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kayan (脈搏‧餘溫)
看板Aboriginal
標題[我見我思]社會運動中的改革迷思
時間Sat Nov 30 07:53:28 2002
2002.11.30 中國時報
社會運動中的改革迷思
◎林孝信
近兩、三個月來,台灣社會運動再現高潮;原住民運動(蘭嶼核廢料,馬
告國家公園等),工人反對勞、健保雙漲,居住權運動,九二八教師大遊行,
以及十二萬農民上台北等等,此起彼落、層出不窮。台灣社會可能再度處於重
大變遷的前夕!
十多年前,台灣的民主化運動引發了政經體制重大的變遷,各種社會運動
也隨之蓬勃興起,使得台灣在政、經體制改革的同時,也推動了社會體制的變
革,這場台灣史上罕見的鉅大體制變遷,以民進黨的執政告一段落。不僅在政
經體制上進入較民主化的運轉,即使社會的改造也因當年民進黨對社會運動的
支持與投入而帶來人們無限的期待。一個以不走上街頭、往日抗爭者改用政府
資源來進行改革的(後社會運動)彷彿已經降臨。
然而,這樣的期待已被最近連續不斷的社會遊行所刺破。「後社會運動」
的改造工程模式已觸礁。在短短的兩、三年之內,台灣的社會改造又必須走回
街頭示威的道路,是一件值得深究的課題。
近十多年來,蓬勃的台灣社會運動在威權體制的背景下。發揮鉅大的撞擊
力,促成了台灣社會的變遷,甚至也協助了民進黨執政,達到了政黨第一次輪
替的結果。考慮到台灣過去長期籠罩在戒嚴陰影的因素,十多年來各個層面的
社運成果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但很顯然地,台灣社運並未因近年來政、經形勢的丕變而更加強勁有力,
反而呈現了一種沒落、低潮的景象。解嚴初期社會運動呈現的那股豐沛的社會
力日漸萎縮,許多社運人士深覺無力感。
是台灣的社會改造工程已大體完成,因而不再需要社會運動了嗎?或是所
有重大社會改造工程均已被新執政團隊妥善考慮因而不再需要社運人士的吶喊
?
很顯然,最近社運高潮的再現否定了上述的推論。
社運人士多以社會改革者自居,即使執政了的民進黨,依然以改革者自居
。
社會自然需要不斷地改革,特別歷經幾十年戒嚴體制下的台灣,更需要各
個層面的改革。
但是,弔詭的是,最近幾場重大的社會運動,似乎都針對政府的若干改革
政策而發的。九二八教師大遊行被認為是反教改,一一二三的農漁民示威,則
被詮釋為對農村金融改革的反彈。似乎,社會運動成了反改革的保守行動。
這種弔詭的根源,在於把改革抽象化、概念化,而未深究改革的內容。
理論上,只要變更既有的體制,都可稱之為改革,因此,改革可以有不同
的取向。可以改革得更好,也可以改革得更差。改革絕對不是單向度的現象,
甚至不宜以「更好VS.更差」的單向度思維方式來規範它。我們要問的是:「
改革對那些人較好?對那些人較不利?」這裡不可能存在「全民共同利益」之
類的說法。
但這裡也不能被化約為:「改革對舊體制中既得利益者不利,對其他所有
人都較好」這種簡單的二分法。近日教改與農村金改所以遭到如此強烈反彈,
民進黨決策者在有這種簡單的二分法,當是根本原因。
以九二八教師遊行來分析。教師上街頭,雖說是因徵稅及爭取組工會權而
引起的,但教師之所以那麼熱烈地響應,主要與教改有關。而社會之普遍關注
教師運動,並多加以聲援,也與教改滋生的問題有關。
當年李遠哲主持的教改,其第一項主張便是要求「鬆綁」,相對於舊威權
體制下教育部多如牛毛的法令、命令,教育鬆綁很快地引起各方的認同。適當
地鬆綁,有其必要。
但所謂「鬆綁(Deregulation)」,本質上等同於徹底的市場化。盲目的
鬆綁,教育將被商品化;而在商品及自由市場的邏輯下,人民的受教權將出現
兩極化的現象,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將享有不同的教育機會。許多家長因受不
了高學費、高書本費而質疑教改。更嚴重的是,教育機會的不平等勢將阻塞社
會階層的流動,而將社會不合理的體制永遠複製下去。
再看一一二三農民遊行。這似乎是衝著農村金融改革而來的。農會信用合
作社誠然有經營不善的現象,但財政部所提的金改,原則是以商業銀行的方法
來經營農村的金融機構,其背後的原理,還是以自由市場的邏輯來規範農村的
經濟生活。很顯然,這種規範方式是有利於加入WTO之後國際金融業者,而
不利於農民。這樣子的改革,決不能簡單地化約成較好,或較具理想。
從這兩個實例,我們看到改革的迷思,被抽象化、概念化的改革、隱然耀
射出理想主義的道德光環,阻礙了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具體了解。當具體了解不
可能時,就是受苦的人上街頭的時候。
(作者為「科學月刊」創辦人,目前擔任全國社區大學常務理事)
--
聽著歡樂飲酒歌 我醉在老人的旋律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14.65
※ 編輯: askayan 來自: 140.112.214.65 (11/30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