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lianplanet (第46个车站)
看板politics
标题[学术] 台湾威权体制转型中的国家机关与民间社会
时间Sun Jan 18 22:39:44 2004
台湾威权体制转型中的国家机关与民间社会
萧全政*
台大政治系教授
一、绪论
一九八○年代中期後的台湾,普遍被认为是迈入威权转型的
阶段,而有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社会多元化与文化活
泼化等潮流的陆续发展。然而至今十多年来,我们仍困扰於
政治民主化後的黑金政治、政党与派系的倾轧及国家认同的
争论,经济自由化後对中国大陆经贸政策的「戒急用忍」及
股市与汇市的冲击,社会多元化後的社会纷扰与失序,和文
化活泼化後的价值混乱与虚无。台湾的威权转型,到底如何
个转法?其间又有何关键性的问题,以致於至今仍尚待我们
努力改善的?
十多年来,相关学界的不同学科领域,都曾对於台湾威权转
型的研究投入相当多的人力与物力。然而,由於各学科领域
的观点与焦点的不同,或甚至因为典范理论的差异,至今我
们对於台湾威权转型的来龙去脉,及其可能隐含的问题,似
乎仍难有一个完整的图像,而必须重新回顾过去的历史,并
检讨过去的研究。
受到Guillermo O’Donnell、Philippe C. Schmitter、Lau
rence Whitehead及Samuel Huntington等人的影响 (O’Don
nell,et al. 1986; O’Donnell & Schmitter 1986; Hunti
ngton 1991),研究台湾威权转型的政治学者,通常将威权
主义(authoritarianism)视为是政府对於人民的人权与公民
权的相对剥夺与缩减,而且将威权转型看成是从威权统治到
民主政治的过渡(“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而将威权转型分为如何有效确保个人与社会团体的人
权之政治自由化,与如何有效确保公民参政权的政治民主化
两阶段(O’Donnell&Schmitter 1986, 7-8);在此其中,能
表现台湾人民与社会团体的人权与公民权被缩减或确保的党
国体制、宪政改革、利益团体、传播媒体、政党政治、社会
运动及选举制度等,即成为政治学者的关注焦点与分析中心
(Chou & Nanthan 1987; Tien 1989; Cheng & Haggard 199
2; Tsang & Tien 1999)。
相对而言,面对台湾的威权转型,社会学者先是注意到社会
团体与人民对於「宰制性国家机器」的僵化与无能而发起的
「反支配,求自主」的抗议运动,并呼吁以草根性社会运动
进行社会改革,以重现社会生机 (萧新煌1989;萧新煌等19
89;陈忠信1989;Hsiao 1992);然而较为晚期时,社会学
者更从国家与社会的总体脉络中思考威权转型的完整图像,
虽然仍流於农工部门、公营企业、工会与工运、妇运、宗教
及媒体等个案式的局部论述,而欠缺完整的分析架构 (徐正
光与萧新煌1992a, 1992b)。另一方面,经济学者亦批评台
湾所采新重商主义(neo-mercantilism) 的不当,而要求继
续的经济自由化 (邢慕寰1988;马凯等1990)。
上列研究对於台湾威权转型的特色与过程,都具有见证性的
意义和累积性的贡献,而有助於启发未来的相关研究。然而
,做为分析台湾现代史上重要发展阶段之一的威权转型而言
,这些研究基本上仍具有同样的三点不足之处。首先,受限
於各学科的训练与分析重点,这三类研究事实上只分别突显
整体威权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面向,而忽略此面向与其它面向
间的复合搭配;其次,这些研究亦只强调人民与政府或社会
与国家间的冲突、对抗面,而淡化互利与合作面;其三,这
些研究通常也只重视国内层次,而忽略国际层次,特别是外
来或外在政经势力的制约与影响。
在上列不足之下,具体而言,这些研究较少注意政治民主化
、经济自由化与社会运动等相互之间的制衡与搭配,以致於
经常忽略它们各自的极限和彼此间的相辅相成;其次,人民
与政府或民间社会与国家机关间关系,也不一定都是冲突或
是後者宰制前者,我们亦经常看到前者寄生、榨取後者,如
不良的政商关系所表现者;另外,外来政经势力,无论是压
力或助力,例如新保护主义或後冷战时代潮流,对於台湾威
权转型的直接与持续的影响,固然是不在话下,而冷战时代
的东西对抗有助於台湾威权体制形塑其内含的「一个中国」
原则,更是不能忽略。
本文的目的,希望能继承前人之研究,而对台湾威权转型的
历史阶段,描绘出更具整体性的图像。威权体制与威权转型
能够称为一个社会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其所隐含的意义绝
不限於政治上是否剥夺或限制人权与公民权,也应该会在经
济、社会、法律、文化等层面出现相应的特性。其次,相较
於其它同样进行威权转型的国家,台湾的政治民主化不但要
「去威权化」,而且还要「去内战化」,即解决台湾威权体
制一开始即内含而涉及国际政经网络与变迁的「一个中国」
原则。本文第二节即希望从国家机关与民间社会间的关系,
厘清威权体制与威权转型的较完整意义,尤其是在台湾的特
殊状况,以作为本文的分析架构。
历史的发展本身,必然有其贯穿时间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的因果关系网络;同样的,台湾的威权转型,必然有其表现
威权体制的形成与运作的过去,亦有其特定但不必然都是民
主体制的未来。本文第三节希望从战後台湾的内外政经变迁
与网络中,分析其特定威权体制的形成与运作,而第四章亦
将从内外政经变迁与脉络中,讨论台湾威权转型的过程与特
质;而第五章则是综合的讨论。
二、威权体制及其国家机关与民间社会间之关系
根据Jean L. Cohen 和Andrew Arato的说法,对於任何现代
国家而言,可以依据国家公权力的有无,而将其内部分为国
家机关及民间社会两部分;而後者又可以细分为市民社会(c
ivil society)、政治社会(political society),和经济社
会(economic society) 三个小部分。其中,市民社会可界
定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和 (以国家公权力为特色
的) 国家机关间之社会互动领域,而主要是由亲密(intimat
e)团体(尤其是家庭)、社团(尤其是自动结社者)、社会运动
,及各种形式的公共沟通所构成」(Cohen & Arato 1992, i
x);其间,还隐含或体现容许这些正式或非正式组织或团体
的多元性与自主性的各种生活方式,也包括各类文化性与沟
通性的组织与制度,亦隐含涉及个人自我发展或道德性选择
的私秘领域,而且也包括能够使市民社会有别於经济体系和
国家机关的各种法律体系与基本权利结构 (Cohen & Arato
1992, 346)。
相对而言,政治社会是「由政党、政治性组织和政治性的公
众 (特别是涉及国会与其他民意机关者)所组成;而经济社
会主要是包括从事生产与分配的组织,通常指公司、合作社
等」。一般而言,政治社会与经济社会都是根源於市民社会
,而且在社会文化价值、组织与沟通方式上拥有共同的特质
;它们都是根据权利 (right) 的理念(特别是政治权利与财
产权)而被建制化,而这些权利理念的内涵,又都与那些能
够确保现代市民社会的权利网络关系相衔接(Cohen & Arato
1992, ix)。
然而,当市民社会最重要的特色,被认为是自治自理、自我
动员、开放性沟通和自主的整合方式时,政治社会和经济社
会却被认为是直接涉及国家公权力与经济生产;在後两种情
况下,行为者所追求的,一个是国家公权力的控制,而另一
个则是对生产的有效管理。相对的,市民社会的政治角色,
并不直接涉及国家公权力的控制或取得,而是期待透过社团
活动、社会运动或对公共领域议题的开放性讨论以发挥影响
。整体而言,政治社会基本上是介於市民社会与国家机关之
间,而且扮演着其间不可或缺之协调性角色;同样的,经济
社会亦存在於市民社会与市场经济体系之间,而且扮演着重
要的协调性功能 (Cohen & Arato 1992, ix-x)。
从实存角度看,任何国家的国家机关与民间社会,都存在且
运作於国际社会之中,因而与国际社会中的不同国家机关与
民间社会发展出各种不同的互动关系,而且深受这些关系的
影响或制约;其中,尤其是以来自国家为基本单位的竞争性
国家体系(a system of competing states),和以市场机能
而连结的世界性资本主义体系(a world capitalist system
)的挑战与压力,更可能影响或制约该特定国家机关与民间
社会的形构和相互关系。
根据Theda Skocpol 的说法,国家机关基本上是由一组功能
上相互分工的行政、治安(policing) 及军事组织所构成,
并由一个行政权威 (an executive authority)所领导、协
调。国家机关运作於民间社会之上,而且基於国家公权力的
赋予,从民间社会汲取资源,并利用此资源去创造、支持它
的行政性与强制性机关组织(Skocpol 1979, 29);国家机关
因而拥有特定的立场、特定的利害关系,即特定而与民间任
何利益团体或社会组织不同的结构性地位。此外,国家机关
会在不引起正当性危机(legitimacy crisis)或资本累积危
机(accumulation crisis),或为化解此两种危机,而对民
间社会采取各种汲取性、保护性或生产性的措施,以确保其
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Block 1977; 萧全政1988, 8
4-87)。
从国际层次看,在国际社会体系的扩张过程中,从一接触的
开始,强国即利用其优势的政治或经济力,依其国家利益而
塑造、改变弱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结构性关系
。弱国国内的各种相关结构关系,因而崩溃、重组或被强化
(Skocpol 1979, 19-24);其结果决定於强国与弱国国家机
关及相关民间社会部门内各组织与团体力量的强弱,和其相
互间的联合与冲突过程。
对一个开发较晚的国家而言,无论它是属於政治上的弱国或
是经济上的弱国,如何形塑、重整或发展其国家机关与民间
社会间的关系,以迎向外来的政经挑战和政经压力而确保其
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一直会是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其间,当
然无法避免的,国内外各种政经社文势力间会出现各种联合
与冲突的关系。然而,就特定国家的国内层次而言,国家机
关要能出现且存续的最起码条件,是中央权威(the central
authorities) 所累积的政治资源足以化掉(neutralize)
社会中离心行为者 (peripheral actors) 的权力(Badie &
Birnbaum 1983, 34),而且能透过各种政经社文措施而确保
其政治正当性与资本的持续累积(O’Connor 1973; Block 1
977; 萧全政1988, 90-91); 这些政经社文措施中经常隐含
着国家机关分别对於民间社会中的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和经
济社会的不同支配与主导机制。
常见於开发中国家的威权体制,不管它最高的政治权力是由
政党、军人、宗教领袖、官僚或君主所控制 (吕亚力1987,
161-167),也无论它被称为现代化威权体制、官僚威权体制
、民粹式威权体制、军事民粹主义 (Malloy 1977, 3)、刚
性威权体制 (Winckler 1984, 1992)、官僚威权政体、动员
式与运动型威权政体,或後极权式威权政体 (赵建民1994,
64-120),它都强调以国家公权力为基础的国家机关对於民
间社会普遍的控制与支配关系 (Perlmutter 1981, 2-28),
而不止如一般政治学者所谓的对於人权与公民权的剥夺与限
制。在台湾的个案中,这种控制与支配关系,除表现在政治
上对於人民基本人权与公民权的相对剥夺、限制外,亦表现
在经济上对於经济活动与市场行为的管制与操纵;社会上,
对人民团体与社会运动的动员与压制;和文化上,对意识形
态的塑造,及对教育体系与传播媒体的操控等。
威权体制所隐含国家机关对於民间社会的控制与支配关系,
形成於涵盖内外政经变迁的历史过程中,而且不断在此历史
过程中产生变迁。威权体制所意谓的国家机关在整体政经权
力体系中的支配性地位与主导性关系,显然同时表示国家机
关控制着相对於民间社会的支配性政经资源;假如此支配性
政经资源,相对於民间社会而言,产生显着的变化,则威权
体制所隐含国家机关的支配性地位与主导性角色,亦将出现
变迁,而有威权转型的现象。当然,国家机关所控制政经资
源的相对多寡,直接深受国际政经势力与政经变迁影响,尤
其是涉及或来自竞争性国家体系和世界性资本主义体系者。
在台湾的个案中,威权体制和其内外政经关系,是依「一个
中国」原则为中心而形塑;而此等内外政经关系的变迁,却
反而冲击「一个中国」原则,并导致威权体制的转型和「一
个中国」原则的松解。这正是战後台湾威权体制与威权转型
的基本特色。
三、东西冷战下的台湾威权体制
台湾现代版威权体制的形成,始於战後的对日接收,并巩固
於中央政府的撤台和东西冷战的持续。对日接收所涉及的管
辖权和所有权转移,奠立台湾战後威权体制的基础;中央政
府的迁台更强化威权体制的成型;而冷战下的美援,除依「
一个中国」原则而维持台湾的国际地位外,亦支持依「一个
中国」原则而改造台湾政经形构的威权政府,并将台湾纳入
美国所主控的西方阵营中。
在美国政经支持下,台湾於一九六○年代中达成经济的起飞
。然而,自一九六○年代末美国「一个中国」原则的调整,
直接导致台湾在国际上的政治孤立,也冲击台湾内部依「一
个中国」原则而界定的政治社会。在弹性外交和本土化运动
下,蒋经国所采政经分离的内外政经措施,显然以经济发展
和经贸扩张而淡化「一个中国」在内外政治上的负面作用,
并确保此原则的持续。
(一) 台湾威权体制的形成与运作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这个接收涉
及中日两国政府对於台湾的管辖权及所有权的移转。根据「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组织条例」,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系
训政时期台湾省的最高行政机关。该条例第二条规定: 「台
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於其职权范围内,得发布署令,并得制
定台湾省单行法规」;第三条规定:「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
,受中央之委任,得办理中央之行政。台湾省行政长官,对
於台湾省之中央各机关有指挥监督之权」(台湾省行政长官
公署1946a, 4-5)。行政长官公署一开始显然以「威权政府
」的姿态,完全承受日本殖民政府的管辖权与行政权。
在产业与财产接收上,至一九四九年底,接收总值已达台币
六十一亿多;其中,包括土地366,566甲及企业946单位 (台
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6b, 83)。殖民政府所垄断的铁公路交
通运输、电话电报通讯系统,及菸、酒、樟脑等专卖事业,
亦一并收归公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1946b, 2,71-73,217-
237)。另外,透过银行的公营与贸易的垄断,行政长官公署
完全控制台湾的企业、金融与贸易。根据估计,公营企业在
一九四六年,虽然数量上只占7.4%,但其产值占总工业产
值的59.7%;若加上公用事业,则其所占总产值的比率,在
一九四六年是65.0%,而一九四九年则是72.5% (李国鼎19
76, 24,31)。这些庞大的企业和银行体系等,显然是行政长
官公署的重要权力基础。
随着内战情势的失利以致於上海沦陷,政府於一九四九年五
月十九日宣布隔日开始实施戒严。在戒严体制下,为了国家
安全和经济稳定,政府不但在政治与社会、文化上限制人民
的公民权与基本人权,也在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府除进
行货币改革外,又设立专责经济计划与管理单位,以严格控
制利率、物价、通货发行和银行贷款等,又对外采取进口管
制、配额、外汇管制、高关税及多元汇率等措施。另外,政
府又透过农会与工会系统,加强对於农民与工人的社会控制
与动员 (Shiau 1986; 李允杰1989);而国民党也利用一九
五○年代初的党改造,透过党、政、军、青、特系统的改革
与强化,而巩固一个外来政权对於台湾社会的控制 (龚宜君
1995)。
其实,为了国家公权力的巩固与内部安定,国民大会已在一
九四七年的大陆时期制定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政府迁台
後至一九八七年废止前,此临时条款已根据时局的变迁和台
湾的需要,继续宣布有效,而且经历多次的修订。在「一个
中国」原则下,政府宣称对於大陆地区拥有主权,临时条款
因而冻结宪法中不合时宜的条款,并增加因应时局变化的规
定;其中,最重要的是,规定第一届中央民意代表将等到戡
乱结束、全国(包括大陆地区)都能举行自由选举时才进行改
选。因此,台湾早期的选举,基本上只限於省级及以下的地
方层次。一九六九年,因台湾地区人口的自然成长,政府曾
举办少数席次中央民意代表的增补选,而现任者仍继续留任
,以做为「一个中国」原则下宪政法统的象徵。
在国际层面上,一九五○年六月韩战爆发後,台湾被西方阵
营视为是西太平洋上围堵共产主义的柱石之一。因此,台湾
能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会及其他国际组织,
维持正统的中国代表权,而且得到美国的军经协助。在对外
政策上,台湾对美国采取「一面倒」态度,而且在「汉贼不
两立」的「一个中国」原则下,切断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及
承认中共的发展中国家间之关系。
一九六九年尼克森发表关岛宣言後,美国即试图改变其中国
政策。一九七一年七月,尼克森宣布将访问中国大陆;三个
月後,台湾的「一个中国」原则使其被迫退出联合国,及後
续的绝大多数其他国际组织。同时,台湾也逐渐被迫切断与
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中华民国在台湾即在相对
短期之间,变成世界上最为孤立的国家之一。连串的外交挫
败加上同时爆发的石油危机,一九七○年代初的台湾,确实
经历其战後最称惨淡的时期。强烈的政治危机意识,导致资
金大量外流和经济不景气;而狂飙的油价,更使高度仰赖石
油进口的台湾雪上加霜。
(二) 政经本土化与弹性外交
在列宁式党国威权体制下,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游行
、通讯、结社等权利均受到相当的限制;此不但影响台湾市
民社会的发展,亦制约了政治社会的运作。加上无法组织政
党、无法改选中央民意代表等,台湾的政治社会根本无从正
常发展,甚至立法院也不过是个橡皮图章。然而,相对而言
,威权体制对於台湾的经济社会及其所面对的世界性市场体
系,却进行相当正面而且有助益的指导性干预,而促成台湾
农工业相对快速的发展(Wade,1990)。从土地改革、农会改
组、农技推广、肥料换谷与田赋徵实等农业政策的推行,到
新台币改革及以管制、汇率、关税等措施的结合而推动进口
替代工业化,政府政策显然有利於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
一九五八年,台湾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首度与公营企业平分
秋色;以後,民营企业产值则一直高於国营企业。随着全球
美援政策的转向(从军事援助转变为经济援助),政府在一九
五八年将多元汇率改为双元汇率而且贬值新台币37%;加上
一九五九年的十九点财经计画和一九六○年奖励投资条例的
制订,台湾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迅速的转为出口导向工业
化政策,而将台湾紧密的纳入世界资本主义的分工体系中。
台湾的国际收支平衡在一九六四年第一次出现顺差,而一般
也认为台湾就是在六○年代中期迈入经济起飞,虽然农业部
门因长期的剩余挤压而在六○年代末出现负成长。
然而,在一九七○年代初的外交挫败与石油危机的冲击下,
工厂倒闭、大量失业、通货膨胀、资金外流,甚至出现近代
台湾史上第一次必须自国外进口米等,都使台湾社会充满了
浮动与心焦;战後台湾经济远景最称美好的时光,并没持续
多久。为化解此等政经危机,蒋经国在一九七二年接任行政
院长後即推出系列的政经改革。
当与东方阵营没有往来,与第三世界相对隔绝,而又面临西
方阵营的外交孤立下,蒋经国强调「以经济代替政治」,而
发展或维持与基本上仍属西方阵营国家间的实质关系。因此
,在经济上他开始推动有根、有整体性、有主体性的本土化
政策。一九七二年九月,他拨款二十亿元以执行「加速农村
建设方案」,又推动「农业发展条例」的制订,以扭转农业
部门因剩余过度被挤压而显现的疲态;他又推动十大建设以
改善台湾的基础设施,也资助民间企业的R&D工作。当第二
次石油危机於一九七八年底爆发後,蒋经国更企图以「台湾
问题的国际化」来确保台湾的安全,即希望引进国际利益而
让台湾的安危变成国际的安危;因此,他修改奖励投资条例
,加强外资的引进,不但容许欧美银行在台投资,亦希望在
台湾发展远东仓储中心等。另方面,他亦设立新竹工业园区
,提倡产业升级,并发展策略性工业;此外,他亦设立外贸
协会,并以财政金融政策,促成外贸的扩张,并期使中华民
国的国旗能跟着贸易走。
除了内外经贸改革外,蒋经国亦尝试以国内的政治改革强化
政府受损的政治正当性。他发动行政革新,将更多的党政职
位开放给台籍人士,而且在一九七二年後的中央民意代表增
补选中,逐步增加选自台湾地区的名额。
蒋经国的本土化政经改革成效卓着,故自一九八○年代初後
台湾开始累积大量的外汇存底。整体而言,至一九八○年代
中期,蒋经国的改革促成台湾「稳定中的成长」(growth wi
th stability)(Gold 1986),而且是「均富中的成长」(gro
wth with equity)(Fei, et al. 1979),但是其改革重点主
要仍限於经济层次。他在政治上的改革,无论在幅度或成效
上,都仍非常有限,而且不论在国内或国际层面,都没触及
最称根本的「一个中国」原则。因此,特别是对外政策上,
尽管蒋经国提出「弹性外交」的诉求,但政府仍主张主权和
管辖权及於大陆、临时条款有效,而且对大陆维持「三不」
政策;同时,政府仍禁止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间的往来,而
且在「汉贼不两立」的原则下,断绝与任何承认中共政权者
间的外交关系。
四、後冷战潮流中的威权转型与务实外交
蒋经国的改革促使国内经济力显着的发展,并促使对外贸易
迅速的扩张,因而减缓国际孤立对於台湾的负面限制。然而
,在冷战格局及台湾的国际政治孤立并没根本改变的情况下
,台湾的对外经贸仍是以美日为主要对象。但是,随着国内
经济力的发展及对外经贸的扩张,台湾的国际政治孤立逐渐
变成一个必须冲决的瓶颈,因为对美长期大量贸易顺差所引
起美国保护主义者的反弹,在国际孤立下,转而激起台湾内
部经济与社会的动荡和政治的改革压力。一九八七年解除戒
严,台湾的社会力、政治力更是蓬勃的发展;加上冷战结束
後的国际政经变迁,台湾终於进行澈底调整「一个中国」原
则的威权转型。
(一) 国际孤立与社会动荡
在国际孤立下,台湾的对外贸易仍主要以美国为市场。一九
七○年代中期後,台湾开始对美保持逐渐扩大的贸易顺差,
并因此导致美国保护主义者的批评。为平衡双方贸易,台湾
自一九七六年後每年派遣至少一次的对美特别采购团;但是
台湾的对美贸易顺差仍不断扩大。自一九八○年代初後,中
美双方的贸易摩擦和经贸谘商谈判,几乎成为台湾对外关系
中例行性的最重要事务。尤其一九八四年美国修改其贸易关
税法(the Trade and Tariffs Act),将其原本强调的「自
由贸易」(free trade)精神改为「公平贸易」(fair trade)
,更使台湾直接面对三○一条款及取消普遍优惠关税(GSP)
待遇等制裁性的威胁。一九八八年,美国公布其「综合贸易
及竞争力法」(The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
ct of 1988),台湾更面对超级三○一与特别三○一的威胁
。台湾被迫降低或取消各种关税与非关税性保护,例如一九
八五至一九八八年间,降低关税项目达7,079项(经建会1989
, 196);同时,在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间,新台币被迫升
值约50%,而导致股市与房地产的飙涨,并恶化生产环境与
国际竞争力。
另方面,相应於民间经济力的扩张,国内民间社会亦在七○
年代初的外交挫败中,普遍要求政治民主化,以及经济、司
法和其他的改革(Huang, 1976:21-59)。七○年代中期後,
「台湾政论」、「夏潮」、「这一代」、「美丽岛」、「八
十年代」等政论性杂志的出现,和乡土文学论战,亦显示市
民社会已普遍从省籍权力分配、阶级利益差距,及政经主体
性等实存政经结构和意识形态层面,向威权体制挑战。其次
,蒋经国的新重商主义政策,在强调快速发展之余,较少注
意到消费者、农民、工人的利益,亦忽略环境生态的重要性
(萧全政 1989)。因此,在外来经贸冲击下,自一九八○年
代初後,各种自力救济,甚至有组织的社会运动,都不断挑
战政府的施政顺位。和政治反对运动一样或合流,这些社会
运动都在挑战威权的政府,而且企图改变它的政策(张茂桂1
989; 萧新煌1989; Hsiao 1992)。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68
※ 编辑: alianplanet 来自: 140.112.211.168 (01/18 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