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hitestripe (light me up)
看板car
标题Re: [问题] 底盘的差异要怎麽感受
时间Wed Sep 18 12:38:10 2024
: 当然主观评价也是车厂很常用的评价方式
: 在标准一致的场地,驾驶同级距的不同车款
: 再由评价者的体感给出主观分数
: 当然越是有经过受训或经验的驾驶人,底盘主观评价参考价值会越高
: 通常采1~10分,以6分为基准
: 多半在5~7之间不会给出太极端的分数,给到8分已经是很杰出
: 当然越是有经过受训或经验的驾驶人,底盘主观评价参考价值会越高
非常感谢钱大
钱大的文章带给我非常多的量化指标
至於有人说要操控要实测才知道
我只能说 钱大贴的就是实测............
後来钱大再补充提到的 主观评测
小弟立马想到了一篇研究
也跟主观评测有关 也跟操控有关 所以应该不算离题
只是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空力
这篇研究影响汽车产业深远 几乎百分之99的车现在都依据这篇研究做车
而且很简单
只要懂升力就好
所谓的升力 就是跟气流方向垂直往上的力
当一台车往前开的时候
升力会抬起你的车 形成一般人会用"飘"去形容的力
让你的车子不稳
https://www.sae.org/publications/technical-papers/content/1999-01-0651/
这就是这篇研究
他利用一群人员主观的方式去评断
他们分别评断了 升力对於直线稳定性 变换车道的操控影响
而车辆则是一般中型或小型车辆
藉由增加後扰流等简单方式去改变一台车的升力
然後让人员去评测 主观感觉稳定性是否改变
然後去做分数一到十分的评分
1-4分是差
5-6分是 so so まあまあ
7-10分是不错
我们要注意一个点
这篇研究 关於升力跟车辆稳定性的研究
用这麽简单的评分标准
依然得出了 可重复再现的 稳定的分数
这是这篇研究值得信赖的地方
我们发现 即使市售车能够产生的升力 相对於车辆的重量本身很小
如果要跟f1比的话
但是测试人员依旧可以明显地感觉出稳定性的差别
而测试的项目虽然时速标准不一 最高160 但是最低的只有110
我相信这是大家超车跟平常上高速公路会用到的时速
重点来了
如何提升稳定性???
我们发现
升力可以分在车子的前跟後方产生的升力
评分达到7-9分的
必须要後面的升力远小於前面的升力
而评分1-4分的 往往都是前面的升力小於後面的升力
也就是 後面的升力越小 我们体感就越稳
如果体现在更直观的操控上
因为前面升力要比後面大
所以车辆操控会偏向转向不足
对一般人来说 转向不足会比转向过度容易操控
所以现在的市售车 几乎都是调教成转向不足(或者起码是"先"转向不足)
这也是现在的车几乎都是前面升力大於後面的原因
这篇研究在1999年发表
好巧不巧
在2000年就发生一件可能很多人知道的事
那就是audi tt召回加装尾翼的事件
而召回的起因是包括赛车手在内有五人死亡
https://reurl.cc/MjMjoL
我们可以从第一张图看到
就这麽一个小小的鸭尾而已
就可以让你的车尾相当於多了40公斤的稳定性
然後增加转向不足的特性
而依据audi底盘工程师的说法
要完全解决audi高速不稳的问题 可以透过不加尾翼解决
只是转向不足会更显着
所以在权衡下 他们决定加了尾翼
最後回到这篇研究
我知道百分之九十的人不会看
但是如果这篇文章你都看到这里了
不妨点一下
拉到最下面有一张figure 6
这篇研究提供了几个车厂可以做的尾部改进方案
我们来看中间的轿车尾部设计
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跟你的车尾好像有点像
只是我们不是如图中的黑色外加 而是把它一体化了
https://i.imgur.com/TGS6BA8.jpeg
--
Was mich nicht umbringt, macht mich stärker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68.26.83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car/M.1726634302.A.EF2.html
1F:推 alaokj: 推啊~哇塞、一篇文章同时钓出白条跟钱大XDD 09/18 12:44
钱大是专业的 我只是业余的 完全不敢并列XDDDD
2F:推 leo255112: 所以那个鸭尾真不是随便加的 09/18 12:52
3F:推 chandler0227: 还有一个很有趣例子:整车操控分析有无把车体当成柔 09/18 13:03
4F:推 viewer: 有连结赞 09/18 13:04
5F:→ chandler0227: 性体考虑进去,可能对操控极限影响有限,但对驾驶而 09/18 13:04
6F:→ chandler0227: 言体感操控与信心程度却是影响十分巨大 09/18 13:05
小弟对这个议题有兴趣
这方面小弟不懂
等您有空分享的话 小弟一定推
※ 编辑: whitestripe (1.168.26.83 台湾), 09/18/2024 13:12:06
7F:推 doi: 感谢 09/18 13:22
8F:推 STi2011: 原来 现在一堆车後面都翘翘的 09/18 13:37
9F:推 morrishh: 也可以看看Prius 5的设计 09/18 13:48
10F:推 Feriohan: Gurney Flap, 市面上有很多产品,但还是不敢自己乱加, 09/18 13:55
11F:→ Feriohan: 怕影响均衡 09/18 13:55
新一代的PRIUS从头到尾满满的东西可以讲(以空力角度XDDDD)
不过说老实话就会比较复杂了
不像这篇只要稍微解释一下升力 一般爱车人士就看得懂
从最车头的进气 到最车尾的小鸭尾 迷人也恼人的A柱
都跟空力有关
上一代的PRIUS相对地比较极端 所以外观的接受度也相对没那麽高
很新潮的设计 就会有两极化的评价 这难免
另外 我个人赞同F大的看法
除非你觉得有迫切需要改善的地方
或是你动了一个地方 影响到另一个地方需要补救
以唯一目标是改善空力的角度(不提美观)
我们可以不用风洞就知道你的车风阻有没有提高 甚至不用花钱
但是提到下压力 升力 的改善 有没有效
起码也要买个仪器测量避震行驶时的高度 还需要DIY的能力
对一般人来说门槛比较高(除非愿意花时间去做赛车狂人的TUFT TEST)
※ 编辑: whitestripe (1.168.26.83 台湾), 09/18/2024 18:32:52
12F:推 hygen: 推这篇,也是受益良多 09/20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