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妙雲集導讀(三)聞思篇---第九章 第二節
時間Thu Jun 29 09:12:33 2006
第二節部派佛教及初期大乘的人間菩薩
(人菩薩行之傳承)
一 部派佛教的人間菩薩
從部派佛教而演進到大乘佛教,在過渡期間,一定有些「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人
物,但史料非常的缺乏。釋尊時代,佛教有豐富的史料傳說下來;阿育王As/oka時代,也
還留下多少,以後就不同了。重經法的大眾部Maha^sa^m!ghika系,也許是重於理想的關
係,可說沒有留下什麼人與事的記錄,可以供我們探索,這真是最大的遺憾!流傳於北方
的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等,偶然留下些聲聞行者而有大乘傾向的傳說;從部派演
進到大乘佛教的中介人物,由此而可以想像到多少。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
六章 p369/-4~p370/3
說一切有部,不只是論師,也有「持經譬喻者」一流。我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
師之研究』,曾廣為論究。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聲聞而又被稱為菩薩的,如法救
Dharmatra^ta 、婆須蜜Vasumitra、馬鳴As/vaghos!a、僧伽羅叉Sam!gharaks!a等,審細
的研考起來,都是說一切有部中,持經譬喻師一流。持經譬喻者,是勤修禪觀的,重於通
俗教化的── 廣引譬喻,多用偈頌來宏法。其中,一、慈世子,應就是『大毘婆沙論』
的慈授子Maitreya-datta-putra ;世是受字草書的誤脫。『論』上說:慈授子初生時,
就說「結有二部」。墮在地獄中,也會說法度眾。不可思議的傳說,完全是菩薩的風範。
慈授子是優波掘多Upagupta 與迦旃延尼子Ka^tya^yani^putra間的大師,約為西元前二世
紀人。二、法救,在『大毘婆沙論』中,被稱為「大德」,為說一切有部四大師之一,健
陀羅Gandha^ra人,有關於菩薩的理論,約出於西元前二世紀末。三、婆須蜜(譯為世友
)是『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作者,繼承法救的學統,就是『問論』的作者。傳說婆須
蜜是法救的外甥,為繼彌勒Maitreya而作佛的師子月如來,約出於西元前一世紀。上面三
位,都是西元前的大師。四、馬鳴,被稱為菩薩,是東晉以來的定論。馬鳴是一位文藝大
師,通俗而富有感化力,也是著名的禪師。五、僧伽羅叉是大禪師,『修行道地經』頌的
作者。傳說僧伽羅叉是賢劫第八佛──柔仁佛。馬鳴與僧伽羅叉,約為西元一、二世紀間
人。此外,六、在婆須蜜與僧伽羅叉間,有彌多羅尸利(或誤作「刀利」、「力利」),
譯義為慈吉祥,是賢劫第七佛──光燄佛。依傳說,是龍樹Na^ga^rjuna 以前的,約為西
元一世紀人。七、祁婆迦Ji^vaka比丘,是商那和修Sa^n!ava^si 的弟子(或譯作時縛迦
、耆婆迦)。大悲經說:「於未來世北天竺國,當有比丘,名祁婆迦。……深信具足,安
住大乘。……是比丘見我舍利、形像、塔廟有破壞者,莊校修治。……命終生於西方,過
億百千諸佛世界無量壽國」。這雖是後代大乘者所集出,但至少在傳說中,是有大乘傾向
的。
被稱為菩薩的,大多數是禪師。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出禪法,如『出三藏記集』卷九
『關中出禪經序』(大正五五‧六五上──中)說:「蒙抄撰眾家禪要,得此三卷。……
其中五門,是婆須蜜、僧伽羅叉、漚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馬鳴、羅陀,禪要之中抄
集之所出也。……初觀淫恚癡相及其三門,皆僧伽羅叉之所撰也」。
序中的漚波崛,就是優波掘多。勒比丘是虎Pa^rs/va尊者,傳說是馬鳴的師長。「虎尊者
言:此中般若,說名方廣,事用大故」。虎尊者的時代,『般若經』已流行北方,以般若
為十二分教的方廣,顯然是容認大乘的。虎尊者尊重佛說,不作不必要的分別,學風愛好
簡略,與初期大乘的精神相近。僧伽斯那Sam!ghasena,是『三法度論』的注釋者,屬於
犢子部Va^tsi^putri^ya 系。他著有『癡華鬘』、『百句譬喻經』、『撰集百緣經』。有
禪集,有讚美菩薩大行,通俗的譬喻文學,與馬鳴等風格相同,時代也約與馬鳴同時。羅
陀是鳩摩羅陀Kuma^rala^ta ,傳說中也稱之為菩薩,就是說一切有部持經譬喻師,獨立
而成為經部Su^trava^din 的本師。出世年代,要遲一些。以上雖有稍遲的,但從西元前
二世紀到西元一世紀,說一切有部的持經譬喻師,內重禪觀,外重教化,以聲聞比丘的身
分,與大乘興起的機運相關聯,被稱為菩薩。作為北方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的中介
者,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說一切有部與法藏部Dharmaguptaka,以說戒的功德迴向,「
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了。可惜北方的大眾部及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沒有留下
資料。如有的話,相信比說一切有部譬喻師,會有更多的大乘菩薩的氣息。
這裏值得特別說到的,是西元以前的大德法救,關於菩薩的論議。關於菩薩入滅盡定,阿
毘達磨論者以為:菩薩是異生,沒有無漏慧,所以不能入;有以為菩薩遍學一切法,所以
能入。法救的見地,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說:
「菩薩不能入滅盡定:以諸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
,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故雖有能而不現入。此說菩薩未入聖位」。
法救以為:對於止息自利的滅盡定,菩薩不是不能入,而是為了廣修般若而不願意入。這
是為了佛道而廣修般若,不求自利的止息(滅盡定);重視般若的修學,深合於大乘菩薩
道的精神。又關於菩薩的不入惡趣,阿毘達磨論者以為:三阿僧祗劫修行中,有墮入惡趣
的可能,要到修相好業,才決定不墮。大眾部等以為:菩薩乘願往生惡趣。大德法救的意
見,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八(大正二八‧七七九下)說:
「尊曇摩多羅作是說:(菩薩入惡道),此誹謗語,菩薩方便不墮惡趣。菩薩發意以來,
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不生貧窮處裸跣中。何以故?修行智
慧,不可沮壞。復次,菩薩發意,逮三不退轉法──勇猛,好施,智慧,遂增益順從,是
故菩薩當知不墮惡法」。
依法救(曇摩多羅是法救的音譯)說:菩薩從初發心以來,就不墮三惡趣,不墮貧窮與裸
跣處(落後的野人)。這由於得三種不退,主要是智慧的不可沮壞。法救對菩薩道的般若
,那樣的尊重,應有一番深切的體會。三不退,是人類所以為人的,勝過天上的三種特勝
的不退。智慧、好施、勇猛,與智、仁、勇相合;好施正是利他德行的實踐。在泛論不墮
惡趣時,「大德(法救)說曰:要無漏慧覺知緣起,方於惡趣得非擇滅,離聖道不能越諸
惡趣故」。毘婆沙師責難他:「菩薩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豈由以無漏慧覺知緣起」!不知
在法救的見地,菩薩不是九十一劫不墮惡趣,而是從發心以來就不入惡趣。菩薩的智慧(
好施與勇猛)不退,對於滅盡定,能入而不願意入;對於惡趣,菩薩沒有得非擇滅,可能
墮入而不會入。這都是與聲聞不同的,是凡夫而有超越聲聞聖者的力量,真是希有難得!
菩薩是凡夫,一直到菩提樹下,還起三種惡尋,但如滴水的落在熱鐵上一樣,立刻就被伏
除,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菩薩真是不放逸者!大德法救所闡明的菩薩道,屬於上座
部Sthavira系。菩薩是凡夫,特重般若,充分表達了人間菩薩的真面目。這是早在西元前
二世紀末,已弘傳在印度西北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六章
p374/8~p378/-4
二 初期大乘的人間菩薩
在佛教界,慧解脫聖者是沒有涅槃智的;俱解脫者有涅槃智,是入滅盡定而決定趣涅槃的
。惟有另一類人(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
深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大乘法中,菩薩觀空
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
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
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Maitreya「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
持經譬喻師法救Dharamatra^ta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
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正見甚深法的菩薩,從這樣的
情況下出現。悲願力所持,自知「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所以不盡煩惱,不作究竟想,
不取涅槃,成為觀空而不證空的菩薩。最深徹的,名為無生法忍
anutpattika-dharma-ks!a^nti。阿毘達磨中,忍是無間道;稱為忍,表示是知而不是證
入的意思。
甚深(空)義,慧解脫聖者,沒有涅槃智的超越體驗,當然不會說。俱解脫聖者,有現法
涅槃,但好入深定,或長期在定中,當然也不會去闡揚。惟有有涅槃知見而不證的,在崇
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也有適應世間的成分)
。 《空之探究》第三章 p152/-4~p153/-6
大乘甚深義,從「佛法」的涅槃而來。但在「佛法」,見法涅槃──得涅槃智的阿羅漢,
是「不再受後有」的,那菩薩的修「空性勝解」,直到得無生忍,還是不證入涅槃,怎麼
可能呢?我曾加以論究,如『空之探究』(一五一──一五三)說:
「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
『有[生死]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
到水一樣。……(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
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有涅槃知見而不證
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
大乘佛法」的甚深義,依於涅槃而來,而在大乘法的開展中,漸漸的表示了不同的涵義。
起初,菩薩無生法忍所體悟的,與二乘的涅槃相同,『華嚴經』「十地品」也說:「一切
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聲聞、辟支佛
亦得此寂滅無分別法」。「般若」等大乘經,每引用二乘所證的,以證明菩薩般若的都無
所住。二乘的果證,都「不離是忍」,這表示大乘初興的含容傳統佛法。然菩薩是勝過二
乘的,菩提心與大悲不捨眾生,是殊勝的。智慧方面,依般若而起方便善巧
upa^ya-kaus/alya,菩薩自利利他的善巧,是二乘所望塵莫及的。 《印度佛教思想史》
第三章 p94/-5~p95/-6
說得平實些的,如『般若經』說:「若人已入正位,則不堪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何以故?已於生死作障隔故」。菩薩是要長期在生死中度眾生的,如入正位──入正性離
生,斷煩惱而證聖果,那就多也不過七番生死,不能長在生死修菩薩行了。所以說「菩薩
不斷煩惱」。但不斷煩惱,只是不斷,而猛利、相續煩惱,能造作重大罪業的,還是要伏
除的。只是制伏了煩惱,淨化了煩惱(如馴養了猛獸一樣),留一些煩惱,才能長在生死
,利益眾生。這樣,對菩薩修行成佛來說,如有善巧方便,煩惱是有相當意義的。『維摩
詰所說經』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九中)說:
「以要言之,六十二見及一切煩惱,皆是佛種。……若見無為入正位者,不能復發阿耨多
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當知一切煩惱為如
來種,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無價寶珠,如是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切智寶」。
「初期大乘」佛法,著重於勝義法性的契入,所以能不離煩惱、不著煩惱,於生死海中利
益眾生,以圓滿一切智──無上菩提。本著這樣的慧悟,攝化眾生,也就處處可行方便。
對於傳統的「佛法」,是有衝擊性的,所以佛教界有「大乘非佛說」,及聲聞法是「小乘
」hi^naya^na的相互對立。
深廣的菩薩大行,是「大乘佛法」的主要部分,而究竟圓滿的佛果,也多方表顯出來。十
方諸佛的淨土,清淨的程度是不一致的。有讚揚某佛與佛的淨土;也有說某佛比其他佛與
佛的國土更好。抑揚讚歎,無非是「為人生善」,引發人的信心而已。佛果,是修菩薩因
行所成的,是「大乘佛法」的通論。人間成佛的釋尊,由於本生ja^taka等傳說,修廣大
因行,怎麼成了佛,還有多種不理想的境遇?依此而引出方便示現的化身
nirma^n!a-ka^ya,真實的法身 dharmaka^ya──二身說。然「初期大乘」經,說「如是
我聞:一時,佛在」某處,還是人間的釋尊。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p104/-3
龍樹作『中論』,依大乘法,貫通『阿含』的中道緣起,說不生不滅,不常不斷[非常非
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出的八不緣起。一切法空,依空而四諦、三寶、世出世法都依緣
起而成立。遮破異計,廣說一切法空,而從「無我我所」契入法性,與釋尊本教相同。一
切法依緣起而善巧成立,特別說明『阿含』常說的十二緣起。在龍樹的『智度論』中,說
到緣起的一切法相,大體與說一切有系說相近(但不是實有而是幻有了)。「三法印即一
實相印」,依根性而有巧拙的差異:這是「通」於『阿含』及初期大乘經的!說到「大乘
佛法」的修行,主要是菩提願,大悲與般若(無所得為方便)。由於眾生根性不一,學修
菩薩行的,也有信願增上,悲增上,智增上的差異(經典也有偏重的),但在修菩薩行的
歷程中,這三者是必修而不可缺少的。如有悲而沒有菩提願與空慧,那只是世間的慈善家
而已。有空慧而沒有悲願,那是不成其為菩薩的。所以大乘菩薩行,是依此三心而修,主
要是六度,四攝。布施等是「佛法」固有的修行項目,大乘是更多的在家弟子發心,所以
布施為先。菩薩大行的開展,一則是佛弟子念佛的因行,而發心修學;一則是適應世間,
悲念世間而發心。龍樹論闡揚的菩薩精神,我在『印度之佛教』說:「其說菩薩也,一、
三乘同入無餘涅槃,而(自)發菩提心,其精神為忘己為人。二、抑他力為卑怯,自力不
由他,其精神為盡其在我。三、三僧祇劫有限有量,其精神為任重致遠。菩薩之精神可學
,略可於此見之」。菩薩行的偉大,是能適應世間,利樂世間的。初期「大乘佛法」與「
佛法」的差異,正如古人所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華雨集第四冊》
一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 p39/7~p40/-1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561vK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