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ism 板


LINE

第十二章 净土的意义与念佛法门(传统中国佛教之特色) 【12-1.净土在佛法中的意义】 净土的信仰,在佛法中,为一极重要的法门。他在佛法中的意义与价值,学佛人是应该知 道的。一般人听说净土,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阿弥陀佛,念佛往生。然佛教的净土与 念佛,不单是西方净土,也不单是称念佛名。特重弥陀净土,持名念佛,是中国佛教,是 承西域传来而发展完成的。现在,从全体佛法的观点,通泛的加以条理的说明。 我时常说:「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这如太虚大师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 乘共庇」。戒律是三乘共同的基础,不论在家出家的学者,都离不开戒律。净土为大小乘 人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如天台、贤首、唯识、三论以及禅宗,都可以修净土行,宏扬净 土。这是佛教的共同倾向,决非一派人的事情。站在全体佛教的立场说,与专宏一端的看 法,当然会多少不同。 先说净土的意义。土,梵语Ks!etra,或略译为刹。刹土,即世界或地方。净土,即清净 的地方。净,是无染污、无垢秽的,有消极与积极二义。佛法说净,每是对治杂染的,如 无垢、无漏、空,都重於否定。然没有染污,即应有清净的:如没有烦恼而有智慧;没有 瞋恚而有慈悲;没有杂染过失而有清净功德。这样、净的内容,是含有积极性的。所以净 是一尘不染的无染污,也就是功德庄严。 西洋学者,说「真」、「美」、「善」;或约宗教的意义而加一「圣」。真,佛法是非常 重视的,如说实相、真如、胜义。善,是道德的行为,即佛法所修的种种功德行。美,在 佛法中,似乎不重要。如美妙的颜色、音声,每被指责为五欲境界而予以呵斥的。其实、 佛法的清净,实含摄得美妙与圣洁的意义。西洋学者,以为圣是真美善的统一,而有超越 性的。佛法中,离错误的认识即真;离罪恶的行为即善;离染污的清净即美。而此「净」 ,也即能表达真美善的统一,又是超越世俗一般的。宗教的宏扬在世间,要求(认识的) 真,要求(意志的)善,更要有含摄得合理化的艺术性的(情感性的)美满生活。在过去 ,佛教的音乐、图画、譬喻文学、佛像雕刻、塔庙建筑等,在佛教的发展中,都是非常重 要的。佛教的流行人间,必须理智与情意并重,适合众生的要求,才能得合理的发展。偏 於理智,冷冰冰的生活,每不免枯寂;偏於情感,热烘烘的生活,又易於放逸,失却人生 的正轨。唯有智情融合而统一,生活才有意义,才能净化人性而成贤成圣。佛法的庄严或 严净,实有非常的意义。佛学的研究者,特别是阿毘达磨论师,每忽略了这一意义。如从 譬喻者、大乘学者,佛法流行世间来说,即能肯定严净的伟大意义。 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庄严净妙的世界。佛法实可总结他的精义为「净」,净是佛法的 核心。净有二方面:一、众生的清净;二、世界的清净。阿含中说:「心清净故,众生清 净」;大乘更说:「心净则土净」。所以我曾说:「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 义,一以净为本」。声闻乘所重的,是众生的身心清净,重在离烦恼,而显发自心的无漏 清净。大乘,不但求众生清净,还要刹土清净。有众生就有环境,如鸟有鸟的世界,蜂有 蜂的世界;有情都有他的活动场所。众生为正报,世界为依报,依即依止而活动的地方。 如学佛而专重自身的清净,即与声闻乘同。从自身清净,而更求刹土的清净,(这就含摄 了利益众生的成熟众生),才显出大乘佛法的特色。所以、学大乘法,要从两方面学,即 修福德与智慧。约偏胜说,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离福而修慧,离 慧而修福,是不像大乘根器的。有不修福的阿罗汉,不会有不修福德的佛菩萨。大乘学者 ,从这二方面去修学,如得了无生法忍,菩萨所要做的利他工作,也就是:一、「成就众 生」;二、「庄严净土」。使有五乘善根的众生,都能成就善法,或得清净解脱;并使所 依的世间,也转化为清净:这是菩萨为他的二大任务。修福修慧,也是依此净化众生与世 界为目的的。这样、到了成佛,就得二圆满:一、法身圆满。二、净土圆满。众生有依报 ,佛也有依报,一切达到理想的圆满,才是真正成佛。了解此,就知净土思想与大乘佛教 ,实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净土的信仰,不可诽拨;离净土就无大乘,净土是契合乎大乘思 想的。但如何修净土?如何实现净土?还得审慎的研究! 《净土与禅》p.1~5 【12-2.易行道与难行道】 称名念佛,是易行道。横超三界,十念往生。这因为,仗弥陀的慈悲愿力,他力易行。净 宗大德,大都结论为如此。然考究经论所说的难行道与易行道,却别有一番道理。 弘扬净土的大德居士,都以龙树『十住毘婆沙论』为据,明念佛是易行道。然龙树也还是 依『弥勒菩萨所问经』来的,大家却不知道。此经,菩提流志译,编於『大宝积经』的一 百十一卷;西晋竺法护已有翻译。经中说:「弥勒菩萨於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 ,庄严佛国。我(释尊)於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这可见,释迦以 下度众生为行,弥勒以摄取净土为行。这即是难行道与易行道的差别。所以说:「弥勒菩 萨往昔修菩萨道时,不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施舍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 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所说善巧方便安乐道,即弥勒菩萨,「昼夜各三,正衣束体, 下膝着地,向於十方说此偈言: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归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慧」( 晋译)。『宝积经』广说,即礼敬诸佛、忏悔、发愿、随喜、请佛说法、请佛住世、随顺 佛菩萨学,与普贤十大愿王颂略同。这是易行道,易行的意义,即安乐行,以摄取净佛国 土为主。而释迦佛所修的是难行道,所以说:「我昔求道,受苦无量,乃能积集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经中即举释迦往昔生中,月光王抉眼本生,以明悲心救度众生苦痛的事证 ,这是难行道。难行的意义,即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苦行。因此,释迦发心,愿「於五 浊恶世,贪瞋垢重诸恶众生,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乃至眷属不相和睦」时成佛;而弥勒 发心,「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的净国土,才成正觉。虽然大乘法是相通的,佛 菩萨愿行是平等的;但大乘的初学者,确是不妨以种种门入佛道(如『智论』「往生品」 说),而有此二大流的。如龙树『智度论』说:「菩萨有二种:一者有慈悲心,多为众生 ;二者多集诸佛功德。乐多集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净无量佛世界」。这可见,弥勒所代 表的净土法门,即多集诸佛功德的善巧方便行。菩萨初学佛道,可以有偏重一门的,一以 成就众生为先,一以庄严佛土为先。理解得佛法真义,这不过是菩萨行初修时的偏重,所 以有智增上,悲增上;或随信行,随法行等。而圆满究竟菩提、庄严佛国与救度众生,是 不能有所欠缺的。这样,学佛最初下手,有此二方便:或从念佛、礼佛等下手;或从布施 、持戒、忍辱等下手。後是难行道,为大悲利益众生的苦行;前是易行道,为善巧方便的 安乐行。其实这是众生根机的差别,在修学的过程中,是可以统一的。 易行道,即多集佛功德的净土行。依『弥勒菩萨所问经』说,即与普贤十大行愿相同。但 经论中,不一定为十事。最重要的,是忏悔、随喜、劝请。一、竺法护译的『佛说文殊悔 过经』说:一、悔罪,二、发心,三、劝助。劝助中有随顺佛学、劝请说法、劝请住世、 供养。行此等法,以忏悔为主。罗什译的『思惟要略法』也说:「若宿罪因缘,(念佛) 不见诸佛者,当一日一夜,六时忏、随喜、劝请,渐自得见」。天台家因此而立五悔法。 二、聂道真译的『曼陀跋陀罗菩萨经』说:一、忏悔;二、忍,即赞许(称赞如来);三 、礼拜;四、愿乐,即随喜;五、劝请(说法、住世);六、持施,即回向。此上 ── 『文殊经』与『普贤经』所说,大致与「行愿品」同。三、唐那提译的『离垢慧菩萨所问 礼佛法经』说:一、礼拜,二、忏悔,三、劝请,四、回向,五、发愿,这是以礼佛为主 的。龙树论中也多明此行,如『十住毘婆沙论』说:念佛(含得礼佛)、忏悔、劝请(说 法、住世)、随喜、回向。印度修大乘菩萨行者,常常行此方便行的。『智论』(七)说 :「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事;即忏悔、随喜、劝请说法及住世」。又说:「 菩萨礼佛三品:一者悔过品,二者随喜回向品,三者劝请诸佛品」(六一)。这都是在礼 佛时行的,内容等於中国的(八十八佛等)忏悔文;简略的,即观文的十愿。觉贤所译的 『文殊师利发愿经』;即四十华严「普贤行愿品」的行愿颂。这大乘法门,与文殊及普贤 ,特有关系。龙树菩萨发愿颂,略同。这可见方便善巧易行道 ── 乐集诸佛功德的净土 行,本不限於十事,十事是随顺『华严经』的体裁而行。行愿品的礼敬诸佛,称赞如来, 广修供养(佛),即与念佛(观想或称名)相等。此为特殊的宗教行仪,因为这是修集佛 功德的方便,忏悔的方便。印度菩萨法,一日六时行道,次数多而时间短。中国早晚课诵 ,意义相同,但次数少而时间长,每使人引起倦退心,实不如次数多而时间短为妙。中国 集众共修,所以不得不次数少而时间长,不免失去了易行道的妙用。易行道(不但是念佛 ),确与净土有关。如以为修此即可成佛,那就执文害义,不能通达佛法意趣了! 这可依龙树论而得到正当的见地;一般所说的易行道,也就是根据龙树论的。龙树『十住 毘婆沙论』,说到菩萨要积集福德智慧资粮,要有怎样的功德法,才能得阿惟越致 ── 不退转。或者感觉到菩萨道难行,所以问:「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随 声闻辟支佛地……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这是请 问易行道的方法。龙树说:「如汝所说,是懧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大人志干之言也」 。简单的说,如有这样心境,根本没有菩萨的风格。龙树对於易行道的仰求者 ── 怯弱 下劣者,真是给他当头一棒。然而,佛菩萨慈悲为本,为了摄引这样的众生修菩萨行,所 以也为说易行道。所以接着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 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难行),水道乘船则乐(易行)。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 行精进(难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难行即苦行,易行即乐行,论意极为分明;与 成佛的迟速无关。说到易行道,就是「念十方诸佛,称其名号」,「更有阿弥陀等诸佛, 亦应恭敬礼拜称其名号。」「忆念礼拜,以偈称赞」。易行道的仰求者,以为一心念佛, 万事皆办,所以龙树又告诉他:「求阿惟越致地者,非但忆念、称名、礼敬而已,复应於 诸佛所,忏悔、劝请、随喜、回向」。这可见易行道不单是念佛,即行愿品的十大行愿等 。能这样的修行易行道,即「福力增长,心地调柔……,信诸佛菩萨甚深清净、第一功德 已,愍伤众生」;接着即说六波罗蜜。这可见:念佛、忏悔、劝请,实为增长福力,调柔 自心的方便;因此、才能於佛法的甚深第一义生信解心;於苦痛众生生悲愍心,进修六度 万行的菩萨行。这样,易行道,虽说发愿而生净土,於净土修行;而也就是难行道的前方 便。经论一致的说:念佛能忏除业障,积集福德,为除障修福的妙方便;但不以此为究竟 。而从来的中国净土行者,「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以为龙树说易行道;念佛一门,无 事不办,这未免辜负龙树菩萨的慈悲了! 礼佛、念佛、赞佛、随喜、回向、劝请,特别是口头称名,这比起舍身舍心去为人为法, 忍苦忍难的菩萨行,当然是容易得多,这是易行道的本义。通常以为由於弥陀的慈悲愿力 ,所以能念佛往生,横出三界,名易行道,这并非经论本意。修此等易行道,生净土中, 容易修行,没有障碍,这确是经论所说的。但易行道却是难於成佛,难行道反而容易成佛 。这如『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中说:释迦过去所行的是难行苦行道,弥勒所行的 是易行乐行道。弥勒发心,比释迦早四十劫;「久已证得无生法忍」 ── 得不退转。结 果、释迦比弥勒先成佛,弥勒还待当来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难成佛,难行道易成佛的铁 证吗? 弥勒修易行道,所以迟成佛。释迦修难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据传说:释迦七日七夜说偈 赞佛,超九劫成佛。说偈赞佛,是易行道,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吗?这是一般所容易怀疑 的,应略为解说。易行道与难行道,本不过从初下手说。初学者有此二类分别;到成佛, 摄取众生与摄取佛土的功德,都是要圆满的。但这不能证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难行道易 成的事证。据传说,当时「释迦菩萨……心未纯淑,而诸弟子心皆纯淑;又弥勒菩萨心已 纯淑,而弟子未纯淑」。这因为:「释迦菩萨,饶益众生心多,自为身少故;弥勒菩萨多 为己身,少为众生故」(『智度论』四)。这显然是说:释迦行难行道,多化众生。弟子 心已纯淑,即释迦的利他功德圆满;但自利功德还不足。弥勒菩萨多修净土行,久证无生 忍,自心已纯淑了。而一向少为众生,少修难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纯淑,即弥勒的利他功 德没有圆满。所以、释迦的精进赞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难行道易成佛的证明。这如画龙 与点睛,都是不可缺的;如摄取众生与庄严净土,是成佛所一定要圆满的。释迦修难行道 ,如先画龙身。等到龙身画成,精进赞佛如点睛,一点即成龙了。弥勒从易行道入手;如 先点龙睛。睛虽一点就成,而龙身却不能仓卒画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这样、释迦 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实由於久修难行道,「饶益众生心多」。其实、这都为初学者作方便 说,学菩萨法而成佛,一切功德都是要圆满修集的。易行道难成,难行道易成,这确是古 圣经论的正说。 众生在秽土修行,虽容易退失;生净土中,环境好,不再退转。但论修行的速率,秽土修 行,比在净土修行快得多。如『大阿弥陀经』(下)说:「世尊!……(在此娑婆浊世) ,为德立善,慈心正意,斋戒清净,如是一昼一夜,胜於阿弥陀佛刹百岁」。『维摩经』 也说:「此土菩萨,於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於彼国(净土 )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十事,即六波罗蜜 等。净土是七宝所成的,衣食等一切无问题,即无布施功德。秽土人恶,要修忍辱,净土 都是诸上善人,即不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杀盗淫妄诸事,所以要持戒,净土女人都没有, 或男女不相占有,即没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圆满,即没有偷盗可戒。这种种功德 ,生到净土中,都难於进修。这等於太平盛世,「英雄无用武之地」,无从表显他的才能 、与救国救人的大功绩。秽土是难行的,然因为难行,所以是伟大的。释迦牟尼佛秽土修 行成佛,为十方诸佛之所称赞。如『阿弥陀经』中说:「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 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除盖障菩萨所问经』(二)、及『宝云经』、『宝雨经』、『胜天王般 若经』等,都说到秽土修行,比净土高超得多。龙树『智度论』(十)说得最为明切:「 娑婆世界中,乐因缘少,有三恶道老病死,……心生大厌,以是故智慧根利。彼(净土) 间菩萨,七宝世界,种种宝树,心念饮食,应意即得。如是生厌心(不满现实)难,是故 智慧不能大利。譬如利刀,着好饮食中,刀便生垢。……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萨 亦如是,生杂(秽)世界中,利根难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秽土是苦痛的,然 发心行菩萨道,却是最殊胜的,这无怪释尊发心迟而成佛早。易行道容易得不退转,但一 生净土,即进度迟缓。秽土修行难得不退,如打破难关,就可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与 难行,秽土与净土,实各有长处。上来,一从经论证明,一从事实证明。理解了经论的意 趣,才得佛法的妙用。易行道与难行道,都是希有方便。「菩提所缘,缘苦众生」。为众 生苦,为正法衰,而发菩提心,为大乘法的正常道。善巧方便安乐道,也是微妙法门,依 此而行,可积集功德,忏除业障,立定信心,稳当修行,不会堕落!虽然、佛法住世,还 得有为法为人而献身命、精进苦行的才得! 依上来的论究,可得这样的结论。净土,应以阿弥陀极乐净土为圆满,以弥勒的人间净土 为切要。以阿粊佛土的住慈悲心,住如法性为根本因;以阿弥陀佛土的行愿庄严为究极果 。在修持净土的法门中,首先要着重净土正因。要知道,难行道,实在是易成道。如自己 觉得,心性怯弱,业障深重,可兼修方便善巧的安乐道 ── 易行道:时时念佛,多多忏 悔。如机教相投,想专修阿弥陀佛的净土行,可依传说为阿弥陀化身 ── 永明延寿大师 的万善同归。多集善根,多修净业,这才是千稳万当的!末了,善巧方便乐行道的净土行 者,必须记着经论的圣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阿弥陀经』)「欲得 阿鞞跋致(不退转)地者,非但称名忆念礼拜而已」(『十住毘婆沙论』)。这样,才能 得乐行道的妙用,不致辜负了佛菩萨的慈悲!(续明‧演培记) 《净土与禅》p.64~76 【12-3.念佛浅说】 12-3-1.佛七 佛七,是简称,具足说应该叫做结七念佛。念佛是大乘的通泛法门,小乘中也有。但现在 ,专指大乘的念阿弥陀佛。念佛,本来有多种念法,而现在是专指称名念佛。七,是七日 ,在印度早就有小七、大七的二种:小七就是七天;大七是七七四十九天。结七,如结界 一样,在一定的时限中 ── 小七或大七,专心修学。结七不一定念佛,如参禅有禅七。 但现在是佛七,即在七日中,专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普通的念佛有二种:一是定时念佛,如我们早晚功课的念佛,有一定的时间。二是平时念 佛,这是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念佛。定时念佛,因为时间太短,不容易达到一心不乱 的目的;平时念佛,又都是散心念佛,不容易专精,更不易一心不乱。因此除了这二种念 佛之外,再来结七念佛。结七念佛是一种加行,在这七天之内,摆脱一切的世俗杂务,与 其他法门的修持,专心一意的念佛,这样才容易实现一心不乱。平时念佛,犹如小火烧水 ,因为火力太小,不容易煮滚一锅水。定时念佛,犹如断断续续的烧开水;火力虽强,但 为时短暂,时断时续,也不能煮滚。现在的结七念佛,犹如一方面加强火力,一方面继续 不断,在这样的情形下,很容易把水煮滚了。念佛所要达到的一心不乱,在这加行的结七 念佛中,是最易成就的。 佛七法会,与其他法会不同。其他的法会,大都是纪念性质,逢佛菩萨诞生或其他的因缘 ,集会庆祝、纪念,加强我们对佛法的信行,与唤起我们应负的责任。佛七的目标,是愿 求往生极乐世界。要往生,就要以念佛为方法,达到一心不乱为关键。这是佛七的根本意 义,大家来参加法会,称念佛名,这是应该首先了解的。 12-3-2.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 12-3-2-1.阿弥陀佛 结七念佛,是称念阿弥陀佛,愿求往生极乐世界。所以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应先作一简 要的解说。 佛是觉者,凡圆满自觉,觉他功德,断尽一切烦恼习气的,皆名为佛。阿弥陀佛是诸佛之 一,但因他表徵非常的胜德,所以在诸佛净土中,特别在中国,阿弥陀佛有着广大的崇高 的尊敬。古德说:「诸经所赞,尽在弥陀」。我们打开藏经来看,的确大乘经中,多数是 赞扬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要明白这里面的所以然,可从「阿弥陀」的名义去理解。 阿弥陀、平常都说是无量光或无量寿。其实,无量光是阿弥陀婆耶,无量寿是阿弥陀庾斯 ,这都是阿弥陀而又另加字义的。阿弥陀的根本义,译为中国话,是无量;故阿弥陀佛即 是无量佛。无量是究竟,圆满、不可限量。如有限量就不能包含一切,无量才含摄得一切 的功德。不但佛的光、寿无量,佛的智慧、愿力、神通,什麽都是无量的。不过众生特重 光明与寿命,所以又顺应众生,特说光寿无量而已。 一切佛的功德莫不究竟,圆满、无有限量,而阿弥陀佛却以无量得名。以德立名,着重在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圆满果德。『般舟三昧经』说:观阿弥陀佛成就时,即见一切佛。 『观无量寿佛经』也说:观阿弥陀佛成就,即见一切佛。观佛,是以一佛身相功德为对象 ,心心观察,等到观行成就了,阿弥陀佛现前。观阿弥陀佛,应该只见一佛现前;而经说 以观阿弥陀佛方便,即见一切佛。因为阿弥陀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切,故见无量佛,即见 一切佛现在前。佛法说佛佛道同,千佛万佛皆同一佛,毫无差别,平等平等。声闻乘中说 :一切佛的法身、意乐、功德,一切平等。声闻法尚且如此,何况大乘?一佛即是一切佛 ,一切佛即是一佛,故见一佛等於见一切佛。阿弥陀译义为无量,此名表显了一切佛的究 竟果德,这是阿弥陀佛的本义。十方三世一切佛,无量无边,似乎漫无统绪,所以由阿弥 陀代表一切佛,显示一切佛的共同佛德。一切经的赞叹阿弥陀佛,也等於赞叹一切佛。从 泛称的无量佛,成为一佛的特名,来表彰佛佛道同,在名字上,阿弥陀佛得到了优越的胜 利,所以学佛者的信念,自然地集中到阿弥陀佛。 有人说:阿弥陀佛是一切佛的根本佛,这是不尽然的。佛佛具足三身,佛与佛间有什麽本 末?又有人说:阿弥陀佛的愿力大 ── 四十八愿,与娑婆世界特别有缘,所以大家信仰 阿弥陀佛。这也是方便说,佛的誓愿无量无边,岂止四十八愿?佛的愿力,平等平等,有 何差别?佛是要度尽一切众生的;除了娑婆世界以外的,难道不是阿弥陀佛所要化度的众 生?如依这种方便说,便不能显出阿弥陀佛的特胜。 上就名称方面讲,再从阿弥陀佛所表的特殊功德说。在一切佛中,阿弥陀佛表显的特殊功 德,就是慈悲救济。当然佛佛皆有慈悲救济,慈悲救济不只是阿弥陀佛的。但这里是就佛 法的表德说。如观音的大悲,普贤的大行,文殊的大智,都是约所表的特德说。阿弥陀佛 法会,有观音,大势至二菩萨;观音菩萨也是以大悲救济为特德的。然观音与阿弥陀佛的 慈悲救济,有着重心的不同。观音菩萨的救济,着重在一般性的世间现实的。如人世间水 火风灾的救济,贫穷、疾病、无儿无女的救济等。阿弥陀佛着重在解脱生死,导入佛智。 一般世间的众生,生死流转,无有着落处。在苦难的浊土中,又不容易成办解脱生死,成 佛度生的大业,所以以悲愿庄严净土,摄受众生,作为修行了生死,自度度他的阶梯。因 为一生净土,便得不退转,直线向上。阿弥陀佛的特德,是这样的慈悲救济;一切佛的慈 悲功德,由阿弥陀佛的功德表彰出来。例如在一个政府的组织中,有掌外交,有掌内政, 有掌军事,各司其职。掌外交的,不一定不懂内政;掌军事的,不一定不懂外交。不过在 共同的组织下,代表一部门而已。佛菩萨的特德也如是,阿弥陀佛表彰了佛果的慈悲救济 的特德。普贤、文殊、观音等,表彰了菩萨的大行,大智,大悲的特德。以慈悲救济的佛 教说:佛中以阿弥陀佛为代表,菩萨中以观音菩萨为代表,俗语说:「家家弥陀,户户观 音」,这并不是无因的。弥陀、观音的慈悲救世,接近众生,深入人心,所以才会家喻户 晓。 12-3-2-2.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是净土。说到净土的有无,若对教内人说,以圣教量为证,当然不成问题。若以 此而向不信佛教的外界说,便起不了作用。因为你以佛说为教量,他可以神说的吠陀。新 旧约与可兰经为教量。各信所信,并不能解决问题,使他起信。要说明净土的有无,也不 用天眼远见,也不用神通往来,因为天眼与神通,在不信者,会把你看作错觉幻觉的。所 以,应该以合理的论证来说明。佛教说世界无量数,这在过去是难以使人信受的,而现在 却不成问题,天文学家,承认除了这个地球之外,像地球那样的还有无数的世界。既承认 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极多极多。那末进一步说:在无数的世界中,一定有比我们更好的世 界,也有比我们更坏的世界,世界决非完全一模一样。我们这个世界,并不是最理想的; 更好的,更理想的世界,就是净土。佛法说,净土不只一个,极乐世界,就是无数净土中 的一个。至於说西方,方向本是没有绝对性的,东看是西,西看是东。向东向西都可以。 如我们要到欧洲,一直向西,一直向东都可以。不过在无限量的宇宙中,依据我们所住的 世界,日出日落的方向观念,指说为西方(日落处,含有深意,见『净土新论』)。这样 的指方立向,多一层事实的肯定,容易使人们起决定信。极乐世界,虽你我都没有见到, 都没有去过,然据理而论,这是完全可能的。是可能的,是佛说的,为什麽不信? 说到净土的状态,应该知道,这是适应众生根机,在众生可能想像的范围中,加以叙述的 。如佛出印度,现有印度所推重的三十二相;日本的佛像,每蓄有日式短须;缅甸的佛像 ,人中特短,这皆是通过主观心理而反映出来的。佛的净土也如此,也是经过主观而表达 出来的。佛出印度,佛说的净土,也是适应当时印度人的可能信解而叙述的。真正的净土 ,依我看,比经上说的,实在还应该要美满庄严得多!净土的情况,可分三点来说: 一、自然界的丰美:根据『阿弥陀经』及『观无量寿佛经』的说明,极乐净土自然界是非 常的庄严。土地平坦,没有崎岖山陵;没有昼夜,长在光明中;宝树成行;金沙布地。物 质生活的享受,极为丰富。生活所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自由取给,不像我们 娑婆世界的贫苦穷乏,不平等。 二、人事界的胜乐:我们这个秽恶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充满了斗争,嫉妒,瞋恨,造成 无边的苦痛。极乐世界,与此处适得其反,人与人间,平等和乐。走兽根本没有,飞禽都 是变化所生。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都是功德殊胜的诸上善人,一生补处的菩萨就不少。菩 萨与声闻圣者,无量无数;再次的,也是一心一意修学清净佛道的善人。在良师益友的策 励下,都能不断的向上。所以不但和乐,而且非常殊胜。 三、身心的清净:生极乐世界的,都是莲花化生。由於自己的愿力,佛菩萨的悲愿,不须 父母为缘,化生於莲华中。佛经所说的佛菩萨,每处莲华座。莲花为出於淤泥而清净的, 离了一切烦恼,得到身心清净,成为圣者,所以以莲花的出尘不染为喻。修念佛行而生净 土,所以也是化生於莲花中的。极乐净土中,身无老病死苦。一般的胎生、卵生、湿生, 皆有老病之苦,化生是没有这些痛苦的。其他的化生,也有死苦。而极乐世界的众生,在 未得无生法忍前,决不会死亡的;得了无生忍,也不会再感死苦。净土中不但没有身体的 老、病、死苦,连心中的烦恼 ── 贪、瞋、痴苦也没有。初生净土的众生,烦恼习气当 然未曾断除;但由於环境的特胜,虽有烦恼,而缘缺不生。净土的黄金如粪土,物质所需 可以自由取给,还生什麽贪心?诸上善人,共聚一处,和乐融洽,那里会起瞋心?正信正 行,当然不会起邪见等痴心。起烦恼的因缘不具足,当然不会有烦恼,所以身心都非常清 净。 由於自然界的丰美,众生界的胜乐,身心界的清净,所以名为极乐世界。这世界为阿弥陀 佛无边功德所庄严,为摄化众生的方便而成立,发愿求生净土,就以此为目标。 12-3-2-3.念佛法门三特徵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徵:一、他增上,二、易行道,三、异方便。此三 者,在一切佛法中,无论是大乘或小乘,本来都是普遍具有的,不过糅合这三点而专门阐 扬显示的,唯是念佛净土法门。 一、他增上:他增上的反面,是自增上。修学佛法,有依自力和依他力二种,自力即自增 上,他力是他增上。我常说佛法重於自力,但并不是说到自力,便完全否定他力,因为他 力也是确实存在的。例如一个人生存於世间,不能专靠自力或他力,而是依着自他力的展 转增上。如小孩必由父母养育,师长训导,一直到长大成人,在社会上也还得依靠朋友。 同时他所需要的衣服饮食等资生物,也都不是全由自力供给。所以就世间法说,一个人的 生存,决无专赖自力而可以孤独存在的。佛法中,如声闻乘特重自力,但也不能不依靠他 力。如归依三宝,即是依三宝的加持力;在修学的时候,也须要师长同学的引导与勉励。 特别是受戒,要经三师、七证,三白羯磨,戒体才得成就。若犯僧伽婆尸沙重戒,则须依 於二十清净大德,至心忏悔,罪垢才能蠲除。这仅就小乘说,实则一切佛法莫不如此。我 平常总是说,佛法是专重自力的,所谓「各人生死各人了」,这话本是绝对的正确。如佛 的儿子,佛的兄弟,若不自己努力修学,佛也不能代他们了生死。但这并非没有他力,不 过任何事情的成办,一切他力,都要透过与自力的合理关系。诸佛、菩萨、罗汉,以及师 长道友,固能给予我们的助力,但这种助力,必经我们自力的接受和运用,才能显出它的 功能。所以外来的力量并非无用,而是要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能力去接受它,运用它。假如 自己毫不努力,一切都依赖他力,那是绝不可能的,比方患贫血症,可以输血补救,但若 身体坏到极点,别人的血也是救不了的。换句话说,必须自身还有生存能力,然後才能吸 受他人之血,以增强自己的身命。 接受他力,最要紧的是自觉到有一种力量在支持我们。如小孩正在害怕时,有人对他说: 你妈妈就在身边呢!立刻就会发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他不再害怕。这因为,小孩自己知 道母亲是他的保护者,所以一听说妈妈,便无所畏惧了。一般人,特别是怯弱的人,当他 沉沦在苦恼绝望之中,一旦自觉到有某种力量支持他,便能做出很多平时所不能做的事情 。一个国家亦如此,当他发生危急困难时,若有其他国家发表支援的声明,人心便会转趋 安定,而发挥出莫大力量,克服困难。如自己不求改进,那末外力的援助,不能拯救这一 国家的危亡。他力,要依自力而成为力量。有时,明明是自力,却可以化自力为他力,因 而增进自力的。如夜晚走路,有人怕鬼便唱起山歌来。听到了自己的歌声,好像有了同伴 ,有了支持他的力量,使他不感孤独,不再怕鬼。又如小孩害怕的时侯,即使母亲在他的 旁边,而他自己不晓得,还是一样的害怕。反之,母亲并不在,听人说母亲就来了,也会 使他坚强起来。所以,外来的他力,或者只是自力化而为他力,只要自己知道,知道外来 有某种力量,确能援助自己,即能发生效用。称念阿弥陀佛,依佛力而往生净土,即是他 力。但从上解说,我们可以知道,确有阿弥陀佛,但如不知不信不行,也仍然无用,不得 往生西方。一分学佛者,为了赞扬阿弥陀佛,不免讲得离经。一只鹦鹉,学会念「阿弥陀 佛」,一只鹅跟着绕佛,都说牠们往生西方。大家想想,鹦鹉与鹅,真能明了阿弥陀佛与 极乐世界吗?也有信有愿吗? 自力与他力,必须互相展转增上。如果专靠他力而忽略自力,即与神教无异。依佛法说, 便不合因果律。不管世间法也好,佛法也好,若能着重自力,自己努力向上,自然会有他 力来助成。如古语说:「自助者人助之」。不然,单有他力也帮不了忙,所以佛教是特重 自力的宗教。大凡一个人的能力越强,自力的精神也就越强。如小孩的生存能力薄弱,即 依赖他力,渐渐长大,生存能力渐强,自力的表现也就渐渐明显。故佛法的他力法门,如 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龙树与马鸣等,都说是为志性怯劣的初心人说。教法被机而设,这 是特为能力差的怯弱众生说的。念佛法门,是属於他力的,依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摄受, 才有往生净土的可能;若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则不能往生。 二、易行道:易行道,这名称出『十住毘婆沙论』。龙树说:菩萨得不退转,要修四摄、 六度种种难行苦行,极不容易。於是有人就问:有没有比较容易行的?龙树即批评说:这 是下劣根性,无大丈夫气。菩萨学佛,应难行能行,勇往直前,不该自卑。但为了适应根 性,他毕竟还是依经而说出易行道。易行道,并非专指念佛,而是概括普贤的十大愿,即 礼佛、赞佛、供养佛等。这些所以被称为易行道,是因为容易学,容易做,并不是说学了 这些法门就容易成佛。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念佛、礼佛、赞佛、供养佛等等,都是嘴 里念,心里想。就是供佛,也是在观想中供养。所以易行道的易行,即在乎自心观想,不 须依具体事物去实行。不能胜解观修,口头念也可以。从口头诵持,再引起内心的思惟。 若真正赞佛,就得造偈如实称叹。真正供佛、就得不惜牺牲一切而作供养,这就难行了。 易行道,即依缘佛果位的种种功德,而去观想或称念。这原出自『弥勒菩萨功德经』,说 释迦佛因中修难行道,精勤苦行,发愿於五浊恶世成等正觉。而弥勒则是修的易行道,故 将来在净土成佛。约此说,一般的念佛、赞佛、随喜、忏悔、劝请、回向,可以增长善根 ,消除业障,都是属於易行道。念阿弥陀佛,就是易行道的一种。『十住论』说易行道念 佛,也并不是专念阿弥陀佛的。易行道的礼佛、赞佛、供养佛等,处处以佛为中心。菩萨 修布施持戒六度等行,是难行道。龙树说:菩萨发心有依大悲心修种种难行苦行;有依信 精进心,乐集佛功德,往生净土的。这二种,也即是初学的二门路:前者从悲心出发,修 难行道;後者从信愿出发,修易行道。然易行道也就是难行的前方便,两者并非格格不入 。『十住毘婆沙论』说:易行道不但是念佛,包含念菩萨、供养、忏悔、随喜等等,菩萨 依此行门去修,到信心增长的时候,即能担当悲智的难行苦行。对於初心怯劣的根性,一 下子叫他发心修大悲大智,是受不了的,或即退心不学。故修学佛法,不妨先依易行道, 渐次转进增上,至信愿具足,而後才修难行道。这麽说来,易行与难行二道,仅为相对的 差别,并非绝对的隔离。 念阿弥陀佛,是易行道,易行是不太劳苦的意思。『十住论』说:或步行而去,或乘舟而 去。乘舟而去,身心不感劳苦,如易行道。但比步行而去,不一定先达目的地。有些学者 ,为了赞扬净土法门的易行,说什麽「横出三界」,「径路修行」。从激发念佛来说,不 失为方便巧说;如依佛法实义,误解易行道为容易了生死,容易成佛,那显然是由於经论 之外,全属人情的曲说! 三、异方便:异方便,名称出『法华经』:「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这异方便,也 就是『大乘起信论』的胜方便,其意义可解说为特殊或差别。『摄大乘论』大乘的十种殊 胜,古译为十种差别。玄奘译阿赖耶(种子)「亲生自果功能差别」,古人即译作「胜功 能」。所以异方便,胜方便,差别方便,都是一样,为同一梵语的不同译法。 方便有两种,一正方便,二异方便。『法华经』说:「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不 是不要方便,而是说,在一乘大法中,要舍弃那不合时机的方便,而更用另一种方便来显 示第一义。 正方便,即三乘共修的方便。佛为声闻说戒、定、慧三无漏学,及无常、苦、无我、不净 等观门,使众生厌生死苦而出离世间。但这是容易沈溺於独善厌世的深坑,所以到了大乘 ,除了对无常、苦、无我、不净等,给以新解说而外,更有异方便来教导。但异方便,不 是声闻法中所完全没有的,只不过大乘中特别重视而已。这就是修塔供养,兴建庙宇,画 佛图像;乃至一低头,一举手,或一称南无佛,皆可成佛道等。这种种方便,特重佛功德 的赞仰,着重於庄严。如『法华经』的长者,璎络庄严,与穷子的除粪,怎样的气派不同 !又如华严海会,何等的矞皇严丽?与小乘大大不同。不着重苦与不净,而反说乐、净。 依乐得乐,如『维摩诘经』说的:「先以欲勾牵,後令入佛智」。这种方便,在小乘是不 大容许的(除了定乐)。大乘强调佛果的无边庄严,总摄一切福德,故特发扬此一教说。 异方便很多,『法华经』所列举的如何如何「皆可成佛道」,都是。念阿弥陀佛而生净土 ,『起信论』即明说为胜方便,所以念佛是异方便之一。 他增上及易行道,一切佛法中普遍存在,不过大乘较为着重。异方便,小乘只有一些痕迹 ,而大乘则大为宏扬。尤其是念阿弥陀佛的净土法门,糅合这三方面,着重这三方面,这 才在佛法中,露出一个崭新的面目。比之於小乘,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 我们若不念佛则已,如欲提倡念佛,便非从这些意义去把握不可。这才能认清念佛法门的 特胜处。中国素重圆融,有人从禅净融通去解说,说什麽「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对 于有取有舍有念的净土法门,实际是不能表现法门特色的。法门各有差别,真正的念佛, 还是依专门修持净土法门的去认识。 12-3-2-4.念佛三要 一信: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三要,缺一不可。念佛为佛法的一门,所以修净土法门 的,对佛法应有正确的信解。净土经中所说,素来不知佛法的,到临命终时,得到善知识 的引导,能专诚恳切的念阿弥陀佛,便可以往生净土。这是不得已的方便,因为人到临死 ,时间无多,不能再为开导其他的佛法,只好以简易的阿弥陀佛教他持诵。若说平时学佛 ,只凭一句阿弥陀佛,别的什麽都不要,就可以往生,这与神教的因信得救,有什麽差别 ?所以佛教中基本的道理,如因果、善恶、轮回解脱等,都应有一明确的信解,这就是信 三宝、信四谛等。假使连这些基本的道理,缺乏坚信,疑惑不定,说他念佛便可往生,实 在是笑话!所以修净土的人,先要坚定佛法中的基本信念,然後再加净土法门的特殊信念 。特殊信心有二: 一、信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修净土的人,不但确信净土的实有,而且还要信得净土的清 净庄严,是极理想的乐土;信阿弥陀佛成佛以来,说法十劫,有无量功德。但更根本的: 是要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极深、极广、极有大力。依佛自证说:因圆果满,自己受用 法乐,当然有良好环境的净土。然从如来发心为他说:阿弥陀佛在因地时,作法藏比丘, 曾在世自在王佛前,观种种清净世界,而後立愿,要总合一切清净世界的严净,庄严自己 的净土,成一极乐世界,以作摄化众生的道场。众生生到净土後,以各种善缘具足,容易 修学,成办道业。从这悲愿教化的观点去看,净土是佛为众生而预备的,是摄化众生的大 方便。只要众生能发愿往生,决定可以得到接引,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愿 ── 四十八愿的 根本特胜。能信得,一念一日乃至七日,皆可往生极乐世界。如缺乏或不能坚定这一特殊 信念,那末虽信有阿弥陀佛与净土,也还是不够的。 没有真智,没有断障,就能往生净土,站在自力的因果立场,是有问题的。满身烦恼恶业 的众生,没有修集戒定慧的圣道,怎会有进入净土的资格?没有净因,怎能获得净果?所 以唯识家说:称念阿弥陀佛,往生净土,是别时异趣。这是说,现生念佛,使众生信解有 佛,积集善种;将来再生人间,修布施、持戒、展转增上,定慧成就,可以往生净土,并 不是说现生念佛,便可往生。这譬如说「一本万利」,约展转说,并非一下子就有万倍利 息。这是纯依自力的说法。身心清净,才可与净土相应,生净土中。若以唯识家所说十八 圆满受用土说,非地上菩萨不可。即以胜应身的方便有余土说,在小乘是罗汉,在大乘也 要伏断我执。然而,依龙树所说中观大乘,有易行道法门,称念弥陀,命终可得往生的。 这关键就在:众生自力是不够的,依於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摄受,才有可能。所以信修 净土法门,如对弥陀本愿力,缺乏深刻信念,即是信心不具足,不能达成往生的目的。 二、信念佛法门的殊胜德用:一般的说:称名念佛,只要心口相应,称念六字洪名,念到 身心清净,一心不乱,便可往生净土。如此推重念佛法门,还没有充分显出念佛法门的特 胜。如念阿弥陀佛心得清净,念其他的佛、菩萨、经典、咒语,一切都可以得心清净,得 心不乱,何必特别宏扬净土法门?所以除了信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而外,更要信往生净土 的特殊德用,这就是:往生极乐净土,在信阿弥陀佛的悲愿摄引外。更要信「一心不乱」 ,为获得弥陀愿力摄引的条件,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如能往生,决定不退,在修学菩萨 道的过程中,最为稳当。能确立了这二个信念,然後发愿修行,才能精进而达往生的希望 。 二愿:信与愿不同,勿以为有了信,必然有愿;要知凡愿必定有信,有信未必有愿。总论 佛法,有信心,当然要有愿行。然佛法中法门无量,不问它了义的不了义的,方便的真实 的,都各有其特质,有其作用。这些无边法门虽有信仰,虽有广泛的宏愿 ── 无量法门 誓愿学,但在现生的修学中,不一定要样样法门,都发愿去修持。故深信净土,不一定发 愿而求往生。现在人每每缺乏合理的分别,如见你不挂念珠,不虔诚念(阿弥陀)佛,就 以为你对净土法门没有信心。以为你如能信仰净土法门,为什麽不专精修学!这实在是极 不合逻辑的。如我们对社会的各种正当事业,觉得都有好处,对人类,对国家都极为需要 。但决不能样样去做,只能拣择志趣相投的作为个人的终生事业。修学佛法也如是,法门 无量,应该信,应该愿学,但切实修学的,只能选择与自己意趣好乐相适合的,便由信而 进一步的发愿去实行。所以愿必有信 ── 愿由信来,而深信却不一定有愿行。 净土法门的愿,除愿成佛道,愿度众生普通愿而外,主要是愿生彼国。愿生彼国,约目的 说。然在实行中,应该有深一层的愿求,就是愿得弥陀佛本愿的摄受,回向文中,即有此 意。约佛本身说,佛是无时不在悲愿摄受众生。可是众生自己,不自动的发愿要求摄受, 接受佛陀的悲愿,便不能为佛所摄受,佛与众生间便脱了节。如海中救生艇,投下救生圈 或绳索,若落海者心愿登舟脱险,却不想接受救生圈或绳索,试问如何可以得救?所以往 生净土,要仗阿弥陀佛的慈光摄受,尤须众生的发愿,愿意接受佛陀的本愿。众生愿与佛 愿相合应,往生净土,才有可能。要知道佛要遍救一切众生,众生本身不起信愿,缺乏被 救资格,佛也无能为力。这也即是上面所说的他力要通过自力。如太阳光明普照一切,但 不照覆盆之下,佛愿遍度一切众生,但度不了无出离心,不愿接受救济的众生。佛是大能 ,而不是全能万能。在救济一切众生时,众生有着自己的因果关系,佛并不能想到做到。 否则,这世界早就没有众生了!所以愿生净土,是所愿的目的;愿受阿弥陀佛悲愿的摄受 ,才是发愿的实质。 三行:概括的说,行有二:一是往生净土的助行;一是往生净土的主行。以净土三经说,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要培植深厚的善根,增长种 种福德,以作生净土的资粮。『观无量寿经』说有三品,如孝敬父母,布施、持戒、读诵 大乘等。大本『阿弥陀经』,也说到布施、持戒等。这些善根福德,修净土的人,应该随 分随力去做,使善根增长,福德增胜。往生净土,念佛是正因,培植善根福德是助缘。有 些念佛人,好走偏锋,以为生死事大,念佛都来不及,那里还有功夫去修杂行。专持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就得了。如告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经文,他却巧辩的说 :能听到阿弥陀佛的,就是宿植善根,广修福德因缘了。这是多大的误解!经说「不可以 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并非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闻佛名」。求生极乐净土 ,助行还是需要的。但念一句弥陀的,只有适用於「平时不烧香,临(命终)时抱佛脚」 的恶人(见『观经』);一般人平时修学,应该随分修集福德因缘,以此功德回向净土。 永明大师的万善同归,是比较稳当而正确的说法。 往生净土的主行,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是皈投依向义,内含希求阿弥陀佛悲 愿加持的意义。现在的念佛法门,非常流行,往往失去了本义。称念是净土行,照净土法 门说,应该依信、愿而起行。可是有些念佛人,不解念佛之所以,既无信,又无愿,这与 净土法门,当然不合。有些念佛的,以念佛为冥资。有些为了家庭的烦恼而念,为了生意 或政治的失意而念。一心念佛,以精神集中,身体心理,都得到某种清净,某种喜乐,或 泛起某种特殊心境。於是便自以为得了受用,沾沾自喜,逢人便说念佛好!念佛当然很好 ,但这还不是真正的净土行者,还不是净土法门的真利益。充其量,这不过是类似的定境 (正定也极为难得),只是由於精神集中,减少了内心的散乱,浮动,减少一些烦恼而已 。如以此为目的,何必一定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生净土,当然会有这种心境,而 且更好。若仅此而无信无愿,是不能往生的。所以净土法门的修行(念佛),要在深信诚 愿的基础上,要在渴仰弥陀本愿的摄受中去念。空空洞洞的行,不会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 力相呼应,不相应便不能生净土。 信愿行的总合,是净土法门的要诀!三者具足,即得往生。依他力而往生,这不妨举喻来 说:如美国或某国,为东方人办了几个学校,欢迎我们去留学,可以供给膳宿,甚至可以 供给交通工具,他愿意我们去,只要我们肯去。如我们对他没有信心,或自己不发生兴趣 ,这当然不能去了。假使你有信有愿,愿意去一趟,但还缺少一件,还要彼此同意的证明 文件 ── 护照。护照签了字,你就可坐他的飞机到那边去。这如净土行人,在阿弥陀佛 的慈悲愿力中,有信、有愿,又加上称念阿弥陀佛的签字手续,自然可以达到净土的目的 地。净土法门的三要,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不具足三要而称念弥陀,等於一纸伪造文件 ,起不到实际作用。 12-3-2-5.念佛 一 念:净土法门,一般都以称名念佛为主,以为称名就是念佛。其实,称名并不等於念 佛,念佛可以不称名,而称名也不一定是念佛的。 要知道,念是心念。念为心所法之一,为五别境中的念心所。它的意义是系念,心在某一 境界上转,明记不忘,好像我们的心系在某一境界上那样。通常说的忆念,都指系念过去 的境界。而此处所指称的念,通於三世,是系念境界而使分明现前。念,是佛法的一种修 行方法,如数息观,又名安般念;还有六念门;以及三十七道品中的四念处,都以念为修 法。要得定,就必修此念,由念而後得定。经里说,我们的心,烦动散乱,或此或彼,刹 那不住,必须给予一物,使令攀缘依止,然後能渐渐安住。如小狗东跑西撞,若把牠拴在 木椿上,牠转绕一会,自然会停歇下来,就地而卧,心亦如此,若能系念一处,即可由之 得定。不但定由此而来,就是修观修慧,也莫不以念为必备条件。故念於佛法中,极为要 重。 念有种种,以所念的对象为差别,如念佛、法、僧、四谛等。现说念佛,以佛为所念境界 ,心在佛境上转,如依此得定,即名为念佛三昧。然念重专切,如不专不切,念便不易现 前明了,定即不易成就。要使心不散乱,不向其他路上去,而专集中於一境,修念才有成 功的可能。经中喻说:有人得罪国王,将被杀戮。国王以满满的一碗油,要他拿着从大街 上走,如能一滴不使溢出外面,即赦免他的死罪。这人因受了生命的威胁,一心一意顾视 着手里的碗。路上有人唱歌跳舞,他不闻不看;有人打架争吵,他也不管;乃至车马奔驰 等种种境物,他都无暇一顾,而唯一意护视油碗。他终於将油送到国王指定的目的地,没 有泼出一滴,因此得免处死。这如众生陷溺於无常世间,受着生死苦难的逼迫,欲想出离 生死,摆脱三界的系缚,即须修念,专心一意的念。不为可贪可爱的五欲境界所转;於可 瞋境不起瞋恨;有散乱境现前,心也不为所动。这样专一系念,贪瞋烦动不起,心即归一 ,寂然而住。於是乎得定发慧,无边功德皆由此而出。反之,若不修念,定心不成,虽读 经学教,布施持戒,都不能得到佛法的殊胜功德,不过多获一点知识,多修一些福业而已 。 二 念佛:念佛,一般人但知口念,而不晓得除此以外,还有更具深义的念佛。如仅是口 称佛名,心不系念,实是不能称为念佛的。真正的念,要心心系念佛境,分明不忘。然佛 所显现的境界,在凡夫心境,不出名、相、分别的三类。 依名起念:这即是一般的称名念佛,是依名句文身起念,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即 是名。而名内有义,依此名句系念於佛 ── 以「南无阿弥陀佛」作念境。这是依名起念 ,故称名也是念佛。 不过,称念佛名,必须了解佛名所含的意义,如什麽都不知道,或以佛名为冥资等,虽也 可成念境,或由此得定,但终不能往生极乐。这算不得念佛的净土法门,因为他不曾了解 极乐世界的情形,和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无信无愿,泛泛称名,这与鹦鹉学语,留声机 的念佛,实在相差不多。有一故事:有师徒两个,徒弟极笨,师父教他念佛,他始终念不 来,老是问师父怎样念。师父气不过,骂他道:「你这笨货」!并且把他赶跑。可是他却 记住了,到深山里去,一天到晚,念着「你这笨货,你这笨货」。後来师父又去找他,见 他将饭锅子反着洗,觉得徒弟已得功夫。便问他这一向修的什麽功,他说就是师父教我的 :「你这笨货」。师父笑道:「这是我骂你,你怎把它当佛在念」?一经点破,徒弟了解 这是骂人的话,所得的小小功力便失去了。心系一境而不加分别,可以生起这种类似的定 境,引发某种超常能力。但一加说破,心即起疑,定力也就退失。当然,称名念佛,决不 但是如此的,否则何须念佛,随便念桌子板凳,不也是一样吗?须知道,阿弥陀佛是名, 而名内包含得佛的依正庄严,佛的慈悲愿力,佛的无边功德。必须深切了解,才能起深切 的信愿,从信愿中去称名念佛,求生净土。 依相起念:这是观想念佛,念阿弥陀佛或其他的佛都可以。或先观佛像,把佛的相好庄严 谨记在心,历历分明,然後静坐系念佛相。这种念佛观,也可令心得定。我遇见的念佛的 人,就有静坐摄心,一下子佛相立即现前的。但我所遇到的,大都还是模糊的粗相,容易 修得。如欲观到佛相庄严,微细明显,如意自在,那就非专修不可了。而且,佛相非但色 相,还有大慈大悲,十方,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五分法身,无量无边的胜功德相,在这 佛功德上系念观想,大乘为观相所摄,小乘则名为观法身。 依分别起念:依分别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现,名唯心念佛。前二种依於名相起念, 等到佛相现前,当下了解一切佛相,唯心变现,我不到佛那里去,佛也不到我这里来,自 心念佛,自心即是佛。如『大集贤护经』(二)说:「今此三界,唯是心有。何以故?随 彼心念,还自见心。今我从心见佛,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华严经』(四六)也 说:「一切诸佛,随意即见。彼诸如来不来至此,我不往彼。知一切佛无所从来,我无所 至,知一切佛及与我心,皆悉如梦」。佛的相好庄严,功德法身,分分明明,历历可见, 是唯(观)心所现的。了解此唯心所现,如梦如幻,即是依(虚妄)分别而起念。佛法以 念佛法门,引人由浅入深,依名而观想佛相,佛相现前,进而能了达皆是虚妄分别心之所 现。 若更进一层,即到达念佛法身,悟入法性境界。唯识家说法有五种,名、相、分别而外, 有正智、如如。无漏的智如,平等不二,是为佛的法身。依唯心观进而体见一切平等不二 法性,即是见佛。『维摩诘经』亦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以明得见阿粊。『阿粊 佛国经』也如此说。『般舟三昧经』,於见佛後,也有此说。佛是平等空性,观佛即契如 性;智如相应,名为念佛。『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见如来」,平常称此为实相念 佛。念佛而达此阶段,实已断除烦恼,证悟无生法忍了。 由称名而依相,乃至了达一切法空性,一步一步由浅而深,由妄而真,统摄得定慧而并无 矛盾。这样的念佛,就近乎自力,与修定慧差不多,故念佛法门也是定慧交修的。但依『 般舟三昧经』说:如见佛现前,了得唯心所现,发愿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见念佛方便, 要求往生净土,要有佛的悲愿力。在四类念佛中,以称名念佛最为简易;一般宏通的净土 法门,即着重於此 ── 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和信求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的摄受。 称名念佛,并非仅限於口头的称念。如『阿弥陀佛经』的「执持名号」,玄奘别译,即作 「思惟」。由此可见,称名不但是口念,必须内心思惟系念。因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由 名号体会到佛的功德,实相,系念思惟,才是念佛。所以称名是重要的,而应不止於口头 的唱诵。 上面说的是通泛的说一切念佛,现在别依称名念佛,再加说明。称名念佛的方法,有人总 集为「念佛四十法」,即专说念佛的方便。然念佛中最重要的,是三到。净宗大德印光大 师也时常说到。三到是:口念、耳听、心想,三者同时相应。念得清晰明了,毫不含糊, 毫不恍惚。称名时,不但泛泛口唱,而且要用自己的耳朵听,听得清清楚楚;心里也要跟 着音声起念,明明白白的念。总之,口、耳、心三者必须相应系念,了了分明,如此即易 得一心不乱。许多人念佛,不管上殿,做事,甚至与人谈话,嘴吧里似乎还在念佛。心无 二用,不免心里恍惚,耳不自听,不能专一。或讲究时间念得长,佛号念得多,但这不一 定有多大用处。例如写字,要想写得好,写得有功夫,一定要郑重其事的写,一笔又一笔 ,笔笔不苟,笔笔功到。虽然写字不多,如能日日常写,总可以写出好字。有人见笔就写 ,东榻西涂,久而久之,看来非常圆熟,其实毫无功力。也有年青时即写得好字,而到老 来却写坏,因为他不再精到,随便挥毫,慢慢变成油滑,再也改不过来。念佛也这样,时 间不妨短,佛号不妨少,却必须口耳心三到,专一系念不乱。如果口里尽念,心里散乱、 东想西想,连自己也不知在念什麽,那即使一天念上几万声也没有用。所以若要不离念佛 ,不离日常生活,一定要在成就以後。初学人,叫他走路也好念佛,做事正好念佛,那是 接引方便。念佛而要得往生,非专一修习不可。如一面妄想纷飞,一面念佛,一成习惯, 通泛不切,悠悠忽忽,再也不易达到一心不乱。要念佛,还是老实些好! 说到称名念佛的音声,可有三种:一、大声,二、细声,三、默念。在念佛的过程中,三 种都可用到。如专轻声念,时间长了容易昏沉,於是把声音提高,念响一点,昏沉即除。 如专於大声念,又容易动气发火,令心散乱。再换低声念,即能平息下去。音声的轻重, 要依实际情况的需要,而作交换调剂,念低念高都没有问题。但专以口念,无论高念或低 念,都不能得定。依佛法说,定中唯有意识,眼等前五识皆不起作用,口念闻声,当然说 不到定境。念佛的目的,是要达一心不乱,所以又要默念。默念,也称金刚持,即将佛的 名号放在心里念,口不出声,虽不作声,自己也听起来却似很响,而且字字清晰,句句了 然。这样念,逐渐的心趋一境,外缘顿息,才能得定。 再谈谈念佛的快慢。我们念佛,起初都很慢,到转板的时候便快起来。这很有意思,因为 慢念,声音必定要拉长,如:南─无─阿─弥─陀─佛,每字的距离长,妄想杂念容易插 足其间,所以要转快板,急念起来,杂念即不得进。禅堂的跑香也这样,催得很快很急, 迫得心只在一点上转,来不及打妄想。不过专是急念也不好,会伤气,气若不顺,分别妄 想也就跟着来。如转而为慢念,心力一宽,妄想分别也淡淡的散去。这完全是一种技巧, 或缓或急,不时交换调剂,令心渐渐离却两边,归一中道。如骑马,偏左拉右,偏右拉左 ,不左不右时,则让牠顺着路一直走。念佛不是口头念念就算,不在乎声音好听,也不在 乎多念久念,总要使心趋向平静,趋向专一,获得一心不乱。 12-3-2-6.一心不乱 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能不能生的重要关键,在一心不乱,这在大小『阿弥陀经』中皆说到 。莲池大师有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分别。事一心实可析为净念相续,定心现前二类。众生的 内心,最复杂,特别是无始来的烦恼习气,潜伏而不时现起,极难得到内心的一致 ── 不乱。佛法的无边功德,要由定力开发出来。这不净的散乱的心念,就是虚妄分别心,分 别即是妄想。这可以包括一切的有漏心,念佛念法,众生位上的一切,都不外乎虚妄分别 心。约证悟说,这都是妄想。然约一心不乱说,妄想也大有妙用。在虚妄分别心心所法中 ,有善心所现前,如对佛法僧的善念;有恶心所的生起,如贪瞋等的烦恼。初学佛的人, 要想一下子不分别,不妄想,谈何容易!所以要先用善念对治恶念,以净念而去除染念。 念佛就是这种方法之一,一念阿弥陀佛,可以除去各式各样的不净妄念。但在善念净念中 ,还可以是乱心的。如一刻是佛,一刻又是法,这虽然内心善净,却还是散乱。所以必须 要净念,而且要相续,念念等流下去。此时不但恶念不起,即除了阿弥陀佛以外,其他的 善念也不生起,念念是佛,等流下去,这叫净念相续,也就是一心不乱的初相。这在修行 上,并不太难,这并非得定,而是止成就的前相。然而一般念佛的,散乱小息时,每转现 昏昧。其实念念中不离杂念(当然不是大冲动),而自己不知,以为得了一心,最易误事 。心在一念上转,不向外境奔驰,一有驰散,马上就以佛念摄回。一念一念,唯此佛念, 离掉举,离昏沉,没有杂念渗入,没有间断,明明现前,即是一心不乱。念佛决不在时间 的长短,数量的多寡上计较,主要在达到一心不乱。依经说:念佛有时一日或者七日,一 念乃至十念。所以,不论时间长短,如真能万缘放下,唯一弥陀净念,即使是短时相续, 也就是一心不乱。这样的净念相续,即取得了往生净土的保证。在这样的净念相续时,每 有清净法乐,或闻有香气,或乍现光明等。 定心现前,是更深一层的。定有一定的条件,不是盘腿趺坐就算定。先要系念於止,止成 就後,才有定心现前。最低微的未到定,也有浑忘自己的身心境界,只是一片清净光明。 念佛得定,名念佛三昧。此时眼等五识不起,唯定中意识现前。称名,观相,也可现见阿 弥陀佛。甚至未得净念相续的,在睡梦中也可见阿弥陀佛,这是梦境,不一定可以往生。 正定现见阿弥陀佛,可成为往生净土的保证。没有信愿的念佛,也可以得到观佛成就,但 不一定往生。(由佛转教,发愿即可生)虽然说佛是大悲普被,无时不在救度,问题即在 众生的能不能接受佛恩。众生能使心渐渐归一,心地清净,惑业等重大障碍物去除了,众 生的愿,即与佛的愿,可以相感相通,现见弥陀,往生净土。这才显出了慈悲愿力的作用 。有一类众生平时不知佛法,为非作歹,到了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的启发,深悔过去的 罪恶,能在短时中,一心一意至诚恳切的念几句阿弥陀佛,就可往生净土。这因为一方面 受到死的威胁,一方面受到堕落的怖畏,所以信愿的热忱特别深切,能在短时间内,一心 不乱,而得往生。 为调和禅净的争执,莲池大师倡理一心说以会通他。中国唐代的净土法门,专重他力,而 禅宗是主心外无物,顿息一切分别,所以批评净土法门的有取(净土)有舍(娑婆),有 分别念(佛)。其实禅净,各有重心,由於执一概全,才有诤执。若着眼於全体佛教,即 用不着冲突。莲池大师所以特提理一心说,作禅净的调和。理一心,即体悟法性平等,无 二无别,离一切相,即见如来。这样,禅净便有贯通处。但这是随顺深义而说,若据净土 法门的易行道,他增上的特性来说,念佛往生所被的机缘,本是摄护初心。禅净各有特色 ,不一定在「一心」上圆融会通。净土法门蒙佛摄受,齐事一心的念佛即得。到理一心, 这必先要定心成就,然後进一步於定中起观:佛既不来,我也不去,我身佛身,同是如幻 如梦,无非是虚妄分别心所显现。於是超脱名相,远离一切遍计执,而现证法性。如到此 地步,有愿的往生极乐,论品位应在上品上生之上。如於极乐世界无往生的特别愿欲,那 是不一定生极乐的。要生,那是「十方净土,随愿往生」。 12-3-2-7.往生与了生死 往生是约此界的临终,往生极乐世界说。本来死後受生。或由此到彼,往生的力量不一, 最一般的是业力。有天的业生天界,有人的业生人间……。六道众生,皆以业力而受生。 在这以上的,还有愿力,通力,如没有人间业的天,可以到人间,他来是凭藉神通的力量 。下生以後,现有人间的身体,借取欲界的鼻舌识而起用;不过天人的身体光明,物质组 合得极为微妙。同样的,我们修得了神通力,也可生到上界。现在的生净土,不是通力, 而是愿力。以一心不乱为主因,使心净定,再由众生的愿与阿弥陀佛的愿相摄相引,便得 往生净土。论依因感果,净土还不是众生的,然同样的可以享受。如王宫是王家所有,但 宫庭里的侍役、下女,一样的可以享受那奇花异草的花圃,画栋雕梁的庄严房屋,山珍海 味的饮食,丝弦笙笛的音乐,与王室差不多,但这并不是自力。往生净土也是这样,凭着 阿弥陀佛的愿力,一样的享受净土的法乐。 今日有些宏扬净土者,说到了生死,以为就是念佛,以念佛为了生死的代名词,这是堵塞 了佛法无边法门。其实了生死,岂止念佛一门?而且,了生死与往生,应该是二回事,这 中间还有一节的距离。把往生看作了生死,在思想上有点混乱。生死,是生而死死而生的 生死相续;了生死,不是明了生死,而是说彻底解决了生死,不再在生死中往来轮回。生 死是苦果,从烦恼业而来,有烦恼即作业,作业即感苦果,惑业苦三,流转如环。烦恼的 根本是我见,或说无明,不达我法性空,执我执法的烦恼是生死的根本,有烦恼可以引起 种种善恶业,有业必有果。生死是这麽一回事,要了生死,必破除生死的根本,通达无我 性,彻见真实理;我法执不起,烦恼根本便断。烦恼一断,剩有业力,没有烦恼的润泽, 慢慢的即失去时效而不起作用,不感生死。了生死,无论在大小乘都是一样,只有浅深的 差别,大原则是不会例外的。依此来说,往生净土还没有见真理,断烦恼。烦恼既未断, 何得了生死呢?所以往生并不就是了生死,如说他了生死,那是说将来一定可以了,不是 现在已经了了。生到净土,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善缘具足,精进修学,展转增上,得不 退转,决定可达了生死的目的,只是时间的迟早而已。所以说往生净土能了生死,那是因 中说果。如人从十三层高楼跳下,在未落地前,说他跌死,那是说他落地後必定死。在空 中时,事实上还没有死,虽还未死,不妨作如此说,因为他死定了。『法华经』的「一称 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与『宝云经』所说:「一念释迦牟尼佛,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这都是因中说果。有此念佛因缘,久久修学,必能了脱。不但这是依一般 的往生说,还没有了生死;就是上品上生,也要往生以後,花开见佛,悟无生忍,这才破 无明,断除生死根本。故往生与了生死,是截然二事,不能看作同一。这样把往生与了生 死的内容,分析清楚,即与一切教理相应。若是过分高推 ── 往生即了生死,则与无量 教理而相违碍。以往生为了生死,对於教理无认识的,尚无所谓;若对佛法有素养的人, 听之反起疑惑,反於净土而生障碍。 12-3-2-8.结说要义 总前面所讲的,关於净土法门有几点要义,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本愿力:众生的能生净 土,主要是依仗他力的慈悲本愿。若但依自力,是不够的。念佛的净土宗人,都推庐山慧 远大师为初祖,其实远公的念佛,并不重在口念。由北魏的昙鸾,道绰,到唐朝的善导大 师,才发展为特重称名的念佛法门。善导大师有『观经四帖疏』,重慈悲愿力,重散心, 以为持戒,犯戒,皆可往生。「普度众机,不择善恶」,这话并不错,经上也有十恶五逆 可以成佛之说。这一派传到日本,发展为真宗,既然善人恶人皆可往生,念佛不分在家出 家,所以索性娶妻食肉,主张弃戒定慧等圣道,而专取本愿。由於专重他力的阿弥陀佛愿 力,所以进一步以为,只要信,当下即为阿弥陀佛所摄受。索性平时不要念佛,不需念到 一心不乱;以为一信即得往生。这在中国的净土行者,觉得希奇,其实还是遵循中国传去 的老路子,只是越走越远,越远越小,钻入牛角的顶尖而已。依佛法本意说,生极乐世界 ,特重他力。若说连戒等功德都不要了,那净土又何以有三辈九品之分呢?九品的划分, 就依圣道为标准。五逆十恶者,生净土也只是下品下生。平素孝敬师长,勤行施戒,修学 定慧,悟解空义的,才能生中品以及上品上生。我在『净土新论』中说:如荒年粮食奇缺 ,吃糠可以活命,但到了丰年,应该以米麦活命,若是硬要说吃糠为最好,其余的都不要 ,这岂不成了狂人!但念一句阿弥陀佛而往生,是为十恶五逆,而临近命终人说的,犹如 遇到荒年教人吃糠,是不得已的办法。你既不是十恶五逆的地狱种子,又不是死相现前, 平时来学佛念佛,怎麽不随分随力的修集功德?怎麽不在弥陀誓愿的摄受中,勤行圣道? 至於说只要信,不念佛而可往生,更是莫明其妙。如掉在海中,只想别人救他,而不伸手 拉住救生圈和绳索,试问如何可以登岸?不念佛何以得一心不乱?何以能与佛愿相通?撒 除众生自心障碍,与佛愿相应,佛说就是念佛到一心不乱。信弥陀愿力,而不信接受弥陀 愿力的方法,真是可笑。放弃自力,不是别的,这只是发展於神教气氛中的神化! 第二、我讲的净土法门,多是依据印度的经论,并不以中国祖师的遗训为圣教量。照着经 论的意趣说,不敢抹煞,也不敢强调。所以与一分净土行者,小有差别。如易行道,不是 横出三界,容易成佛,而是容易学容易行,办法比较稳当。其实易行道反而难成佛,如弥 勒佛;难行道反而易成佛,如释迦佛。所以『阿弥陀经』说:能於秽土修行一天,胜过净 土久久。又如净土的特色在依他力而得往生。然往生并不就是了生死,这在专以念佛为了 生死的人看来,不免心生不忍。其实,这并没有贬低净土法门的价值。 第三、虽有三根普被之说,而净土念佛法门,主要在为了初心学人。有类众生,觉得佛法 太深广,太难行,以一生的时间修学,教理上还是漫无头绪,悟证既难,而菩萨的难行, 更加不能做到。忽忽一生,死到头来,也不知来生究竟如何?对这类心性怯劣的众生,所 以有易行道,胜方便的净土法门。如『大乘起信论』说:「众生初学是法……其心怯弱… …娑婆世界……信心难可成就……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这些心志怯劣的众生,不 敢担荷如来家业。虽学佛多年,还在愁眉苦脸中过活。有以为佛教没有神教好,因信得救 ,何等简捷了当?听到三世轮回,便自前途茫茫,觉得一切不能把握,信心发生动摇,容 易退堕外道。为摄护这类初心的众生,所以说胜方便的净土法门。这是念佛法门的所被的 主要根机。一到净土,即使下品下生也可慢慢向上修学,得到成佛的结果。这是净土法门 的妙用,妙在往生必能「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说是佛法中的保险法门,保 险不会走错路子。也可说是留学法门,娑婆世界难行苦行,成佛度生,有点不敢自信,生 怕途中退失,前功尽弃,生净土就好了。这如本国教育水准低落,设备,仪器,图书都不 充足,不及外国学校的好,所以有留学之必要。到外国学,各样条件具足,学业容易成就 ;学成以後,回来贡献祖国。这如净土的修学一样,修学到悟无生忍以後,然後倒驾慈航 ,回入娑婆世界,救度众生。小乘专重己利,所以有很多的阿罗汉出现。禅宗专提向上一 着,所以也有很多的祖师出现。可是大乘法门,太深太广,不容易为一般所完满信行。印 度的大乘既兴,净土法门的简易,就由此而大大的宏扬起来。净土法门的好处,就在简易 平常。如说得太高了,怕不是立教的本意吧!(常觉记) 《净土与禅》p.77~122 【参考资料(12) 「为人生善」的如来藏与达摩的「二入四行」】 R12-1.「为人生善」的如来藏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性),在理论上,指出众生本有的清净因,人人可以成佛的可能 性。在修行上,不用向外驰求,依於自身的三宝性 ── 如来性,精进修行来求其实现。 这一「为人生善」的切要方法,在宗教的实践精神上,有着高度的价值! 《如来藏之研 究》p.130 R12-2.中国禅宗的藉教悟宗─达摩的「二入四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深信凡圣(此二字,准别本应删)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 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於言(『续僧传』作「他」 )教。此即与真理冥符(原作「状」,误),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者,所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何等为四行?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 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 无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怨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此心生 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 。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 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於道,是故说言随缘行」。「第三无所 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原作「及」)。安心无 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闇,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 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於诸有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 真为道行」。「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原作「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 染无着,无此无彼。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 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於身命财(原误作「则」)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 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 道。檀度既尔,余度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昙林是达摩弟子,但不是专心禅慧的禅师。依「经录」所说,从北魏正光六年(五二五) 起,到东魏武定元年(五四三)止,昙林一直在参预佛陀扇多,菩提流文,瞿昙般若流支 的译场,担任「笔受」的工作。他是重视经教的法师,据『续僧传』卷一六「慧可传」说 :在周武毁佛法时(五七四 ── 五七七),昙林与慧可,「共护经论』。昙林为贼斫去 了一臂(人称「无臂林」),慧可曾护侍他。慧可与昙林,是同学,是有深厚友谊的。昙 林在邺都「讲胜鬘经,并制文义」(以上见大正五0‧五五二中)。嘉祥的『胜鬘经宝窟 』,也曾引用林公说。『胜鬘经』与『楞伽经』,法义相近,也是四卷『楞伽经』的译者 ── 求那跋陀罗所译的。昙林与慧可的年龄相近;达摩为道育、慧可传授「大乘安心之 法」,由昙林记述下来,是非常适合的。 达摩所传授的,具体而明确。「入道」,是趣入菩提道;道是道路,方法。大乘道不外乎 二入:理入是悟理,行入是修行。入道,先要「见道」 ── 悟入谛理。佛法不只是悟了 ,悟是属於见(理)的,还要本着悟入的见地,从实际生活中,实际事行上去融冶,销除 无始来的积习,这叫「修道」。修到究竟圆满,名为「无学道」。『楞伽经』说:「顿现 无所有清净境界」,是顿入的见道。「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是渐非顿」,是修道 。经说与「理入」、「行入」的意趣相合。理入,是「藉教悟宗」。宗是『楞伽经』说的 「自宗通」,是自觉圣智的自证,但这要依「教」去悟入的。什麽是「藉教」?「深信含 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这是如来藏(性)说。依此如来藏教说的深切 信解,发起「舍妄归真」的意乐,从「凝住壁观」去下手。「壁观」,从来异说纷纭,『 传灯录』卷三附注说;「为二祖说法,祗教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 道」(大正五一‧二一九下):「壁观」可能就是「心如墙壁」的意思。『黄檗禅师宛陵 录』(大正四八‧三八六下)说: 「心如顽石头,都无缝罅,一切法透汝心不入,兀然无着,如此始有少分相应」。 百丈也说:「心如木石,无所辨别,……兀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亲分」(大正五一‧二 五0上─中)。这都是「壁观」的意义,是凝心、安心、住心的譬喻。从依言教的闻而思 ,到不依言教的思而修。「与真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就是如智不二的般若现 证。理入是见道,是成圣;依大乘法说,就是(分证)成佛。然而,悟了还要行入 ── 发行。前三行是「顺物」,称法行是「方便」,这都是从实际的事行去进修,而不是从心 性去解说的。前三行是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的进修。修道者是人, 是生活在人间的。无论是个人,是佛教,都要着重人与人的和谐,所以佛的律制,特别重 视「息世讥嫌」。悟道者不是处身旷野,「静观万物皆自得」 ── 自得其乐就好了。人 是生活在人间的,要本着自悟的境地,无怨憎,不憍侈、不贪着,而做到自他无碍,皆大 欢喜。这是「防护讥嫌」的「顺物」,也就是不违世俗,恒顺众生,从克己中去利他的。 称法行是「方便」 ── 以「无所得为方便」而行六度。行菩萨大行而无所行,摄化众生 而不取众生相,「三轮体空」,从利他中销融自己的妄想习气。这样的处世修行,才能真 的自利、利他,才能庄严无上菩提。达摩从印度来,所传的教授,精要简明,充分显出了 印度大乘法门的真面目。中国的禅者,虽禀承达摩的禅法,而专重「理入」,终於形成了 偏重理悟的中国禅宗。据昙林说,这一教授,达摩是以此开示道育、慧可的。这一教授, 宗与教,「深信含生同一真性」,是『楞伽经』所说的。前三行所引的经文,都出於『阿 含经』及『法句』。称法行所引的「经云」,是『维摩诘经』。「三空」是三轮体空,是 『般若经』义。『维摩诘经』及『般若经』,都是江南佛教所特别重视的。达摩传『楞伽 』的如来(藏)禅,而引用『般若』与『维摩诘经』,可能与达摩的曾在江南留住有关。 《中国禅宗史》p.9.~13 【问题思考(12)】 您对「称名念佛,是易行道」有何看法? 您认为易行道的修学,与六波罗密可以有什麽关系? 您认为「他增上」与「自增上」,「异方便」与「正方便」可以有什麽关系? 您认为念佛法门与人间佛教可以有什麽关系? 试略记录您读完本章的心得或感想。 转至以下网址: http://0rz.net/201jS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守口摄意,身莫犯非; 如是行者,得度世已。 ~世尊 http://blog.yam.com/imagewind/ ~我的部落格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9.15.116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Tech_Job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