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第十二章 淨土的意義與念佛法門(傳統中國佛教之特色) 【12-1.淨土在佛法中的意義】 淨土的信仰,在佛法中,為一極重要的法門。他在佛法中的意義與價值,學佛人是應該知 道的。一般人聽說淨土,就想到西方的極樂淨土,阿彌陀佛,念佛往生。然佛教的淨土與 念佛,不單是西方淨土,也不單是稱念佛名。特重彌陀淨土,持名念佛,是中國佛教,是 承西域傳來而發展完成的。現在,從全體佛法的觀點,通泛的加以條理的說明。 我時常說:「戒律與淨土,不應獨立成宗」。這如太虛大師說:「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 乘共庇」。戒律是三乘共同的基礎,不論在家出家的學者,都離不開戒律。淨土為大小乘 人所共仰共趨的理想界,如天台、賢首、唯識、三論以及禪宗,都可以修淨土行,宏揚淨 土。這是佛教的共同傾向,決非一派人的事情。站在全體佛教的立場說,與專宏一端的看 法,當然會多少不同。 先說淨土的意義。土,梵語Ks!etra,或略譯為剎。剎土,即世界或地方。淨土,即清淨 的地方。淨,是無染污、無垢穢的,有消極與積極二義。佛法說淨,每是對治雜染的,如 無垢、無漏、空,都重於否定。然沒有染污,即應有清淨的:如沒有煩惱而有智慧;沒有 瞋恚而有慈悲;沒有雜染過失而有清淨功德。這樣、淨的內容,是含有積極性的。所以淨 是一塵不染的無染污,也就是功德莊嚴。 西洋學者,說「真」、「美」、「善」;或約宗教的意義而加一「聖」。真,佛法是非常 重視的,如說實相、真如、勝義。善,是道德的行為,即佛法所修的種種功德行。美,在 佛法中,似乎不重要。如美妙的顏色、音聲,每被指責為五欲境界而予以呵斥的。其實、 佛法的清淨,實含攝得美妙與聖潔的意義。西洋學者,以為聖是真美善的統一,而有超越 性的。佛法中,離錯誤的認識即真;離罪惡的行為即善;離染污的清淨即美。而此「淨」 ,也即能表達真美善的統一,又是超越世俗一般的。宗教的宏揚在世間,要求(認識的) 真,要求(意志的)善,更要有含攝得合理化的藝術性的(情感性的)美滿生活。在過去 ,佛教的音樂、圖畫、譬喻文學、佛像雕刻、塔廟建築等,在佛教的發展中,都是非常重 要的。佛教的流行人間,必須理智與情意並重,適合眾生的要求,才能得合理的發展。偏 於理智,冷冰冰的生活,每不免枯寂;偏於情感,熱烘烘的生活,又易於放逸,失卻人生 的正軌。唯有智情融合而統一,生活才有意義,才能淨化人性而成賢成聖。佛法的莊嚴或 嚴淨,實有非常的意義。佛學的研究者,特別是阿毘達磨論師,每忽略了這一意義。如從 譬喻者、大乘學者,佛法流行世間來說,即能肯定嚴淨的偉大意義。 淨土,即清淨的地方,或莊嚴淨妙的世界。佛法實可總結他的精義為「淨」,淨是佛法的 核心。淨有二方面:一、眾生的清淨;二、世界的清淨。阿含中說:「心清淨故,眾生清 淨」;大乘更說:「心淨則土淨」。所以我曾說:「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 義,一以淨為本」。聲聞乘所重的,是眾生的身心清淨,重在離煩惱,而顯發自心的無漏 清淨。大乘,不但求眾生清淨,還要剎土清淨。有眾生就有環境,如鳥有鳥的世界,蜂有 蜂的世界;有情都有他的活動場所。眾生為正報,世界為依報,依即依止而活動的地方。 如學佛而專重自身的清淨,即與聲聞乘同。從自身清淨,而更求剎土的清淨,(這就含攝 了利益眾生的成熟眾生),才顯出大乘佛法的特色。所以、學大乘法,要從兩方面學,即 修福德與智慧。約偏勝說,福德能感成世界清淨,智慧能做到身心清淨。離福而修慧,離 慧而修福,是不像大乘根器的。有不修福的阿羅漢,不會有不修福德的佛菩薩。大乘學者 ,從這二方面去修學,如得了無生法忍,菩薩所要做的利他工作,也就是:一、「成就眾 生」;二、「莊嚴淨土」。使有五乘善根的眾生,都能成就善法,或得清淨解脫;並使所 依的世間,也轉化為清淨:這是菩薩為他的二大任務。修福修慧,也是依此淨化眾生與世 界為目的的。這樣、到了成佛,就得二圓滿:一、法身圓滿。二、淨土圓滿。眾生有依報 ,佛也有依報,一切達到理想的圓滿,才是真正成佛。了解此,就知淨土思想與大乘佛教 ,實有不可分離的關係。淨土的信仰,不可誹撥;離淨土就無大乘,淨土是契合乎大乘思 想的。但如何修淨土?如何實現淨土?還得審慎的研究! 《淨土與禪》p.1~5 【12-2.易行道與難行道】 稱名念佛,是易行道。橫超三界,十念往生。這因為,仗彌陀的慈悲願力,他力易行。淨 宗大德,大都結論為如此。然考究經論所說的難行道與易行道,卻別有一番道理。 弘揚淨土的大德居士,都以龍樹『十住毘婆沙論』為據,明念佛是易行道。然龍樹也還是 依『彌勒菩薩所問經』來的,大家卻不知道。此經,菩提流志譯,編於『大寶積經』的一 百十一卷;西晉竺法護已有翻譯。經中說:「彌勒菩薩於過去世修菩薩行,常樂攝取佛國 ,莊嚴佛國。我(釋尊)於往昔修菩薩行,常樂攝取眾生,莊嚴眾生」。這可見,釋迦以 下度眾生為行,彌勒以攝取淨土為行。這即是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差別。所以說:「彌勒菩 薩往昔修菩薩道時,不能(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施捨手足頭目,但以善巧方便安樂之 道,積集無上正等菩提」。所說善巧方便安樂道,即彌勒菩薩,「晝夜各三,正衣束體, 下膝著地,向於十方說此偈言:我悔一切過,勸助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 晉譯)。『寶積經』廣說,即禮敬諸佛、懺悔、發願、隨喜、請佛說法、請佛住世、隨順 佛菩薩學,與普賢十大願王頌略同。這是易行道,易行的意義,即安樂行,以攝取淨佛國 土為主。而釋迦佛所修的是難行道,所以說:「我昔求道,受苦無量,乃能積集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經中即舉釋迦往昔生中,月光王抉眼本生,以明悲心救度眾生苦痛的事證 ,這是難行道。難行的意義,即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苦行。因此,釋迦發心,願「於五 濁惡世,貪瞋垢重諸惡眾生,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乃至眷屬不相和睦」時成佛;而彌勒 發心,「若有眾生薄淫怒癡,成就十善」的淨國土,才成正覺。雖然大乘法是相通的,佛 菩薩願行是平等的;但大乘的初學者,確是不妨以種種門入佛道(如『智論』「往生品」 說),而有此二大流的。如龍樹『智度論』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 ;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佛世界」。這可見,彌勒所代 表的淨土法門,即多集諸佛功德的善巧方便行。菩薩初學佛道,可以有偏重一門的,一以 成就眾生為先,一以莊嚴佛土為先。理解得佛法真義,這不過是菩薩行初修時的偏重,所 以有智增上,悲增上;或隨信行,隨法行等。而圓滿究竟菩提、莊嚴佛國與救度眾生,是 不能有所欠缺的。這樣,學佛最初下手,有此二方便:或從念佛、禮佛等下手;或從布施 、持戒、忍辱等下手。後是難行道,為大悲利益眾生的苦行;前是易行道,為善巧方便的 安樂行。其實這是眾生根機的差別,在修學的過程中,是可以統一的。 易行道,即多集佛功德的淨土行。依『彌勒菩薩所問經』說,即與普賢十大行願相同。但 經論中,不一定為十事。最重要的,是懺悔、隨喜、勸請。一、竺法護譯的『佛說文殊悔 過經』說:一、悔罪,二、發心,三、勸助。勸助中有隨順佛學、勸請說法、勸請住世、 供養。行此等法,以懺悔為主。羅什譯的『思惟要略法』也說:「若宿罪因緣,(念佛) 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隨喜、勸請,漸自得見」。天台家因此而立五悔法。 二、聶道真譯的『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說:一、懺悔;二、忍,即讚許(稱讚如來);三 、禮拜;四、願樂,即隨喜;五、勸請(說法、住世);六、持施,即迴向。此上 ── 『文殊經』與『普賢經』所說,大致與「行願品」同。三、唐那提譯的『離垢慧菩薩所問 禮佛法經』說:一、禮拜,二、懺悔,三、勸請,四、迴向,五、發願,這是以禮佛為主 的。龍樹論中也多明此行,如『十住毘婆沙論』說:念佛(含得禮佛)、懺悔、勸請(說 法、住世)、隨喜、迴向。印度修大乘菩薩行者,常常行此方便行的。『智論』(七)說 :「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事;即懺悔、隨喜、勸請說法及住世」。又說:「 菩薩禮佛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迴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六一)。這都是在禮 佛時行的,內容等於中國的(八十八佛等)懺悔文;簡略的,即觀文的十願。覺賢所譯的 『文殊師利發願經』;即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的行願頌。這大乘法門,與文殊及普賢 ,特有關係。龍樹菩薩發願頌,略同。這可見方便善巧易行道 ── 樂集諸佛功德的淨土 行,本不限於十事,十事是隨順『華嚴經』的體裁而行。行願品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 廣修供養(佛),即與念佛(觀想或稱名)相等。此為特殊的宗教行儀,因為這是修集佛 功德的方便,懺悔的方便。印度菩薩法,一日六時行道,次數多而時間短。中國早晚課誦 ,意義相同,但次數少而時間長,每使人引起倦退心,實不如次數多而時間短為妙。中國 集眾共修,所以不得不次數少而時間長,不免失去了易行道的妙用。易行道(不但是念佛 ),確與淨土有關。如以為修此即可成佛,那就執文害義,不能通達佛法意趣了! 這可依龍樹論而得到正當的見地;一般所說的易行道,也就是根據龍樹論的。龍樹『十住 毘婆沙論』,說到菩薩要積集福德智慧資糧,要有怎樣的功德法,才能得阿惟越致 ── 不退轉。或者感覺到菩薩道難行,所以問:「阿惟越致地者,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隨 聲聞辟支佛地……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這是請 問易行道的方法。龍樹說:「如汝所說,是懧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大人志幹之言也」 。簡單的說,如有這樣心境,根本沒有菩薩的風格。龍樹對於易行道的仰求者 ── 怯弱 下劣者,真是給他當頭一棒。然而,佛菩薩慈悲為本,為了攝引這樣的眾生修菩薩行,所 以也為說易行道。所以接著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 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難行),水道乘船則樂(易行)。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 行精進(難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難行即苦行,易行即樂行,論意極為分明;與 成佛的遲速無關。說到易行道,就是「念十方諸佛,稱其名號」,「更有阿彌陀等諸佛, 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憶念禮拜,以偈稱讚」。易行道的仰求者,以為一心念佛, 萬事皆辦,所以龍樹又告訴他:「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 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這可見易行道不單是念佛,即行願品的十大行願等 。能這樣的修行易行道,即「福力增長,心地調柔……,信諸佛菩薩甚深清淨、第一功德 已,愍傷眾生」;接著即說六波羅蜜。這可見:念佛、懺悔、勸請,實為增長福力,調柔 自心的方便;因此、才能於佛法的甚深第一義生信解心;於苦痛眾生生悲愍心,進修六度 萬行的菩薩行。這樣,易行道,雖說發願而生淨土,於淨土修行;而也就是難行道的前方 便。經論一致的說:念佛能懺除業障,積集福德,為除障修福的妙方便;但不以此為究竟 。而從來的中國淨土行者,「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以為龍樹說易行道;念佛一門,無 事不辦,這未免辜負龍樹菩薩的慈悲了! 禮佛、念佛、讚佛、隨喜、迴向、勸請,特別是口頭稱名,這比起捨身捨心去為人為法, 忍苦忍難的菩薩行,當然是容易得多,這是易行道的本義。通常以為由於彌陀的慈悲願力 ,所以能念佛往生,橫出三界,名易行道,這並非經論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淨土中, 容易修行,沒有障礙,這確是經論所說的。但易行道卻是難於成佛,難行道反而容易成佛 。這如『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中說:釋迦過去所行的是難行苦行道,彌勒所行的 是易行樂行道。彌勒發心,比釋迦早四十劫;「久已證得無生法忍」 ── 得不退轉。結 果、釋迦比彌勒先成佛,彌勒還待當來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的鐵 證嗎? 彌勒修易行道,所以遲成佛。釋迦修難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據傳說:釋迦七日七夜說偈 讚佛,超九劫成佛。說偈讚佛,是易行道,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嗎?這是一般所容易懷疑 的,應略為解說。易行道與難行道,本不過從初下手說。初學者有此二類分別;到成佛, 攝取眾生與攝取佛土的功德,都是要圓滿的。但這不能證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難行道易 成的事證。據傳說,當時「釋迦菩薩……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 純淑,而弟子未純淑」。這因為:「釋迦菩薩,饒益眾生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 為己身,少為眾生故」(『智度論』四)。這顯然是說:釋迦行難行道,多化眾生。弟子 心已純淑,即釋迦的利他功德圓滿;但自利功德還不足。彌勒菩薩多修淨土行,久證無生 忍,自心已純淑了。而一向少為眾生,少修難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純淑,即彌勒的利他功 德沒有圓滿。所以、釋迦的精進讚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難行道易成佛的證明。這如畫龍 與點睛,都是不可缺的;如攝取眾生與莊嚴淨土,是成佛所一定要圓滿的。釋迦修難行道 ,如先畫龍身。等到龍身畫成,精進讚佛如點睛,一點即成龍了。彌勒從易行道入手;如 先點龍睛。睛雖一點就成,而龍身卻不能倉卒畫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這樣、釋迦 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實由於久修難行道,「饒益眾生心多」。其實、這都為初學者作方便 說,學菩薩法而成佛,一切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易行道難成,難行道易成,這確是古 聖經論的正說。 眾生在穢土修行,雖容易退失;生淨土中,環境好,不再退轉。但論修行的速率,穢土修 行,比在淨土修行快得多。如『大阿彌陀經』(下)說:「世尊!……(在此娑婆濁世) ,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一夜,勝於阿彌陀佛剎百歲」。『維摩經』 也說:「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 )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界有十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十事,即六波羅蜜 等。淨土是七寶所成的,衣食等一切無問題,即無布施功德。穢土人惡,要修忍辱,淨土 都是諸上善人,即不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殺盜淫妄諸事,所以要持戒,淨土女人都沒有, 或男女不相佔有,即沒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圓滿,即沒有偷盜可戒。這種種功德 ,生到淨土中,都難於進修。這等於太平盛世,「英雄無用武之地」,無從表顯他的才能 、與救國救人的大功績。穢土是難行的,然因為難行,所以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穢土修 行成佛,為十方諸佛之所稱讚。如『阿彌陀經』中說:「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 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二)、及『寶雲經』、『寶雨經』、『勝天王般 若經』等,都說到穢土修行,比淨土高超得多。龍樹『智度論』(十)說得最為明切:「 娑婆世界中,樂因緣少,有三惡道老病死,……心生大厭,以是故智慧根利。彼(淨土) 間菩薩,七寶世界,種種寶樹,心念飲食,應意即得。如是生厭心(不滿現實)難,是故 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著好飲食中,刀便生垢。……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薩 亦如是,生雜(穢)世界中,利根難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穢土是苦痛的,然 發心行菩薩道,卻是最殊勝的,這無怪釋尊發心遲而成佛早。易行道容易得不退轉,但一 生淨土,即進度遲緩。穢土修行難得不退,如打破難關,就可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與 難行,穢土與淨土,實各有長處。上來,一從經論證明,一從事實證明。理解了經論的意 趣,才得佛法的妙用。易行道與難行道,都是希有方便。「菩提所緣,緣苦眾生」。為眾 生苦,為正法衰,而發菩提心,為大乘法的正常道。善巧方便安樂道,也是微妙法門,依 此而行,可積集功德,懺除業障,立定信心,穩當修行,不會墮落!雖然、佛法住世,還 得有為法為人而獻身命、精進苦行的才得! 依上來的論究,可得這樣的結論。淨土,應以阿彌陀極樂淨土為圓滿,以彌勒的人間淨土 為切要。以阿粊佛土的住慈悲心,住如法性為根本因;以阿彌陀佛土的行願莊嚴為究極果 。在修持淨土的法門中,首先要著重淨土正因。要知道,難行道,實在是易成道。如自己 覺得,心性怯弱,業障深重,可兼修方便善巧的安樂道 ── 易行道:時時念佛,多多懺 悔。如機教相投,想專修阿彌陀佛的淨土行,可依傳說為阿彌陀化身 ── 永明延壽大師 的萬善同歸。多集善根,多修淨業,這才是千穩萬當的!末了,善巧方便樂行道的淨土行 者,必須記著經論的聖訓:「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欲得 阿鞞跋致(不退轉)地者,非但稱名憶念禮拜而已」(『十住毘婆沙論』)。這樣,才能 得樂行道的妙用,不致辜負了佛菩薩的慈悲!(續明‧演培記) 《淨土與禪》p.64~76 【12-3.念佛淺說】 12-3-1.佛七 佛七,是簡稱,具足說應該叫做結七念佛。念佛是大乘的通泛法門,小乘中也有。但現在 ,專指大乘的念阿彌陀佛。念佛,本來有多種念法,而現在是專指稱名念佛。七,是七日 ,在印度早就有小七、大七的二種:小七就是七天;大七是七七四十九天。結七,如結界 一樣,在一定的時限中 ── 小七或大七,專心修學。結七不一定念佛,如參禪有禪七。 但現在是佛七,即在七日中,專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普通的念佛有二種:一是定時念佛,如我們早晚功課的念佛,有一定的時間。二是平時念 佛,這是在行住坐臥的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時念佛,因為時間太短,不容易達到一心不亂 的目的;平時念佛,又都是散心念佛,不容易專精,更不易一心不亂。因此除了這二種念 佛之外,再來結七念佛。結七念佛是一種加行,在這七天之內,擺脫一切的世俗雜務,與 其他法門的修持,專心一意的念佛,這樣才容易實現一心不亂。平時念佛,猶如小火燒水 ,因為火力太小,不容易煮滾一鍋水。定時念佛,猶如斷斷續續的燒開水;火力雖強,但 為時短暫,時斷時續,也不能煮滾。現在的結七念佛,猶如一方面加強火力,一方面繼續 不斷,在這樣的情形下,很容易把水煮滾了。念佛所要達到的一心不亂,在這加行的結七 念佛中,是最易成就的。 佛七法會,與其他法會不同。其他的法會,大都是紀念性質,逢佛菩薩誕生或其他的因緣 ,集會慶祝、紀念,加強我們對佛法的信行,與喚起我們應負的責任。佛七的目標,是願 求往生極樂世界。要往生,就要以念佛為方法,達到一心不亂為關鍵。這是佛七的根本意 義,大家來參加法會,稱念佛名,這是應該首先了解的。 12-3-2.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12-3-2-1.阿彌陀佛 結七念佛,是稱念阿彌陀佛,願求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應先作一簡 要的解說。 佛是覺者,凡圓滿自覺,覺他功德,斷盡一切煩惱習氣的,皆名為佛。阿彌陀佛是諸佛之 一,但因他表徵非常的勝德,所以在諸佛淨土中,特別在中國,阿彌陀佛有著廣大的崇高 的尊敬。古德說:「諸經所讚,盡在彌陀」。我們打開藏經來看,的確大乘經中,多數是 讚揚阿彌陀佛及其淨土的。要明白這裏面的所以然,可從「阿彌陀」的名義去理解。 阿彌陀、平常都說是無量光或無量壽。其實,無量光是阿彌陀婆耶,無量壽是阿彌陀庾斯 ,這都是阿彌陀而又另加字義的。阿彌陀的根本義,譯為中國話,是無量;故阿彌陀佛即 是無量佛。無量是究竟,圓滿、不可限量。如有限量就不能包含一切,無量才含攝得一切 的功德。不但佛的光、壽無量,佛的智慧、願力、神通,什麼都是無量的。不過眾生特重 光明與壽命,所以又順應眾生,特說光壽無量而已。 一切佛的功德莫不究竟,圓滿、無有限量,而阿彌陀佛卻以無量得名。以德立名,著重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圓滿果德。『般舟三昧經』說:觀阿彌陀佛成就時,即見一切佛。 『觀無量壽佛經』也說:觀阿彌陀佛成就,即見一切佛。觀佛,是以一佛身相功德為對象 ,心心觀察,等到觀行成就了,阿彌陀佛現前。觀阿彌陀佛,應該只見一佛現前;而經說 以觀阿彌陀佛方便,即見一切佛。因為阿彌陀是無量,無量即是一切,故見無量佛,即見 一切佛現在前。佛法說佛佛道同,千佛萬佛皆同一佛,毫無差別,平等平等。聲聞乘中說 :一切佛的法身、意樂、功德,一切平等。聲聞法尚且如此,何況大乘?一佛即是一切佛 ,一切佛即是一佛,故見一佛等於見一切佛。阿彌陀譯義為無量,此名表顯了一切佛的究 竟果德,這是阿彌陀佛的本義。十方三世一切佛,無量無邊,似乎漫無統緒,所以由阿彌 陀代表一切佛,顯示一切佛的共同佛德。一切經的讚嘆阿彌陀佛,也等於讚嘆一切佛。從 泛稱的無量佛,成為一佛的特名,來表彰佛佛道同,在名字上,阿彌陀佛得到了優越的勝 利,所以學佛者的信念,自然地集中到阿彌陀佛。 有人說:阿彌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本佛,這是不盡然的。佛佛具足三身,佛與佛間有什麼本 末?又有人說:阿彌陀佛的願力大 ── 四十八願,與娑婆世界特別有緣,所以大家信仰 阿彌陀佛。這也是方便說,佛的誓願無量無邊,豈止四十八願?佛的願力,平等平等,有 何差別?佛是要度盡一切眾生的;除了娑婆世界以外的,難道不是阿彌陀佛所要化度的眾 生?如依這種方便說,便不能顯出阿彌陀佛的特勝。 上就名稱方面講,再從阿彌陀佛所表的特殊功德說。在一切佛中,阿彌陀佛表顯的特殊功 德,就是慈悲救濟。當然佛佛皆有慈悲救濟,慈悲救濟不只是阿彌陀佛的。但這裏是就佛 法的表德說。如觀音的大悲,普賢的大行,文殊的大智,都是約所表的特德說。阿彌陀佛 法會,有觀音,大勢至二菩薩;觀音菩薩也是以大悲救濟為特德的。然觀音與阿彌陀佛的 慈悲救濟,有著重心的不同。觀音菩薩的救濟,著重在一般性的世間現實的。如人世間水 火風災的救濟,貧窮、疾病、無兒無女的救濟等。阿彌陀佛著重在解脫生死,導入佛智。 一般世間的眾生,生死流轉,無有著落處。在苦難的濁土中,又不容易成辦解脫生死,成 佛度生的大業,所以以悲願莊嚴淨土,攝受眾生,作為修行了生死,自度度他的階梯。因 為一生淨土,便得不退轉,直線向上。阿彌陀佛的特德,是這樣的慈悲救濟;一切佛的慈 悲功德,由阿彌陀佛的功德表彰出來。例如在一個政府的組織中,有掌外交,有掌內政, 有掌軍事,各司其職。掌外交的,不一定不懂內政;掌軍事的,不一定不懂外交。不過在 共同的組織下,代表一部門而已。佛菩薩的特德也如是,阿彌陀佛表彰了佛果的慈悲救濟 的特德。普賢、文殊、觀音等,表彰了菩薩的大行,大智,大悲的特德。以慈悲救濟的佛 教說:佛中以阿彌陀佛為代表,菩薩中以觀音菩薩為代表,俗語說:「家家彌陀,戶戶觀 音」,這並不是無因的。彌陀、觀音的慈悲救世,接近眾生,深入人心,所以才會家喻戶 曉。 12-3-2-2.極樂世界 極樂世界是淨土。說到淨土的有無,若對教內人說,以聖教量為證,當然不成問題。若以 此而向不信佛教的外界說,便起不了作用。因為你以佛說為教量,他可以神說的吠陀。新 舊約與可蘭經為教量。各信所信,並不能解決問題,使他起信。要說明淨土的有無,也不 用天眼遠見,也不用神通往來,因為天眼與神通,在不信者,會把你看作錯覺幻覺的。所 以,應該以合理的論證來說明。佛教說世界無量數,這在過去是難以使人信受的,而現在 卻不成問題,天文學家,承認除了這個地球之外,像地球那樣的還有無數的世界。既承認 世界不是一個,而是極多極多。那末進一步說:在無數的世界中,一定有比我們更好的世 界,也有比我們更壞的世界,世界決非完全一模一樣。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是最理想的; 更好的,更理想的世界,就是淨土。佛法說,淨土不只一個,極樂世界,就是無數淨土中 的一個。至於說西方,方向本是沒有絕對性的,東看是西,西看是東。向東向西都可以。 如我們要到歐洲,一直向西,一直向東都可以。不過在無限量的宇宙中,依據我們所住的 世界,日出日落的方向觀念,指說為西方(日落處,含有深意,見『淨土新論』)。這樣 的指方立向,多一層事實的肯定,容易使人們起決定信。極樂世界,雖你我都沒有見到, 都沒有去過,然據理而論,這是完全可能的。是可能的,是佛說的,為什麼不信? 說到淨土的狀態,應該知道,這是適應眾生根機,在眾生可能想像的範圍中,加以敘述的 。如佛出印度,現有印度所推重的三十二相;日本的佛像,每蓄有日式短鬚;緬甸的佛像 ,人中特短,這皆是通過主觀心理而反映出來的。佛的淨土也如此,也是經過主觀而表達 出來的。佛出印度,佛說的淨土,也是適應當時印度人的可能信解而敘述的。真正的淨土 ,依我看,比經上說的,實在還應該要美滿莊嚴得多!淨土的情況,可分三點來說: 一、自然界的豐美:根據『阿彌陀經』及『觀無量壽佛經』的說明,極樂淨土自然界是非 常的莊嚴。土地平坦,沒有崎嶇山陵;沒有晝夜,長在光明中;寶樹成行;金沙布地。物 質生活的享受,極為豐富。生活所需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可以自由取給,不像我們 娑婆世界的貧苦窮乏,不平等。 二、人事界的勝樂:我們這個穢惡的世界,人與人之間,充滿了鬥爭,嫉妒,瞋恨,造成 無邊的苦痛。極樂世界,與此處適得其反,人與人間,平等和樂。走獸根本沒有,飛禽都 是變化所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的都是功德殊勝的諸上善人,一生補處的菩薩就不少。菩 薩與聲聞聖者,無量無數;再次的,也是一心一意修學清淨佛道的善人。在良師益友的策 勵下,都能不斷的向上。所以不但和樂,而且非常殊勝。 三、身心的清淨:生極樂世界的,都是蓮花化生。由於自己的願力,佛菩薩的悲願,不須 父母為緣,化生於蓮華中。佛經所說的佛菩薩,每處蓮華座。蓮花為出於淤泥而清淨的, 離了一切煩惱,得到身心清淨,成為聖者,所以以蓮花的出塵不染為喻。修念佛行而生淨 土,所以也是化生於蓮花中的。極樂淨土中,身無老病死苦。一般的胎生、卵生、濕生, 皆有老病之苦,化生是沒有這些痛苦的。其他的化生,也有死苦。而極樂世界的眾生,在 未得無生法忍前,決不會死亡的;得了無生忍,也不會再感死苦。淨土中不但沒有身體的 老、病、死苦,連心中的煩惱 ── 貪、瞋、癡苦也沒有。初生淨土的眾生,煩惱習氣當 然未曾斷除;但由於環境的特勝,雖有煩惱,而緣缺不生。淨土的黃金如糞土,物質所需 可以自由取給,還生什麼貪心?諸上善人,共聚一處,和樂融洽,那裏會起瞋心?正信正 行,當然不會起邪見等癡心。起煩惱的因緣不具足,當然不會有煩惱,所以身心都非常清 淨。 由於自然界的豐美,眾生界的勝樂,身心界的清淨,所以名為極樂世界。這世界為阿彌陀 佛無邊功德所莊嚴,為攝化眾生的方便而成立,發願求生淨土,就以此為目標。 12-3-2-3.念佛法門三特徵 念佛(稱念阿彌陀佛)法門,有三種特徵: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異方便。此三 者,在一切佛法中,無論是大乘或小乘,本來都是普遍具有的,不過糅合這三點而專門闡 揚顯示的,唯是念佛淨土法門。 一、他增上:他增上的反面,是自增上。修學佛法,有依自力和依他力二種,自力即自增 上,他力是他增上。我常說佛法重於自力,但並不是說到自力,便完全否定他力,因為他 力也是確實存在的。例如一個人生存於世間,不能專靠自力或他力,而是依著自他力的展 轉增上。如小孩必由父母養育,師長訓導,一直到長大成人,在社會上也還得依靠朋友。 同時他所需要的衣服飲食等資生物,也都不是全由自力供給。所以就世間法說,一個人的 生存,決無專賴自力而可以孤獨存在的。佛法中,如聲聞乘特重自力,但也不能不依靠他 力。如歸依三寶,即是依三寶的加持力;在修學的時候,也須要師長同學的引導與勉勵。 特別是受戒,要經三師、七證,三白羯磨,戒體才得成就。若犯僧伽婆尸沙重戒,則須依 於二十清淨大德,至心懺悔,罪垢才能蠲除。這僅就小乘說,實則一切佛法莫不如此。我 平常總是說,佛法是專重自力的,所謂「各人生死各人了」,這話本是絕對的正確。如佛 的兒子,佛的兄弟,若不自己努力修學,佛也不能代他們了生死。但這並非沒有他力,不 過任何事情的成辦,一切他力,都要透過與自力的合理關係。諸佛、菩薩、羅漢,以及師 長道友,固能給予我們的助力,但這種助力,必經我們自力的接受和運用,才能顯出它的 功能。所以外來的力量並非無用,而是要看我們自己有沒有能力去接受它,運用它。假如 自己毫不努力,一切都依賴他力,那是絕不可能的,比方患貧血症,可以輸血補救,但若 身體壞到極點,別人的血也是救不了的。換句話說,必須自身還有生存能力,然後才能吸 受他人之血,以增強自己的身命。 接受他力,最要緊的是自覺到有一種力量在支持我們。如小孩正在害怕時,有人對他說: 你媽媽就在身邊呢!立刻就會發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他不再害怕。這因為,小孩自己知 道母親是他的保護者,所以一聽說媽媽,便無所畏懼了。一般人,特別是怯弱的人,當他 沉淪在苦惱絕望之中,一旦自覺到有某種力量支持他,便能做出很多平時所不能做的事情 。一個國家亦如此,當他發生危急困難時,若有其他國家發表支援的聲明,人心便會轉趨 安定,而發揮出莫大力量,克服困難。如自己不求改進,那末外力的援助,不能拯救這一 國家的危亡。他力,要依自力而成為力量。有時,明明是自力,卻可以化自力為他力,因 而增進自力的。如夜晚走路,有人怕鬼便唱起山歌來。聽到了自己的歌聲,好像有了同伴 ,有了支持他的力量,使他不感孤獨,不再怕鬼。又如小孩害怕的時侯,即使母親在他的 旁邊,而他自己不曉得,還是一樣的害怕。反之,母親並不在,聽人說母親就來了,也會 使他堅強起來。所以,外來的他力,或者只是自力化而為他力,只要自己知道,知道外來 有某種力量,確能援助自己,即能發生效用。稱念阿彌陀佛,依佛力而往生淨土,即是他 力。但從上解說,我們可以知道,確有阿彌陀佛,但如不知不信不行,也仍然無用,不得 往生西方。一分學佛者,為了讚揚阿彌陀佛,不免講得離經。一隻鸚鵡,學會念「阿彌陀 佛」,一隻鵝跟著繞佛,都說牠們往生西方。大家想想,鸚鵡與鵝,真能明了阿彌陀佛與 極樂世界嗎?也有信有願嗎? 自力與他力,必須互相展轉增上。如果專靠他力而忽略自力,即與神教無異。依佛法說, 便不合因果律。不管世間法也好,佛法也好,若能著重自力,自己努力向上,自然會有他 力來助成。如古語說:「自助者人助之」。不然,單有他力也幫不了忙,所以佛教是特重 自力的宗教。大凡一個人的能力越強,自力的精神也就越強。如小孩的生存能力薄弱,即 依賴他力,漸漸長大,生存能力漸強,自力的表現也就漸漸明顯。故佛法的他力法門,如 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龍樹與馬鳴等,都說是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說。教法被機而設,這 是特為能力差的怯弱眾生說的。念佛法門,是屬於他力的,依阿彌陀佛慈悲願力的攝受, 才有往生淨土的可能;若沒有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則不能往生。 二、易行道:易行道,這名稱出『十住毘婆沙論』。龍樹說:菩薩得不退轉,要修四攝、 六度種種難行苦行,極不容易。於是有人就問:有沒有比較容易行的?龍樹即批評說:這 是下劣根性,無大丈夫氣。菩薩學佛,應難行能行,勇往直前,不該自卑。但為了適應根 性,他畢竟還是依經而說出易行道。易行道,並非專指念佛,而是概括普賢的十大願,即 禮佛、讚佛、供養佛等。這些所以被稱為易行道,是因為容易學,容易做,並不是說學了 這些法門就容易成佛。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念佛、禮佛、讚佛、供養佛等等,都是嘴 裏念,心裏想。就是供佛,也是在觀想中供養。所以易行道的易行,即在乎自心觀想,不 須依具體事物去實行。不能勝解觀修,口頭念也可以。從口頭誦持,再引起內心的思惟。 若真正讚佛,就得造偈如實稱嘆。真正供佛、就得不惜犧牲一切而作供養,這就難行了。 易行道,即依緣佛果位的種種功德,而去觀想或稱念。這原出自『彌勒菩薩功德經』,說 釋迦佛因中修難行道,精勤苦行,發願於五濁惡世成等正覺。而彌勒則是修的易行道,故 將來在淨土成佛。約此說,一般的念佛、讚佛、隨喜、懺悔、勸請、迴向,可以增長善根 ,消除業障,都是屬於易行道。念阿彌陀佛,就是易行道的一種。『十住論』說易行道念 佛,也並不是專念阿彌陀佛的。易行道的禮佛、讚佛、供養佛等,處處以佛為中心。菩薩 修布施持戒六度等行,是難行道。龍樹說:菩薩發心有依大悲心修種種難行苦行;有依信 精進心,樂集佛功德,往生淨土的。這二種,也即是初學的二門路:前者從悲心出發,修 難行道;後者從信願出發,修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難行的前方便,兩者並非格格不入 。『十住毘婆沙論』說:易行道不但是念佛,包含念菩薩、供養、懺悔、隨喜等等,菩薩 依此行門去修,到信心增長的時候,即能擔當悲智的難行苦行。對於初心怯劣的根性,一 下子叫他發心修大悲大智,是受不了的,或即退心不學。故修學佛法,不妨先依易行道, 漸次轉進增上,至信願具足,而後才修難行道。這麼說來,易行與難行二道,僅為相對的 差別,並非絕對的隔離。 念阿彌陀佛,是易行道,易行是不太勞苦的意思。『十住論』說:或步行而去,或乘舟而 去。乘舟而去,身心不感勞苦,如易行道。但比步行而去,不一定先達目的地。有些學者 ,為了讚揚淨土法門的易行,說什麼「橫出三界」,「徑路修行」。從激發念佛來說,不 失為方便巧說;如依佛法實義,誤解易行道為容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顯然是由於經論 之外,全屬人情的曲說! 三、異方便:異方便,名稱出『法華經』:「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這異方便,也 就是『大乘起信論』的勝方便,其意義可解說為特殊或差別。『攝大乘論』大乘的十種殊 勝,古譯為十種差別。玄奘譯阿賴耶(種子)「親生自果功能差別」,古人即譯作「勝功 能」。所以異方便,勝方便,差別方便,都是一樣,為同一梵語的不同譯法。 方便有兩種,一正方便,二異方便。『法華經』說:「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這不 是不要方便,而是說,在一乘大法中,要捨棄那不合時機的方便,而更用另一種方便來顯 示第一義。 正方便,即三乘共修的方便。佛為聲聞說戒、定、慧三無漏學,及無常、苦、無我、不淨 等觀門,使眾生厭生死苦而出離世間。但這是容易沈溺於獨善厭世的深坑,所以到了大乘 ,除了對無常、苦、無我、不淨等,給以新解說而外,更有異方便來教導。但異方便,不 是聲聞法中所完全沒有的,只不過大乘中特別重視而已。這就是修塔供養,興建廟宇,畫 佛圖像;乃至一低頭,一舉手,或一稱南無佛,皆可成佛道等。這種種方便,特重佛功德 的讚仰,著重於莊嚴。如『法華經』的長者,瓔絡莊嚴,與窮子的除糞,怎樣的氣派不同 !又如華嚴海會,何等的矞皇嚴麗?與小乘大大不同。不著重苦與不淨,而反說樂、淨。 依樂得樂,如『維摩詰經』說的:「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種方便,在小乘是不 大容許的(除了定樂)。大乘強調佛果的無邊莊嚴,總攝一切福德,故特發揚此一教說。 異方便很多,『法華經』所列舉的如何如何「皆可成佛道」,都是。念阿彌陀佛而生淨土 ,『起信論』即明說為勝方便,所以念佛是異方便之一。 他增上及易行道,一切佛法中普遍存在,不過大乘較為著重。異方便,小乘只有一些痕跡 ,而大乘則大為宏揚。尤其是念阿彌陀佛的淨土法門,糅合這三方面,著重這三方面,這 才在佛法中,露出一個嶄新的面目。比之於小乘,顯然有著很大的差異。 我們若不念佛則已,如欲提倡念佛,便非從這些意義去把握不可。這才能認清念佛法門的 特勝處。中國素重圓融,有人從禪淨融通去解說,說什麼「唯心淨土,自性彌陀」。這對 于有取有捨有念的淨土法門,實際是不能表現法門特色的。法門各有差別,真正的念佛, 還是依專門修持淨土法門的去認識。 12-3-2-4.念佛三要 一信:念佛法門,以信、願、行為三要,缺一不可。念佛為佛法的一門,所以修淨土法門 的,對佛法應有正確的信解。淨土經中所說,素來不知佛法的,到臨命終時,得到善知識 的引導,能專誠懇切的念阿彌陀佛,便可以往生淨土。這是不得已的方便,因為人到臨死 ,時間無多,不能再為開導其他的佛法,只好以簡易的阿彌陀佛教他持誦。若說平時學佛 ,只憑一句阿彌陀佛,別的什麼都不要,就可以往生,這與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麼差別 ?所以佛教中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善惡、輪迴解脫等,都應有一明確的信解,這就是信 三寶、信四諦等。假使連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堅信,疑惑不定,說他念佛便可往生,實 在是笑話!所以修淨土的人,先要堅定佛法中的基本信念,然後再加淨土法門的特殊信念 。特殊信心有二: 一、信阿彌陀佛的依正功德:修淨土的人,不但確信淨土的實有,而且還要信得淨土的清 淨莊嚴,是極理想的樂土;信阿彌陀佛成佛以來,說法十劫,有無量功德。但更根本的: 是要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極深、極廣、極有大力。依佛自證說:因圓果滿,自己受用 法樂,當然有良好環境的淨土。然從如來發心為他說:阿彌陀佛在因地時,作法藏比丘, 曾在世自在王佛前,觀種種清淨世界,而後立願,要總合一切清淨世界的嚴淨,莊嚴自己 的淨土,成一極樂世界,以作攝化眾生的道場。眾生生到淨土後,以各種善緣具足,容易 修學,成辦道業。從這悲願教化的觀點去看,淨土是佛為眾生而預備的,是攝化眾生的大 方便。只要眾生能發願往生,決定可以得到接引,這是阿彌陀佛的大願 ── 四十八願的 根本特勝。能信得,一念一日乃至七日,皆可往生極樂世界。如缺乏或不能堅定這一特殊 信念,那末雖信有阿彌陀佛與淨土,也還是不夠的。 沒有真智,沒有斷障,就能往生淨土,站在自力的因果立場,是有問題的。滿身煩惱惡業 的眾生,沒有修集戒定慧的聖道,怎會有進入淨土的資格?沒有淨因,怎能獲得淨果?所 以唯識家說:稱念阿彌陀佛,往生淨土,是別時異趣。這是說,現生念佛,使眾生信解有 佛,積集善種;將來再生人間,修布施、持戒、展轉增上,定慧成就,可以往生淨土,並 不是說現生念佛,便可往生。這譬如說「一本萬利」,約展轉說,並非一下子就有萬倍利 息。這是純依自力的說法。身心清淨,才可與淨土相應,生淨土中。若以唯識家所說十八 圓滿受用土說,非地上菩薩不可。即以勝應身的方便有餘土說,在小乘是羅漢,在大乘也 要伏斷我執。然而,依龍樹所說中觀大乘,有易行道法門,稱念彌陀,命終可得往生的。 這關鍵就在:眾生自力是不夠的,依於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才有可能。所以信修 淨土法門,如對彌陀本願力,缺乏深刻信念,即是信心不具足,不能達成往生的目的。 二、信念佛法門的殊勝德用:一般的說:稱名念佛,只要心口相應,稱念六字洪名,念到 身心清淨,一心不亂,便可往生淨土。如此推重念佛法門,還沒有充分顯出念佛法門的特 勝。如念阿彌陀佛心得清淨,念其他的佛、菩薩、經典、咒語,一切都可以得心清淨,得 心不亂,何必特別宏揚淨土法門?所以除了信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而外,更要信往生淨土 的特殊德用,這就是:往生極樂淨土,在信阿彌陀佛的悲願攝引外。更要信「一心不亂」 ,為獲得彌陀願力攝引的條件,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如能往生,決定不退,在修學菩薩 道的過程中,最為穩當。能確立了這二個信念,然後發願修行,才能精進而達往生的希望 。 二願:信與願不同,勿以為有了信,必然有願;要知凡願必定有信,有信未必有願。總論 佛法,有信心,當然要有願行。然佛法中法門無量,不問它了義的不了義的,方便的真實 的,都各有其特質,有其作用。這些無邊法門雖有信仰,雖有廣泛的宏願 ── 無量法門 誓願學,但在現生的修學中,不一定要樣樣法門,都發願去修持。故深信淨土,不一定發 願而求往生。現在人每每缺乏合理的分別,如見你不掛念珠,不虔誠念(阿彌陀)佛,就 以為你對淨土法門沒有信心。以為你如能信仰淨土法門,為什麼不專精修學!這實在是極 不合邏輯的。如我們對社會的各種正當事業,覺得都有好處,對人類,對國家都極為需要 。但決不能樣樣去做,只能揀擇志趣相投的作為個人的終生事業。修學佛法也如是,法門 無量,應該信,應該願學,但切實修學的,只能選擇與自己意趣好樂相適合的,便由信而 進一步的發願去實行。所以願必有信 ── 願由信來,而深信卻不一定有願行。 淨土法門的願,除願成佛道,願度眾生普通願而外,主要是願生彼國。願生彼國,約目的 說。然在實行中,應該有深一層的願求,就是願得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回向文中,即有此 意。約佛本身說,佛是無時不在悲願攝受眾生。可是眾生自己,不自動的發願要求攝受, 接受佛陀的悲願,便不能為佛所攝受,佛與眾生間便脫了節。如海中救生艇,投下救生圈 或繩索,若落海者心願登舟脫險,卻不想接受救生圈或繩索,試問如何可以得救?所以往 生淨土,要仗阿彌陀佛的慈光攝受,尤須眾生的發願,願意接受佛陀的本願。眾生願與佛 願相合應,往生淨土,才有可能。要知道佛要遍救一切眾生,眾生本身不起信願,缺乏被 救資格,佛也無能為力。這也即是上面所說的他力要通過自力。如太陽光明普照一切,但 不照覆盆之下,佛願遍度一切眾生,但度不了無出離心,不願接受救濟的眾生。佛是大能 ,而不是全能萬能。在救濟一切眾生時,眾生有著自己的因果關係,佛並不能想到做到。 否則,這世界早就沒有眾生了!所以願生淨土,是所願的目的;願受阿彌陀佛悲願的攝受 ,才是發願的實質。 三行:概括的說,行有二:一是往生淨土的助行;一是往生淨土的主行。以淨土三經說, 『阿彌陀經』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長種 種福德,以作生淨土的資糧。『觀無量壽經』說有三品,如孝敬父母,布施、持戒、讀誦 大乘等。大本『阿彌陀經』,也說到布施、持戒等。這些善根福德,修淨土的人,應該隨 分隨力去做,使善根增長,福德增勝。往生淨土,念佛是正因,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緣。有 些念佛人,好走偏鋒,以為生死事大,念佛都來不及,那裏還有功夫去修雜行。專持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經文,他卻巧辯的說 :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就是宿植善根,廣修福德因緣了。這是多大的誤解!經說「不可以 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並非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聞佛名」。求生極樂淨土 ,助行還是需要的。但念一句彌陀的,只有適用於「平時不燒香,臨(命終)時抱佛腳」 的惡人(見『觀經』);一般人平時脩學,應該隨分脩集福德因緣,以此功德迴向淨土。 永明大師的萬善同歸,是比較穩當而正確的說法。 往生淨土的主行,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是皈投依向義,內含希求阿彌陀佛悲 願加持的意義。現在的念佛法門,非常流行,往往失去了本義。稱念是淨土行,照淨土法 門說,應該依信、願而起行。可是有些念佛人,不解念佛之所以,既無信,又無願,這與 淨土法門,當然不合。有些念佛的,以念佛為冥資。有些為了家庭的煩惱而念,為了生意 或政治的失意而念。一心念佛,以精神集中,身體心理,都得到某種清淨,某種喜樂,或 泛起某種特殊心境。於是便自以為得了受用,沾沾自喜,逢人便說念佛好!念佛當然很好 ,但這還不是真正的淨土行者,還不是淨土法門的真利益。充其量,這不過是類似的定境 (正定也極為難得),只是由於精神集中,減少了內心的散亂,浮動,減少一些煩惱而已 。如以此為目的,何必一定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念佛生淨土,當然會有這種心境,而 且更好。若僅此而無信無願,是不能往生的。所以淨土法門的修行(念佛),要在深信誠 願的基礎上,要在渴仰彌陀本願的攝受中去念。空空洞洞的行,不會與阿彌陀佛的慈悲願 力相呼應,不相應便不能生淨土。 信願行的總合,是淨土法門的要訣!三者具足,即得往生。依他力而往生,這不妨舉喻來 說:如美國或某國,為東方人辦了幾個學校,歡迎我們去留學,可以供給膳宿,甚至可以 供給交通工具,他願意我們去,只要我們肯去。如我們對他沒有信心,或自己不發生興趣 ,這當然不能去了。假使你有信有願,願意去一趟,但還缺少一件,還要彼此同意的證明 文件 ── 護照。護照簽了字,你就可坐他的飛機到那邊去。這如淨土行人,在阿彌陀佛 的慈悲願力中,有信、有願,又加上稱念阿彌陀佛的簽字手續,自然可以達到淨土的目的 地。淨土法門的三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不具足三要而稱念彌陀,等於一紙偽造文件 ,起不到實際作用。 12-3-2-5.念佛 一 念:淨土法門,一般都以稱名念佛為主,以為稱名就是念佛。其實,稱名並不等於念 佛,念佛可以不稱名,而稱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要知道,念是心念。念為心所法之一,為五別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義是繫念,心在某一 境界上轉,明記不忘,好像我們的心繫在某一境界上那樣。通常說的憶念,都指繫念過去 的境界。而此處所指稱的念,通於三世,是繫念境界而使分明現前。念,是佛法的一種修 行方法,如數息觀,又名安般念;還有六念門;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處,都以念為修 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後得定。經裏說,我們的心,煩動散亂,或此或彼,剎 那不住,必須給予一物,使令攀緣依止,然後能漸漸安住。如小狗東跑西撞,若把牠拴在 木椿上,牠轉繞一會,自然會停歇下來,就地而臥,心亦如此,若能繫念一處,即可由之 得定。不但定由此而來,就是修觀修慧,也莫不以念為必備條件。故念於佛法中,極為要 重。 念有種種,以所念的對象為差別,如念佛、法、僧、四諦等。現說念佛,以佛為所念境界 ,心在佛境上轉,如依此得定,即名為念佛三昧。然念重專切,如不專不切,念便不易現 前明了,定即不易成就。要使心不散亂,不向其他路上去,而專集中於一境,修念才有成 功的可能。經中喻說:有人得罪國王,將被殺戮。國王以滿滿的一碗油,要他拿著從大街 上走,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即赦免他的死罪。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脅,一心一意顧視 著手裏的碗。路上有人唱歌跳舞,他不聞不看;有人打架爭吵,他也不管;乃至車馬奔馳 等種種境物,他都無暇一顧,而唯一意護視油碗。他終於將油送到國王指定的目的地,沒 有潑出一滴,因此得免處死。這如眾生陷溺於無常世間,受著生死苦難的逼迫,欲想出離 生死,擺脫三界的繫縛,即須修念,專心一意的念。不為可貪可愛的五欲境界所轉;於可 瞋境不起瞋恨;有散亂境現前,心也不為所動。這樣專一繫念,貪瞋煩動不起,心即歸一 ,寂然而住。於是乎得定發慧,無邊功德皆由此而出。反之,若不修念,定心不成,雖讀 經學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勝功德,不過多獲一點知識,多修一些福業而已 。 二 念佛:念佛,一般人但知口念,而不曉得除此以外,還有更具深義的念佛。如僅是口 稱佛名,心不繫念,實是不能稱為念佛的。真正的念,要心心繫念佛境,分明不忘。然佛 所顯現的境界,在凡夫心境,不出名、相、分別的三類。 依名起念:這即是一般的稱名念佛,是依名句文身起念,如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即 是名。而名內有義,依此名句繫念於佛 ── 以「南無阿彌陀佛」作念境。這是依名起念 ,故稱名也是念佛。 不過,稱念佛名,必須了解佛名所含的意義,如什麼都不知道,或以佛名為冥資等,雖也 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終不能往生極樂。這算不得念佛的淨土法門,因為他不曾了解 極樂世界的情形,和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無信無願,泛泛稱名,這與鸚鵡學語,留聲機 的念佛,實在相差不多。有一故事:有師徒兩個,徒弟極笨,師父教他念佛,他始終念不 來,老是問師父怎樣念。師父氣不過,罵他道:「你這笨貨」!並且把他趕跑。可是他卻 記住了,到深山裏去,一天到晚,念著「你這笨貨,你這笨貨」。後來師父又去找他,見 他將飯鍋子反著洗,覺得徒弟已得功夫。便問他這一向修的什麼功,他說就是師父教我的 :「你這笨貨」。師父笑道:「這是我罵你,你怎把它當佛在念」?一經點破,徒弟了解 這是罵人的話,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心繫一境而不加分別,可以生起這種類似的定 境,引發某種超常能力。但一加說破,心即起疑,定力也就退失。當然,稱名念佛,決不 但是如此的,否則何須念佛,隨便念桌子板凳,不也是一樣嗎?須知道,阿彌陀佛是名, 而名內包含得佛的依正莊嚴,佛的慈悲願力,佛的無邊功德。必須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 的信願,從信願中去稱名念佛,求生淨土。 依相起念:這是觀想念佛,念阿彌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或先觀佛像,把佛的相好莊嚴 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這種念佛觀,也可令心得定。我遇見的念佛的 人,就有靜坐攝心,一下子佛相立即現前的。但我所遇到的,大都還是模糊的粗相,容易 修得。如欲觀到佛相莊嚴,微細明顯,如意自在,那就非專修不可了。而且,佛相非但色 相,還有大慈大悲,十方,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五分法身,無量無邊的勝功德相,在這 佛功德上繫念觀想,大乘為觀相所攝,小乘則名為觀法身。 依分別起念:依分別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名唯心念佛。前二種依於名相起念, 等到佛相現前,當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變現,我不到佛那裏去,佛也不到我這裏來,自 心念佛,自心即是佛。如『大集賢護經』(二)說:「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隨 彼心念,還自見心。今我從心見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華嚴經』(四六)也 說:「一切諸佛,隨意即見。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無所從來,我無所 至,知一切佛及與我心,皆悉如夢」。佛的相好莊嚴,功德法身,分分明明,歷歷可見, 是唯(觀)心所現的。了解此唯心所現,如夢如幻,即是依(虛妄)分別而起念。佛法以 念佛法門,引人由淺入深,依名而觀想佛相,佛相現前,進而能了達皆是虛妄分別心之所 現。 若更進一層,即到達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唯識家說法有五種,名、相、分別而外, 有正智、如如。無漏的智如,平等不二,是為佛的法身。依唯心觀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 法性,即是見佛。『維摩詰經』亦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以明得見阿粊。『阿粊 佛國經』也如此說。『般舟三昧經』,於見佛後,也有此說。佛是平等空性,觀佛即契如 性;智如相應,名為念佛。『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即見如來」,平常稱此為實相念 佛。念佛而達此階段,實已斷除煩惱,證悟無生法忍了。 由稱名而依相,乃至了達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淺而深,由妄而真,統攝得定慧而並無 矛盾。這樣的念佛,就近乎自力,與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門也是定慧交修的。但依『 般舟三昧經』說:如見佛現前,了得唯心所現,發願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可見念佛方便, 要求往生淨土,要有佛的悲願力。在四類念佛中,以稱名念佛最為簡易;一般宏通的淨土 法門,即著重於此 ── 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和信求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攝受。 稱名念佛,並非僅限於口頭的稱念。如『阿彌陀佛經』的「執持名號」,玄奘別譯,即作 「思惟」。由此可見,稱名不但是口念,必須內心思惟繫念。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由 名號體會到佛的功德,實相,繫念思惟,才是念佛。所以稱名是重要的,而應不止於口頭 的唱誦。 上面說的是通泛的說一切念佛,現在別依稱名念佛,再加說明。稱名念佛的方法,有人總 集為「念佛四十法」,即專說念佛的方便。然念佛中最重要的,是三到。淨宗大德印光大 師也時常說到。三到是:口念、耳聽、心想,三者同時相應。念得清晰明了,毫不含糊, 毫不恍惚。稱名時,不但泛泛口唱,而且要用自己的耳朵聽,聽得清清楚楚;心裏也要跟 著音聲起念,明明白白的念。總之,口、耳、心三者必須相應繫念,了了分明,如此即易 得一心不亂。許多人念佛,不管上殿,做事,甚至與人談話,嘴吧裏似乎還在念佛。心無 二用,不免心裏恍惚,耳不自聽,不能專一。或講究時間念得長,佛號念得多,但這不一 定有多大用處。例如寫字,要想寫得好,寫得有功夫,一定要鄭重其事的寫,一筆又一筆 ,筆筆不苟,筆筆功到。雖然寫字不多,如能日日常寫,總可以寫出好字。有人見筆就寫 ,東榻西塗,久而久之,看來非常圓熟,其實毫無功力。也有年青時即寫得好字,而到老 來卻寫壞,因為他不再精到,隨便揮毫,慢慢變成油滑,再也改不過來。念佛也這樣,時 間不妨短,佛號不妨少,卻必須口耳心三到,專一繫念不亂。如果口裏儘念,心裏散亂、 東想西想,連自己也不知在念什麼,那即使一天念上幾萬聲也沒有用。所以若要不離念佛 ,不離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後。初學人,叫他走路也好念佛,做事正好念佛,那是 接引方便。念佛而要得往生,非專一修習不可。如一面妄想紛飛,一面念佛,一成習慣, 通泛不切,悠悠忽忽,再也不易達到一心不亂。要念佛,還是老實些好! 說到稱名念佛的音聲,可有三種:一、大聲,二、細聲,三、默念。在念佛的過程中,三 種都可用到。如專輕聲念,時間長了容易昏沉,於是把聲音提高,念響一點,昏沉即除。 如專於大聲念,又容易動氣發火,令心散亂。再換低聲念,即能平息下去。音聲的輕重, 要依實際情況的需要,而作交換調劑,念低念高都沒有問題。但專以口念,無論高念或低 念,都不能得定。依佛法說,定中唯有意識,眼等前五識皆不起作用,口念聞聲,當然說 不到定境。念佛的目的,是要達一心不亂,所以又要默念。默念,也稱金剛持,即將佛的 名號放在心裏念,口不出聲,雖不作聲,自己也聽起來卻似很響,而且字字清晰,句句了 然。這樣念,逐漸的心趨一境,外緣頓息,才能得定。 再談談念佛的快慢。我們念佛,起初都很慢,到轉板的時候便快起來。這很有意思,因為 慢念,聲音必定要拉長,如:南─無─阿─彌─陀─佛,每字的距離長,妄想雜念容易插 足其間,所以要轉快板,急念起來,雜念即不得進。禪堂的跑香也這樣,催得很快很急, 迫得心只在一點上轉,來不及打妄想。不過專是急念也不好,會傷氣,氣若不順,分別妄 想也就跟著來。如轉而為慢念,心力一寬,妄想分別也淡淡的散去。這完全是一種技巧, 或緩或急,不時交換調劑,令心漸漸離卻兩邊,歸一中道。如騎馬,偏左拉右,偏右拉左 ,不左不右時,則讓牠順著路一直走。念佛不是口頭念念就算,不在乎聲音好聽,也不在 乎多念久念,總要使心趨向平靜,趨向專一,獲得一心不亂。 12-3-2-6.一心不亂 念佛求生極樂世界,能不能生的重要關鍵,在一心不亂,這在大小『阿彌陀經』中皆說到 。蓮池大師有事一心與理一心的分別。事一心實可析為淨念相續,定心現前二類。眾生的 內心,最複雜,特別是無始來的煩惱習氣,潛伏而不時現起,極難得到內心的一致 ── 不亂。佛法的無邊功德,要由定力開發出來。這不淨的散亂的心念,就是虛妄分別心,分 別即是妄想。這可以包括一切的有漏心,念佛念法,眾生位上的一切,都不外乎虛妄分別 心。約證悟說,這都是妄想。然約一心不亂說,妄想也大有妙用。在虛妄分別心心所法中 ,有善心所現前,如對佛法僧的善念;有惡心所的生起,如貪瞋等的煩惱。初學佛的人, 要想一下子不分別,不妄想,談何容易!所以要先用善念對治惡念,以淨念而去除染念。 念佛就是這種方法之一,一念阿彌陀佛,可以除去各式各樣的不淨妄念。但在善念淨念中 ,還可以是亂心的。如一刻是佛,一刻又是法,這雖然內心善淨,卻還是散亂。所以必須 要淨念,而且要相續,念念等流下去。此時不但惡念不起,即除了阿彌陀佛以外,其他的 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這叫淨念相續,也就是一心不亂的初相。這在修行 上,並不太難,這並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然而一般念佛的,散亂小息時,每轉現 昏昧。其實念念中不離雜念(當然不是大衝動),而自己不知,以為得了一心,最易誤事 。心在一念上轉,不向外境奔馳,一有馳散,馬上就以佛念攝回。一念一念,唯此佛念, 離掉舉,離昏沉,沒有雜念滲入,沒有間斷,明明現前,即是一心不亂。念佛決不在時間 的長短,數量的多寡上計較,主要在達到一心不亂。依經說:念佛有時一日或者七日,一 念乃至十念。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如真能萬緣放下,唯一彌陀淨念,即使是短時相續, 也就是一心不亂。這樣的淨念相續,即取得了往生淨土的保證。在這樣的淨念相續時,每 有清淨法樂,或聞有香氣,或乍現光明等。 定心現前,是更深一層的。定有一定的條件,不是盤腿趺坐就算定。先要繫念於止,止成 就後,才有定心現前。最低微的未到定,也有渾忘自己的身心境界,只是一片清淨光明。 念佛得定,名念佛三昧。此時眼等五識不起,唯定中意識現前。稱名,觀相,也可現見阿 彌陀佛。甚至未得淨念相續的,在睡夢中也可見阿彌陀佛,這是夢境,不一定可以往生。 正定現見阿彌陀佛,可成為往生淨土的保證。沒有信願的念佛,也可以得到觀佛成就,但 不一定往生。(由佛轉教,發願即可生)雖然說佛是大悲普被,無時不在救度,問題即在 眾生的能不能接受佛恩。眾生能使心漸漸歸一,心地清淨,惑業等重大障礙物去除了,眾 生的願,即與佛的願,可以相感相通,現見彌陀,往生淨土。這才顯出了慈悲願力的作用 。有一類眾生平時不知佛法,為非作歹,到了臨命終時,遇到善知識的啟發,深悔過去的 罪惡,能在短時中,一心一意至誠懇切的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可往生淨土。這因為一方面 受到死的威脅,一方面受到墮落的怖畏,所以信願的熱忱特別深切,能在短時間內,一心 不亂,而得往生。 為調和禪淨的爭執,蓮池大師倡理一心說以會通他。中國唐代的淨土法門,專重他力,而 禪宗是主心外無物,頓息一切分別,所以批評淨土法門的有取(淨土)有捨(娑婆),有 分別念(佛)。其實禪淨,各有重心,由於執一概全,才有諍執。若著眼於全體佛教,即 用不著衝突。蓮池大師所以特提理一心說,作禪淨的調和。理一心,即體悟法性平等,無 二無別,離一切相,即見如來。這樣,禪淨便有貫通處。但這是隨順深義而說,若據淨土 法門的易行道,他增上的特性來說,念佛往生所被的機緣,本是攝護初心。禪淨各有特色 ,不一定在「一心」上圓融會通。淨土法門蒙佛攝受,齊事一心的念佛即得。到理一心, 這必先要定心成就,然後進一步於定中起觀:佛既不來,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 如夢,無非是虛妄分別心所顯現。於是超脫名相,遠離一切遍計執,而現證法性。如到此 地步,有願的往生極樂,論品位應在上品上生之上。如於極樂世界無往生的特別願欲,那 是不一定生極樂的。要生,那是「十方淨土,隨願往生」。 12-3-2-7.往生與了生死 往生是約此界的臨終,往生極樂世界說。本來死後受生。或由此到彼,往生的力量不一, 最一般的是業力。有天的業生天界,有人的業生人間……。六道眾生,皆以業力而受生。 在這以上的,還有願力,通力,如沒有人間業的天,可以到人間,他來是憑藉神通的力量 。下生以後,現有人間的身體,借取欲界的鼻舌識而起用;不過天人的身體光明,物質組 合得極為微妙。同樣的,我們修得了神通力,也可生到上界。現在的生淨土,不是通力, 而是願力。以一心不亂為主因,使心淨定,再由眾生的願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攝相引,便得 往生淨土。論依因感果,淨土還不是眾生的,然同樣的可以享受。如王宮是王家所有,但 宮庭裏的侍役、下女,一樣的可以享受那奇花異草的花圃,畫棟雕樑的莊嚴房屋,山珍海 味的飲食,絲絃笙笛的音樂,與王室差不多,但這並不是自力。往生淨土也是這樣,憑著 阿彌陀佛的願力,一樣的享受淨土的法樂。 今日有些宏揚淨土者,說到了生死,以為就是念佛,以念佛為了生死的代名詞,這是堵塞 了佛法無邊法門。其實了生死,豈止念佛一門?而且,了生死與往生,應該是二回事,這 中間還有一節的距離。把往生看作了生死,在思想上有點混亂。生死,是生而死死而生的 生死相續;了生死,不是明了生死,而是說徹底解決了生死,不再在生死中往來輪迴。生 死是苦果,從煩惱業而來,有煩惱即作業,作業即感苦果,惑業苦三,流轉如環。煩惱的 根本是我見,或說無明,不達我法性空,執我執法的煩惱是生死的根本,有煩惱可以引起 種種善惡業,有業必有果。生死是這麼一回事,要了生死,必破除生死的根本,通達無我 性,徹見真實理;我法執不起,煩惱根本便斷。煩惱一斷,剩有業力,沒有煩惱的潤澤, 慢慢的即失去時效而不起作用,不感生死。了生死,無論在大小乘都是一樣,只有淺深的 差別,大原則是不會例外的。依此來說,往生淨土還沒有見真理,斷煩惱。煩惱既未斷, 何得了生死呢?所以往生並不就是了生死,如說他了生死,那是說將來一定可以了,不是 現在已經了了。生到淨土,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善緣具足,精進修學,展轉增上,得不 退轉,決定可達了生死的目的,只是時間的遲早而已。所以說往生淨土能了生死,那是因 中說果。如人從十三層高樓跳下,在未落地前,說他跌死,那是說他落地後必定死。在空 中時,事實上還沒有死,雖還未死,不妨作如此說,因為他死定了。『法華經』的「一稱 南無佛,皆共成佛道」,與『寶雲經』所說:「一念釋迦牟尼佛,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這都是因中說果。有此念佛因緣,久久修學,必能了脫。不但這是依一般 的往生說,還沒有了生死;就是上品上生,也要往生以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這才破 無明,斷除生死根本。故往生與了生死,是截然二事,不能看作同一。這樣把往生與了生 死的內容,分析清楚,即與一切教理相應。若是過分高推 ── 往生即了生死,則與無量 教理而相違礙。以往生為了生死,對於教理無認識的,尚無所謂;若對佛法有素養的人, 聽之反起疑惑,反於淨土而生障礙。 12-3-2-8.結說要義 總前面所講的,關於淨土法門有幾點要義,需要特別注意。一、是本願力:眾生的能生淨 土,主要是依仗他力的慈悲本願。若但依自力,是不夠的。念佛的淨土宗人,都推廬山慧 遠大師為初祖,其實遠公的念佛,並不重在口念。由北魏的曇鸞,道綽,到唐朝的善導大 師,才發展為特重稱名的念佛法門。善導大師有『觀經四帖疏』,重慈悲願力,重散心, 以為持戒,犯戒,皆可往生。「普度眾機,不擇善惡」,這話並不錯,經上也有十惡五逆 可以成佛之說。這一派傳到日本,發展為真宗,既然善人惡人皆可往生,念佛不分在家出 家,所以索性娶妻食肉,主張棄戒定慧等聖道,而專取本願。由於專重他力的阿彌陀佛願 力,所以進一步以為,只要信,當下即為阿彌陀佛所攝受。索性平時不要念佛,不需念到 一心不亂;以為一信即得往生。這在中國的淨土行者,覺得希奇,其實還是遵循中國傳去 的老路子,只是越走越遠,越遠越小,鑽入牛角的頂尖而已。依佛法本意說,生極樂世界 ,特重他力。若說連戒等功德都不要了,那淨土又何以有三輩九品之分呢?九品的劃分, 就依聖道為標準。五逆十惡者,生淨土也只是下品下生。平素孝敬師長,勤行施戒,修學 定慧,悟解空義的,才能生中品以及上品上生。我在『淨土新論』中說:如荒年糧食奇缺 ,吃糠可以活命,但到了豐年,應該以米麥活命,若是硬要說吃糠為最好,其餘的都不要 ,這豈不成了狂人!但念一句阿彌陀佛而往生,是為十惡五逆,而臨近命終人說的,猶如 遇到荒年教人吃糠,是不得已的辦法。你既不是十惡五逆的地獄種子,又不是死相現前, 平時來學佛念佛,怎麼不隨分隨力的修集功德?怎麼不在彌陀誓願的攝受中,勤行聖道? 至於說只要信,不念佛而可往生,更是莫明其妙。如掉在海中,只想別人救他,而不伸手 拉住救生圈和繩索,試問如何可以登岸?不念佛何以得一心不亂?何以能與佛願相通?撒 除眾生自心障礙,與佛願相應,佛說就是念佛到一心不亂。信彌陀願力,而不信接受彌陀 願力的方法,真是可笑。放棄自力,不是別的,這只是發展於神教氣氛中的神化! 第二、我講的淨土法門,多是依據印度的經論,並不以中國祖師的遺訓為聖教量。照著經 論的意趣說,不敢抹煞,也不敢強調。所以與一分淨土行者,小有差別。如易行道,不是 橫出三界,容易成佛,而是容易學容易行,辦法比較穩當。其實易行道反而難成佛,如彌 勒佛;難行道反而易成佛,如釋迦佛。所以『阿彌陀經』說:能於穢土修行一天,勝過淨 土久久。又如淨土的特色在依他力而得往生。然往生並不就是了生死,這在專以念佛為了 生死的人看來,不免心生不忍。其實,這並沒有貶低淨土法門的價值。 第三、雖有三根普被之說,而淨土念佛法門,主要在為了初心學人。有類眾生,覺得佛法 太深廣,太難行,以一生的時間修學,教理上還是漫無頭緒,悟證既難,而菩薩的難行, 更加不能做到。忽忽一生,死到頭來,也不知來生究竟如何?對這類心性怯劣的眾生,所 以有易行道,勝方便的淨土法門。如『大乘起信論』說:「眾生初學是法……其心怯弱… …娑婆世界……信心難可成就……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這些心志怯劣的眾生,不 敢擔荷如來家業。雖學佛多年,還在愁眉苦臉中過活。有以為佛教沒有神教好,因信得救 ,何等簡捷了當?聽到三世輪迴,便自前途茫茫,覺得一切不能把握,信心發生動搖,容 易退墮外道。為攝護這類初心的眾生,所以說勝方便的淨土法門。這是念佛法門的所被的 主要根機。一到淨土,即使下品下生也可慢慢向上修學,得到成佛的結果。這是淨土法門 的妙用,妙在往生必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說是佛法中的保險法門,保 險不會走錯路子。也可說是留學法門,娑婆世界難行苦行,成佛度生,有點不敢自信,生 怕途中退失,前功盡棄,生淨土就好了。這如本國教育水準低落,設備,儀器,圖書都不 充足,不及外國學校的好,所以有留學之必要。到外國學,各樣條件具足,學業容易成就 ;學成以後,回來貢獻祖國。這如淨土的修學一樣,修學到悟無生忍以後,然後倒駕慈航 ,回入娑婆世界,救度眾生。小乘專重己利,所以有很多的阿羅漢出現。禪宗專提向上一 著,所以也有很多的祖師出現。可是大乘法門,太深太廣,不容易為一般所完滿信行。印 度的大乘既興,淨土法門的簡易,就由此而大大的宏揚起來。淨土法門的好處,就在簡易 平常。如說得太高了,怕不是立教的本意吧!(常覺記) 《淨土與禪》p.77~122 【參考資料(12) 「為人生善」的如來藏與達摩的「二入四行」】 R12-1.「為人生善」的如來藏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性),在理論上,指出眾生本有的清淨因,人人可以成佛的可能 性。在修行上,不用向外馳求,依於自身的三寶性 ── 如來性,精進修行來求其實現。 這一「為人生善」的切要方法,在宗教的實踐精神上,有著高度的價值! 《如來藏之研 究》p.130 R12-2.中國禪宗的藉教悟宗─達摩的「二入四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謂藉教悟宗。 深信凡聖(此二字,準別本應刪)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 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言(『續僧傳』作「他」 )教。此即與真理冥符(原作「狀」,誤),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之理入」。「 行入者,所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為四行?一者報怨行,二者隨緣行,三 者無所求行,四者稱法行」。「云何報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 無數劫中,棄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經云:逢苦不憂。何以故?識達本故。此心生 時,與理相應。體怨進道,是故說言報怨行」。「第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 。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 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第三無所 求行者,世人長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原作「及」)。安心無 為,形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闇,常相隨逐。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 皆苦,誰得而安?了達此處,故於諸有息想無求。經云:有求皆苦,無求乃樂。判知無求 真為道行」。「第四稱法行者,性淨之理,目(原作「因」)之為法。此理眾相斯空,無 染無著,無此無彼。經云: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 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原誤作「則」)行檀捨施,心無吝惜,達解 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攝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利,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 道。檀度既爾,餘度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 曇林是達摩弟子,但不是專心禪慧的禪師。依「經錄」所說,從北魏正光六年(五二五) 起,到東魏武定元年(五四三)止,曇林一直在參預佛陀扇多,菩提流文,瞿曇般若流支 的譯場,擔任「筆受」的工作。他是重視經教的法師,據『續僧傳』卷一六「慧可傳」說 :在周武毀佛法時(五七四 ── 五七七),曇林與慧可,「共護經論』。曇林為賊斫去 了一臂(人稱「無臂林」),慧可曾護侍他。慧可與曇林,是同學,是有深厚友誼的。曇 林在鄴都「講勝鬘經,并制文義」(以上見大正五0‧五五二中)。嘉祥的『勝鬘經寶窟 』,也曾引用林公說。『勝鬘經』與『楞伽經』,法義相近,也是四卷『楞伽經』的譯者 ── 求那跋陀羅所譯的。曇林與慧可的年齡相近;達摩為道育、慧可傳授「大乘安心之 法」,由曇林記述下來,是非常適合的。 達摩所傳授的,具體而明確。「入道」,是趣入菩提道;道是道路,方法。大乘道不外乎 二入: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入道,先要「見道」 ── 悟入諦理。佛法不只是悟了 ,悟是屬於見(理)的,還要本著悟入的見地,從實際生活中,實際事行上去融冶,銷除 無始來的積習,這叫「修道」。修到究竟圓滿,名為「無學道」。『楞伽經』說:「頓現 無所有清淨境界」,是頓入的見道。「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是漸非頓」,是修道 。經說與「理入」、「行入」的意趣相合。理入,是「藉教悟宗」。宗是『楞伽經』說的 「自宗通」,是自覺聖智的自證,但這要依「教」去悟入的。什麼是「藉教」?「深信含 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這是如來藏(性)說。依此如來藏教說的深切 信解,發起「捨妄歸真」的意樂,從「凝住壁觀」去下手。「壁觀」,從來異說紛紜,『 傳燈錄』卷三附注說;「為二祖說法,祗教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 道」(大正五一‧二一九下):「壁觀」可能就是「心如牆壁」的意思。『黃檗禪師宛陵 錄』(大正四八‧三八六下)說: 「心如頑石頭,都無縫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無著,如此始有少分相應」。 百丈也說:「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兀兀如愚如聾相似,稍有親分」(大正五一‧二 五0上─中)。這都是「壁觀」的意義,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從依言教的聞而思 ,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與真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就是如智不二的般若現 證。理入是見道,是成聖;依大乘法說,就是(分證)成佛。然而,悟了還要行入 ── 發行。前三行是「順物」,稱法行是「方便」,這都是從實際的事行去進修,而不是從心 性去解說的。前三行是對「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的進修。修道者是人, 是生活在人間的。無論是個人,是佛教,都要著重人與人的和諧,所以佛的律制,特別重 視「息世譏嫌」。悟道者不是處身曠野,「靜觀萬物皆自得」 ── 自得其樂就好了。人 是生活在人間的,要本著自悟的境地,無怨憎,不憍侈、不貪著,而做到自他無礙,皆大 歡喜。這是「防護譏嫌」的「順物」,也就是不違世俗,恆順眾生,從克己中去利他的。 稱法行是「方便」 ── 以「無所得為方便」而行六度。行菩薩大行而無所行,攝化眾生 而不取眾生相,「三輪體空」,從利他中銷融自己的妄想習氣。這樣的處世修行,才能真 的自利、利他,才能莊嚴無上菩提。達摩從印度來,所傳的教授,精要簡明,充分顯出了 印度大乘法門的真面目。中國的禪者,雖稟承達摩的禪法,而專重「理入」,終於形成了 偏重理悟的中國禪宗。據曇林說,這一教授,達摩是以此開示道育、慧可的。這一教授, 宗與教,「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是『楞伽經』所說的。前三行所引的經文,都出於『阿 含經』及『法句』。稱法行所引的「經云」,是『維摩詰經』。「三空」是三輪體空,是 『般若經』義。『維摩詰經』及『般若經』,都是江南佛教所特別重視的。達摩傳『楞伽 』的如來(藏)禪,而引用『般若』與『維摩詰經』,可能與達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關。 《中國禪宗史》p.9.~13 【問題思考(12)】 您對「稱名念佛,是易行道」有何看法? 您認為易行道的修學,與六波羅密可以有什麼關係? 您認為「他增上」與「自增上」,「異方便」與「正方便」可以有什麼關係? 您認為念佛法門與人間佛教可以有什麼關係? 試略記錄您讀完本章的心得或感想。 轉至以下網址: http://0rz.net/201jS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 守口攝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5.116







like.gif 您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icon.png[問題/行為] 貓晚上進房間會不會有憋尿問題
icon.pngRe: [閒聊] 選了錯誤的女孩成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張
icon.png[心得] EMS高領長版毛衣.墨小樓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龍隔熱紙GE55+33+22
icon.png[問題] 清洗洗衣機
icon.png[尋物] 窗台下的空間
icon.png[閒聊] 双極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車]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門
icon.png[討論] 能從照片感受到攝影者心情嗎
icon.png[狂賀] 賀賀賀賀 賀!島村卯月!總選舉NO.1
icon.png[難過] 羨慕白皮膚的女生
icon.png閱讀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問題] SBK S1安裝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舊woo100絕版開箱!!
icon.pngRe: [無言] 關於小包衛生紙
icon.png[開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簡單測試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執行者16PT
icon.png[售車]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戰33 LV10 獅子座pt solo
icon.png[閒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購教學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產版官方照無預警流出
icon.png[售車] Golf 4 2.0 銀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籃汽座(有底座)2000元誠可議
icon.png[問題] 請問補牙材質掉了還能再補嗎?(台中半年內
icon.png[問題] 44th 單曲 生寫竟然都給重複的啊啊!
icon.png[心得] 華南紅卡/icash 核卡
icon.png[問題] 拔牙矯正這樣正常嗎
icon.png[贈送] 老莫高業 初業 102年版
icon.png[情報] 三大行動支付 本季掀戰火
icon.png[寶寶] 博客來Amos水蠟筆5/1特價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鮮人一些面試分享
icon.png[心得] 蒼の海賊龍 地獄 麒麟25PT
icon.pngRe: [閒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創漫畫翻譯
icon.pngRe: [閒聊] OGN中場影片:失蹤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問題] 台灣大哥大4G訊號差
icon.png[出售] [全國]全新千尋侘草LED燈, 水草

請輸入看板名稱,例如:Boy-Girl站內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