至惡處,生地獄中,是謂後世苦陰,因欲緣欲,以欲為本
,是謂欲患。」
什麼是「欲出要」呢?
「若斷除欲,捨離於欲,滅欲欲盡,度欲出要,是謂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欲味
、欲患、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欲,況復能斷於他欲耶?若有沙門、梵志,
欲味、欲患、欲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欲。」
什麼是「色味」?
「若剎利女、梵志、居士、工師女,年十四、五,彼於爾時,美色最妙。若因彼美色
、緣彼美色故,生樂生喜,極是色味無復過是,所患甚多。」
什麼是「色患」?
「若見彼姝而於後時,極大衰老,頭白齒落,背僂腳戾,拄杖而行,盛壯日衰,壽命
垂盡,身體震動,諸根毀熟」;「若見彼姝疾病著床,或坐、臥地,以苦逼身,受極重苦
」;「若見彼姝死,或一、二日,至六、七日,鳥[瞿+鳥]所啄,豺狼所食,火燒埋地,
悉爛腐壞」;「若見彼姝息道,骸骨青色爛腐,餘半骨[金+巢]在地」,本來具有美色,
如今美色消失了,不是會因此而產生痛苦嗎?這就是「色患」。
什麼是「色出要」?
「若斷除色,捨離於色,滅色色盡,度色出要,是謂色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色味
、色患、色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色,況復能斷於他色耶?若有沙門、梵志,
色味、色患、色出要如知如真者,彼既自能除,亦能斷他色。」
什麼是「覺味」?
「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彼於爾時,不念自害,亦不念
害他。若不念害者,是謂覺樂味。所以者何?不念害者,成就是樂,是謂覺味。」
什麼是「覺患」?
「覺者,是無常法、苦法、滅法,是謂覺患」。
什麼是「覺出要」?
「若斷除覺,捨離於覺,滅覺覺盡,度覺出要,是謂覺出要。若有沙門、梵志,覺味
、覺患、覺出要不知如真者,彼終不能自斷其覺,況復能斷於他覺耶?若有沙門、梵志,
覺味、覺患、覺出要知如真者,彼既能自除,亦能斷他覺。」
(二)論述::
「陰」,指的就是「五陰」,「苦陰」,就是指苦迫的生命。生命的苦迫,其主要的
原因,是愛染。止息苦迫流轉的「緣起十二支」,也要從止息「愛染」著手(請參考〈第
二選〉與〈第三選〉)。「欲」,我們常與「貪」連用,而說「欲貪」,也常與「愛」連
用,而說「欲愛」。「欲」、「愛」、「貪」,習慣上「欲」是特別表示向外的追求,「
愛」是重於說明對自我存在的希求,而「貪」是偏重於描述戀戀不捨的,其實三者是一樣
性質的東西(參考《以佛法研究佛法》〈第十二章〉,印順法師著)。所以也可以說,解
除生命的苦迫,要從止息「欲」、「貪」著手。
依世俗的價值觀,對欲與貪,多少還有些貶斥,但對於愛,卻是多所讚美。當然,如
果是不求任何形式回饋與自我滿足的愛,那是近於慈悲了,當然值得讚歎。然而,平靜的
想一想,我們凡夫的愛,離開了自我的追求了嗎?離開了執取的染著了嗎?或許,人們認
為:「愛」,能帶來愉悅與溫馨,勇氣與力量,所以多所讚美。但是,依佛法的價值觀,
卻不是這樣認為的。在《愛生經》(二一六)中,描述一位梵志,因愛子的卒逝,傷心愁
憂得無法過正常的生活。佛陀告訴這位梵志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
惋、懊惱。」但是,這位梵志無法接受佛法的價值觀,對佛陀說:「瞿曇!何言若愛生時
,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耶?瞿曇!當知若愛生時,生喜樂心。」然後掉頭
而走。這位梵志的觀點,代表者典型的世俗價值觀: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歡樂。卻不知
道,眼前的痛苦,卻是根源於這樣的愛染。所以,即使是已經處於因愛帶來的憂苦(愛患
)中了,仍然無法認清事實的真相。可以想見的,這位梵志,是還要繼續沉淪於因為愛染
而帶來的憂苦之中,不得平息的。
佛陀主張斷欲、斷色、斷受,外道也主張斷欲、斷色、斷受,這中間有什麼差別呢?
差別就在於只有佛陀,以及跟隨佛陀修學的弟子,能指出斷欲、斷色、斷受的關鍵過程,
是味、患、離(出要)。因為「欲」能令人「味著」,「味著」會而帶來「過患」,因為
覺醒到會帶來「過患」,才能決心「遠離」,這是環環相扣的修行解脫次第。
習慣於愛染的人們,從五官的感官覺受中,而有五欲。五欲,確實是可以帶來暫時性
喜樂與甜蜜的。喜樂與甜蜜,是那麼地美好,常使人無窮回味,這就是「欲味」了。然而
在這個不圓滿的緣起世間,是變化而無常的。因五欲功德所生的喜樂,也必然是在變化的
無常中,生生滅滅。人們如果不願意接受無常的事實,其結果必然是,當喜樂的因緣消失
時,心境上還在這個喜樂的回味中。愉悅的經驗與回味,常是更多愉悅需求(欲)的動力
,所以就會有更多欲望的需求了。《增‧一七‧七》(一三六)中說:「諸有眾生,興欲
愛想,便生欲愛,長夜習之,無有厭足。」就是這個意思。又如《增‧二一‧九》(一八
三)中,更廣泛地說:「於此五欲之中,起苦、樂心,是謂欲味。」則不但包括了過去愉
快(樂)的回味,也涵蓋了過去不愉快(苦)經驗的影響。所以,嚴格來說,活在過去五
欲經驗的影響裡,不論愉快的或是不愉快的,其實都算的上是在「欲味」之中了。
由「欲味」演變到「欲患」,是因為人們無法接受世間一切都是「無常」、「無我」
的事實。《說無常經》(一二○)中說:「色無常,覺、想、行、識無常,無常則苦,苦
則非神(我;執著。可以參考〈第三選〉)」「無著第一樂,斷欲無有愛;永捨離我慢,
裂壞無明網(無明→行→ ……→受→愛→取→……→憂悲惱苦→無明→……等十二緣起
的封閉型鉤鎖,就像網子一樣)。」人們總希望能夠擁有什麼的(愛→有→取),譬如財
富、美色、名望、地位等等,所以會因為要爭奪、保衛這些東西,小而從人與人,大至國
與國間,便相互爭鬥、殘害,因而造成自己和別人的痛苦。欲望,可以發展、演變出許多
身、口、意的惡行,因此,《阿梨吒經》(二 ○ ○ )與《晡利多經》(二 ○ 三)中
都說:「欲有障礙」,「欲如骨鎖」(如狗啃骨頭,味淡而不飽),「欲如肉臠」(諸多
競逐),「欲如把炬」(終要燒向持火炬的手),「欲如火坑」,「欲如毒蛇」,「欲如
夢」(不真實),「欲如假借」(就像借來的東西,終究是要還回去的),「欲如樹果」
(多所爭奪,終致傷樹)。用了這麼多的比喻,就是要說明一個事實:欲是「樂少苦多」
,多所災難的。
認清了欲的本質,是欲味、欲患,經中說只有「斷除欲,捨離於欲,滅欲欲盡」,才
能從欲所帶來的憂苦中,解脫出來,這就是「欲出要」,也稱為「欲離」。《雜‧五八》
說:「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受、想、行、識)離。」則更進一步清楚地
指出,「離」的修學過程(次第),先是「調伏」,其次是「斷除」,最後是「超越」。
「調伏」,也可以說是「調御」,是「放縱」的相反。就是說,先要朝著自己欲望的反向
行動,克制欲望的衝動。這就像開車,當車子往左偏時,需要向右調整,當向右調得太多
時,則又要向左回調,總是得時時注意用心調整,才能控制得宜。像這樣,時時注意對自
己的欲求踩剎車,漸漸地,就能一點一滴地脫離欲求的威勢控制,而能夠在行為上斷除欲
求、佔有(取)了。斷除了行為上欲求、佔有的習慣,「以習成性」的養分枯竭了,內心
上欲求的最後根據地,也一天天地瓦解,直至完全消失。這時,就完全超越了欲求,即使
面對「五欲功德」,內心再也興不起半絲的漣漪了。舉個例子來說:一個喜歡抽菸的人,
因為依賴尼古丁,而上癮;因為上癮,而越抽越多(欲味)。不但到處受人嫌棄,而且菸
癮上來了,想抽又不方便抽時,又很難過。肺部的抵抗力也變差了,經常要遭受咳嗽的折
磨(欲患)。在一次重病後,終於警覺到抽菸的禍患,而下定決心戒菸(出離)。剛開始
戒菸時,從刻意地壓抑抽菸的衝動,由減量抽菸開始,並且藉助於吃口香糖來抗拒菸癮(
調伏)。漸漸地,菸癮逐漸減少了,在抗拒菸癮意志力的堅持下,雖然看到別人抽菸,或
者聞到菸味,心中尚有不太一樣的感覺,但是,行動上終於能夠做到完全不抽菸了(斷)
。進一步,由於久不抽菸,再加上之前已有深刻的體驗,最後,連看到別人抽菸,或者聞
到菸味,心中能夠全然不起波動,已經不必再刻意地發動抗拒菸癮的意志力,就能自自然
然地不會想再抽菸。這時,是真正地超越了菸癮了(越)。
離欲,是要能夠發自於內心的超越欲貪,而不是外表行為上的趨樂避苦,或趨苦避樂
。如《拘樓瘦無諍經》(一六九)中,佛陀說:「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行;亦莫
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行,無義相應。離此二邊,則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
、趣覺、趣於涅槃。」《受法經》(一七四)中,佛陀評論修苦行的外道是「受無量苦,
學煩熱行」,「受法現苦,當來亦受苦報」。所以,只有充份地體會緣起法,體會諸行無
常,放棄執著,如實地明白欲味、欲患,才能正確地把握離欲的精神。
我們常說,佛法是出離於世間的。出離世間的意義,並不是遠離於這個社會,到深山
去不食人間煙火,不與人群互動,而是指內心的離欲:調伏自己的欲貪(愛染),讓自己
斷除欲貪、超越欲貪。甚至,我們說「發出離心」,也都應該是把握出離於欲貪,為其主
要內涵的。
《拘樓瘦無諍經》(一六九)中又說,「彼若因五欲功德生喜生樂,此樂非聖樂,是
凡夫樂,病本、癰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不可習、不可廣布;」「若有
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此樂是聖樂、無欲樂、離樂、息樂、正覺
之樂,無食無生死,可修、可習、可廣布。」然而,欲貪是遍三界眾生的,或有如欲界眾
生表現的粗重貪求,或有如無色界眾生細微潛藏的貪求,它是無孔不入的。即使是禪定的
聖樂,還是有可能再生欲貪的,如經中說:「不念害者,成就是樂,是謂覺味。」所以《
阿梨吒經》(二○ ○ )中,佛陀會強調說:「我為汝等長夜說[木+伐] 喻法,欲令棄捨
,不欲令受,若汝等知我長夜說[木+伐] 喻法者,當以捨是法,況非法耶?」
修行的法門,縱有無數無量,然而離欲,卻是趣向解脫的必經之路。
(三)思 考
一、您對「刺激需求、提昇繁榮」有什麼看法?
二、想一個方法,可以隨時讓自己清楚自己的欲求強度。
三、評論一個自己經驗裡「據理力爭」的例子。
四、嘗試建立一個「味患離」的經驗。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341xP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