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magewind (秋水連天)
看板Buddhism
標題[轉錄] 妙雲集導讀(三)聞思篇---第九章 第一節
時間Wed Jun 28 08:53:33 2006
第九章 菩薩道之實踐
第一節菩薩道之形成
一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ja^taka等傳說。但到底
在什麼情況下,成立「菩薩」bodhisattva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
是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
這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銅鍱部Ta^mras/a^t!i^ya的『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
緣起而成佛時,都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說到了菩薩。與此相當
的『雜阿含經』,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又如『中阿含經』的『長
壽王本起經』,『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
或作「盡」)道(或作「覺」)時」,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漢譯『長阿
含經』的『大本經』,說到毘婆尸Vipas/yin成佛以前,稱為菩薩,與『長部』相合。漢
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 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
Vibhajyava^din的。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誦本。可見『阿含』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
存原型,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
傳說的「菩薩」,加入『阿含經』了。未成佛以前,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
都稱之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Bha^rhut 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
,有釋尊從兜率天Tus!ita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髮髻,為三十三天
Tra^^yastrim!s/a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尊入胎」、「世尊的髻祭」。
Bha^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
尊,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
在傳說中,有彌勒Maitreya及釋迦S/a^kya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律
中,彌勒成佛的事,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
律陀Aniruddha的本起。次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
村邑相近」。那時,有名為螺S/an%kha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
阿夷哆 Ajita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佛。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
當的。但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
轉輪王,彌勒成佛,主體部分,與『說本經』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
,與『長部』說一致。彌勒成佛,是「譬喻」(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
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說本經』增入了阿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
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彌勒成佛,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
,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傳說為然燈佛Di^pam!kara時。當時,釋尊是一
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卻(雲‧雲雷──Megha,或名善慧Sumati,
或名無垢光。青年以「五華獻佛」,「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佛給予未來世中
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
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律』,才編入律
部。『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菩薩、彌勒菩薩。但這是後起的
「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Sthavira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
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
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
傳(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
「菩薩」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
行圓滿,百劫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
的成立,不可能遲於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
四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
集的道。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
脫生死,證入涅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二、
在佛陀遺體、遺物、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
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
。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上也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
正覺」)。決定趣向三菩提,不正是聲聞弟子的目標嗎?如佛於波羅奈Va^ra^n!asi^轉法
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出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
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教界,一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
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具一樣。在這普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
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三、部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
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佛
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死中,稱
之為聲聞s/ra^vaka、辟支佛pratyeka-buddha,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大修行,多生累劫
,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bodhisattva ,就是勇
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於西
元前二00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
為菩薩的論定。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a^rhut塔上的銘刻
,仍作「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的語
法,不足以證明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
是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
說。菩提 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
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
聲聞菩提就沒有分別了。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書所說── 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今依佛教
所傳來說:薩埵sattva 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
。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
傳的菩薩,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
情對於(無上)菩提的態度。初期大乘經的『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
「大有情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
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熹
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
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
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
耶,槱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
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槱法」心。菩薩,
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
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第六,薩埵是「
附著」義;第七,是「力義」;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
,菩薩是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
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
二 菩薩修行的階位
成佛以前,為了求得無上菩提,久修大行的,名為菩薩。菩薩過去生中的久遠修行,功德
展轉增上,這是當然的事。對無量本生所傳說的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古人漸漸的分別前
後,而菩薩的修行階位,也就逐漸的顯示出來,這是大乘菩薩行位說的淵源。
屬於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說菩薩有「四種微妙性行」。屬於說出世
部Lokottarava^din的『大事』,也說到「四行」。法藏部出於分別說部
Vibhajyava^din ,說出世部出於大眾部Maha^sa^m!ghika,部派的系統不同,而所說卻
相近。可能是:說出世部的教區,在梵衍那Ba^miya^n,即今Ghorband河與Indu河上流,
梵衍那谿谷山地;法藏部盛行於罽賓,化區相近,所以有共同的傳說。「四行」是:
『佛本行集經』 『大事』
自行性 自行性(prakr!ti-carya^)
願行性 願行 (pran!idha^na-c.)
順性行 順行 (anuloma-c.)
轉性行 不退行(anivartana-c.)
依『佛本行集經』,一、「自性行」:在沒有發願成佛以前,「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
父母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尊卑親疏,知已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
行其餘善業」,這是菩薩種姓。雖沒有發心,也不一定見佛,卻已成就了重道德,重宗教
,又能多作慈善事業的性格。這是生成了的菩薩種姓,也可能是從積集善根,成就這樣的
菩薩法器。二、「願性行」:是發願希求無上菩提。三、「順性行」:是隨順本願,修六
波羅蜜多成就的階段。四、「轉性行」:依『大事』是「不退轉行」,就是供養然燈佛
Di^pam!kara,蒙佛授記階段。『佛本行集經』說:「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
誦則知」。這是說,供養然燈佛,蒙佛授記的事,讀誦然燈佛授記「因緣」,就可以明白
。然燈佛授記,正是不退轉位。所以『佛本行集經』與『大事』,所說的意義相同;『佛
本行集經』的「轉性行」,應該是「不退轉性」的訛脫。四性行,明確的分別出菩薩的行
位──種性位,發心位,隨順修行位,不退轉位。後三位,與『小品般若經』說相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5/-6~p134/-4
菩薩修行的階位,大乘立有種種行位。部派佛教中,也有「十地」說。如『修行本起經』
說:「積德無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太子瑞應本起經』(可能屬化
地部﹞說:「修道德,學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功
行滿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補處」。這些不明部派的佛傳,都說到了十地。『佛本行集經
』,在所說「一百八法明門」中,也說:「從一地至一地智」。十地說似乎為各部派所採
用,雖然內容不一定相同。現存說出世部的『大事』,有明確的十地說,十地是:初「難
登地」dura^roha^ 二「結合地」baddhama^na^ 三「華莊嚴地」pus!paman!d!ita 四「明
輝地」rucira^ 五「應心地」cittaviatara^ 六「妙相具足地」ru^pavati^ 七「難勝地
」durjaya^ 八「生誕因緣地」janmanides/a 九「王子位地」yauvara^jyta^ 十「灌頂地
」abhis!eka
『大事』的十地說:初地是凡夫而自覺發心的階位。第七地是不退轉地。第八生誕因緣,
第九王子,第十灌頂,這是以世間正法化世的輪王,比擬以出世法化世的佛。輪王誕生,
經王子,也就是太子位,然後灌頂。灌頂,是印度國王登位的儀式,灌了頂就成為(國)
輪王。十地的生誕因緣,是成佛的因緣圓滿,決定要誕生了。王子位,是從兜率天下降,
出胎,直到菩提樹下坐。灌頂位,就是成佛。這一十地說,與大乘「發心」等「十住(地
)」說,及「歡喜」等「十地」說,都有類似的地方,特別是十住說。第七不退住,第八
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第十灌頂住 ──這四住,與『大事』的(七──十)後四地,
無論是名稱,意義,都非常相近。初發心住,也與初難登地相當。『大事』十地與大乘的
十住說,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歡喜等十地,雖名稱不同,然第五難勝地sudurjaya^,與
『大事』的第七難勝地durjaya^相近;第十法雲地,經說十方諸佛放光,為菩薩灌頂,也
保存最後灌頂的古義。部派的十地說,彼此不一定相合,但依『大事』的十地說,也足以
看出與大乘菩薩行位的關係。
三 菩薩行──波羅蜜多
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蜜多(或簡譯為「波羅
蜜」)的。波羅蜜多pa^ramita^,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
成辦,亦名到彼岸」。附注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在一般習用語
言中,波羅蜜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
S/a^riputra,於戒、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得究竟就是pa^rami^patta的義
譯。所以,波羅蜜多是可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
波羅蜜多,是「因得果名」。這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菩薩的波羅蜜多行,在分類方面,也是各部的意見不一,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
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上──中)說:
「如說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
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溼
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復有別說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
聞及忍」。
迦溼彌羅Kas/mi^ra論師,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毘婆沙師Vibha^s!a^,立四波
羅蜜多──施、戒、精進、般若。「外國師」,在名稱上看來,是迦溼彌羅以外的外國師
。然依『大毘婆沙論』所見,在思想上,外國師與「西方師」,「犍陀羅Gandha^ra師」
,大致相近。所以外國師是泛稱古代罽賓區的佛教。外國師立六波羅蜜多──施、戒、忍
、精進、靜慮、般若。在部派中,流行於罽賓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
,梵衍那 Ba^miya^n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大事』的『多佛品』,不明部派的『修
行本起經』,都說到六波羅蜜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說:「修行滿六波羅蜜
」,是根本說一切有部的律師說。『增壹阿含經』『序品』說:「人尊說六度無極」,傳
說為大眾部 Maha^s^am!ghika說。六波羅蜜多,是多數部派所通用的,所以大乘佛法興起
,也立六波羅蜜多。另一派的六波羅蜜多說,是:施、戒、聞、忍、精進、般若。菩薩波
羅蜜多行,不立禪(靜慮)波羅蜜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同,這是值得注意的。
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覺音Buddhaghos!a引『佛種姓』頌,立十波羅蜜多:施、
戒、出離、智慧、精進、忍、真諦、決定、慈、捨。然『小部』的『譬喻』中,『佛譬喻
』與之相當的,為六九──七二頌,似乎沒有說到智慧。文中的「無上之悟」,是波羅蜜
多圓滿的果證,不屬於因行。頌中說:「行真諦加持,真諦波羅蜜滿足」。加持
adhit!t!ha^na,即「真諦決定」──「決定」的異譯。依此文,加持(決定)是否可以
離真諦而別立呢!『所行藏』分三段──施、戒、出離等,在出離段中,說到了出離、決
定、真實、慈悲、捨──七波羅蜜。但在攝頌中,又說到忍波羅蜜,與十波羅蜜不相符合
。銅鍱部古義,到底立幾波羅蜜多,似乎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因此想到,『佛譬喻』初頌
說:「三十波羅蜜多滿」。「三十」,不知是什麼意義!也許是初說三波羅蜜多,其後又
成立十波羅蜜多。後人綜合的說「三十波羅蜜多」,安在『佛譬喻』的最初吧!銅鍱部所
傳波羅蜜多,有「真諦加持」,這是與「諦語」有關的。或有智,或沒有智,同樣的都沒
有禪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合。
釋尊過去生中事──「本生」與「譬喻」的內容,加以選擇分類,被稱為波羅蜜多的,或
四、或六、或八、或十。波羅蜜多的名數,雖有不同,而都是出於傳說中的「本生」或「
譬喻」。依釋尊所行的而一般化,成為一切菩薩所共行的波羅蜜多。銅鍱部所傳(八波羅
蜜),本沒有般若波羅蜜多,這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般若是證悟的,如菩薩而有智慧,那
就要證入實際了。所以無上菩提是果證,而不是波羅蜜多行。但在罽賓區的佛教,一般都
公認般若為波羅蜜多。在釋尊過去所行事,那些是般若波羅蜜多呢?『大毘婆沙論』說:
「菩薩名瞿頻陀,精求菩提,聰慧第一,論難無敵,世共稱仰」。瞿頻陀Govinda是『長
阿含經』的大典尊。而『根有律藥事』又別說:「皆由口業真實語,昔名藥物大臣時,牛
出梵志共論義,當滿般若波羅蜜」。『根有律』所說,是大藥的故事。這二事,都只是世
俗的聰敏,與體悟的般若不同。除六波羅蜜多一系外,佛教界多數不立禪波羅蜜多。康僧
會所譯的『六度集經』,舉「禪度無極」九章。「得禪法」、「比丘得禪」、「菩薩得禪
」──三章,都是說明的,沒有本生或譬喻。「太子得禪」三章,佛得禪,都是釋尊最後
生事。「常悲菩薩本生」,是引用『般若經』的,解說為釋尊本生,也與經說不合。這樣
,「禪度無極」九章,只有「那賴梵志本生」,可說是過去生中所行。在釋尊的「本生」
與「譬喻」中,當然有修禪的,但禪定帶有獨善的隱遁風格,不能表現菩薩求無上道的精
神。所以部派佛教所傳說的菩薩,是不重禪定的。在聲聞學者看來,菩薩是「不修禪定,
不斷煩惱」的。『小品般若經』也說:菩薩不入深定,因為入深定,有退轉聲聞果的可能
。部派佛教所傳的(原始的)菩薩,或不重般若,或不重禪定。天台宗稱之為「事六度菩
薩」,是很適當的名稱!那時代傳說的菩薩,的確是從事實的實踐中去修菩薩行的!
波羅蜜多,最通遍流傳的,是六波羅蜜多。在大乘佛法興起時,有『六波羅蜜經』,大約
與『六度集經』為同性質的教典。從釋尊的「本生」與「譬喻」中,選擇多少事,約六波
羅蜜而編為六類,作為大乘行者,實行六波羅蜜多──菩薩道的模範,為最早的大乘經之
一。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三章 p136/-2~p143/-2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5a1oe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40.17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