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ool810 (隨緣)
看板Tantric
標題《隨念三寶經》淺說──法尊法師
時間Wed May 12 21:12:29 2010
隨念三寶經淺說
法尊法師 口說 弟子雲根 記
隨念三寶經序
序言
凡是佛陀的弟子,當隨時憶念所皈依的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的虔誠信敬心;從
而展轉地、深刻地對三寶功德加深了解和體會,引生滋長自己善法之欲;從而發起精進勇
猛之行。由憶念三寶功德,生善法欲、起精進行故,行者也能如實學習佛陀斷除一切過失
、證得一切功德,是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憶念三寶功德,是佛陀弟子純潔信仰、修
學佛法的基本法門。
現從我國藏文經典中檢出《隨念三寶經》譯成漢文,並加以淺說,裨初學佛法的人能
夠初步地了解到三寶功德,樹堅信幢,起饒益行。此經,是西藏僧眾中每天進食前必誦之
經典,大似漢地僧眾之誦念《供養文》。
在藏文中有兩種﹕一保存在大藏經中,一別行流通,而詞句間稍有出入。今從大藏經
中譯出。原譯不著譯師之名。
隨念三寶經淺說
法尊法師 口說‧弟子雲根記
一、聖隨念佛經
【佛、薄伽梵者,謂﹕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薄伽梵。】
這是稱頌、憶念如來具足十種功德名號。“佛、薄伽梵”是總標,以下是別列十號。
《瑜伽師地論》(以下簡名《瑜伽》)把“無上士”與“調御丈夫”合為一號,將“佛”
與“薄伽梵”離而為二號;而《大智度論》則把前者離之為二,不加“薄伽梵”;也有經
論開“無上士、調御丈夫”為二,而合“佛、世尊”為一的。開合雖有不同,通稱為十號
則一。
“佛”,完整的古印度語音應為“佛陀”(Buddha),是“覺悟”或“增廣”的意思
。由於佛已“斷盡煩惱障和所知障,覺慧增廣”(引文未出經名,均見藏文世親菩薩《隨
念佛經釋》,下同),故得是稱號。又由於佛“為救護彼無知睡眠所昏迷之有情,令其醒
悟”,故得是稱號。又由於佛“對於一切所知境界,妙智增廣”,故得是稱號。一是約斷
德圓滿;二是約悲德圓滿;三是約智德圓滿;是三種德具足圓滿,號稱“佛陀”。
“薄伽梵”(Bhagavan),也是古印度語音譯,有“破壞”、“具有”二義。顯示佛
能破除四魔,於破四魔中尤以破除天魔為最。謂佛在菩提樹下,破除魔軍而成正覺,號“
薄伽梵”。又“薄伽梵”具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六義而得名。漢
文經典專就“尊貴”一義譯稱“世尊”。六義廣如《佛地經》說。《瑜伽》就破與具二義
而說,即“能破諸大力軍眾,具多功德,名薄伽梵”。
梵語“多陀阿伽陀”(Tathagata),漢文譯“如來”,藏文也有譯“如去”的,是
“如實無倒宣說正法”之意。《瑜伽》說﹕“言無虛妄,故名如來”。正是顯諸佛如實說
法的德號。
“應”,是梵語“阿羅漢”(Arhat)的意譯,古譯為“應供”。謂佛已斷盡一切煩
惱,應受人天供養而無愧德。“阿羅漢”原具三義,曰“殺賊”,曰“無生”,曰“應供
”。“阿羅”是賊義,“漢”是殺義;佛已能斷盡損害有情一切煩惱怨賊故。又“阿羅”
是生義,“漢”是無義;“阿羅漢”於五趣、四生等生死法中,不復生故。又譯為“應”
者,如《成唯識論》釋,謂應永害煩惱怨賊,應受世間微妙供養,應不復受分段生死,故
得“應”名;也即是《瑜伽》說的﹕“已得一切所應得義,應作世間無上福田,應為一切
恭敬供養,是故名應。”阿羅漢三義,雖為聲聞乘人極果所共有;在佛的十號中,以“應
永害一切煩惱怨賊”的斷德圓滿而立稱,二乘人雖斷煩惱而尚餘習氣故。
“正等覺”是梵語“三藐三菩提”的意譯(samyak-sambuddha)的意譯,謂﹕佛能真
正無倒遍覺諸法;有些譯師譯為“正遍覺知”或“正等正覺”等等。《瑜伽》稱為“如其
勝義覺諸法故;名正等覺”,則是顯諸佛智德圓滿以立號。
梵語“ 侈遮羅那三般那”(Vidyacarana-sampanna),意譯“明行圓滿”或“明行
足”。“明”,指智證;“行”指實踐修行;佛于二者圓滿具足,故得是稱號。
若就法門具體內容來說,八聖支道中的正見為“明”,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
正精進,正念、正定為“行”;佛果菩提的大道,以八聖道為目為足,才能到達究竟涅盤
。明如目,行如足,目足並運,直入寶所。約三增上學說,慧是“明”,戒定是“行”,
三學圓滿,方能成佛。更廣泛的來說,宿命明(宿住隨念智通),天眼明(生死智通)、
漏盡明(漏盡智通)的三明為“明”,明前之“戒圓滿、行圓滿、防護圓滿及現法樂住之
增上心學”為“行”。
一般佛經中有如下的敘述,謂佛於菩提樹下,最後夜思惟證得“三明”的過程是﹕初
夜分觀察前際,得宿住隨念智證通,能遍見一切有情過去無量生事;中夜分遍觀一切所應
斷法、所應證法、所應覺法,即能永斷、證得、現正等覺;後夜分得漏盡證通;如是成一
切智,圓滿三明。
於三明前所應修習之“行”﹕第一是戒圓滿,謂具六支,即“善受尸羅(戒)、安住
別解脫律儀、軌則圓滿、行境圓滿、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受學學處”(《瑜伽論‧聲聞地
》卷二十二廣說此法)六支圓滿,戒才清淨;為得清淨三摩地故,應修正行圓滿,謂於一
切威儀中安住正知。第二是防護圓滿,謂使眼、耳等根,於見色聞聲等境時,不取行相,
不取隨好,防護諸根故,即能修習妙三摩地。這裡指的妙三摩地,就是現法樂住四種靜處
增上心學,是中以第四靜慮修諸功德力量為最勝。由修得清淨三摩地,即能修習六種神通
,謂神境通、天耳通、他心通,加上三明,總稱三明六通。
從清淨戒、四靜慮到證得三明,是為“明行圓滿”。佛為人天大師,明行圓滿功德之
因唯佛究竟,故立是果號。
“善逝”是梵語“修伽陀”(Sugata)的意譯,也有譯為“好去”、“好說”等。“
逝”,是去或到義;“善”,是有不退轉或究竟無余義。由不退轉義,安隱而逝,說名“
善逝”。外道異學雖也有得定得通,但其功德定會退失,不名善逝;二乘有學、無學所得
功德雖不退失,然非圓滿通達一切所知境,也不名“善逝”。於此二義唯佛為最,故立是
號。
“世間解”是梵語“路伽憊”(Lokavid)的意譯,也有譯為“知世間”的。佛化世
間以二事顯﹕一是洞解世間有情,誰於佛有緣,誰於佛無緣;二是調伏世間有緣有情。謂
佛世尊晝夜六時,常以佛眼洞察世間諸有情類,升沈諸趣,誰陷欲泥,誰樂善淨;誰於受
化,方便濟拔令出苦輪。謂於無善根者令種善根,於已種善根者令得增長,置人天路,趣
涅槃城。故佛於世間,不唯洞解有情世間,亦能洞解非情的器世間,以是智德號“世間解
”。故《瑜伽》說,佛是“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類染淨相故,名世間解。”
“無上士調御丈夫”,是顯示佛教化有緣有情世間的功德。梵語“阿耨多羅”(
Anuttara),意譯“無上”;“富樓沙曇藐菩羅提(purusa-damya-sarathi),意譯“調御
丈夫”。佛於有情中最上第一,猶如涅盤於法中最上第一。此號具四義﹕
一、謂於難調伏有情中,具用殊勝調御方便法門,如貪煩惱重的難陀,嗔煩惱重的指
蔓,痴煩惱重的優樓頻羅迦葉等,諸難調者悉能調伏故;
二、顯佛所說調伏法門殊勝易行,謂以遠離欲樂、遠離無益苦行、二邊之八聖支道的
中道教調伏有情故;
三、以最勝大涅槃果調伏有情故;
四、令所調伏有情畢竟不退故。
具足四義,唯佛得號“無上士調御丈夫”。佛不僅于有緣有情、即無緣有情也能普令
饒益。云何無緣有情?謂無三乘解脫種姓。佛於是輩以五戒、十善方便法門,安置人天善
趣。云何有緣有情?謂具三乘解脫種姓。佛於是以聲聞、緣覺、菩薩之法,安置三乘三種
菩提。復於不定種有情,佛終令其趣入無住大般涅槃。《瑜伽》言﹕“一切世間唯一丈夫
,善知調心最勝方便,是故名無上士調御丈夫。”正是顯示出佛化有情隨機設教的殊勝功
德。
梵語“舍多提婆魔 舍喃”(sasta devamanusyanam),意譯為“天人師”。謂佛
說法利生事業所依止處,唯天與人二趣。謂五趣中唯這二趣是五種姓中,無姓天人與三乘
種姓所共同受生之處,諸佛唯現生人間,於人間天上說法教誡,等益有情,令趣善趣與安
隱涅盤。有情諸趣中,唯人與天是能堪受佛法的法器,也唯佛能教導令其受益,故佛稱天
人之師。《瑜伽》說佛﹕“能正教誡,教授天人,令其離一切眾苦,是故說佛名人天師。
”(釋十號中引《瑜伽》文,均見卷三八)。
“佛、薄伽梵”,即“佛、世尊”的譯音。具足所有功德圓滿無缺,曰“佛、世尊”
。
【諸如來者,是福等流,善根無盡。】
這是稱頌、憶念佛,是福德大何,等流不絕;是善根源,吸之不竭。緣凡夫異生所修
福業,感異熟果,報盡福銷;定性二乘所修善根,入無餘依涅槃;唯佛在累劫修菩薩諸福
德行,不因感勝異熟果而銷亡,佛之本身即是福德之等流,相續不斷故。緣大乘菩薩修福
德行,但為利益有情,迴向有情,不為自己獲福德之勝異熟果的正報、依報故。而有情世
間,即為佛之無窮無盡福德等流因,能引生無窮無盡之福德等流果,稱為“福德等流無盡
”;而更能為無量無盡的有情而起無邊廣大利益的事業,成為攝化有情之福德大河。同時
,佛永遠不入無餘依涅槃,其所增長之圓滿善根也永遠不會灰滅,故“善根無盡”。因此
,經論稱贊佛身常住,正是由於佛的往昔修集福德願力弘深,福果等流不絕;而且盡未來
際隨諸有情,不加功用成為有情福德的大河、善根的源泉。
【安忍莊嚴,福藏根本,妙好間飾,眾相花敷,行境相順,見無違逆。】
這是稱頌、憶念佛,於有情利樂事業所顯示之微妙色身。佛身德相具五圓滿﹕
一、“安忍莊嚴”句,是頌佛身的根本因圓滿。謂﹕佛色身端嚴之果,由根本因圓滿
故。經言﹕“丑惡之道,謂忿與恨”。即指有情丑惡之身原於忿恨;而佛在因地修行中,
於諸極違逆境而修習安忍自性,不動忿恨,斷除安忍障礙,“由安忍故當得端嚴”妙好色
身。佛身一一相好,雖各有不同功德,而根本主因則在安忍。
二、“福藏根本”句,是頌佛身差別因圓滿。謂﹕佛色身之一一支節、一毛一發的相
好,都由於修習無盡福德之因以成之。如《無盡慧經》說精進無盡、福德無盡中,舉出佛
相好差別之因,有如下的不同﹕由十倍一切有情的福聚,才能感得如來一毛孔;百倍全身
毛孔的福聚,才能感得如來一隨好;千倍一切隨好的福聚,才能感得除白毫相、頂髻相、
法螺相以外的其它二十九種妙相之一相。感得眉間白毫相,要由萬倍二十九相福聚;感得
頂髻相,要由十萬倍白毫相福聚;而如來法螺相的感得,則要具有十萬俱胝頂髻相的福聚
。故佛身者,是無盡福德之寶藏,是無盡福德之根本總聚。
三、“妙好間飾,眾相花敷”二句,是頌佛身自體圓滿。謂﹕佛色身是以三十二相、
八十隨好圓滿端嚴為自體,一般稱為“相好莊嚴”。八十隨好是三十二相的伴屬莊嚴,曰
“妙好間飾”;三十二相是八十隨好的主體莊嚴,曰“眾相花敷”。
四、“行境相順”句,是顯示佛身分位圓滿。謂﹕佛於行住坐臥、動靜語默一切威儀
中,最為端儀故。
五、“見無違逆”句,是頌佛身所作圓滿。謂﹕佛身所起一切動作,垂手揚眉、顧視
謦 等等,有情若見、若聞,無不發起虔敬淨信,生長功德。
【信解歡喜,慧無能勝、力無能屈。】
這三句是稱頌、憶念佛陀利生事業圓滿成就。利生事業所被益之機,是統指一切有情
,而以人為主。在人中,能往佛所而見佛聞法的有兩種人﹕一是有著信仰心情的人,一是
挾著好勝心,要與佛較量一下智力的人。在有信心人中,有的原是聞佛美德稱譽,也帶著
聞名不如見面的懷疑心情而往佛所,一見佛後,心開意解;有的是一聞佛名,即歡喜心而
往佛所,一見佛後,淨信倍僧。前者是處中有情,後者是具信有情。故佛是這兩種“信解
”有情“歡喜”之因。
在挾著好勝心情往到佛所的有情中,有的自恃智力,有的自恃威力而往佛所。而佛是
具足殊勝慧者,使自恃智力者折驕慢幢;佛是成就殊勝勝他業者,使自恃威力者失其氣焰
。故稱佛是“慧無能勝,力無能屈”。
【諸有情師,諸菩薩父,眾聖者王,往涅盤城者之商主。】
這四句是稱頌、憶念佛為一切有情,以平等慈作饒益事業。謂﹕有情種姓雖有差別,
而同在佛的平等饒益的慈悲心中所攝受。如佛為惡趣受苦有情放光現身,令起淨信,置於
善趣。佛為雖生善趣無解脫緣的有情(如上說的,以好勝心而往佛所的兩種有情),佛以
方便調伏其心,令行布施等世間樂道。佛為具有淨信(即前說有信心的兩種有情)、有解
脫緣的有情,未種善根者令種,已種善根者令熟,已熟者如其種姓安置于聲聞菩提、佛果
菩提而得解脫。以佛能如是為一切有情遍作饒益事業,故稱“諸有情師”。
有情種姓有已轉位和當轉位的差別,今顯示佛對他們所作饒益事業方面也有所不同。
如對已轉位的佛種姓的菩薩,出於他們累劫修大乘行,德階極地,法得自在,佛即為之授
記付以佛位。佛為法王,菩薩為法王子或法臣,故稱“諸菩薩父”。再如對已轉位的聲聞
、緣覺種姓,依佛教法各自證得聖果,以未能荷擔法王家業故,佛不與以授記作佛,只是
法王的庶民、群眾,就此稱佛為“眾聖者王”。復次,如對當轉位的三乘種性有情,佛為
他們廣設方便導引令趣涅槃;猶如商隊從近至遠而往寶所,佛為隊主,領導三乘商隊漸次
前進趣涅槃城,故稱佛為“往涅槃城者之商主”。
【妙智無量;辯才難思,語言清淨,音聲和美;觀身無厭,身無與等。】
這六句是稱頌、憶念諸佛為饒益有情故,顯示殊勝方便。所謂方便,是指佛從三業殊
勝自體而轉法輪。初句顯佛意業,中間三句顯佛語業;後二句顯佛身業。
佛之妙智與意業俱行,故佛意業永離顛倒,以佛妙智恆現起故,因此說﹕智為佛意業
。緣所知境無有限量,佛所成就能知妙智亦無限量!“妙智無量”,概稱佛之意業。
佛所教化有情無量,有情所要求之義利亦有無量,佛能為無量有情從自己身業、語業
,施設無量義利之方便而無障礙。龍象交參、人天海會之大會上,佛能以辯才無礙之圓滿
語業,以適有情不同之機,而能滿足其不同之要求與利益。佛的殊勝辯才有二﹕一依文句
,二依義理。文句無量,辯才無礙;有情無量,分析疑義無礙。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
類各得解,故稱“辯才難思”。如來說法,無離虛誑不實等語業過失,遠離(聞者)身毛
豎立等言說過失,遠離聲音不美等音韻過失,以“語言清淨”故。由佛語業遠離一切過失
,其所發出說法的聲音能悅可眾心,故稱“聲音和美”。佛的語言功德,圓滿具足五支梵
音及六十種音聲等,具如《瑜伽》所說。
佛之身業具有所依殊勝與自體殊勝。云何所依殊勝?謂佛世尊一一身分殊妙端嚴,縱
令久久瞻仰猶如初觀,曰﹕“觀身無厭”。云何自體殊勝?謂佛世尊為調伏三界五趣有情
,隨處現同所調伏有情之身色、身行,以共同語言而為說法,隨類現身故,曰﹕“身無與
等”。
【不染諸欲,不染眾色,不染無色。】
顯佛為三界有情作饒益事,和其光而不同其塵的功德。佛有時住于欲界,面對諸欲而
不起欲界所攝貪欲等煩惱,也不被欲界所攝有情之邪行所染污,故曰﹕“不染諸欲”。佛
有時住于色界,宣說色界禪定及禪定樂,稱揚色界有情生處功德;然佛心不昧著四禪之樂
,不愛著四禪生處與四禪功德,故曰﹕“不染眾色”。欲界、色界有情有身業、有語業,
而無色界有情既無身業亦無語業,故佛不住無色界,曰﹕“不染無色”。
【解脫眾苦,善脫諸蘊,不成諸界,防護諸處。】
這四句是顯佛世尊唯為饒益有情,而於有情所攝諸法都無所著。三界一切有漏法皆以
苦為性,佛已斷盡有漏苦法,故名﹕“解脫眾苦”。有情心身、內外諸法,總攝為五蘊、
十八界、十二處三科,是一切有漏有情所愛著處。諸蘊以再生為相,佛已無生,故曰﹕“
善脫諸蘊”。有情依六根而生六識,分別六境而起愛著;佛已遠離諸界雜染,無復愛著,
故曰﹕“不成諸界”。有情於六根、六境、見色聞聲等法上,易起貪愛情欲雜染,而佛世
尊已善防護,故曰﹕“防護諸處”。
【永斷諸結,脫離熱惱,解脫愛染,越眾暴流。】
究意佛位的正遍覺者,能成就斷德和智德。這四句是顯佛的斷德圓滿,為所教化有情
示以規範。“解脫愛染”別行本作﹕“解脫諸有”。“結”,即是煩惱。煩惱不斷是生死
有情,煩惱永斷是正遍覺者。未遇境界之煩惱是“結縛”相,已遇境界之煩惱是“熱惱”
相;煩惱之生門曰“愛染”,煩惱之起門曰“暴流”。在未遇境界者,於追求行相之愛染
門中而成結縛;在已遇境界者,於增上行為門,為熱海暴流所漂而成熱惱。唯佛世尊,永
斷煩惱諸結生門之愛染,永越煩惱暴流起門之熱惱﹕以如是憶念,念佛斷德。
【妙智圓滿;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不住涅盤,住真實際。】
這四句是顯佛的智德圓滿,為所教化有情示以規範。佛具三智﹕曰“一切種智”,曰
“無差別智”,曰“無所住智”。謂佛妙智遍一切所知境,遍一切所知種相,是為“妙智
圓滿”,即指諸佛一切種智。三世諸佛的壽量、身形、國土等事雖有差別,然諸佛法身常
住、周遍法界、證平等性都無差別,故稱“住去、來、今諸佛世尊所有妙智”,即指諸佛
無差別智。諸佛世尊,不住異生之生死,“不住”二乘之“涅槃”,以無住為住,“住”
於諸法平等法性;“真實際”者,指諸法法性清淨真如,佛以是為住故。
【安住遍現一切有情之地。】
這一句是總結諸佛世尊饒益有情功德事業。謂佛世尊安住三身遍觀有情,因機施教而
利益之。佛之報身住色究竟天,為十地菩薩宣說大乘法門;佛之化身示現欲界,為二乘種
姓,隨其意樂差別為說聲聞、緣覺法門;為人天有情說五戒、十善等法。而佛之法身則不
說法,是報身、化身之根本,亦即二身之正因。由證得法身故,二身圓滿成就。三身圓滿
成就,才能遍觀一切有情,于一切有情地現身說法。
【是為如來正智殊勝功德。】
如來功德殊勝,難以言表,福慧兩足,而以正智為歸,此是總結佛德。
二、隨念法經淺說
【正法者,謂﹕善說梵行。初善、中善、後善、妙義、文巧。純一、圓滿、清淨、鮮白。
】
“正法”是標指佛所說圓滿教法。別行本缺“善說梵行”句。“善說”是總贊佛所說
法之功德。謂﹕佛如所證理說如實法,以無倒句義顯示正理,能令所化有情離妄證真,故
名善說。《瑜伽》(卷八三)謂佛說法﹕一、文句圓滿,二、於圓滿文句中能善現等覺義
,稱為善說。“梵行”是指佛所說正法,即八聖支道。佛說八聖道法,有被稱為佛的“根
本法輪”,有情聞者依之修習,能引生戒定慧,斷除煩惱,是能趣入無上涅槃之方便大行
,故名“梵行”。故《瑜伽》亦著重言﹕“梵行者,謂八聖支道”;並指出於八聖支道外
的三十七道品法,為“餘梵行”。
“初善”到“文巧”,是顯佛所說教法之種種功德。戒是一切功德之根本,佛所說法
,無一不與戒蘊相應,故曰﹕“初善”;又《瑜伽》稱﹕“初善者,謂聽聞時生歡喜故”
。復次佛所說法,無一不與定蘊相應,以定蘊是引發毗缽舍那之所依止,是處於戒、慧二
蘊之中間,故曰﹕“中善”。《瑜伽》稱﹕“中善者,謂修行時,無有艱苦,遠離二邊,
依止中道故”。復次佛所說法,無一不與慧蘊相應;慧蘊從戒、定二蘊生,它是對治煩惱
及煩惱習氣,能斷除煩惱及煩惱習氣之利劍,故曰“後善”。《瑜伽》稱﹕“後善者,謂
極究竟離諸垢故,及一切究竟離欲為後邊故”。佛運用說法言教,於中所詮顯之義理,是
圓滿無倒,能引發聞者惑斷智生,獲得利益安樂,故名“義妙”。如《瑜伽》說“義妙者
,謂能引發利益安樂故”。“文巧”,謂佛說法,所運用的文句語言,圓滿無缺,即本經
稱為具足“語言清淨,音聲和美”的語言功德,以是說法,其文自巧。《瑜伽》謂﹕“善
緝綴名身等故,及語具圓滿故”,曰“文巧”。
“純一、圓滿、清淨、鮮白”者,《瑜伽》稱八聖支道是此“純一等四妙相之所顯說
”;在藏文譯世親菩薩《莊嚴經論釋》中,稱此四妙相為梵行四德。
云何稱“純一”?謂佛所說法與外道偏執苦樂、斷常等邪見而起無義邪說不相同;佛
是恆說中道,顯示正理,利樂有情的。是以《瑜伽》說﹕“純一者,謂不與一切外道共故
。”也是說,八聖支道是佛教三乘共法,對外道邪說則是不共法。
云何稱“圓滿”?謂佛說八聖支道法,是能概括對治一切煩惱之法門,亦能總攝一切
法門中之最勝義理,故《瑜伽》說﹕“圓滿者,謂(於文字)無限量故,(於義)最勝故
。”
云何稱“清淨、鮮白”?謂依佛法八聖支道修習而生起戒蘊防護六根,從而生起定蘊
能伏諸地煩惱,慧蘊能斷除諸地相應煩惱及隨眠。解脫自地煩惱的曰“清淨”,解脫上地
煩惱的曰“鮮白”。又《瑜伽》(卷九八)指有學聲聞見道、修道斷惑逮得無漏曰“清淨
”,無學聲聞生死漏盡、不受後身曰“鮮白”。故《瑜伽》(卷八三)說﹕“清淨者,謂
自性解脫;鮮白者,謂相續解說”。
【佛,薄伽梵,善說法律。正得,無病,時無間斷。】
“善說法律”等句,重牒顯示佛所說正法,為諸有情作饒益功德。在別行本無“佛、
薄伽梵,善說法律”句,並把“正得”作“正見”。謂三乘行者依佛所說正法勤行修習,
能成聖道,能得聖果,能證涅盤,是為“正得”。從現見四聖諦言,則稱“正見”。佛說
正法如藥,能總對治行者煩惱及隨眠諸熱惱病;行者善順正法教導,藥到病除,故曰“無
病”。其所應斷煩惱及隨眠,已斷之後不復更斷,故名“時無間斷”。《瑜伽》(卷八四
)說﹕“善說者,文義巧妙故;現見者,於現法中可證得故;無熱者,離煩惱故;無時者
,出三世故。”似正解釋此段經文。
【極善安立,見者不空,智者各別內證。】
由佛世尊是最初成等覺者,其所說法善順眾機,於具有三乘菩提種姓有情,各使獲得
一一菩提涅槃之果;于無種姓有情亦使獲得人天安樂;故曰“極善安立”。一聞正法,終
為道種,閉惡趣門,開涅槃路,乃至舉手低頭,得殊勝利益,故曰﹕“見者不空”。至於
二乘有學、無學與大乘諸地菩薩,以根本無分別智各別現證二無我理;如是正理由內慧之
所觸證,故曰“智者各別內證”。《瑜伽》說言﹕“內自所證者,唯信他等不能證故。”
此揀別唯依從他聞法而不自修的人,是不能觸證正理。
【法律善顯,決定出離,趣大菩提。無有違逆,成就和順;具足依止,斷流轉道。】
如來說法無有與等,以無倒語顯自內證覺知之教,故曰“法律善顯”。別行本中此句
作“世尊善說,法律中善顯”,其義不異。佛說自覺教言,能令聞者智生惑斷,決不與異
生外道生死法共,故曰“趣大菩提”。《瑜伽》(卷八七)有言﹕“由三因緣如來所說教
無與等﹕一者宣說不共法故;二者宣說無倒法故;三者宣說自覺法故。”
又佛所說一切經教,雖有大乘、小乘不同,然其所闡顯皆不違如實之理,其所詮義皆
極和順,同一意趣,故曰“無有違逆,成就和順”。佛以正法對所教化之機,雖千差萬別
,然就其所依止的施教之機,不外就其本性住種姓上說的五種。謂﹕佛於無性人天外,則
以三乘正法,使具有三乘菩提種姓之機,教以如實修諸道。於彼彼“自乘種姓為依止”而
說“彼自乘種性”之法,堪任修習自乘之道(見《瑜伽》卷三五),故曰“具足依止”。
別行本作“有所依止”,其所依止,亦同指本性住種姓。佛隨順三乘菩提種姓為所依止之
機,施設三乘十二分教正法,令聞薰修習,永斷一切煩惱流轉之因,不再受有漏生死流轉
之果,故曰“斷流轉道”。
三、隨念僧經淺說
【聖僧者,謂﹕正行、應理行、和敬行、質直行。】
“聖僧者”,標出三寶中具足種種功德的僧寶。僧而稱聖,揀別凡夫僧,是指出家比
丘、比丘尼已證有學或無學聲聞與初地以上菩薩。見理斷惑,乃名為聖。以包括菩薩僧故
,別行本此句作“大乘僧者”。以下,即略舉聖僧所應具之功德﹕
云何為“正行”?謂總括三乘聖者善能修習戒定慧三增上學之德。《瑜伽》(卷九四
)說,“若於三學起正行時,即能超越(當來)如是三事”,所謂三事,是指於“三學起
邪行時,便不堪任超越疾病、衰老、夭歿”。諸聖僧者,已住修道位故,能於三學中時起
正行。
云何為“應理行”?謂初果聲聞、初地菩薩,已斷見所斷惑,已證入真如空理;從是
於修道位中所修諸行,皆應於理。《瑜伽》(卷八四)說言,“應理行者,住果有學者”
;又言“應理行者”,是其“正道及果滅行”。
云何為“和敬行”?謂三乘聖者和合共處所修之“六和敬法”,即慈身業、慈語業、
慈意業、利共受用、戒共受持、見共修學。《集異門論》(卷一五)名此為“六可 法”
,指出一一行皆“能發可愛,能發尊重,能發可意;能引可愛、尊重、可意悅意,攝受歡
喜,無違無諍,一趣”。《瑜伽》(卷八四)說“和敬行者,是其無學;由彼唯於大師(
指佛)正法及學處等深恭敬故”;而且說“與六堅法而共相應”。
云何“質直行”?調“修習八聖支道是質直行”。《瑜伽》說言﹕“質直行者,如其
聖教而正修行,無諂無誑,如實顯現。”
【所應禮敬,所應合掌。】
謂諸聖僧﹕是依佛正法成就正智、諸福德業故,堪受眾生之所敬禮、之所合掌;是眾
生之廣大福田故,是人天眾生“所應禮敬”處,“所應合掌”處。
【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所應惠施,普應惠施。】
別行本作﹕“是福德田,大淨信施,應惠施處,大普施處。”謂成就三明、八解脫功
德之三乘聖者,以能成就無量妙善果報故,成為大福德田,堪受人天大眾惠施供養,令行
施者心淨莊嚴,資益瑜伽,趣向上義,故曰“清淨功德”。復次三乘聖者學、無學果,謂
由成就三明、八解脫功德故,隨受地主幾許供施不成障礙,能使施者獲得爾許廣大利益,
故曰“淨諸信施”。
初果聲聞僧,即能永斷見所斷惑而預入聖人之流,永不退墮於異生凡夫,具如是功德
故,成為一切世間所應供養、布施、修福之處,故曰“所應惠施”。學、無學果聖僧,能
分斷、斷盡一切修所斷惑,不再受生死之身故,普於一切時、一切處堪為一切世間眾生作
大福田,是一切眾生福德業應行惠施之處,故曰“普應惠施”。至於十地菩薩出家聖僧,
其所成“清淨功德,淨諸信施”更為殊妙;更是大福德田,“所應惠施,普應惠施”處。
《瑜伽》(卷二五)關於惠施具體內容有詳細的說明。首先對惠施的意義,與行惠施
的施主等等,作如下說明﹕要動機純正即“其性無罪,為莊嚴心”,是謂“惠施”;愛好
布施,欣樂無厭,是名“施主”。次舉“所施者”即惠施的對象,謂“一有苦者,二有恩
者,三親愛者,四尊勝者”,本經所說大福田處的聖僧,當是屬“尊勝者”。關於“所施
物”,包括無情物與有情物,乃至自己的生命。行惠施時,於所施人,心不望報而舍所施
物,是為“施相”。
行施者要有淨信、正見、殷重心,恭敬心等“如法平等,不以凶暴積集財物而行惠施
”,行施時用最好的東西而無後悔心,這才叫做“施”。為什行施?即對上舉四種人中,
有的為慈悲故,有的為報恩故,有的為愛敬信順故,有的為希求世、出世間殊勝功德故。
論說﹕具上諸義“而行布施,由此因緣施性無罪,是名惠施”。
《瑜伽》(卷八四)又說于“法、僧”應延請禮敬而行奉施,大體上與本經憶念僧寶
功德文不違,錄之如下,以供參考。其文云﹕“應延招者,約舍世財;應奉請者,約盡貪
愛。欲求果報,是故延招;欲求解脫,是故奉請。應合掌者,即為二事而延請時。應和敬
者,應設禮拜問訊等故,應可與彼戒見同故。無上福田世應奉施者,於彼惠施果無量故。
”
隨念三寶經淺說(終)
https://mywebspace.wisc.edu/shenghaili/web/big5texts/recollectioncom.ht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58.99.10.71 (05/12 21:13)
1F:推 corson:感恩隨喜 ^^ 05/19 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