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中阿含經十二選》---第二選
時間Tue Jul 11 10:47:56 2006
第二選
諸佛所說正要--四聖諦:《象跡喻經》(三○)
(一)經文大意:
有一次,佛陀遊化到舍衛國,住在勝林給孤獨園。
尊者舍梨子告訴諸比丘說:
「若有無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聖諦所攝,來入四聖諦中,謂四聖諦於一切法最為第
一,所以者何?攝受一切眾善法故。諸賢!猶如諸畜之跡,象跡為第一。」
哪四諦呢?就是苦聖諦,苦集、苦滅、苦滅道聖諦。
什麼是苦聖諦呢?就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
、略五盛陰苦。
什麼是五盛陰呢?就是色、覺(受)、想、行、識。
什麼是色盛陰呢?就是一切「四大」以及「四大」的組合物。什麼是「四大」呢?就
是地、水、火、風四界。四界又各分內、外:
內地界:「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如髮、毛、爪、齒、皮膚、
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等。
內水界:「內身中在,內所攝水,水性潤,內之所受。」如腦、腦根、淚、汗、涕、
唾、膿、血、肪、髓、涎、膽、小便。
內火界:「內身中在,內所攝火,火性熱,內之所受。」如暖身、熱身、煩悶、溫、
壯、消化飲食。
內風界:「內身中在,內所攝風,風性動,內之所受。」如上風、下風、腹風、行風
、制縮風、刀風、躋風、非道風、節節行風、息出風、息入風。
外地界、外水界、外火界、外風界謂:
「大是、淨是、不憎惡是。」
「有時水災,是時滅外地界。」
「有時火災,是時滅外水界。」
「有時外火界起,起已燒村邑、城郭、山林、曠野。燒彼已,或至道、至水,無受而
滅。」
「有時外風界起,風界起時撥屋、拔樹、崩山,山巖撥已便止,纖毫不動。」
此外地界、外水界、外火界、外風界:
「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復此身暫住,為愛
所受(取)。」
所以多聞聖弟子,就不會這樣想:
「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因為能不這麼想,所以,如果當此四大之身,遭到罵詈、捶打、憤怒指責而生苦,或
者受到讚美而生樂,多聞聖弟子明白:
「我生此苦(樂),從因緣生;非無因緣。云何因緣?緣苦(樂)更樂(觸)。彼觀
此更樂無常;觀覺(受)、想、行、識無常。彼心緣界住,止合一心,定不移動。」
如果在平時,也能夠常有這樣的觀想,那麼,一旦身體挨了拳頭、石塊、刀杖時,就
會這樣想:
「我受此身,色法[麤]質,四大之種,從父母生,飲食長養,常衣被覆,坐臥按摩,
澡浴強忍。是破壞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我因此身致拳扠、石擲、刀杖加。由是之故
,彼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念,不妄不癡,安定一心。」
世尊也是這樣教我們的:
「若有賊來,以利刀鋸,節節解我身者,因此令我心不變易,不惡語言者,當為彼節
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
維上下,普週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
間成就遊。」
「應慚愧羞厭:我於利無利;於德無德,謂我因佛、法、眾,不住善相應捨。彼因慚
愧羞厭故,便住善相應捨。是妙息寂:謂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諸賢!是謂
比丘一切大學。」
「猶如因材木,因泥土,因水草,覆裹於空,便生屋名,諸賢當知,此身亦復如是:
因筋骨,因皮膚,因肉血,纏裹於空,便生身名。諸賢!若內眼處壞者,外色便不為光明
所照,則無有念,眼識不得生。」「諸賢!內眼處及色、眼識知外色,是屬色陰。」「內
意處及法、意識知外色法,是屬色陰。若有覺,是覺陰;若有想,是想陰;若有思,是思
陰;若有識,是識陰。如是,觀因緣和會。諸賢!世尊亦如是說:
『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
所以者何?諸賢!世尊說五盛陰從因緣生:色盛陰、覺、想、行、識盛陰。彼厭此過
去、未來、現在五盛陰,厭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解脫已,便知解脫:生已盡,
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知如真,是謂比丘一切大學。」
(二)論述:
《頻鞞娑羅王迎佛經》(六二)、《優婆離經》(一三三)、《梵摩經》(一六一)
都描述佛陀說法的過程為:「勸發渴仰,成就歡喜已,如諸佛法,先說端正法。」使聞法
的人,有能力堪受正法,再說如諸佛所說正要:「苦」、「集」、「滅」、「道」四聖諦
。四聖諦為佛法中的「正要」法,一切善法,皆為四聖諦所統攝,都可以歸入四聖諦中。
也就是說:四聖諦是普遍性的真理,是通往解脫的必經之道。
在《分別聖諦經》(三一)中,佛陀讚揚尊者舍梨子(舍利弗尊者)說:「舍梨子比
丘聰慧、速慧、捷慧、利慧、廣慧、深慧、出要慧、明達慧、辯才慧;舍梨子比丘成就實
慧。」為什麼會給予這樣的讚美呢?是因為「我(佛陀)略說此四聖諦,舍梨子比丘則能
為他廣教、廣觀、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舍梨子比丘廣教、廣示此四聖諦,分
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時,令無量人而得於觀。舍梨子比丘能以正見為導御也,目
揵連比丘能令立於最上真際:謂究竟漏盡。舍梨子比丘,生諸梵行,猶如生母;目揵連比
丘,長養諸梵行,猶如養母。是以諸梵行者,應奉事供養、恭敬禮拜舍梨子、目揵連比丘
。」尊者舍梨子因為擅長於為同修們解析四聖諦的道理,以「正見」啟發、引導、匡正(
御)同修的修學,讓許多同修,因為熟練應用四聖諦而「得於觀」(成就於觀察力),建
立修行的基礎,而獲得佛陀以「生母」來比喻的讚美。從這段讚美中,我們也可以知道,
四聖諦是「正見」、是智慧的一環。
從發現問題,確認它確實是個問題,而引發應當解決問題的認知(驅動力),這是解
決問題的第一步。
分析造成問題的原因,將根本原因找出,是解決問題的第二步。
找出原因後,努力將它滅除,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三步。
當確實將造成問題的因素滅除時,問題解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確立了,這是解決
問題的第四步。
修行也一樣:先從能感受到苦、不滿於苦開始(苦聖諦),才會去找造成苦的原因(
苦集聖諦)。根本原因找到了,才能夠嘗試去滅除這個苦(苦滅聖諦)。當滅除了苦,滅
除苦的方法,也同時確立了(苦滅道聖諦)。所以,與其說「四聖諦」是一種哲理,不如
說它是一種方法: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一個容易動怒的人,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
經常容易動怒,感受到這是個困擾(苦聖諦),才可能去分析、觀察動怒的原因(苦集聖
諦),而滅除它(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能夠從觀察問題的現象,而分析出造成問題
的原因,這就是所謂的「觀」了,這也是為什麼佛陀會說:「舍梨子比丘廣教、廣示此四
聖諦,分別發露,開仰施設,顯現趣向時,令無量人而『得於觀』。」
《增‧二十四‧五》(二○九)、《雜‧三七九》描述佛陀初成佛時,為五比丘說法
,所說的內容就是「四聖諦」的「三轉十二行」(另:《羅摩經》(二○四)說是離苦、
樂兩邊的中道--八正道):
「初轉」先分別說明「苦」、「集」、「滅」、「道」的內容,是初『聞』正要法。
「二轉」說明:「苦聖諦智,當復知」;「苦集聖諦,已知當斷」;「苦滅聖諦,已
知當知作證」;「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也就是說當『修』此四諦法,使「眼生;
智生;明生;覺生;光生;慧生」。
「三轉」說明:「苦聖諦,已知;知已出」;「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苦滅聖
諦,已知已作證出」;「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也就是說當『證』此四諦法是「
實、定、不虛、不妄、終不有異」。
每一轉都有「苦」、「集」、「滅」、「道」等四「行」,所以三轉一共有十二「行
」,也相當於「聞思」、「修」、「證」的次第。當佛陀「三轉法輪」後,五比丘中的尊
者憍陳如(即拘鄰)當場就「遠塵、離垢;得法眼淨(證入「初果」)」(眼生;智生…
…)了,這就是著名的「轉法輪經」。
苦,經中列舉了八種,在《分別聖諦經》(三一)中,有比較詳細的說明。其中,描
述前面七種苦的每一種為「身受苦」、「心受苦」、「身、心受苦」;「身熱」、「心熱
」、「身、心熱」;「身壯熱煩惱憂慼」、「心壯熱煩惱憂慼」、「身、心壯熱煩惱憂慼
」。所以,從感受到苦的地方來說,可以分為:身體(色盛陰)上的、心理(受、想、行
、識盛陰)上的,或者是身、心交錯上的,但總是不離五蘊而有苦的。所以,「八苦」中
的前面七種苦,可以籠統(略)而說是「五盛陰苦」了。另就苦的性質與型態來說,苦當
然是苦;熱、壯熱(強烈的熱)、煩惱、憂慼等逆境,都可以讓人們產生苦的感受,甚至
過去平順快樂的經驗,也可能加強了逆境中苦的感受,而成為苦的一部份。所以,雖然受
蘊中尚有「樂受」與「不苦不樂受」,然而,從人們一向趨樂避苦的習性,以及緣起、無
常的法則來說,「樂受」與「不苦不樂受」終究還是要匯歸於「苦受」的(《雜‧四七三
》),這就是為什麼「四聖諦」要先從「苦聖諦」來說了。
《雜‧四七○》經中說:「愚癡無聞凡夫,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多聞聖弟子
,亦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凡夫、聖人有何差別?」「愚癡無聞凡夫,身觸生諸受
,增諸苦痛,愁憂稱怨,心生狂亂。當於爾時,增長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
身被雙毒箭,極生苦痛。」「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不起憂悲稱怨、心亂發狂。當於
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我們的
身體,是「四大之種,從父母生」,經常需要飲食與照顧保養,也還是無法避免生病、衰
老,或者外力傷害而引起的苦的。「身苦」,顯然是這個「五蘊和合體」的必然,即使是
解脫的聖者,生前也還是無法避免的。如《求法經》(八八)中記載:「彼時世尊告曰:
『舍利子!汝為諸比丘說法如法,我患背痛,今欲小息。』」然而,「身苦」是不必然一
定要引起「心苦」的,像不中「第二支毒箭」的聖者,就不會讓「身苦」引起「心苦」。
所以,就修行的立場來說,應當下功夫的是「心苦」的止息,以及正念正智,讓「身苦」
就停留在「身苦」的層次,而不要更進一步再引起「心苦」。
經中說,身體(色盛陰)是由「四大」所組合而成的,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
易之法」,是「滅盡法;離散之法」。又拿蓋房屋,來比喻身體的組成,以「因緣和會」
的角度來作觀察。能夠作這樣的觀察(「因緣和會」與「無常」),所以就不會認為這個
身體是「我的(我所)」,或者是「我的歸屬(我是彼所)」。因此,當身體受到污辱、
傷害而導致「身苦」時,還能不動怒,不起「心苦」,而能夠「極精勤而不懈怠,正身正
念,不妄不癡,安定一心」,甚且還能藉此作慈心觀,而成就「慈無量心」。
《度經》(一三)說:「云何知苦習(集)如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
有,是謂知苦習如真。」《苦陰經》(九九)說:「是謂現法苦陰(苦迫的五盛陰),因
欲緣欲,以欲為本(根本原因)。」《雜 ‧二五 ○》說:「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
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
鞅縛繫,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
增‧二十四‧五》(二○九)中說:「云何苦習諦?所謂受愛之分,習之不倦,意常貪著
,是謂苦習諦。」這些,都是在告訴我們:造成「心苦」的原因(集),是因為「欲愛」
;由「身苦」而引發「心苦」的關鍵,是「欲貪」。又如《愛生經》(二一六)中,描述
一位梵志,因為所深愛的獨子過世了,過份悲傷的結果,「不能飲食,不著衣裳,亦不塗
香,但至塚哭,憶兒臥處。」佛陀因此而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
、懊惱。」這和一般人的觀念:「若愛生時,生喜心樂」,是何等的不同啊!
經中說:「厭(五盛陰)已,便無欲;無欲已,便解脫。」《雜‧一》說:「正見者
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度經》(一三)說:「云何知苦滅如
真?謂此愛受當來有樂欲,共俱求彼彼有斷無餘;捨;吐盡;無欲;滅;止;沒,是謂知
苦滅如真。」《分別聖諦經》(三一)也說:「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
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增‧二十四‧五》(二○九)中說:「云何苦盡(滅
)諦?能使彼愛滅盡無餘,亦不更生,是謂苦盡諦。」可以說:一旦捨離了欲愛,就捨離
了憂悲惱苦了。所以,經中會讚嘆「捨一切有;離愛;無欲;滅盡無餘」為「善相應捨」
(與善--解脫相呼應的捨離);為「妙息寂」(奧妙的止息與寂靜),是「比丘一切大學
」(修行者修學的根本重大項目)。欲愛,是人生苦的根源,這是個很值得探究的主題,
我們將在〈第五選〉中,再作討論。
「苦滅道聖諦」,就是涵蓋了「戒」、「定」、「慧」的「八正道」了,可以參考〈
第一選〉中,論述的部份。
經末又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說明了「緣起」(因緣)理
則統攝著「法」(包括四聖諦)的根本地位,將在〈第三選〉中討論。
(三)思 考
一、您苦過嗎?那是什麼感覺?為何四聖諦是從苦諦談起?人生真的是苦嗎?
二、選擇一個您自己的負面情緒,練習如何進入四聖諦的思維與應用好嗎?
三、「當為彼節節解我身者,起哀愍心,為彼人故,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
,您對這樣的修法,有何感想?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341xP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9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