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菩薩心行要略---菩薩行通說1.3
時間Wed Jul 5 08:49:16 2006
三趣入大乘的不同根性
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乘道的:有的初學聲聞行,不曾決定,就轉學大乘;
有的在聲聞中 [P257] 已得決定(忍位),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須陀洹)以上的;
有的已證第四阿羅漢果的;也有入了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
乘本是大乘方便道,當然遲早要入大乘道的。但在小乘行者的見地上,起初卻不免有點隔
礙。拿阿羅漢果來說,他們自覺得:『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2);已經到了學無可學,進無可進的地步。佛是阿羅漢,他們也是阿羅漢;佛得解脫,
他們也得解脫。自以為究竟了,那當然一時不想修習大乘道,於大乘毫無興趣。然而,佛
不是修菩薩行,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嗎?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卻叫大家修
自利行而了生死呢?這是一大疑問。同樣的證入法性,同樣的解脫生死,聲聞阿羅漢果真
的什麼都與佛平等嗎?比較起來,真是『天地懸隔』了!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在佛的善
巧教導中,阿羅漢們不免要從自慚而到自怨,終於撤除了自以為究竟的心理障礙,發菩提
心,重行走向佛道了!
有的是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樣的遍知 [P258] 一切。
大毘婆沙論說:佛曾與彌勒菩薩等說法,阿羅漢們都不能了解。從前,有人到祇洹精舍來
出家,阿羅漢們觀察他的根機,一點善根都沒有,這是不適宜出家的,出家也不能獲得教
證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卻度了他出家,不久就證了阿羅漢果。大家覺得希奇,佛說
:此人在無量劫以前,曾經因為虎難而口稱『南無佛』,憑這歸向佛的功德善根,現在才
成熟而得度。這可見,在佛智慧的深徹與廣大面前,阿羅漢們的智慧,簡直如日光下的螢
光了!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薩那樣的大能。如
舍利弗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說無
上道』(3)。其實,阿羅漢們不能的事太多了,如菩薩法的:『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
就眾生』(4)等。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雖說斷盡了煩惱,而事實證明,還
是「有所不」清「淨」的。如大樹緊那羅王彈琴,年高德劭的大迦葉,竟然情不自禁的手
舞足蹈起來。迦葉說:我雖能遠離世間的欲樂,但菩薩法的微妙欲樂,還有所染著呢!又
如天女散華,華到菩薩身上 [P259] ,不曾繫著;而落到聲聞阿羅漢身上,卻繫著了,這
證明了內心的有所染著。又如小鳥通過舍利弗的身影,還不免『餘悸』;而通過佛的身影
,就一些恐怖都沒有了。阿羅漢們是『不斷習氣』的;這種習氣,便是菩薩所要斷的煩惱
。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自己感覺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淨,不免要自己慚愧,
自己埋怨自己。一經佛的善巧教化,阿羅漢們就會「迴」自利的小心,發菩提心,而「入
於」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發心向大乘道,並非一定要經歷小乘聖者的果證;相反的,修學大乘法的主機,都是直從
凡夫地而發心修學的。引起發心的因緣,種種不同:有的是親見如來(及菩薩)的色身相
好而發心的;有的是見如來的神通威力而發心的;也有見如來法會的莊嚴,聽如來的圓音
教化而發心的。有的生在佛後,聽見佛弟子的教化,或誦讚佛經的深義而發心的。或有自
動的,也有被勸而發心的。發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著重在佛德的
崇高深妙而發心 [P260] 願求,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悲
願,那不是不圓滿的,就是容易退墮的。經上說:『菩薩但從大悲生』(5);所以發菩提
心,也是:『發心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6)。這樣,前面所說的,不太著重悲願
的發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發心了。著重於悲願而發心,略有二類:一、「不忍聖教(就
是佛法)」的「衰」微,著重於護法而發心:知道三寶的殊勝功德,有救人救世,引生世
出世間善法的力量。可是生在像末,佛法衰落不堪,為教內教外的邪惡所嬈亂,不能達成
救人救世的任務。知道這惟有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復興佛教,利樂眾生的唯一辦法
。這樣,就以不忍聖教的衰微為「緣」,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二
、「不忍眾生」的「苦」迫,著重於利生而發心:或有生在時勢混亂,民生艱苦的時代,
想予以救濟,而自己卻沒有救護的力量。深細的考究起來,知道惟有學佛成佛,才能真正
的救度眾生的苦迫。這樣,以不忍眾生的苦惱為因緣,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上求下
化的菩提心。這二類發心,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 [P261] 的,所以是堅強有力
,容易成就。真能這樣的依悲願而發心,就能從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
我們這個時代,佛法是這樣的衰落,人生是這樣的苦惱,真正發菩提心的,應該是時候了
!
趣入佛道的圓滿菩提心,應有信願,慈悲,智慧──三德。但初學的發心趣入,由於根性
的不同,對此應修的三德,不免會有所偏重。如偏重而不是偏廢,那是不礙進入大乘道的
,所以龍樹釋《般若經》說:『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智慧精進門入佛道
』(7)。又說:『是般若有種種門入:若聞持乃至正憶念者,智慧精進門入;書寫供養者
,信及精進門入』(8)。如統攝初學的趣入佛道不同,不外乎「或以信願入」,「或」以
「智」慧入,「或」以「悲」心「入」的三大類。其中重智慧而從智慧門入的,如說:『
是菩薩但分別諸經,誦讀,憶念,思惟分別諸法,以求佛道。以是智慧光明自利益,亦
[P262] 能利益眾生』(9)。這是智增上菩薩,近於聲聞的法行人,著重於聞思修慧的自
修化他。重悲而從悲門入的,如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10);
也就是上面引述的『從悲門入』的菩薩。著重慈悲,這是不共二乘的根機,也可說是大乘
特有的菩薩風格,名為悲增上菩薩。重信願而從信願門入的,也可有種種;信願修學淨土
易行道的,是其中的一類。如說:『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
淨無量壽世界』(11)。這是信增上菩薩,如聲聞的信行人一樣。在初學時,有此三類的不
同;因為習以成性,所以直到地上,雖一定是三德齊修,但也還流露不同風格的,如觀音
悲,文殊智,普賢願等。如約根性來分別,貪行人是悲增上的,瞋行人是智增上的,癡行
人是信願增上的。
約所依的身行而趣入佛道來說,就有或「依聲聞」行「入」佛道的,「或」依「天」行入
佛道的,「或」依「人」行「入」佛道的三類。這本是大乘經 [P263] 所說的,但經太虛
大師的判攝──正法時期,多依聲聞乘行而入大乘;像法時期,多依天乘行而入大乘;末
法時期,多依人乘行而入大乘──意義更充分的顯示出來。其中依聲聞乘而入佛道的,依
經論所說,都是先修聲聞(緣覺)乘法,或沒有證果,或已經證果,然後迴心而向佛道的
。專修聲聞行的,有些自以為究竟,但利根深智的行者,早是『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
』(12),不等佛的開權顯實,心已安住大乘道了。依天乘行而入佛道的,又有二類:一、
淨土行者,專心一意的求生天淨土,然後在淨土中,漸修佛道。但依《觀經》所說:上品
利根,早是發菩提心,讀誦大乘,解法空性。所以一登淨土,不久就能徹悟無生,迴入娑
婆來廣行菩薩道。二、秘密行者:著重修(欲)天色身,就是以金剛夜叉為本尊,修成持
明仙人,然後久住世間,修行佛道。雖然,『劣慧所不堪,為應彼等欲,兼存有相說』
(13),而有些就專在修精練氣的色身上作活計。而利根是:菩提心相應,大慈悲為根本,
以方便而至究竟的。依天乘行而向佛道的二類,都重於瑜伽或三昧;定,本為天乘行的特
質。但以此普攝初 [P264] 機,也只能口頭誦持──持咒稱名而已。依人乘行而入佛道的
,就是發菩提心,修十善行,不廢人間正行,廣修人間安國利人的正業。但以此普及初機
,大乘的外凡夫位,實等於人間的君子,善人。
如來的出現人間,教化人類,本意是令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所以依人菩薩行而向佛道,
不但是適應時代的機感,也實在是佛乘的根本坦道。
「趣入大乘」的修學「者」,一向分為「直入」菩薩,「迴入」菩薩二類。直入是直向菩
薩道的;迴入是先修別道,然後轉入大乘道的。二乘的迴心向大,如《法華經》的開權顯
實,便是迴入大乘的確證。與直入或迴入「相應」的「教法」,就是「實說」及「方便說
」了。佛為什麼不直示大乘道,不普為一切眾生說佛乘,而要說方便教呢?佛說方便教,
是有非常意義的。因為不說方便的誘化,他是不能進入佛道的。如小乘的經歷修證,會發
覺還有不知,不能,不淨的,就能受佛的教化,迴向佛道。而且小乘證果,到底生死已了
,不 [P265] 必再為生死流轉而憂慮了。所以,方便說是值得尊重的!
在大乘教中,也是有方便說的,這叫做『異方便』,即『勝方便』(14)。有些人,雖不是
厭患生死的二乘根性,而趣入大乘,也還有點障礙。因此佛說殊勝的方便,以淨樂國土,
淨樂色身的法門來化導,這就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15),『以樂得樂』的法
門。如真能往生淨樂國土,也就不必再憂慮退墮;在佛菩薩的教導下,可以發菩提心而入
佛道了。如真能修得淨樂色身, 也可依此天色身,深修勝慧了。所以佛出人間而教化人
類,雖本意在即人乘而向佛道(即人成佛),但為了適應眾生,不能不善施方便。或為厭
苦根性,說依聲聞行而迴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智慧增上的,重於自力的。或為欲樂的
根機,說依天行而入大乘的教說;這大都是信願增上的,重於他力的。如來雙開權實二門
,這才能使一切眾生同歸佛道。 [P266]
Fig (本文錄自《妙雲集‧成佛之道》246~256頁)
佛法中,人天乘是戀世的,耽戀著世間欲樂,沒有出世解脫的意向。小乘與人天法相反,
視「三界如牢獄,生死如冤家」,急切地發厭離心,求證解脫。出世,不是到另一世界去
,是出三界煩惱,不再受煩惱所繫縛,得大自在的意思。佛說小乘出世法,是適應隱遁與
苦行根性的。出世總比戀世好,不會因貪戀世間的物欲,權力,將大地攪得血腥薰人。至
少能不貪、不瞋,養成社會上淳樸恬淡的風氣。大乘菩薩可不同了,菩薩是出世而又入世
,所謂「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業」。大乘法中,在家菩薩占絕大多數。在家菩薩常在通
都大邑,人煙稠密的地方,利益眾生,弘通佛法。如《華嚴經‧入法界品》,《維摩詰經
》,菩薩《本生談》,都顯著地記載那在家菩薩,在社會上現身說法的種種情形。大乘菩
薩道的偉大,全從入世精神中表達出來。菩薩為大悲願力所激發,抱著跳火坑、入地獄、
救濟眾生的堅強志願。與人天的戀世不同,與小乘的出世也不相同。菩薩入世的作風,在
現代戀世的常人看來,非常親切,要比二乘的自了出世好得多!近代由於物質文明的發達
,由「縱我制物」,而發展到「徇物制我」。迷戀世間物欲的風氣特別強,壓倒了少欲知
足,恬澹靜退的人生觀。此時而以人天法來教化,等於以水洗水,永無出路。如以小乘法
來教化,又是格格不入。唯有大乘法──以出世心來作入世事,同時就從入世法中,攝化
眾生向出世,做到出世與入世的無礙。菩薩行的深入人間各階層,表顯了菩薩的偉大,出
世又入世,崇高又平常。也就因此,什麼人都可漸次修學,上求佛道。
時代傾向於戀世,唯有大乘的入世,才能吻合現代的根機,引發廣泛的同情,而漸化貪瞋
的毒根。同時,現代也不容許佛徒的隱遁了。從前天下大亂,可以到深山去,闢土開荒,
生活維持下去,佛法也就延續下去。如山西的五臺山,陝西的終南山,每逢亂世,出家人
都前往避亂專修。現在的情形不同,不但不同情你的遁世,就是隱入深山,也會被迫而不
得不出來。城市與山林,將來並無多大差別。隱遁山林的佛教,是一天天不行了。其實,
佛教本來是在人間的,佛與弟子,不是經常的「遊化人間」嗎?大乘是適合人類的特法,
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問都會、市鎮、鄉村,修菩薩行的,就應該到處去作種種利人事業
,傳播大乘法音。在不離世事,不離眾生的情況下,淨化自己,覺悟自己。山林氣息濃厚
的佛教,現代是不相應的。應把這種習氣糾正過來,養成不離世間的大乘胸襟,決不宜再
走隱遁遺世的路子。中國佛教的崇尚山林,受了印度佛教中,一分苦行瑜伽僧的影響。到
中國來,又與老、莊的隱退思想相融合。這才使二千年來的中國佛教,與人間的關係,總
嫌不夠緊密。現在到了緊要關頭,是不能不回頭恢復佛教的真精神,深入人間的時候了!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在人間》116~118頁)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c81yc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8.84
1F:推 Uchiha: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07/07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