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troviolin ( 星空の小提琴 )
看板TW-language
标题Re: [闲聊] 在客家教会的趣事
时间Fri Aug 11 15:37:13 2006
最近又有一些新的事情发生
不过不敢说是有什麽「进展」
之前发生的事情可参看前文
以下先说说发生的几件事情
再说说最近几次的经验里我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
昨天去客家教会找了另一位传道
因为上次去的时候,那位传到说她本身就不太会讲客话
推荐我找另外两位,他们本周才回到台北
昨天先去客家教会找了其中一位
并帮他们的电脑灌了 Taigi Unicode 跟 Firefox
同样的,在解释罗马字跟汉字的书写上面,又花了一番力气
当然我又是说明两者之利害、又是本身作示范试读
对方也相当能够理解我所解释的两者的优缺点
也感到了些许兴趣
然而昨天的那位传道也明白跟我说
他本身不是很会用教罗
此外,在书写 Wikimedia 这些计画方面
虽然觉得很有意思
但不会在他心目中的优先序排得很前面
我也跟他说这没有关系
因为正如我一再解释的
这些工作并不是某特定人士必须去分派或是执行,也不隶属於特定文化单位
而是愿意使用与愿意书写该语言之族群者,共同要努力的自发性的活动
当然并不会人人都愿意来做
但是希望我的一些行动能够让「有可能愿意来写的人」知道这些东西
所以那位传道愿意听我讲以及答应宣传,我已经觉得很不错 :)
离去前,这位传道跟我说了另一位牧师的电话
也就是之前那位传道跟我提过可以找的两个人之中的另外一位
因为这位牧师是原本就会书写客语(不过是用全汉字)
也对於文化传播相当关心
跟他谈的话一定相当有帮助
於是我今晨打给这位牧师
对话内容就比较精彩了
在对话之中,他一贯强调的是「现在客语在书写,一般都是用汉字」
而对於我来说
沟通的困难点在於对方是个原本就使用客语来书写的文化推动者
(不同於之前两位,只是会讲客语,并对我说的东西感到兴趣)
以下先列出我们其中一小段对话
再说说我的想法:
牧:「你提到拼音,然而现在拼音很多套,以谁为标准呢,那谁也不服谁啊」
我:「我的感觉是,这并不是大问题
我在网路上也跟许多朋友用闽南语聊天
大家用的拼音方式不见得全然相同,然而互相要看懂并不难
至於 wikipedia,那原本就是提供使用该语言的族群一起来决定怎麽运作的平台
我比较担心的是没有人去写去关心
至於用什麽拼音,或是怎麽书写,只要有人上去参与
一定可以议决出很好的运作方式」
牧:「但是,现在一般客语使用者都使用的是汉字
比如我们在宣道的时候,大家也都是看汉字,罗马字没人看得懂」
我:「首先要说明,用什麽书写方式都是客语使用社群可以讨论决定的
wikimedia 并未限制。若使用汉字能够完全保存客语精华,当然用来写没问题
另外我本身对罗马字的立场是,以我本身自学经验,罗马字的学习并不困难
一个月就能够写通篇台文文章
然而,现在要我用全汉或甚至汉罗写出一篇台文,还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光是用字就想半天。
此外,日前去客家教会,我也试着念客语圣经的罗马字部份给两位传道
听说念得相当标准」
牧:「没错,使用汉字是有很多你说的问题
教会有时候唱诗歌也会给一些并不会客语的人士,使用罗马字
唱是唱得很标准啊,但却不知道什麽意思」
我:「嗯,许多人觉得汉字好是因为看汉字就能够大略了解意思
但其实那也有问题
比如说客语新约圣经,每一页都有汉罗对照
我看了全汉字的部份,但我可能都只用北京话的念法去念每个字
再说能够解义?也只不过是从懂的汉字里面去猜猜意思
并不能说就能因此懂客家话
好比许多会 "中文" 的人,去看日文,都是看汉字猜,以为能解其意
然而这样就是 "看懂" 日文了吗?相信不是。
使用罗马字之好处就是会说就会读
不会出现使用者用 "自己惯用语言" 去念、去理解那种语言的情形。
此外,以我自己使用闽南语教罗的经验,原本很多我误念或受北京话发音之影响
也能够顺利矫正。」
牧:「嗯,那就是看你是要保存那种语言,还是保存那些意思」
我:「既是要保存母语,自然是要保存语言」
牧:「那自然是用罗马字较好」
这段对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我也想很多
事实上到後来我讲得有些累
牧师可能也是,他能接受我某些观点,但对於罗马字还是相当拒斥
不过我觉得有趣的地方在於,这些问题也存在於闽南语书写族群之中
其实这种现象相当容易理解的,我的解读如下
一、对他们这些有在实务使用客语交流的人士来说(比如传道)
容易变成市场导向,也就是民众习惯使用汉字
而他们传道的时候发现用汉字较容易,自然认为那是天经地义
二、事实上他们对罗马字的理解根本只停留在「音标系统」
所以罗马字能够当做文字的观念,是根本不存在的
此外,几位传道都常常有一个反应,就是叫我去找客委会
他们认为政府做满多母语推广的事情,去客委会或许能够找到很多支援
这也是很有趣的情况,包括我在和台文系所那些写台湾文学的人们沟通时
也常常听到比如
「我们现在可能没有很多人力或心力来做这个,除非有经费请全职」这样的说法
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就是还没有建立「一个社群可以利用自己的自发性力量来建立文化」的概念
找政府未必是好事,因为先前也说过
wikimedia 并非隶属於某某单位之下的计画
找政府说不定他会以为要多少钱,或配置人力来从事写作工作
难道变成「中华民国行政院客家委员会维基写作部门」吗?
社群协作的概念也有可能被扭曲
此外,也相当有可能这样的东西并不会被官方单位排在很前面的 priority
就像先前遇到那位传道一样,他关心文化
但这样的写作计画并不会被他认为很优先
今天其实也有点沮丧
因为今天用电话联络的这位牧师
应该是最有可能亲自,或者找到许多文化圈的朋友,共同去尝试参与的
我更应亲自去与他见面,但却只以电话联络就结束
(电话里面看不到对方的脸也看不到情绪,此外,要示范或解说也增加困难度)
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
不过牧师也希望我再写 e-mail 给他,放上网址
我想我能够再额外作一些解说
最後还有一点
由於我有对罗马字的立场
也有对维基的立场
两者在电话中也有提到
但最怕我解释得不好
而对方就误以为我对罗马字的立场就是维基对罗马字的立场
事实上我也一再解释,希望对方了解
wikimedia 并没有限制这些
客语社群就算决定使用假名,甚至希腊文字来书写
也不是维基媒体管得着的
我希望客家朋友不会以为这些「所谓的汉语系的其他 "方言"」
都非得要用罗马字来书写不可
而因此不喜欢来使用这个平台
我认为这个平台能够对文化的保存能够有相当的贡献
而且就算人少,也能够做人少的事情
不会因为参与的人少,该计画的记载就变得没有意义
在这个全球化的平台上面,我想这是比较弱势文化发言的相当好的机会
不应该就自己放弃掉了
希望我说过的话或寄过去的信能够让更多客家朋友关心
这样我最近作的事情就已经相当有意义了 ^^
而在我学会客家话,能够贡献文章之前
我想我最近这方面的任务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
希望台湾的语言及文化都再加油 :)
--
《一如星空下的小提琴终於找到了属於它的静寂》
http://blog.yam.com/astroviolin/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6.217.85
1F:推 fuzuki:辛苦你了 08/12 13:35
2F:推 Hiankun:An-chu-se 08/12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