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ckboy (风)
看板W-Philosophy
标题[转录][问题] 一篇关於启蒙运动後思想发展论文的一ꠠ…
时间Sat Dec 18 13:59:53 2004
※ [本文转录自 historia 看板]
作者: dickboy (风) 看板: historia
标题: [问题] 一篇关於启蒙运动後思想发展论文的一些问题
时间: Sat Dec 18 13:55:51 2004
最近在念一篇英文的论文~
标题是In Dubious Battle
原文因为太长所以就不打上来了
基本上这是我们老师发与给各小组的作业~
内容是有关於启蒙运动後宗教与思想的一些演变论述
但是目前遭遇到很严重的一点是
就是现在我们几组私底下偷偷讨论的时候其实意见还蛮分歧的
可否请各位对这段时期有研究或者是有看过论文原文的人~
可以给予我们指正~
一.哲学家与基督教之间?
那段时期的哲学家与基督教应该是保持什麽样的关系呢?
论文的看法是哲学家几乎是以异教的教义为主要诉求
但是哲学家在当时不是要脱离宗教的信仰
怎麽会又以异教的教义来当自己的中心思想?
又哲学家在宗教的演变上应该是怎样的地位?
二.对立的两种思想?
论文中提到当时有"主知说(Intellectualism)"
(按:Intellectualism又有人作'唯理智论')
然後有两派分别以赞成和反对此论各形成自己的思想
(自然神论者和形而上学(metaphysics)者?)
原作中在提出自然神论者和形而上学(metaphysics)者後,
马上提到虔敬主义
那虔敬主义与此两者又有何关系?
三.百科全书(Encyclopedie),由d'Alembert所着
这本书内容大多是关於科学,艺术,工艺的~
那为什麽会因此而引起宗教界的不满?
如我们根据原作所写的大意中
"日内瓦的神父很生气被写成无神论者,
喀尔文教派的人更後悔和作者透露太多"
不知道其中有什麽关连?
然後以下是我们根据原文所写的摘要和翻译..
希望各位可以帮我们挑出文中的错误处...
第一篇比较偏向大意,第二篇比较算是某段落的翻译
感谢各位愿意帮我们指正挑错的人...
真的感激不尽> <
第一篇
哲学家被批评为基督教传统的继承者,而科学家如
牛顿,培根等人则受到如同上帝受基督教徒膜拜的崇敬
;人们认为,新的哲学不过是脱离了宗教的信仰;启蒙
运动不过是基督教教义的延伸…哲学家以异教徒的教义
为其诉求的内容,要旨:牠们同意基督教理性主义者比
神学家还明智,温和的喀尔文教徒比狂热的清教徒更具
有包容性,新教徒比旧教徒更为不迷信。
宗教改革之後纷纷成立的各新教中,以路德教派最
具有代表性。路德教派在很早就失去了创立初期的改革
热情和知性活力,并且转变成一个严格、僵硬、注重权
威的教派;他们注重仪式的细节和对教条的空泛议论远
远胜过他们对信仰本质的注重。但从十七世纪晚期开始
,各种新学说的兴起,像提出经验派哲学的德国哲学家
康德、自然论者、理性主义者、以及善於批判怀疑的夫
尔泰……等等都是这一时期历史舞台上的要角。不论是
神学的或是哲学,各种新主义新学说有如雨後春笋的冒
出,彼此的因果关系和先後顺序也相互影响着。这股改
革的力量分成了完全对立的两派:一是反对"主知说
(Intellectualism)"的自然神论者(Deists),另一是赞
成主知说的行而上学者(metaphysics),还有一种是反
对教条及理性推论的而得到广大支持的"敬虔主义
(Pietism)"。特别是敬虔主义,虽然十八世纪中期,随
着敬虔主义的领导代表们去世後它渐渐的没落;但它却
造成了後世长期的影响,甚至连敬虔主义反对的理性主
义都深受其影响。
百科全书(Encyclopedie),这本最早由d'Alembert
在1757年出版,记叙科学,艺术,公艺的伟大技术的书
曾在当时掀起一片风云。例如日内瓦的神父很生气被写
成无神论者,喀尔文教派的人更後悔和作者透露太多。
但这本书也造成了英国的经验学派态度和法国人改革的
慾望能有进一步的发展。启蒙运动的领导人不承认外界
的权威,他们只相信理性是衡量一切的一把尺。唯理主
义在越来越多觉醒的基督教徒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无神
论,唯物论和世俗主义的威胁影响了好几个世纪,到了
启蒙时代,基督徒悲观的预言终於成真了!「启蒙思想
渐渐蓬勃发展,不再信任牧师,不再迷信……」Hume如
此说道。
经过(1660年查理二世的)王政复辟事件後,英国国
教权力被议会大量地剥夺。而在Walpole有种升迁制度
,叫做"translation"。这种制度可以让牧师迅速升职
且坐领高薪,当时的牧师不用真正博学也不用真正爱神
,只要认识议会的人以及会套关系即可。权力慾望的洗
脑以腐败的牧师制度早已让他们忘记真正的信仰,於是
他们不断的对抗那完全与他们教义相异的自然神论。同
理,18th时的德国,罗马天主教派、喀尔文教派以及
马丁路德三个教派之间也是斗争不休,造成同族厮杀的
情况。新的德国政策-宗教宽容,也因此渐渐被大伺宣
传。纵使如此,牧师本身和自己生活品质的低落,还是
造成了反教权主义、自由神教论、人道主义、无神论、
理性主义的兴起。
法国教会在中古时期开始就是拥有大多的土地及财
富的特层阶级,如此优势使他能一直成功抵御反对者的
攻击。有权有势,长期的安逸导致神权腐化,但在十八
世纪哲学家以及启蒙思想的广度流传下,教会被迫不得
不改革,宗教革命加启蒙以及科学革命也迫使了教育改
革,导致耶稣会的大改革,当时荷马(Hume)正是哲学
家的代表,这也被归成哲学演进的现象,中产阶级的力
争,科学的发现。由此可知当时的宗教在呼吁辩解中是
那麽的脆弱。
第二篇
在那个思绪混乱的时代里,哲学家与宗教家不断的
为了自己所谓的真理而争辩着,间接的,促进了宗教的
进步以及宗教与哲学的结合。事情的起源是由於基督教
教会的过於一成不变且神化的教义开始让某些具有智慧
与哲学思想的人感到怀疑,因此,许多曾经是虔诚的基
督教徒,例如马丁路德和喀尔文等人,提出了许多方法
试着让理性与宗教合起来,而不再只是将宗教神化的单
纯信仰。经过了几个世纪的融合,即使其中还是陆陆续
续有些微的冲突与迫害,但总归而言这还是一个相当有
益的演变。
基本上,宗教改革有许多学派是往以人为本的方向
去改革的,好比说是喀尔文教派,英国贵格教派等。除
此之外,有一派路线主要朝着将宗教与理性结合,让宗
教更世俗化,像是洛克(Locke)、约翰(Toland John)、
康德(Kant),还有一个额外的收获就是:它让教育的程
度变的更高,因为为了读懂圣经,所以大家开始去学习
各种语言。也使得瑞士、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地
也都产生了新思潮。
基督教的历史确实可以看成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
段、指标,人类的道德成长、致力发展,就像是上帝的
教学一般。对於信奉的人们而言,他们就像是计画好的
,藉由间接发现小错误的启示慢慢的去接近,了解真相
。
俗化是容易使用的一个字,因此容易误用。十八世
纪说到生活的俗化是书记建立的崩溃或宗教性关心的衰
退。启迪的年龄,仍然是一个宗教性的年龄;而且有数千
受过教育的欧洲人, 是新教和天主教徒。 神学的辩论
保有了许多他们的旧精力,而且也保有了许多他们的名
声。宗教性的机构和解释慢慢地从生活的中心到它的外
围,慢慢被替换。在传统基督教和哲学家的抗争中,哲
学家认为要爱护珍惜基督徒想法的重要性,但否认了基
督教超自然的部分,这是哲学的重要性。要重视历史教
训,但不认同去奉祀一些绝对的人事物。
无神论和唯物主义的危险,世俗主义的威胁, 已经
长达数世纪之久;真实的宗教衰退以後,剩下的就已经
是注定悲叹的主题。 deBernis 在他的回忆录中注
,1720之前它 "不再被认为有教养的相信福音",在英国
宗教热情的衰微而且甚至不感兴趣是可想而知的,这个
情形同样的也发生在日内瓦,巴黎,维也纳。
比较年轻的世代的腐败和差劲的教育,在管理者之
中,利己主义的传播助长了无神论, "圣经是如此奇怪
的读物",年轻的 Boswell 坦白吐露他的日记。"我敢说
在伦敦有许多人 ,一点也不知道它。"
在 1742首先被出版的一篇评论中Hume 宣称 "藉着
学问和自由的进步,这五十年男人的意见方面的改变,大
多数的人,已经剥除名字和权威造成对迷信的尊敬:圣职
者完全地已经失去他们的信用,他们的自负和教义已经
被嘲笑;十八的世纪中初期总教主整约克对於宗教的胜
利,他自鸣得意的宣称 " 英格兰的教堂无疑地是这世界
上对於教义并参加礼拜最纯粹的教堂,但总教主高调的
信仰就只形同信心全无的宗教内容罢了。
教士们争论无谓的议题,加上传道形式和内容上的
僵化,使得许多人丧失了信仰的兴趣。因此,许多意图
改善现状的人们纷纷开始行动。在18世纪的德国,许多
知识份子便为此各抒己见。而在法国,由於本身的阶级
制度,教会庞大的教产与特权变成了众人挞伐的对象。
并且,对於中世纪文化的疏远,也造成了许多中世纪遗
留的文物遭到破坏-并且也使得宗教的地位在人们心中
大幅降低。而上下层神职人员境况的差异更是严重,还
爆发了几次严重的骚动。教会开始透过新的方式讲道,
也容也略有更动-加进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原罪慢慢的
不再被重视了。其中耶稣会更是积极的以开明的态度试
图改善现况,但这必然也招致一些人士的报怨。宗教、
世俗、哲学便这麽纷纷扰扰的在18世纪的欧洲慢慢蜕变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9.93.118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9.9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