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lchFlasche (多元比国粹主义好)
看板TW-language
标题Re: 华语/普通话/国语两三事
时间Wed Aug 17 09:58:36 2005
※ 引述《tiuseensii (Taipaklang)》之铭言:
: ※ 引述《MilchFlasche (多元比国粹主义好)》之铭言:
: 华语/普通话/国语,
: 只有“华语”一词较为中性,可以让中国人/非中国人都能使用。
: 狭义的“中华”是华北地方,冀豫晋一带,
: 和华语来源东北北语大致吻合(当然不全吻合)。
: 加上作为华人社群共同语的稳固地位,称作“华语”不为过。
: 推 MilchFlasche:没错,「中性」!这正是我想说的! 218.34.140.130 08/16
: 推 polyhedron:你可以随便拉一个大陆人﹐尤其南方的﹐跟他说 134.102.113.68 08/16
: → polyhedron:普通话才叫华语﹐他的家乡话不算﹐看他什麽反 134.102.113.68 08/16
: → polyhedron:应﹐就知道这个词是否可以接受或者中性了 134.102.113.68 08/16
你对那个大陆人的讲法有误导他对「华语」一词的认知和定义的可能。
华语是下位概念,是一种语言,
只是它正好很普遍、很通用;它和其他「家乡话」都是平起平坐的,
所以平行的概念哪有什麽「算不算」的问题?
如果你对人说「你的家乡话不算华语」的时候,
那却是暗示「你的家乡话不从属於华语」,
而其实你还是把「华语」和「汉语族」的层次混淆了。
设普通话=华语,则「家乡话」当然不从属於华语,这句话应该千真万确吧。
但对方如果会有什麽反应,那完全是因为说话的人没有厘清层级的概念,
让人以为「不算华语」就是「不算汉语」,这是事实吗?
我认为「华语」和「汉语」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能当成同义词。
之前我也遇到一个完全一样的问题,请看这里:
〈国语=中文?广东话=?〉
http://sidekick.myblog.hk/archives/2005/07/05/575/
先不管下面讨论串我和其他人的回应的话,
该文作者sidekick的思路也是把「中文」当成「汉语」的同义词,
是一种上位概念,
(实际上每个人各自的定义可以是「语族-语言」或「语言-方言」,
这现在可以不用深究,重要的是对从属体系的认知)
所以他认为「广东话和国语/普通话一样也属於中文」。
(而且他比较倾向广东话作为一种语言,而「中文」是更大的概念)
但是也有很广大的想法是将「中文」等同於「普通话/国语/华语」,
也就是把通用语当作是「中文」的典范。
sidekick没有先讨论清楚对「中文」定义的不同,
就直接抛出他的结论,这是我觉得比较可惜的地方。
及至今天再看polyhedron兄的回应,
才惊觉或许我是低估了中、港地区这种思路的普遍性。
大陆人好像很习惯让「汉语」一词兼具狭义通用语的概念,以及广义语族的概念?
感觉起来似乎是认为「从古至今汉语是一脉相承,现代汉语即以普通话为代表,
而其他的地域语言是汉语的方言。」
像这样,「汉语」也好,「中文」也好,既指普通话/国语,
也是其他地域语言的上位概念。
或许有人会抗议「不不不,我们说的汉语或中文,是比普通话更大的概念」,
但大多数的人提到「汉语」或「中文」的时候,
脑中浮现的对象比起普通话又有何不同呢?
「汉语拼音」,主要设计是拼普通话;「中文维基」,实际上也用普通话/国语白话文。
像sidekick那样的人,自觉地把「中文」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免得发生
「普通话/国语/华语=中文;
粤语≠普通话/国语/华语;
∴粤语≠中文」的三段论法窘境,造成粤语好像无家可归。
但当大多数人口都还是没有改变对「中文」及「汉语」的认知时,
其他语言要嘛很容易被和「中文」对立起来(这还好),
要嘛就是被矮化为仅仅是「汉语的一些方言」(这很惨)
(顺道一提,是否因为如此,中国当局在提供其他民族语言保护的时候,
好像还比较有力?反而汉族人口就是「讲汉语」、「推普」就对了?
同样是保护语言,粤语、吴语、闽语等等或许就因为定义的差异,
失去了被保护的有力基础?而其实它们哪一个的人口都数十倍於蒙语啦、壮语啦……)
所以,「华语」一词很清楚,就是要取代而指涉「普通话/国语」,
不想再淌「中文」、「汉语」的浑水,也不想再重蹈覆辙,
所以「家乡话算不算中文、算不算汉语」的老问题,不应该拿来套在华语上才对。
如果由我来对那位大陆人解释的话,
我会说「华语是普通话的另一个名字,我们都是华人,虽然各自有家乡话,
但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说「华语」;华语属於汉语族的一种,你的家乡话也算汉语族一种
我的家乡话也算。」
这样说清楚以後还会有「家乡话算不算华语」的问题吗?
我们已经有「汉语」这个大伞压在上面了,它是一个语言还是一整个语族,
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我想我们没有必要再浪费一个词「华语」,
只为了当它的同义词。
也许大陆人就是一定要认为「华=汉」,所以无法弹性而区别地使用,
但至少在台湾,「华语」作为「普通话/国语」的同义词,
这个term还算是比较能为人接受。
或许是因为在台湾「汉语」的整体意识不像在大陆那麽清晰常见,
台湾人向来就把「国语」、闽南语、客语分得很清楚,
过去不会有人傻到说「闽南语、客语也是国语」(这样的人在学校会被罚钱罚到死)
甚至「中文」、「台语」也分得很清楚,
所以如果要给「国语」、「中文」换个更好的名字叫「华语」的话,
也已水到渠成。
: 推 polyhedron:其实我还是觉得普通话这个词更中性﹐台湾不能 134.102.113.68 08/16
: → polyhedron:接受主要就是因为这个词是共党发明的吧 134.102.113.68 08/16
我想不只是「逢共必反」这麽简单而已,
因为在台湾人的华语语感当中,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讲,
「普通话」听来就是不如「通用语」来得顺耳、有专业感;
(「语」比「话」似乎更像语言学的定义,因而感觉更适合当语言的名字)
「普通」对台湾人来说比较接近「plain」,很少被当作「common」的意思来用,
我想这也是「普通话」之名还不是那麽普遍在台湾被使用的缘故。
还有有些情感、习惯、或敌我意识的因素也是会影响的。
叫了五十年的「国语」,感觉起来「普通话」是个陌生而异国的名字。
而「华语」一名的优势在於,当人们不想再用「国语」之後,
它的各种意涵暗示可以很快填补「去『国家』化」之後的虚空感,
代之以「华人性」、通用性,又不致於压制其他语言的平等性精神,
赋予这个实际上是台湾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一些新的精神和角色。
它也可以暗示了和中国的联系,但却不至於像美国人还得用「English」一样无奈,
因为人们对「中」及对「华」的诠释可以不一样。
至於「汉语」一名,台湾大众没什麽人在用的,主要是学院的研究者,
自觉地当作语言学的分类概念在使用。因此在台湾「华语」和「汉语」不会混淆,
因为大家也不太清楚什麽是「汉语」。
---
後来又续写了补充版,全文请见:
汉语、华语、中文,做个了断,再开新页 - 微笑‧语言‧历史
http://linshi.twbbs.org/blog/item/MilchFlasche/53047
--
不管你的答案如何,足球学运活动需要你的加入。
让你为你所爱的足球做出轰轰烈烈的行动吧!
---------------------让我们拥有一个以球迷为主体的新足协--------------------
PTT FOOTBALL-RVL板 台湾足球学运 :: 首页http://football-rvl.no-ip.org/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34.140.130
※ 编辑: MilchFlasche 来自: 218.34.140.130 (08/17 13:12)
1F:推 nakadachi:我也是不喜欢这个日本语词汇"国语" 203.70.94.84 08/17
2F:推 DonaldDuck:借转 08/18 08:20
※ DonaldDuck:转录至看板 CultureShock 08/18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