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ey (Hopfschmerzen)
看板book
标题Re: [心得] 《失物招领处》
时间Thu Sep 8 11:47:57 2005
失物招领处:一个纵横的叙写
Ich bekenne, ich brauche Geschichten, um die Welt zu verstehen.
我承认,我需要小说来理解这个世界。
--Siegfried Lenz
强调「文以载道」精神--若以南方朔在本书导读的语言来说,便是「为道德服务的
文学」、「强调讽谕性的文学」--的德国小说家,齐格飞‧蓝茨(Siegfried Lenz)不
论是在德国境内或其他国家,几乎都是以一个省察社会不当现象并将之纪录下来、以象
徵手法转化为小说的小说作者闻名。
蓝茨於1968年所出版的《德语课》(Deutschstude),至今仍是德国的课程教材之
一,时时提醒德国年轻人曾有的历史耻辱。许多人所向往的、想像中的德国,是一个蕴
含丰富的人文思潮、典雅艺术及处世谨慎态度的德国,但正如所有事物至少均有两个面
貌,德国不单单只有好的一面。只要稍稍了解世界史或近代史,便不难发现到20世纪的
两个世界大战,德国均为发起者之一。
许多人认为这是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矛盾,也曾有人认为这是德国缺乏民主训练所
导致的结果,关於这些,20世纪初曾是法兰克福学派一员的新精神分析学家佛洛姆(E-
rich Fromm)曾於其着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在探讨自由/法西斯
主义这个题目时,深刻地探讨了德国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德国数以百万计的
人迫不及待想交出自己的自由,跟当年父祖辈争取自由一样热切;他们不想要自由,反
而想办法逃避自由……。
除了《德语课》是高中教材,《安妮的日记》(Das Tagebuch der Anne Frank)
也是德语区域小学生的必读教材之一,德文老师上课时也不止一次提及德国往昔历史所
带给人民的羞愧感。这些讯息所透露出的德国,正如同一般人想到世界大战时所想像的
德国:敢於认错与甘於负罪。
然而,阅读《失物招领处》时,便不难发现蓝茨所叙写的德国社会似乎「隐约」与
我们想像的德国不太一样。阅读完本书後,我试图和德文老师讨论过这本书,再上goo-
gle查了一些德国人对本书的看法与介绍。基本上,唯一没有争议的是,目前我看到的
德文资料中,几乎都指向蓝茨对德国社会的叙写与不当现象的发现(当代德国社会潜藏
着许多问题,诸如失业率过高、「外劳」过多、非法的「新纳粹」(Neo-Nazi)和隐藏着
的仇外意识(xenophobia; Fremdenhass)……),蓝茨的着作在这样的理解下,可以说
是横面向的剖析。
尽管,身为一个文化旁观者的想法与发现,对该文化人民来说,有时候难免会有产
生「过度诠释」的危险,虽然如此,我在这里仍旧提出自己的看法,试图完成一个纵向
的解析。
既然要开始,那就从「开始」,开始说起吧。
失物招领处(Fundbuero),简单地来说,是一个可以化约为「遗失」(das Verl-
ieren)与「找到」(das Finden)的故事。但读者一开始就能够发现,我们很快就碰
到一件有趣的事:如果说,蓝茨在本书中想要以象徵的手法探讨德国社会中的「遗失」
(das Verlieren)和「遗失物」(die Verluste),本书的开头就的确值得令人再三
玩味:亨利‧倪浮总算找到了失物招领处(Endlich hatte Henry Neff das Fundburo
entdeckt)。这是一本谈遗失的小说,一开始作者却用亨利这个角色帮读者「找到」,
且书名《失物招领处》也明显地提示了「找到」,因此尽管全书并未针对「找到」进行
过多的着墨,但无庸置疑的,这是一本谈「遗失」与「找到」(das Finden)的书。
那麽,遗失了什麽?而什麽又被找到?
故事的主轴线恐怕是本书里最没有问题的一个部分:一个年轻人--24岁,该是意气
风发,为自己的人生铺轨的年纪,却甘愿被调到某个车站的「失物招领处」,一个没有
升迁机会的工作岗位,并且甘之如饴--刚进入失物招领处工作时的一段生活记事,他和
谁工作、做什麽样的工作、这段时间碰上什麽事、如何在这份工作中体悟生活与记忆
……。表面上看来,遗失物品的人,也就是到这个地方想领回失物的人;但读者不难发
现,在失物招领处工作的四个人都遗失了一些东西:主管汉尼斯‧哈姆斯因一次火车失
事的负责,遗失了升迁机会;资深员工亚伯特‧布斯曼要照顾老父,失去了「自由」;
「招领处的核心」宝菈‧柏侬则「遗失了丈夫」;小说主角亨利‧倪浮则遗失了「心」、
「内在精神」、「热情」等等:
亨利拉上窗帘,打开灯。简陋的两房公寓,家具很少──沙发床占了
大部分的空间──这是他希望的。(p.49)
另外,故事的另一条主轴,亨利、姐姐芭芭拉及与亨利同年龄的年轻数学学者拉古
廷三人的互动关系。芭芭拉「两次订婚」都失败,亨利认为她是个「粗壮」的女人,无
疑,芭芭拉失去的是爱情。有趣的是拉古廷,亨利与芭芭拉都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失去
的。兹举例如下:
亨利的内在精神:
亨利已经走出门口,但又折回,说能不能问个私人问题?拉古廷点点
头。亨利问说能不能知道他在哪里学得语的?拉古廷对这问题的反应
是高兴多过讶异,答说:「当然是在沙拉托夫,在大学里,我们甚至
有个德语社,几个你们作家,那些常驻我们内心的作家生日时,我们
举办朗读纪念他们,还准备咖啡和自己烤的蛋糕。」
「难以置信,」亨利说,「真叫人难以置信。」然後两人握了握手。
(p.77-78)
以及,芭芭拉的爱情:
吉他手报出下支舞曲〈昼夜摇滚〉後,好几对退出场地,但费多(即
拉古廷)和芭芭拉仍留下,他们手握手,交换目光,一种互相鼓励的
表示。(p.241)
亨利念道(拉古廷回到自己的家乡前请柜台转交芭芭拉姊弟的信):
「射中你的箭,可以拔出来,但言词却永远留在里头。」在另外补记
的一句话里,他承诺会每天用芭芭拉送他的杯子喝茶,而另一个杯子
也会一直摆好放那边,作为他期待的象徵。(p.270)
这两条主轴看似现时的叙写,然而在这段现时叙写中隐藏了纵向的要素:拉古廷出
现的身分虽然是数学学者,但却说得一口流畅典雅的德文,亨利为此感到诧异,拉古廷
在语言用字方面象徵了古典时代的德语区,尚有一次拉古廷谈到自己的德文老师:
当他注意到地毯上象徵生长的传统风格图案时,高兴地点头,引述歌
德的名句说:「而生命的黄金树是碧绿的……」
「说得好,费多,」亨利赞赏地说,「我喜欢听你说德语,你们在沙
拉多夫一定有个很好的德语老师。」
「马卡罗奇教授,」拉古廷说,「他译了席勒,也译过一些歌德和贺
德林;他引述文句时,会闭上眼睛。德语我只是当副修学过,而且只
是因为敬仰马卡罗维奇教授,他把自己所爱的──你们的语言,用爱
教给了我们。」(p.108)
这一段表徵了纵轴的延续,另外还有开始的一个部分--亨利与拉古廷的会面主要是
由於一次火车意外时拉古廷遗失的皮袋,亨利送回这个皮袋给拉古廷,
他把袋子拿过去,抱在怀里,像爱抚小孩一样抚摸那因为时间和天气
而色泽变暗的皮革,说:「这袋子和我经历过很多,装过很多东西,
如果没有找回的话,如何也无法抚慰我……」(p.71)
私以为这地方点出了拉古廷不愿丢弃自己的历史包袱,因此也无怪於最後拉古廷在
晚会被羞辱後愤然离开德国(如果要以「失去」的角度来看,当下他失去了在德国继续
生存的勇气,然而这也是一个取舍问题)。与拉古廷相对,特别有趣的一个对照就出现
了:
宝菈没弄错。那人确实是忘了他的行李箱,在火车进站时,那个放在
脚边的显眼皮箱;他不仅忘了皮箱,也没注意迎面而来的女士叫他,
指着皮箱对他说:「那里,您把皮箱忘在那里了。」……她(宝菈)
快步走往月台,逆着下车的人潮,费了一番力气才走到箱子那边,她
提起箱子,很轻。她往那人上车的方向走去,……发现那人後,敲敲
窗户,指指箱子。那人勉强走到车门,没有显出重获失物的喜悦,宝
菈把箱子递给他,说:「这是您的吧!」但他只是疑惑地看着她,没
有道谢,没有高兴,而是一种冷漠,让宝菈感到受伤的冷漠。那个衣
着不错的人把箱子接过去,往过道一推,没跟宝菈说任何解释或抱歉
之类的话,……就在那一刻,火车起动时,一个车门打开,一个箱子
飞出,掉落月台,翻滚到垃圾桶旁。(p.138-139)
宝菈只好拎着皮箱走回失物招领处,他们必须登记这件物品,於是只好打开箱子:
破布,她的第一个念头是:破布。里面放着一团皱在一起的布料,脏
污褪色,……她不由自主想到火车上那男人,想像他穿着这破旧的衣
服,而在他冷漠、拒绝的眼光下,她再次觉得受伤。……
「那家伙想抛弃什麽,一定是这样,而且不只是那套老衣服,也包括
以前的自己,或者是他认为的以前的自己。我猜想,他之前这段时间
过得并不好,所以要对自己告别,一种外观的告别。」
「也许,」宝菈说,「但长时间来讲,对他并没帮助;相信新的衣服
会让新的开始更容易,简直可笑;就真正意义来说,没有所谓新的开
始,之前总有什麽会跟着你,是你摆脱不了的。」(p.140-141)
拉古廷重获皮袋的喜悦与车站男子丢弃皮箱的冷漠,两者对照之下,感叹意味浓厚。
故事里还有第三条象徵纵轴的故事脉络,那就是布斯曼先生对其老父无微不至的照
顾。在故事的一开始,布斯曼先生就出现了,蓝茨形容他是「穿着深色外服,里头白衬
衫系着黑领带的老头」。就以故事最大主轴线-失物招领处-里的四个人来说,布斯曼无
疑是老一辈德国人的一个暗示。宝菈谈到布斯曼时,表情是忧伤的:「啊,我们的亚伯
特,他日子过得很辛苦,我真佩服他。」背负照顾老父的重任,布斯曼无怨无悔且总是
以温柔的语气对老父说话,这个包袱沉重,然而布斯曼却几乎不寻求外援,也不谈老父
的事(当然,布斯曼的父亲虚构了一个个故事,这也是很有趣的一点)。
关於历史。我曾经和德文老师谈过,他说,如果蓝茨在这本书里有任何影射到德国
年轻人想抛掉旧有历史的部分,那麽他觉得非常不公平。教科书里当然纪录了这段历史,
但真正的人民,比方像是他的爷爷-曾参与二次大战-却什麽都不肯说。事实上,同样的
情形我也遇过,在电视上出现愈来愈多日剧时,我的外公-曾是抗日义士-看着电视上愈
来愈多日文节目,却什麽都不肯告诉我。无法得知真正、沉痛的过去,时下年轻人的行
为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恐怕永远都是轻浮的。或许蓝茨观察到,现在的德国社会正慢慢
遗忘了过去,然而,他不像张系国在《昨日之怒》中那样以一个教训者的角度发声,而
是一直强调「每一件失物都有自己的生命/经历/历史,就算现在看不出来,在不注意
时就会显露出来。」
只是,关於今日与往昔,或轻或重,或喜或悲,常年在失物招领处工作的布斯曼,
在铁路局一次人事精简的行动中,被要求「提早退休」。最後一天的工作,布斯曼提早
离开,亨利陪他走回家,途中他们看见一群工人在清理河床,许多东西被清出来:
「没有失主,」亨利喃喃地说,「没有人为这些废物报失。」
他想:抛弃扔掉、沉没河底──大部分是在暗黑中被偷偷扔进水里,
被摆脱掉,没有名字的失物。不是遗失,不是忘记,是清除掉。所有
那些在水下,在河底、湖底、海底,消失淹没的东西。
「那些东西没人想拿回去。」布斯曼说,亨利接口道:「没错,我们
在这里没什麽可做的。」(p.218)
辛勤一世的布思曼到了快退休时才失业,这一跌,再加上离职那天回家路上看到的
费物清理,衰老的身体起了变化:中风。他与亨利-渐渐地体认了失物的价值-形成一个
强烈的对比:衰老孱弱的生命 v.s. 逐渐饱满蕴含力量的生命,新时代的精神已经承载
了旧时代的理念,并且在获取了旧时代的认同下,继续前进。
相较於这些部分,故事里的小插曲机车族的威胁,尤其是亨利忍无可忍最後终於起
身赶人的乔段,显得累赘与不连贯。在这个题目上,亨利与芭芭拉有过几段对话,看似
辩论,却隐藏着「沉默就是共犯」的指责味道,芭芭拉在这些部分的角色也显得薄弱,
无法突显出社会对非法社团的看法并进行辩证,这一点显得可惜。
诚如overlapping与ycjjen所言,本书最大的缺点在於零散的线索与企图灌注丰富
的元素。不讳言,这本书并未带给我阅读的喜悦,蓝茨的叙事手法采用了大量的拼贴,
感觉像是欣赏一部欧洲影片,然而色调是黑白的,在幕与幕的转换交接之处,常让我有
种跳跃过快的感受。关於作者蓝茨的年龄,稍後也注意到了,生於1926年,本书出版於
2003年,已届高龄还能持续创作(於2004年也有新作品Zaungast),翻开蓝茨的作品表,
长长一排,也可算是一名创作生命力极强的小说家(当然蓝茨本人也不只是创作小说)。
不禁开始思量:我到底该以一个观察作家的角度来衡量他这本书;还是该以观察老人的
角度来衡量这本书?
难有定论。
於是我只好写下自己的分析与心得,就这一点来说,是对一个作家献上敬意;而至
於整本书零散与过多元素所导致的高密度,最後不忍苛责只好勉强接受,这是我对一位
老人年届高龄仍能创作不坠的敬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对当代德国社会兴趣浓厚,建议你最好读这本书,或许
本书没有优美的词藻与低回深远的寓意,但我相信它还是可以让你联想到很多东西。
--
我活在一个男人不会回头看我的世界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9.149.227
1F:推 ycjjen: 谢谢你这麽详尽的心得。你的文章让我想起一个可 138.88.99.63 09/08
2F:→ ycjjen: 以深究的问题:小说中间的象徵 (symbolism) 的拿 138.88.99.63 09/08
3F:→ ycjjen: 捏有没有一些准则? 又或许这是读者本身感受的空 138.88.99.63 09/08
4F:→ ycjjen: 间,纯粹视读者的经验与素养而有不同的喜好?例 138.88.99.63 09/08
5F:→ ycjjen: 如:我就非常不能理解 Toni Morrison 在《宠儿》 138.88.99.63 09/08
6F:→ ycjjen: 里使用的象徵手法,觉得太过深奥;相反的,Lenz 138.88.99.63 09/08
7F:→ ycjjen: 的这本小说虽然从书名开始就是一种象徵,对我来 138.88.99.63 09/08
8F:→ ycjjen: 说内文中的各种叙述又浅显得没有思索寓意的乐趣 138.88.99.63 09/08
9F:→ ycjjen: 。当然读小说有意思的地方也在这里,你渐渐发觉 138.88.99.63 09/08
10F:→ ycjjen: 自己的感受、品味、心智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 138.88.99.63 09/08
11F:→ ycjjen: 小说从来不急着说服你什麽,也不公然要教你什麽 138.88.99.63 09/08
12F:→ ycjjen: ,但是你学到的、被启发到的、被感动到的,常常 138.88.99.63 09/08
13F:→ ycjjen: 远远超过一篇头头是道的论文着作,这是小说的神 138.88.99.63 09/08
14F:→ ycjjen: 奇魔力,这也是小说作家的魅力。 138.88.99.63 09/08
15F:推 Jey:y大想到的这个问题,也曾发生在艺术领域中:美,是否140.119.149.227 09/09
16F:→ Jey:有个「不变」、「最根基」的标准?大抵上来说,若美140.119.149.227 09/09
17F:→ Jey:感即为"在主客体间游离"、"产生视野交互糅合之感",140.119.149.227 09/09
18F:→ Jey:那麽,艺术作品就必须"打开自己"--可让人解读,严格140.119.149.227 09/09
19F:→ Jey:说来,就算再隐晦不过的小说/散文,都具有"开放性",140.119.149.227 09/09
20F:→ Jey:等待读者去挖掘、去发现;书写,是沟通的单向,至於140.119.149.227 09/09
21F:→ Jey:阅读是否能够完成真正的沟通,很大一部份取决於读者140.119.149.227 09/09
22F:→ Jey:本身的经验、敏感度、感受力与想像力等,这些也都是140.119.149.227 09/09
23F:→ Jey:与读者的生命经验相关。y大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是140.119.149.227 09/09
24F:→ Jey:一位朋友的老师,他说"书没有难不难,只有你懂不懂"140.119.149.227 09/09
25F:→ Jey:当然,我个人较为欣赏的是能让读者多层次阅读的作品140.119.149.227 09/09
26F:→ Jey:而真正的经典作品,也正符合这个很基本的条件。140.119.149.227 09/09
27F:推 Jey: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何时可以/应该解读象徵 :p 就像你140.119.149.227 09/09
28F:→ Jey:说的,这本书"浅显得没有思索寓意的乐趣",我也曾看140.119.149.227 09/09
29F:→ Jey:过一些人谈论自己作品时强调的象徵意味,然而我读了140.119.149.227 09/09
30F:→ Jey:就是无法产生"共鸣",脑袋无法自动"解码",看不出寓140.119.149.227 09/09
31F:→ Jey:意深远。对於书的诠释,Eco曾有过几篇很棒的论文讨论140.119.149.227 09/09
32F:→ Jey:"诠释"与"过度诠释"--可能导致该作品的膨胀(明明没那140.119.149.227 09/09
33F:→ Jey:麽优秀),关於这一点,Eco认为作者本身仍是相当重要140.119.149.227 09/09
34F:推 Jey:但问题也来了,如果作者认为自己的作品蕴含丰富,但140.119.149.227 09/09
35F:→ Jey:读者却无法同意,到底问题在哪里呢?:p Nitsche当初140.119.149.227 09/09
36F:→ Jey:出版Also Sprach Zarzthustra,卖不超过20本,但现在140.119.149.227 09/09
37F:→ Jey:"查"一书却是研究尼采思想的重要作品,以文学角度观140.119.149.227 09/09
38F:→ Jey:之,更是一部上乘之作,当初评论尼采的人无法猜想到140.119.149.227 09/09
39F:→ Jey:今时今刻,尼采本人更恨自己生不逢时:p 或许是这样的140.119.149.227 09/09
40F:→ Jey:关系,读小说时我喜欢找象徵与连结,但也发现不少对140.119.149.227 09/09
41F:→ Jey:我而言几乎毫无象徵意涵的小说,却被誉为"象徵丰富"140.119.149.227 09/09
※ 编辑: Jey 来自: 140.119.149.227 (09/09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