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ininderrr (倫家4女森)
看板Agriculture
標題[新聞] 鹿寮坑柑園 用改良土「手」護土壤健康
時間Wed Mar 22 13:28:39 2017
新竹鹿寮坑柑園 用改良土「手」護土壤健康
建立於 2017/03/22 上稿編輯: 陳筱婷
本報2017年3月22日新竹訊,陳筱婷報導
------------------------------------------------------------------------------
讓人暫時拋下工作的周末,往往想好好休息整頓一番。不過在天氣微寒的上週六(18日)
,有一群人選擇於黎明啟程至新竹,轉乘中巴一路搖搖晃晃來到芎林鄉,參與台灣環境資
訊協會(以下簡稱環資)所舉行的鹿寮坑農村生態工作假期,於柑園親手施肥,以自製改
良土餵養土壤、恢復大地健康。
http://imgur.com/rclKRe7.jpg
讓生物解渴、棲息的海梨柑,圖中昆蟲為螳螂若蟲。攝影:吳佳奇。
環境守護關鍵在於人 改變從社區開始
鹿寮坑海梨柑園位於芎林鄉東端的小山,柑園上方接近山陵線,往下俯瞰可見一片小巧可
愛的山谷。而柑園園主是一位老農,因年紀漸長不再適合進行耕作,原先想撤下柑樹改種
經濟價值高的樹種。
恰巧受託環資,以維護低海拔森林環境為任務的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正努力結合社區力
量,擴大保護生物棲地的範圍,進而向老農溝通,得以無償將這山的果園提供給環資,進
行友善耕作的示範。為此,鹿寮坑農地守護計畫,與社區人們一起努力,也透過參與工作
假期的志工們,開啟人跟自然環境共存的討論與可能。
鹿寮坑生物角色扮演 原來你我缺一不可
工作假期由一場遊戲開始,志工分別被賜予鹿寮坑生物角色一枚,必須透過我問你答找到
自己的身分。看似簡單的遊戲,卻因人人對於自然環境與生態認識程度不同,快速完成的
人並不多。「請問我是夜行性動物嗎?」、「請問我吃肉嗎?」抽到人類卡的志工詢問一
段時間後仍摸不著頭緒,意外地逗得旁人哈哈大笑。
鹿寮坑工作人員謝伯鴻在揭曉彼此遊戲身分時,趁機介紹鹿寮坑生物,幫助志工更認識牠
們,如有總是群體行動,於天空翱翔呼叫的大冠鷲;與其他青蛙逆道而行,冬天才求偶的
台北樹蛙;與野生動物發生衝突的寵物或流浪狗,以及本次被忽略的角色——人。人不僅
是自然環境的一員,更扮演整體環境未來發展的關鍵角色。在里山倡議中即看重人類生計
與生活,因人類行為將影響著自然環境如何變化、其他生物得以生存與否。
http://imgur.com/xlrgXfO.jpg
請問我是?答案在看不到的背後。攝影:吳佳奇。
社區自製改良土 恢復土壤原有的韌性
長年於新竹進行社造活動的博彥老師,當天也前來與志工一同於果園施肥。在他從事社造
過程就發現,社區有許多農人因慣行農法而無法適應日益嚴重的氣候變遷,往往在巨大天
災後,只能默默吸收慘重農損。要如何面對變化多端的氣候,他認為最大關鍵在於土壤有
多健康,是否有韌性能承擔捉摸不定的環境變化。
這次使用的肥料得來不易,是由植物堆肥自製而成,主要以木屑為主體,加入稻殼、米糠
、酒粕、貝殼粉等天然素材,搭配日常生活的廚餘,又在每周兩次定期翻動下,混入空氣
和水份幫助其發酵,持續進行三個月待其成熟。完成的改良土肥料不僅無任何異味,外型
也十分像土壤。然而過程中若某個環節出錯,肥料有異味就表示發酵失敗,將無法再使用
,因此堆肥的製作不僅是繁瑣又耗工,所幸今年1月,Timberland志工前來協助製作推肥
,順利產出6000公斤改良土,得以讓今日的志工進行施肥作業。
雖然志工們才剛認識不久,但施肥期間默契十足、合作無間,於傾斜的柑園站定位,傳遞
一袋袋的改良土。又有人觀察夥伴的需要,像打籃球般立即補位給予協助。施肥步伐由山
頂漸漸移至山腳,從志工發紅的臉頰與緩緩流下的汗,讓人感受一份關懷土壤的真實心意
與行動。休息片刻,志工們摘下柑橘品嚐,或許是親自走訪又參與了食物生產的源頭,總
覺得這裡的海梨柑特別甘甜呢!
http://imgur.com/flB5SAi.jpg
從此刻起,土壤是否健康,我們很在意!攝影:吳佳奇。
走訪社區 聆聽人與自然相互交織的過去與現在
午後,嬌小的黃尾鴝在往華龍村的路口輕聲啾啾的迎接這行人。鹿寮坑「聲」態導覽,是
由鹿寮坑工作人員謝伯鴻與林冠佑,帶領大家漫步在社區裡,訴說在地有趣的背景故事、
聆聽與辨識蟲鳴鳥叫,進行一場活生生、熱騰騰的知識旅程。
「這座小橋是用糯米做成的!?」如今華龍村倖存的一座石拱橋,是早期居民以溪中石頭
為素材,再以糯米搓揉反覆黏疊建造而成。不僅如此,在小溪附近的田裡,尚保留用以構
築梯田的疊石,還有長相奇特的伙房屋,外觀有如閩南三合院的牆壁,造型卻異常龐大壯
觀。原來鹿寮坑早期盛產茶葉,當時黃家因應採茶人力需求而興建容納百人的房屋。這些
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在當時盡可能取用在地素材、以自然的方式建造,如今水泥不僅能快
速又方便建築,早已成為大多建材的選項,而早期具樸實美感的工藝也逐漸失傳。
「苟歸—苟歸—」林冠佑忽然要大家專心聽。原來是小彎嘴畫眉路過打招呼,還有被稱作
花和尚的五色鳥發出宛如敲木魚的叫聲,以及隨伴路程的竹雞叫聲「雞狗乖、雞狗乖~」
。學員感到驚奇,這些聲音平常聽過,但就不識音樂家真面目,還好這一次冠佑敏銳的耳
朵,搭配圖片及時講解,帶大家從聽覺去認識自然界的音樂家。
http://imgur.com/rqqACfe.jpg
華龍村裡的石拱橋。攝影:吳佳奇。
讓感動延續 創造你的守護行動
活動尾聲,這夥人在石爺石娘休息。身為兒科醫師的志工江俊毅,平時喜歡接觸大自然,
心裡有個農夫夢,他說,「來參與工作假期,看見環資工作人員的付出,讓他相當感動,
今天來參加是他開始的一小步,因這份感動觸發他想與自然有更多連結、有終一日找到他
所要保護的那塊土地」。
而在校園教書的志工王秋光,一開始看見這次活動,讓她興奮又害怕,擔心自己體力不好
幫不上忙。但搭車看見沿途景色越來越天然,就知道自己來對了,她說:「今天算是開了
眼界,原來身邊一直有很多生物呢,而親身參與一趟,也深刻了解環境信託的真正概念,
收穫非常多!」鹿寮坑專案經理吳佳奇也興奮地分享,「這麼多次的工作假期,都遇不到
一級保育類猛禽林鵰,我們真是太幸運了!」那時,大家站在山稜線附近,正要施肥之際
,忽見林鵰安靜平穩地在空中飛翔,又返回低飛越過一群瘋狂嘶吼的人們。
不持辛勞,特地從遠方前來的志工,參與鹿寮坑農村生態工作假期,以實際行動守護土壤
健康,每個人似乎都跨出了一小步,就離那與自然共存的未來更近了一些。願有更多人加
入,參與新竹鹿寮坑守護計畫,支持「鹿寮海梨柑」認股方案,一起友善大地讓動物在這
安心能成家、品嚐上天賜予最天然的柑橘!
http://imgur.com/wPHmi4I.jpg
林鵰張開雙翅,飛行時造型宛如長方形。攝影:吳佳奇。
------------------------------------------------------------------------------
原文連結:
http://e-info.org.tw/node/20362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8.150.67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Agriculture/M.1490160522.A.3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