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ecember31 (John)
看板historia
标题Re: [发问] 方言中文
时间Sun Jan 30 08:34:13 2005
懒得用推文,还是用回的算了 XD
※ 引述《uselessman (11111)》之铭言:
: 好奇怪的标题 我要问的是用不同方言读中文的问题
: 我是历史板长期支持者 之前许多高手关於方言的文章都读过 有了些基础
: 所以这篇比较像是确认我的观念对是不对
: 问题来自於我看[天马茶房]这部电影
: 里面男主角寄信给女主角 女主角用台语读信
: 当下挑起了长期以来的困惑 信是用哪种语言写的呢
: 想当然尔是中文 但应该是用台语中文吧
: 就是像很多台语歌一样 在文法用词上与一般官话不同 例如轮转
: 还是像我们看到的广东话常用近似音表示呢 例如[尬挖比]
: 但这样就失去中文表义的功能了 我认为这比较不可能
: 至於电影是怎麽样的呢 我一直想看信上写什麽字
: 可是导演很可恶 始终没有把镜头转到那边 看来信里写的是台词
没看过那部片子,不过基本上不大可能用你说的"台语中文"来写信吧?
比如说,袜几骂归批文哪喜拢影歹意下,哩刚跨诶五?
因为台语只是"语言",他并没有发展出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
因此同音的字书写起来混淆的机率很大。就像你写"尬挖比",我写"嘎洼必",
整篇都是这种像新注音不选字打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是会死人的。
再回到你提的那部电影,因为我本身也是相关科系出身,在过往的拍片经验里
很多地方的合理性往往会为了牵就剧情而无法兼顾。
可能戏里面女主角用台语读信,让你有这种"信也是用台语写的"的错觉,
这也就是导演为什麽不把镜头转到信上面的原因,要是真的信是用台语写的,
想必银幕前很多观众会三条线吧。
: 再延伸一下 就举江南的例子吧
: 江南在明清是升学率很高的地区 偏偏政权在北方
: 而江南方言又与北京话差很多 那他们是用什麽语言读四书五经的呢
: 应该不可能京话普及到用京话读书吧
古代读书人并没有你想像中"普及",
少数攻研四书五经的知识份子,看得懂听得懂非家乡口音并不匪夷所思吧?
: 所以他们到京里做官 不只带有南方口音 还使用南方方言
到京里做官肯定是要讲官话,及至清朝甚至地方官讲家乡话的机率也不高,
因为清朝地方官派遣的时候有省籍回避制度。
: 当然可能待久了在皇帝身边总该学京话或甚至满话 但想必京话对他们属於[外语]吧
: 中国语言一向只能做到文字统一而无法发音统一 毕竟国家真的太大
: 既然各地有各地贯常语法 写出来的中文必定不是太一样
: 那像是特定状声词或一些得表音才传神的词 要怎麽表示呢
: 像[乌骂骂] 总不能写黑压压吧
以你自己的经验来看,说"黑压压"你看不懂吗?
一般的文章,尤其是官方文章不会讲求"传神"。除非他是文学的作品,
或是私人的情感舒发,而这些作品里面并不难见到运用自己家乡方言的词句出现。
: 现在的客家电视台都有字幕 因为我住宿没能常看
: 但几次经验我发现都以达意为主 因此常字数与音节数有差距
: 这是不是客家长期受到忽视的表现
: 是这样的吗 我这样想对不对
大江南北腔调几十种,但是中文文字只有一种规格,如果这样能说受到忽视的话,
别担心,不只是客家人而已。
统一的文字是维持整个逾千万平方公里的中国不至分裂的重要因素。
想想看如果每个省份都跳出来要求制定一套家乡话的文字系统,对整个国家,甚至对世界
的造成的障碍多钜?想想看现在两岸繁简文字产生的困扰你就应该能想通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9.30.58
1F:推 Yenfu35:不用两岸文字繁简,看欧洲情况更清楚。 140.114.229.32 01/30
2F:→ Yenfu35:据闻,国语与闽南语的差异比西语和义语大 140.114.229.32 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