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eader (读者)
看板W-Philosophy
标题Re: [请益] 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为什麽宇宙中会有" …
时间Sat Jul 31 20:07:12 2004
※ 引述《A1Yoshi (宽广 无际)》之铭言:
: 我怎麽会是集中在"功能面"的近似呢?这应该是你的主张吧?
: 如果说你的"等价"包括了我所强调的主观感觉,然後你提出足够的证据证明
: 人造心智跟我们一样有主观感觉,那我想必须接受人造心智完美地成功。
: 问题是,你如何证明人造心智跟我们一样有主观感觉?就像你说的,真的要
: 怀疑,我连坐在隔壁的同学会不会有感觉我都无法确定。所以你只要宣称人
: 工心智跟我们一样会有痛的感觉,你就必须提出一个证明,证明她会痛。
: 你问我,那为什麽我不问坐我隔壁的人会不会痛?我的答案是,他跟我一样
: 都是人,由类似的材料组成,跟我一样有一个肉身一个肉脑。如果人工心智
: 用的是跟我们一样的材料,一样是碳基生命,那我根本不觉得那是所谓的人
: 工智能,你只是透过生物复制技术复制一个人,使一个人透过其它方式生出
: 来而已。如果这样就算人工智能系统,那试管婴儿也一样算是人工智能系统
: 。这不算人工智能系统,因为他不是人工的。大脑并不是人设计的,身体如
: 何长也不是人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应该从每一个细节都是人工的,而且材
: 料也和我们不一样。它不一定非要是矽基,不一定要是金属,但它至少不该
: 是跟我们一样有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
你的理由并不成为确实的理由。
例如,我们也可以改由处理复杂的经验和能力来判断,例如三岁的辛福
孩子,不会懂得悲伤的感觉,但是曾经被背叛、伤害、欺悔,经过许多
经验的人造心智,当它会叹气沉默,也能够在对谈中,说出深刻成熟的
话语时,也许就会有不少人愿意相信,它有其真实的情感。
不同的理由,只是给予人们不同的信心水准。
世界上只有一种知识触及真理,就是数学。被数学证明的事物,将永远
不会错误。其他所有学科都做不到,都只是趋近真理的尝试。
而科学,也不过是这个时代里,最为成功的一种尝试。科学并不证真,
它只能被证伪。一切科学理论都仅仅是人类自身对於外在世界的想像,
和巫术、魔法、文学、哲学等等,并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科学是当代占据自然诠释权的一种意识形态而已。然而,它的成功,却
也不是侥幸。其中,最为明显的成就,就是科学预言的成功率,远大於
其他学术。我们可以从一个科学理论,推得一个未知现象,再藉由验证
此一未知现象,佐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提昇人类对它的信心。
也因此,如果有人能提出一个感觉理论,而这个理论能合理解释现存的
所有已知关於感觉的现象,并且能预言出可藉由实验证实的未知现象,
那麽,当实验证明成功,它就是在科学上能被承认的理论模型。
而若人造心智拥有由此一模型实作而得的结构,我们也就能够在足够的
信心水准下,说人造心智拥有感觉。
这是科学的证明路径。
现在的问题是,这是你唯一相信的证明路径。
但如果是不同机制呢?
若人造心智的自我感觉描述当中,符合人类的标准(这也是较为严格的
Turing Test 内容),也有未知的现象,而此现象在对人类作实验後,
也得到证实。而人造心智有感觉的论点,也应当获得足够的信任。
又或是这样:在人造心智中,就是包含着一些状态,代表着某些感觉,
如果外在输入能触发这些状态的变动,就是有感觉。如果能触发某状态
变动的事情,跟能让人痛的事情是一致的,那麽就代表人造心智会跟人
一样痛。若是没有这样的状态,只是刺激反应和人类相近,则它会不会
感到痛,则要靠另外的方法才能知道。
也就是说,人造心智的感觉要被证明,是不乏方法的。也未必一定得要
透过感觉机制的理论才行,它未必是唯一路径,就看主流观点是否认同
这条证明路径。
: 重点是这是一个典型的功能论model,而功能论本来就无法解决意识经验内
: 容的问题。否则你告诉我,为什麽这个模型就是会"产生"感觉?
就科学上,如果它就是能预言未知现象,能通过科学检验,则「感觉」
基本上就可以说是这麽一回事,它就是一个科学理论。
在科技上,感觉若被定义为非逻辑性神经刺激评估系统的意识输出,
而且这个定义能够满足所有对於「感觉」一词的规制,那麽,这样的
系统「就是」感觉机制。你能坚持人造心智的感觉和人不一定一样,
却就再也不能说人造心智没有感觉。
: 你谈到核心了。对,这就是意识问题。一个人不可能在无意识前提下感觉到痛。
: 但意识不必然就等於你所讲的"控制身体绝大多数动作的机功能"。
: 一个具有内在调控能力的复杂系统为什麽就会产生感觉?
: 这里就是你应该要区分开来的地方。意识经验,和调控功能两者是两件事。如果
: 你要说她们是同一件事,你得提出理由。否则计算机会做算术,人也会做算术,
: 人有自己在做算术的意识,计算机也会自己在做算术的意识。
差别在於,目前的计算机没有评估系统,它不能知道做算术蠢不蠢、
好不好玩、累不累。
如果计算机有一个能源评估系统,当能源补充不足了,它就说它累了,
要休息一下,以修复能源补充系统,能源不够了,则说它饿了,要去
补充能源,它可以不补充能源,但是它知道它能源不够。
那我们凭什麽说计算机不知道累的感觉、不知道饿的感觉呢? 顶多说
它不知道人类累的感觉、饿的感觉,但它哪里是不知道饿呢?
更有趣的是,如果它的能源不够,却说它不饿,那我们还可以说它在
说谎,因为透过它的能源评估系统,它明明就是饿了。
也就是说,更核心的问题,其实是立场问题。
--------------------------------------------------------------
我觉得,好像绕了很大一圈。
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感觉」即「系统自我评估结果」。
承认它,"感觉" 就很简单,不承认它,"感觉" 就很麻烦。
「人类的感觉」是已知最为复杂的自我评估系统,要完成并重现它,
则是另外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而这又回到了基本现象和复杂现象的争议。
知道水是不是等於要知道海?
知道生命是不是等於要知道人?
知道感觉是否等於要知道人类的感觉?
...
我的立场是 No, 所以我觉得我知道某些事。
有人认为是 Yes, 所以觉得没有人知道某些事甚至是任何事。
而这个争议,则彷佛苏格拉底在雅典城四处找人追问的场景。
也许这就是哲学,哲学就是从这样的立场开始吧。
我可以理解,却难以接受。
: : 嗯... 那你心目中的新科学是什麽样子呢?
: Susan Blackmore, 2004, 'Consciousness -- An Introduction'
: 最後几章有谈到一些研究意识问题的第一人称approach。不会很令人意外,
: 这些方法包括了:打坐,meditation....等。
: 不过这些方法是否该被称做新科学,我觉得还很难说,但新科学主要是为了解决
: 意识问题,这点是肯定的。客观科学的客观研究法,漏掉了一大块这世界真实存
: 在的主观现象,新科学负责把这一大块也纳入科学的研究范畴内,试图了解到底
: 这些主观现象为什麽会存在,如何存在,还有存在所遵守的原理原则是什麽。
: 我心目中的新科学....至少该包含第一人称approach,也许也该把第二人称
: approach给抓进来。
我心目中,也有着新科学,或者更进一步说,新知识。
因为人类已开始进入新的疆域、新的世界,人类的新文明,正要建立在
它们之中,但我们对它们所知是如此贫乏,需要有人去探索、去开拓、
去研究。
这些世界包括了:
知识的世界 - 我们有很多知识,却缺乏对於知识的知识。
心灵的世界 - 我们都有心灵,却不了解心灵。
系统的世界 - 我们生存在无数的系统当中,却往往看不见系统。
资讯的世界 - 我们终於来到了资讯之海的海边,但然後呢?
它们都不属於物理世界,物理世界的知识,几乎都没有用处。我们很可能
需要新的方法论与新的工具,但我还不知道那是什麽。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2.1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