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中阿含經十二選》---第四選
時間Mon Jul 17 10:16:55 2006
第 四選
佛法的價值觀(一)--正念當下:《阿難說經》(一六七)
(一)經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舍衛國,住在勝林給孤獨園。
有一晚,尊者阿難為聚集在講堂的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含義。佛陀聽說了這件
事,就當面詢問尊者阿難,是如何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及其含義的。尊者阿難說: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將來;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世尊問:「阿難!云何比丘念過去耶?」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有比丘樂過去色,欲、著、住;樂過去覺(受)、想、行、
識,欲、著、住,如是比丘念過去也。」
世尊再問:「阿難!云何比丘不念過去?」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比丘不樂過去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過去覺、想、行
、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念過去。」
世尊再問:「阿難!云何比丘願未來耶?」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比丘樂未來色,欲、著、住;樂未來覺、想、行、識,欲、
著、住,如是比丘願未來也。」
世尊再問:「阿難!云何比丘不願未來?」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比丘不樂未來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未來覺、想、行
、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願未來。」
世尊再問:「阿難!云何比丘受(取)現在法?」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比丘樂現在色,欲、著、住;樂現在覺、想、行識,欲、著
、住,如是比丘受現在法。」
世尊再問:「阿難!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
尊者阿難答:「世尊!若比丘不樂現在色,不欲、不著、不住;不樂現在覺、想、行
、識,不欲、不著、不住,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世尊!我以如是為諸比丘夜集講堂,說
跋地跋羅帝偈及其義也。」
於是,世尊讚歎尊者阿難「有眼、有智、有義、有法」,對跋地羅帝偈「觀義應如是
」。
(一)論述:
「跋地羅帝」,依楊郁文先生直譯為:「『賢善一夜』,意謂夜夜(日日)全然如是
賢善生活之人。」(《佛光大藏經‧阿含藏‧中阿含經》第一四八三頁)
在《中阿含經》中,以「跋地羅帝偈」為主題的經,共有三部:《溫泉林天經》(一
六五),《釋中禪室尊經》(一六六)與《阿難說經》(一六七)。《阿難說經》(一六
七)中所記錄的解釋經文,與《釋中禪室尊經》(一六六)中佛陀的解釋經文完全相同。
而《溫泉林天經》(一六五)中,尊者大迦旃延的解釋為:
「云何比丘不念過去?諸賢!比丘實有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
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
,便不念過去。如是耳、鼻、舌、身,實有意知法可喜,意所念,愛法,欲相應,心樂,
捫摸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便不念過去。諸
賢!如是比丘不念過去也。」
「云何比丘不願未來?諸賢!比丘若眼、色、眼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
,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若有意、
法、意識未來者,未來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
不願未來。諸賢!如是比丘不願未來也。」
「諸賢!云何比丘不受現在法?諸賢!比丘若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不欲
染著,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如是耳、鼻、舌、身
,若有意、法、意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不欲染著,因識不欲染者已,則便不樂彼;因不
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諸賢!如是比丘不受現在法。」
尊者阿難,是從五蘊的「不樂、不欲、不著、不住」,來說明「跋地羅帝偈」的。而
尊者大迦旃延,則從六根對六塵中,識(觸;認知了別)的「不欲染著、不願→不樂」來
說明。不論是從「五蘊」,或是從「六處」來說明,主要的重點,都是在「不愛染、不執
著」。所謂「不追悔過去,不欣樂將來,不染著現在」,就是「跋地羅帝偈」中,所表達
的主要精神。
《雜‧二二一》中,世尊說:「我昔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禪思思惟,自心多向何
處?觀察自心,多逐過去五欲功德,少逐現在五欲功德,逐未來世轉復為少。」雜染的五
欲,之所以也稱為功德,是偏重於其令人愉悅,並且能起世間名聞利養來說的。人們總是
比較緬懷過去的美好感覺,讓過去的經驗,深深地印在心靈之中,難以忘懷。其實,過去
的事,因緣已不存在,不論是多麼美好,或是多麼地令人扼腕,都沒有必要沉淪於顧念過
去的情緒中。對過去的懷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憂傷與沮喪,進而干擾對當下因緣的
正確處理而已。思考過去的因緣,而作檢討反省是可以的,但卻沒有必要讓過去的因緣,
造成當下情緒的起伏。這與一般對緬懷(眷戀)過去帶有同情,甚至有所讚許的世俗價值
觀,是不同的。
將來的事,因緣還未成熟,也是處於不存在的狀況,也沒有必要讓它造成當下情緒的
起伏。期待的情緒,常常夾帶著主宰因緣的主觀意圖,也常常會因此而引起煩惱。人們總
是對自己所喜歡的,有所期待,所以說「欣樂未來」。期待的心情,常是七上八下的,或
許能帶著些愉悅,但卻不難發現,也常跟隨著渴求的煎熬。姑不論未來是否能如預期,現
在就已經在煩惱(渴求的煎熬)之中了。即使未來果真能如其所願,然而,滿足的愉悅,
又不免成了長養欲貪的養料。如果不如預期,又難免失望而情緒低落,或者憤憤難平。這
與讚美常活在希望中的世俗價值觀,是多麼的不同啊!
排除了活在執著過去、未來的世界裡,所剩下來的,就是「當下正念」了。「當下正
念」,不但是要「活在當下」,對當下的起心動念,清清楚楚,而且還要能提起佛法正念
,作意(注意)不可染著。警覺於當下的每一個念頭,都還是緣生、緣滅的,所以偈誦說
「念無有堅強」,這是賢者的智慧與生活態度。如果能夠像這樣的生活,所有的苦難,自
然就會終止了,還有誰會憂愁死亡的到來呢?
就修學者來說,要怎樣注意染著的排除呢?個人以為可以依著「苦」、「集」、「滅
」、「道」四聖諦的修行方法:首先,當要能自我訓練,覺察自己的愛染(苦)。其次,
思維觀察自己愛染的原因,選擇確當的方法,來解除這些原因,才能排除愛染。要能儘早
發現自己的染著,這需要靠時時保持正念的清明。尤其是對「六根」、「六塵」、「六識
」和合所產生的「觸」(了別),以及由「觸」而生的「受」(情緒),更應當時時觀照
,保持警覺,因為煩惱與染著,常悄悄地從這兩處進來。如《雜‧ 二○九》中,佛陀說
:「有六觸入處: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
、離不如實知,當知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於此眼、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非我、非異我、不相在,作如是如實知見者,不起諸漏,心不染著,心得解脫。是名六觸
入處,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欲不復生。」又如《雜‧二一三
》中說:「緣眼、色,眼識生,三事和合觸,緣觸生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於此
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離不如實知者,種貪欲身觸、種瞋恚身觸、種戒取身觸、種
我見身觸,亦種殖增長諸惡不善法。如是,純大苦聚,皆從集生。如是,耳、鼻、舌、身
、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廣如上說。」所以,如果能夠讓「觸」就只停留在「
觸」;例如:看到前面路上車陣大排長龍,知道遇上大塞車了。在塞車的因緣仍然存在時
,隨順之,讓「明白」就只是「明白」,不要讓主宰的意念任意發展。然而,如果再不夠
警覺,做不到這樣,就可能會因為失於正念而急躁不安,於是苦的情緒感受就產生了。假
如對這苦的情緒(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並且就在這裡打住,讓情緒就只是情緒,不
要讓「不喜歡」塞車,「希望」別人多讓我的「愛染」發展出來,那麼「十二緣起」的鉤
鏈,便能在此打斷,往下的「取」、「有」、「生」(煩惱、造業的「生」)也就不會再
生起了。假如正念不足,「十二緣起」的鉤鏈,一但闖過了「受」的階段,而繼續醞釀成
「愛」(或愛的反射:恨),往後的發展,恐怕就要如山洪爆發一般,一發就難以止息了
(參考《菩提樹的心木》第二三頁,佛使比丘演講‧鄭振煌譯‧慧炬出版社)。正念的內
容,就是四念處,尤其是「法念處」。四念處的修行方法,我們將在〈第九選〉中,再作
討論。
使自己染著的原因,常是欲貪,是愛染。推動欲貪與愛染的力量,是來自於理智上不
能隨順因緣的執取(以自我為中心的「我見」)。那麼就只有常常從深入地觀察「無常」
,多思惟、多體會緣起法,逐漸地建立順乎緣起法的觀念(正見),讓深刻的觀念形成個
性,才能有所改善。而對早已習慣執取的一般人來說,要建立這樣的個性,卻也不是一、
二天的事,所謂「先以習成性,次以性養習」,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紮實的功夫,需要「
行精勤,晝夜無懈怠」,從多思維緣起法做起,點點滴滴的累積的呢!
表現於情感上的愛染,其滅離的過程,可以說是隨順於「味」、「患」、「離」的修
行次第的,我們將在〈第五選〉中,再作討論。
(三)思 考
一、您對「活在當下」與「當下正念」有什麼評價?
二、您有什麼深刻的回憶嗎?對現在的您有什麼影響?
三、您有什麼殷切的期盼嗎?對現在的您有什麼影響?
四、怎樣做可以讓您「當下正念」?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341xP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