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etteland ()
看板TW-language
标题[客语] 班级锐减 客语沦为新弱势语言
时间Tue Mar 28 23:38:15 2006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mar/27/today-life1.htm
《客语教学危机与展望系列一》班级锐减 客语沦为新弱势语言
台北县华江国小客语班只有个位数学生,凸显了全国客语教学必须克服的困境。 (记
者王敏为摄)
乡土语言教学实施近四年,掀起母语学习风潮,却也造成新的语言危机?教育部最新统
计发现,今年客家语班级数大幅锐减两千多班,由去年一万零一百三十一班,骤跌为七
千九百九十五班,相对於闽南语与原住民族语逐年攀升,客语俨然成为「新弱势语言」
。
连续两年评监乡土语言教学的台师大讲师张美煜提出警讯,乡土语言教学确实出现弱势
语言新危机,客委会统计全国客家人口占总人口二十%以上,但中小学客语班级却不到
十%。
语言人口 每年流失五%
不仅闽南人口多的县市,学校乡土母语课程多采闽南语单语教学,就算客家县市,客语
班级数也远低於人口比例。原本就已面临每年五%语言人口快速流失的客语,更无存活
空间。
以最北端的基隆市为例,客家人口约占一成五,乡土母语课程开办近四年,却迟未开出
客语班,直到今年被客委会「盯上」,才专案补助选出一所客语生活学校。
南端的高雄县,国小闽南语共三千七百三十八班,客家语仅一百五十班,相差近二十五
倍,相较於高县广义客家人口达二十%,客语班严重不足。
一向被视为客家大本营的新竹县,客家人口高占七成,客语班级仅五十四%;桃园县客
家人口四十一%,全县十八万国小学生,不到五万人上客语课,开班比例不到三成。
延伸到东台湾,花莲县客家人口约占三分之一,国中小客语班级仅有十九点四%;台东
县客语班更急降到仅四十八班、约五%,不仅落後闽南语的四百五十二班、原住民语四
百一十班,更远远不及二十二%的客家人口比率。
乡土教学政策 疑有偏差
对於客语班级锐减的现象,教育部也大感讶异;国教司司长潘文忠指出,政府一向积极
推动乡土教学,鼓励学生自由选修、学校自主开课,希望扶植各种都在面临流失的乡土
母语,客语班级出人意料地锐减,是否教学资源分配或制度出现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入
探讨找出原因。
张美煜则指出,国中小九年一贯课程首次将乡土母语纳入本国语文课程,值得肯定,遗
憾的是,教学却出现「西瓜效应」,许多县市及学校为省去开课麻烦,依据人口优势及
作业方便,都采取闽南语单语教学,导致其他族群学生学习母语权益被忽略。
原住民族语所幸有升学加分优待,取得母语认证的强势保护,但是客语学生的母语学习
权,却变相成为遭受排挤的最大受害者,政府不能轻忽。
(记者谢文华、袁世忠、申慧媛、郭怡君、刘力仁、朱有铃、黄以敬、温春华连线报导
)
--------------------------------------------------------------------------------
闽南语偏大 西瓜偎大边 学校客语教学 不进反退
由新竹客家庄祖父母带大的「阿志」,小学转到台北念书,从小讲惯客家话的他,在学
校没开客语班状况下,被迫选学闽南语,但因腔调陌生讲得不好,学习严重受挫。对於
客家话与闽南话,阿志都越来越拒绝开口了…。
近日,一篇「桃园县客家庄与福佬庄国小实施客语教学」论文发表,点出的则是「南客
北闽」的桃园县中,南桃园有八十一校开办客语课、闽南语课程也有五十五校;但在北
桃园,客家人口二十一%,一百多所国小中高达八十三校没开客语课,选修客语学生不
到二%,在这客家大县,客语教学严重失衡。
「人口只有两成,语言就势必成为弱势?」论文作者、桃园县国小老师管圣洲感慨的,
不仅是北桃园的窘况,也一语道出全国客语教学推动,必须面对的少数人口族群困境。
近年政府大力推动乡土母语教学,但师资不足、学校开课积极度不足,甚至客家家长、
学生意愿低落,都使得客语教学「不进反退」。曾普查客语教学的政治大学副教授彭钦
清质疑,在教育官僚体系惯於讲求行政方便态势下,母语教学纳入学校课程,对弱势语
言可以是推手,却也可能变成「杀手」。
师资不足 中市一老师教84班
台中市号称客语有五校、九十多班开办,进一步实地探访,其中八十四班却只有一位兼
课教师游走,各班每学期实际仅上二至三堂课。
在宜兰县,朝阳社区是少数的客家人社区,当地小学生两百多人,有客家背景者至少一
百多人,但学校开出的客语课,只能满足四分之一学生。
「学校能说能教客语的老师太少,周一至周五课排得满满,还得跨校跑班,授课负担过
重。」家长黎里随抱怨,这导致半数以上想学客语的学生,碍於现实放弃选课。
为推动乡土教学,教育部九十二年举办第一次、却也是唯一一次的客语教师认证考试,
一千多人报名,通过八百多人,但根本不敷需求;直到今天,大多数县市还是采取漠视
态度,现职教师短期研习就教客语,几乎都是「现学现卖」。
客家风云杂志社主任陈康宏透过认证,进入台北县华江国小开班,全校只有四名学生选
课,但他还是风雨无阻授课,「不然,这些孩子连上课的机会都没了。」
乡土教学评监委员张美煜指出,现职教师中客家籍其实不少,遗憾的是,不少客籍老师
可能为了省事不想跑班,因此宁愿放弃母语,选择在原班教闽南语。
教材混乱 一班多音鸡同鸭讲
台南市一向被视为闽南重镇,其实有七点四%客家人口,只是,闽南语开班率百分之百
,全市客语课却只有七个班、一百八十名学生。其中南市博爱国小,客籍学生三十人,
人少必须并班混龄上课,学生成熟度、学习速度都不一,有的早会客语,但也有学生不
曾接触,起点不同,教学特别不易。
更困扰的是,虽然教育部曾建议通用拼音作为客语拼音系统,博爱国小主任彭秋龄指出
,坊间教材还是无法统一,有老师采K.K.音标通用拼音,有老师认为ㄅㄆㄇ注音符号较
好用,还有些北部学校则是使用汉语拼音,孩子在不同学校或不同年级,根本无法衔接
。
新南国小主任曾文钦进一步表示,客语分有四县、海陆、饶平、诏安、大埔等五大腔调
,也造成教学困扰;有时,甚至连老师都未必发音准确。台中市赖厝国小教客语三年的
巫素瑞老师坦承,只有小时候和长辈以客语对话,求学、教书很久没有讲,早已生疏,
因此只能自己摸索,遇到艰涩教材,还得回台中县东势老家找父母「恶补」。
学校无心 学生学习意愿也低
闽南语偏大的压力,更使得乡土语言教学弱者越弱,学校开课出现「西瓜偎大边」效应
。陈康宏指出,教育部有专款补助乡土母语开班,学校开不开客语课,关键在於「县市
首长、校长的观念、学校有没有心」。
台北市是桃竹苗之外的客家人口重镇,所有学生小一起必修英语,却一度因为客语教学
只有二十一校开班、一千一百七十人学习,远不如人口比例,引发部分客家团体抨击,
去年起才明显增班;基隆市则是过去三年未开出客语班,今年才首次试办客语生活学校
。
部分县市的客家学生较分散,学校更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策又未规定非开客语
班不可,因此采取最省事的闽南语单语教学,放任客语课要开不开恶化下去。
陈康宏感慨,当年支援教师通过认证,不仅没实习就上阵,县市主管机关更从未进行教
学考核,心态是「有教就好」,开课成效、学生学习如何?没人过问。
此外,许多学校混龄并班,又不在正常时间上课,利用早自习或午休开班。年纪还小的
客家学生,其实不想与同班同学分开上课,不愿被标签化,因此宁愿选修闽南语。「这
些学生不仅无法学习母语,还须多学习另一种乡土语言,等於是双重惩罚。」
家长迷思 学英语胜过学客语
为协助校内十名客家学生学母语,高雄县福诚国小退休的总务主任廖源辉,自愿回校教
导一周一次的客语班;中仑国小客家籍校长温卓淇,则亲自上场任教,和学生练习客语
对话。
师资、教材都没难倒他们,两人最感挫折的,却是许多客家家长对於小孩学母语的热忱
低落,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与其学客语,不如先学英语」。
「即使父母是客家人,在家也不一定跟孩子说客家话」,温卓淇指出,不少父母宁愿让
小孩学英语、国语甚或闽南语,认为这些才是未来竞争用得上的语言。
乡土教学 避免强更强弱更弱
对於社会类似「客家人在家里都不坚持说客家话,怎能奢求小孩学会和别人尊重客家语
」的说法,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张维安认为,这根本是「似是而非」。
他强调,在社会工作和主流媒体全以国语和闽南语为主的大环境下,此说法好像叫客家
人只要活在家里就好。乡土教学虽强调「保留多元文化、尊重各种语言」,但台湾社会
其实还停留在「同意你存在,但我不愿去了解」阶段,较强势族群不觉得有必要学弱势
语言,弱势者才要多学。
「如果政策没有适当设计,额外鼓励和支持弱势语言,任凭学校按市场机制决定,太少
人修就不开课,势必造成『强势更强、弱势更弱』後果。」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书5:24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5.2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