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aosCreator (头破血流)
看板clmusic
标题转录: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介绍(下)
时间Tue Feb 13 16:26:58 2001
发 表 人:chin(eroicax)
发表时间:2001/02/10 22:59:25
3.林姆斯基的音乐成就
林姆斯基最後成为这五人中最具有音乐知识的一位。他在多年内花
费几千小时,修改他那些朋友们的作品;如果没有他在专业上对穆
梭斯基的《包利斯.郭都诺夫》做出的贡献,那麽这部作品可能永
远没有机会与观众见面。林姆斯基是一位音乐理论家,作家和精巧
的技师;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每一种乐器,了解它所能达到的音域,
分析它能奏出怎样的声音,这使他掌握了音色和配器法;他还喜欢
新的乐器,柴可夫斯基在1891年在巴黎发现了钢片琴,这是一种介
於钢琴和键盘式钟琴之间的乐器。柴可夫斯基派人买一部来参与芭
蕾音乐《胡桃钳》的首场演出,同时要求把钢片琴运到俄国时要保
密,因为"如果林姆斯基知道这种乐器,他就会先使用它,那就煞
风景了"。
林姆斯基写了许多管弦乐曲。《西班牙随想曲》完成於1887年,
《天方夜谭》和《复活节序曲》完成於1888年。另外上有仅一个乐
章,以俄罗斯旋律作为基础,略带有李斯特风格个钢琴协奏曲(1865)
。《降E小调交响曲》(1883)和《C大调交响曲》(1873)这两首乐曲
已不复为人演奏。林姆斯基在音乐史的管弦乐法上,可以被视为白
辽士的继承人,现代人器乐的创始者。他对乐器的处理,常能注意
到每一乐器的个别性,使它能按照它的特质道出音乐的话语。他对
配器极具才能,音色的混合自然而华丽,也清晰明了,常保持着开
朗温馨的一面。
林姆斯基曾评论管弦乐作曲家:
华格纳以後的时期是,管弦乐的音色有着引人注目和富有幻想性质
的时期。白辽士,葛令卡,李斯特,华格纳,现代法国作曲家德利
伯(Delibes),比才,新俄国派的包罗定,巴拉基雷夫,葛拉祖诺
夫和柴可夫斯基,把音乐的这个方面发展到了顶峰。在音色方面他
们超过了他们的前辈韦伯,麦亚白尔和梦德尔颂,然而,那些作曲
家得益於前辈的天才,才能取得自己的成就。
林姆斯基是营造管弦色调的能手,也兼擅於音绘。本身管弦技巧也
非泛泛之辈的拉赫曼尼诺夫,最能道出林姆斯基管弦音乐的玄妙之
处: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乐谱对音乐所欲表达的气象景观,总能表达
的淋漓尽致。如果曲中安排有大风雪,观众眼前就彷佛出现飘舞的
雪花,随着木管与小提琴的旋律或游或舞;如果安排有艳阳高照,
则每件乐器就好似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他安排有潺潺的清泉,
潋灩的水波就会经由乐团飘送到听众耳内,而不是随意指派竖琴用
滑奏法制造出来的廉价效果。每当他心中想要描述夜空中星光闪烁
的冬夜,乐音就会冷凝肃静起来,透明如镜。他真是首屈一指的乐
团音绘大师,我们从他身上得到的玄妙知识,定会终生受用不尽。
以民族音乐的观点来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一点也不是人们所指
斥的叛徒,反而是五人中除了穆梭斯基外最富有民族意识的音乐家
。在歌剧方面,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歌剧连连推出:《雪娘》
(1881),《圣诞夜》(1895),《沙德可》(1896),《沙皇的新娘》
(1898),《萨旦王的故事》(1898),《看不见的基提吉城》(1905)
,《金鸡》(1907)。他的歌剧如同踏入一个幻想的世界,那些色彩
鲜艳,华丽壮观,令人迷醉的斯拉夫童话世界的特点,都反映在他
的作品里,他的歌剧脱离历史戏剧的写实主意,而转向於舞台画面
的象徵主义,因此他的歌剧中音乐比戏剧重要,而且往往引导着诗
与剧场上的场面进行。他的歌剧都是俄国歌剧遗产的精华,或许不
如穆梭斯基的《包利斯.郭都诺夫》来的深刻,角色的深度不够,
但是他却揭开一个悦人耳目的新世界,这是东俄罗斯的世界,神怪
诡异的世界,斯拉夫泛神主义予以消逝的民族世界。这些歌剧如诗
如画,乐句杰出,才气纵横。整体来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歌
剧向来被人低估了。《包利斯.郭都诺夫》以其横扫千军之势,不
论以何种语言演唱,都能在观众的印象中造成强烈的震撼。至於纤
巧细腻,又深为俄国民谣传统囿限的林姆斯基歌剧,在经过翻译而
造成隔阂之後,往往风韵尽失。许多曾听过《沙德可》,《看不见
的基提吉城》与林姆斯基其他歌剧的人,都能证言俄文版的林姆斯
基歌剧确实有他种语言所望尘莫及的活力与魅力。
1886到1900年,他担任圣彼得堡交响乐团的指挥。史特拉汶斯基为
世人勾勒了一幅林姆斯基的小像: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像贝尔格或阿道斯.赫胥黎依样皆为身材高挑
之辈,也一样视力不佳。他戴着蓝色的眼镜,有时在额头上戴另一
副备用,这习惯也传染给我。他一指挥起乐团,每每躬身向前,埋
首於乐谱中,很难把眼光抬高,他就这样朝着膝盖方向挥舞着手中
的指挥棒。他视谱艰困万分,聆听音乐又是那沈迷,因此对乐团根
本谈不上有任何指挥之功。
他并不是一位杰出的指挥,但是他对俄国年轻作曲家们的作品却不
遗余力的介绍发表,这点是他任职乐团指挥最重要的贡献。他还着
有《管弦乐法教课书》(1911),《和声学教科书》(1888),以及一
本非常动人的《自传》。
4.结语
俄国作曲家布鲁诺夫(Platon Brounoff)在分析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的作品之後,认为它们有四种特质:
他的旋律是古老的俄国风格,节奏与特性则全为独创;和声华美而
大胆,他利用了古希腊的尺度;他对於乐器的编制特具天才,音色
的混合极为华丽而强烈,同时也清澄而明朗;最後一项则是俄国作
曲家中所极罕见的,也就是阳光与温暖。
参考书目
1.Harold C. Schoenberg着,《The Lives of the Great Composer》,
p3-33,陈琳琳译,《国民乐派》,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台北。
2.Phil G. Goulding着,雯边 等译,《作曲家排行榜下册》,
p197-205,世界文物出版社,1996,台北。
3.康讴主编,《大陆音乐辞典》,大陆书局,民国84年十一版,台北。
4.刘志明着,《西洋音乐史与风格》,p297-304,全音乐谱出版社,
民国85年十四版,台北。
5.刘志明着,《西方歌剧史》,p240-250,全音乐谱出版社,
民国84年二版,台北。
=>>本文转载自:
http://club.kimo.com.tw/clubs/classic_music_penguin
本文转载已获原作者chin同意。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twbbs.org)
◆ From: 211.75.186.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