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hilosophy 板


LINE

对这问题很感兴趣,花时间整理了下自想法,与各位分享、讨论。 一、 哲学其中一个大哉问为:「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探讨问题是之前首先要先明白定义何 谓「意义」。在此下一个通俗且简单的解释:「能被意念触及并理解。」而存在主义所批 判的,便是「理解」被理性所绑架,变成倘若未活出理性所定义的指标,理想与现实不符 ,便产生了荒谬感,白话点说就是:「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啊!」生命也因此欠缺意义。由 此观之,在遵循理性定义、衡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人事物应如何表现的期待感。 然而,前述对理性的批判,对於主观理性之於客观事实,以下称模式(一),以及客观理 性之於主观事实,以下称模式(二),两者的分别却未详述,但我认为两种关系模式,对 於「荒谬」之事的态度与处理方式有所不同,故以下以为补充。简单来说,主观所代表的 是个人(A),客观所代表的是个人(A)以外所有人事物,小的为单一他者(B),大的 则可以到「普世」(C)范畴。前述列举的两种客观(B)(C),由於个体(A)与个体( B)互动较为对等,难以明确看出模式(一)、(二)的差异,而个人(A)日常也不会仅 仅都是与一位他者(B)互动,故本文所说的「客观」,定义限缩为「个人外较大群体, 乃至普世。」 模式(一)所说的主观理性之於客观事实,例如,一位劳工对於低薪高工时的现状;模式 (二)所说的客观理性之於主观事实,例如保守社会之於一位同性恋者。显而易见,两者 最关键的差别在於权力的不对等。而这也影响到认知到荒谬後所采取的策略。强势方往往 可以以种种偏见、歧视,甚至透过制度设计或是镇压、屠杀打压弱势方,例如过去同性恋 被视为是疾病,需要强制接受治疗。然而弱势方之於强势方就没有这麽「简单顺利」了, 其可能策略模式将於本文第二、三节详述。 若荒谬必然存在,且显然我们无力去阻止其发生,人生似乎也因荒谬失去意义,反正没有 意义,那麽是否该因此放弃理解?甚至於荒谬感大到生无可恋时,选择自杀一劳永逸?在 放弃理解及考虑自杀之前,我想提出个看法:「理解运作的方式是否可以修正?」本节前 半部分,提及生命意义是透过理解而来,该理解是运用理性来认知,且该理性具有预设立 场,不符合其定义将被视为「非理性」、「荒谬」的。而我所思考的修正理解模式则尝试 舍弃「凡事应该如何才有意义」的想法,换言之,不要甫遭变故便尝试评价,在此之前, 先行思考两个向度,因果与比较,这部份将於第四节讨论之。 二、 本节重点在於讨论弱势方对强势方的策略之一:反抗。探讨前首先要明确定义之。所谓反 抗,是不服或不满他方的态度或行为,进而采取的对立行动,而且这对立行动,是持续进 行直到反抗者死亡或是成功改变现状为止。因此,偶发性的反抗行动,或是一开始反抗但 後来屈服,或是行为上顺从但是内心暗地不服,便不在本文所探讨「反抗」之列。学者卡 谬曾主张:「面对世事种种的荒谬,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反抗。」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挺 身而出对抗权威,不向命运低头。反抗一词所传达的是一个十分迷人的意象,然而在实际 运作上却有其不少的难行之处。 回顾从古至今曾存或现存的人,反抗者的数量是远少於不反抗者,主要是因为多数人缺乏 勇气吗?这可能过於简化原因了,对於人们何以选择不反抗,本节尝试以几种理论解释之 。首先是囚徒困境,假设有一群利害关系人彼此不能充分沟通,某日他们需要采取行动, 而行动的後果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所有利害关系人都选择反抗,那麽所有人都可以获 得满意的结果;第二种是当中有人背叛,那麽背叛的人可以获得最佳好处,仍采取反抗的 人获得最差的结果;第三种状况是所有人都选择不反抗,因此维持现状。」在预期可能出 现背叛者的情况之下,多数人便会采取不反抗策略。即便所有人开始采取反抗策略,也会 因为敌方以欺骗告知出现背叛者,基於保护自身权利不再更进一步受损,因而选择屈服。 破解囚徒困境,通说认为是反抗者彼此要有足够了解,确信不会有背叛者,并且事先建立 一套沟通(暗号)系统,来确保当敌方欺骗告知出现背叛者时,能马上知道对方是在说谎 。然而这破解法在实际运作上同样有其窒碍难行之处。首先是反抗者互相理解的困难,套 用学者哈伯玛斯的观点,即生活世界不同所导致。所谓生活世界,指的是一个人自出生迄 今,所感、所思、所遭遇……一切经验的集合,而这影响了一个人如何去看待自己以外之 人事物。也因为经年累月的差异累积,不同生活世界的人遭遇到相同事物,便会产生不一 样的感受,举例来说,假设有两位劳工,一位曾受雇主恶意虐待,另一位虽然曾因待遇问 题与雇主有争执,但经劳资协调後有了还算满意的结果,某日两人突然受到邀请参与劳工 社会运动,两人对於参与的意愿及参与时间的长短便会有所不同,涉及到以激烈的手段抗 争时,决心也会不一样。总之,相互理解的程度越低,互信程度也就越低,因此要以相信 不会出现背叛者之前提下进行合作,是十分困难的,更遑论其後的建立沟通(暗号)系统 。 第二则是理性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皆是理性的行动者,在行动前会权衡利弊得失,越 是重要的行动越是如此。因此,反抗一旦起心动念,亦会思及这麽做的後果,例如对方的 反击、自己行动能造成多大影响、采取反抗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往往拥有或是负 担越多的人,越难贯彻反抗的行为。 论述至此,似乎可能产生本文高举「反抗是高尚的,不抵抗是懦弱且可耻的」的疑义,好 像真的如卡谬所说反抗是「唯一方式」。然而本文主张,反抗仅仅是面对荒谬的其中一种 手段,且它作为一种手段并非完美无缺,亦有其可能衍生的其他问题。像是自己采取反抗 所抱持的信念,是正确的吗?有没有可能受到有心人士操弄(如古代高举尊君、忠臣观念 )?最可怕的便是没有人可以保证,付出代价所采取的反抗,会产生如自己理想中的结果 ,这又创造了新的荒谬。当思及反抗种种不确定性,而现实中所面对面荒谬虽不太能接受 ,但日子也还过得下去,故多数人选择维持现状,完全符合人情,又有什麽好批判的呢? 三、 本节重点在於探讨另两种弱势方对强势方的策略─顺服与逃避。以「期望值」观点来看, 相较於反抗有着太多不确定因素,顺服与逃避是最符合理性选择的策略。让我想到近期火 红的一句话:「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但其实这句话亦有荒谬的成分在,既定义逃避是 可耻的,依反面解释,便是个人认知到普世崇尚的是勇於面对,在知此脉络下,仍选择逃 避策略,便是荒谬的行为。 以上稍有离题,回到本节主旨。首先谈到顺从,其大略可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接受了 客观价值,认为自己是荒谬的,进而改变自己,为完全顺从;第二种是不接受客观价值, 但迫於情势,不得不表现出客观价值所希望的样子,为不完全顺从,俗语「身在曹营心在 汉」恰能切合此状况。第二种状况往往会有严重的认知不协调(心理想做的跟实际做的不 一样),为了保持心理平衡,容易有自欺欺人的情况发生,而当无法自我欺骗时,会进而 转变成反抗或逃避模式。 逃避则可以简单归纳成三种模式:心、身、生。所谓心指的是心态,是指让自己对於所面 对的荒谬,不要再如此在意,但光空想是难以办到的,故需要借助外在的力量转移注意, 例如工作、宗教、虚拟世界……;而所谓的身则是指身体,亦即让自身远离荒谬发生之所 在,例如陶渊明归去来兮;最後的生指的是生命终结,也就是自杀,这是逃避的最终极形 式,因为选择这种逃避之後,就再也不用逃避了(对於不信永生或轮回的人来说)。在逃 避的所有类型中,自杀也是最饱受争议的,不仅仅是因为其逃避的性质,更多是涉及到伦 理道德,甚至是宗教上的问题。 本文重点之一是批判主观个体对於客观价值的种种要求是相当无力,也因此产生许多摆脱 不了的荒谬感,故此节并不打算论证自杀在道德、宗教上到底有无正当性,我只想提出几 个问题:(一)我们无法选择是否降生到世上,但何以我们也没有决定如何以及何时离开 的选择权?(二)当一个人觉得生无可恋,更确切的来说,想藉由自杀跳说现存的客观价 值范畴,既然已选择离开,自无遵循该价值的必要。而我们再以现存的客观价值,评论其 自杀行为是否合於道德是不是也是一个荒谬的行为?(三)因为有悖於他人,尤其是亲人 的期待或情感,便不能寻死。但反过来说,为何不是他人去理解、尊重自杀者之决定?生 命是自杀者的,但何以在面对他人与自己意志上的冲突时,必须舍弃自己的呢?这是意味 着自己的生命不属於自己吗? 即便提问是针对反自杀的质疑,但本文并不主张有自杀的念头便即付诸实行。沙特曾言: 「存在先於本质。」我的理解是,必须活着,才有後续发生意义的可能,活着的概念就如 同画布,我们必须有画布才有办法继续作画。未来会发生什麽事情非人所能尽料,「山穷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虽然老套,但确实是个不错的比喻。太早「退场」因此错 过後来可能发生的转机,岂不可惜?因此在萌生厌世念头时,请尝试以各种理由给予自己 活下去的动力,即使从旁人看来并不构成理由。我亦曾有过几次厌世的想法,那时我就是 告诉自己:「没看到《烙印勇士》、《魔兽世界》的完结,怎麽可以就这麽死了呢?」当 还能找到一丝丝活着的理由,且能让自己觉得活着似乎也不错时,请努力地苟延残喘活下 去。 四、 本节主旨为尝试修正「理解」的观点。重点在於舍弃「凡事应该如何才有意义」的想法, 换言之,不要甫遭遇一事件便尝试去评价、论断,在此之前,先行思考两个向度,因果与 比较。光说明主张可能过於抽象,下面以一则简单的类比来说明可能比较容易理解。举例 来说,常看恐怖电影通常比少看,或几乎不看的人较不容易被吓到,是单纯肇因於「常看 所以胆子变大」这种虚无缥缈的因素吗?我想更具体的原因是,常看的人对於电影常用的 桥段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能於事前看到些徵兆,而预料到期後可能发生的惊吓场景 ,因此减少了受惊吓的程度,故观影过程比较「淡然」,甚至好整以暇地边看边评论电影 情节。「常看恐怖电影」通常不是一部电影看很多次,而是看过很多部,也因而能比较。 「对桥段已有一定程度了解」,即明白某些徵兆(因)会导致某些事情发生(果)。 按同样的原理,套用在我们平时面对生命中的种种「恐怖桥段」上也是如此。当然,人生 问题比之一部电影复杂许多,我们并非全知全能,无法料知所有劫难的因果关系,进而趋 吉避凶,自不必期待凡夫俗子能做到这样绝对预防的积极效果,但做到个人心态上的调整 还是可能的。以自身有限之理性,尝试去理解分析事件的脉络,进而认知到所面对的劫难 只是诸般可能中的一个结果,并非完全无理由的飞来横祸,应有助於在生命这部由自己边 演边看的电影中,逐渐调适自己的心态,进而当个泰然的观影者? 亦有不少人面对种种荒谬时是将其交托给神。必须言明,我承认其宗教在心灵上所能给予 的力量,以结果而论,不得不说这十分有用,有帮助就是好方式。比之卡谬主张「面对荒 谬唯有对抗」,我主张「面对人生的荒谬,依照当下不同的状态选择适合的因应手段,才 是最好的方式」。比之将一切交托给神,我目前倾向於尝试去理解并坦然接受。或许是由 於我尚未面临真正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当有天真正面临时,我的态度会有所改变吗?此疑 问只能留待日後。 五、 前面谈了关於意义与理解,其实尚有最重要的一点未触及,也就是前述能被理解的人事物 ,似乎都与「完成某件事情有关」,而且完成的事情是受他者所肯认的,成就的具体事件 便可以供自己与他者检视,进而完成意义的赋予,自身的存在感也因此有了质量。所谓存 在与否不仅是二进制中的0与1,存在的表示实际上可以是0之外的任意数,人们的心灵渴 求着更强烈的存在感,正如同一粒米不足以温饱。因此,柏克莱所说「存在即是能被感知 」可能需要更进一步引申,即「对人来说,存在更重要的是能被深切感知且理解」。问题 来了,为何必须是「成就某事」与「该成就被肯认」?这是否意味人终究是他者的价值的 奴隶罢了?但若要抛开他者价值,完全基於主观价值进行自我肯认则有其困难之处,最主 要的原因是,存在的质量没有办法单由自己无中生有,若不将其置於特定脉络中,是无法 认知并感受其质量。即使是孤芳自赏的人,也是认为「自己比世人优秀,只是不被理解或 是时不我与罢了」,换言之,其存在仍是置於特定脉络当中。 我想要跳脱此困境,可以试着不以「理解、感知存在」做为定义自我生命意义的唯一手段 ,其主观的感受历程同样可以赋予意义,但这个意义其实已经跳脱了「理解」的范畴,而 是人生体验的加总,具有绝对主观的性质。举例来说,某甲的一生游戏人间,客观来说一 事无成,其存在不被肯认,但对某甲来说,人生中曾有过许多快乐的时光,即便没有成就 有些遗憾,但美好的回忆不会因为没有成就而不存在。 谈了许多生命的意义,但还有个 问题可以思考,就是为何我们要探讨生命的意义?以下为我的假说。 人的身心灵总是渴求於各式各样的满足,由於是较抽象的概念,故以「洞」称之,洞的深 浅基於多种因素,例如出於本能的食慾、情慾,又或是肇於经验的心灵创伤,让人渴求或 是避免些什麽。此外,人类发明了语言,因此洞的结构也更复杂了,因为语言赋予抽象思 考、定义的能力,人念及自身时,便会思考:「我是谁?」存在与意义的探求於是就产生 了。我们生命过程所极力追寻的种种便是填补洞的材料,透过填充,生命也有了实感。这 里的实感与存在感是不同的,存在感是感受到自己在外在世界,一个存在於意念中的抽象 空间具有份量。举例来说,某甲认为他在学校是风云人物,意即在甲的认知当中,有着学 校这个抽象空间,而这空间是由校内人们的认同所构成,并非实体能活动的空间,在这抽 象空间中,某甲感知自己是具有份量、被重视的;实感是明确感受到自己当下正活着,且 感觉到身体归属於自己,此时感官感受、所做的事情,会变得异常强烈与鲜明,近期生命 历程中最让我清楚体会到实感的经验,是刚从部队退伍,步出营区门口那刻,深切感受到 景色的鲜明、空气的清新,回家路上所行的每一步,给我感觉宛如宗教画所描绘的情境, 这感觉我至今难忘。 总而言之,探求生命的意义,好似去厘清该以何种填充物去填补那个「洞」,填的方式对 不对,透过厘清、确认,好让自己真正感觉「完整」,那麽,我们机关算尽地使用理性, 是否最终其实就是为情感(洞被填补的感觉)服务呢?理性与情感的分界线似乎模糊了呢 。 六、 本节是写前文时内心所浮现的想法,但是放在本文中似会破坏架构,导致论述东拉西扯, 让人抓不到重点,故放在最後与各位分享: (一)第一节曾提到飞来横祸,或者说是无妄之灾,指的是毫无来由发生的灾祸。但以客 观角度来探讨,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无妄之灾。必有被害方与加害方同时处於损害可能发生 的条件下,损害方能成立。即使一个人走在路上偶然被雷击,也是因为他偏偏雨天在开阔 地,且附近无高大物的地方行走,才会被雷击。但一般仍称这种情况为无妄之灾,我想, 这成语实质上的定义,并非指客观事实,而是遇到灾祸时,认知上无法理解,或是情感上 无法接受之情况,例如被雷击中时,会想:「为什麽旁边那麽多人偏偏是我被雷打到。」 (二)谈到宗教,我其一的质疑是,即便真的有生命之上的存在创造并主宰一切,都不应 该由一门宗教所垄断其代言,甚至为其命名。更遑论部分宗教人士因此能过上比许多人优 渥的生活,有个成语适合作为我这概念的类比,但可能会激怒许多人─狐假虎威。 (三)前面提到对於存在终归虚无的惧怕,我想像是来生、天国、轮回等概念便是因应而 生的产物吧?但即便如此能消灭恐惧吗?取而代之的会不会是患得患失的心情,亦即不确 定自己是能上天堂,抑或拥有好的来生……..。反倒是相信所有一切终归虚无似乎更能处 之泰然? (四)第一节所提到的保守社会,指的并非遵循传统价值的社会,而是指「霸权式的基本 假定或价值观,其他观念想法难有生存空间」。不过这似乎也是现代主义所具备的特质。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8.169.55.207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W-Philosophy/M.1504361181.A.129.html
1F:推 zxas12369874: 还是有点不懂 立场不同所以对事情的看法也会不客观 02/03 22:21
2F:→ zxas12369874: 的意思? 02/03 22:21
3F:→ Sociology56: 不好意思,请问疑义处是在哪一个段落呢? 03/05 09:48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Boy-Girl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