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cius (好像能刻苦耐劳)
看板TW-language
标题Re: 台北国语(华语)并非战後移民的母语
时间Fri Jun 3 19:39:10 2005
※ 引述《bbv (柏克莱硕士英文老师)》之铭言:
: 呼应上面一篇文章 我认为我们目前所使的国语代表一种共同的语言
: 并没有称之为台北国语的必要
请不要误以为「台北国语」一词是为服务任一政治立场而被采用,
这只是为了较精确的认知及区别而记名。
在某些方面的谈论上,「较精确的认知及区别」是需要的,
「台北国语」一词是为了服务此一需要,
而在谈论上被人采用耳。
: 我们常听说:「你的国语讲得好标准,你一定是外省人罗!」
: 其实,国语并非外省人的母语,外省人的母语可能是广东话、
: 上海话、四川话、山东话等...各地的方言。
: 目前外省人的母语和原住民一样,都面临失落的危机,
: 都有赖当前的母语教学恢复之。
现实上来说,「恢复外省方言母语的需要」何在,我看不出来。
我自己的印象,眷村里第二代的母语认同,主要已是台北国语,
一方面,父母自己也学「台北国语」,
而且,许多外省父母成长本就是在大陆官话影响之下。
(父母的有腔调的「国语」,
对上学後的子女而言只是没说标准的「台北国语」,
并不会有样学样,刻意和父母说一样。)
二方面:外省族群不但不见得能和同乡通婚,更缺乏使用母语的网络。
父方或母方的单方面、零碎影响,加上社会、学校的「一傅众咻」,
并不足以使子女学得父方或母方的母语。
版主说「最容易失去母语的是外省族群」确实不错,
外省第二代擅长的语言通常是「台北国语>闽南语>其他」。
: 方言是人们生命中第一个习得的语言,自然会对自己的母语怀着
: 深厚的感情,我们都应该珍惜这份感情。进了学校、社会,
: 我们获得了更有效的沟通工具──国语。它让我们能够跟更多人交往,
: 让我们的视野胸襟更开阔,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乡里社群之中。
我第一个习得的语言是「台北国语」,并不是方言。
我父亲说的山东话近於「北方官话」,
他也很少能用到一些他家乡的方言「词汇」,
他有时说溜了嘴(极少),不是改口用国语词汇,
就是出於讲些新奇事物的口吻解释一番:「如果在山东,○○的意思就是说…」
我个人对「台北国语」怀着深厚的感情,
如果今天有人这样拿「台北国语」和「英文」做论述:
「我们获得了更有效的沟通工具──英文。它让我们能够跟更多人交往,
让我们的视野胸襟更开阔,而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乡里社群之中。」
我不能不同意这说得没错,
但你觉得这种论调会不会让以台北国语为母语的人觉得有点不自在?
同理。
: 因此,方言和国语是分工合作、相得益彰的。在乡人、家人间,
: 使用方言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觉得更为亲切。在南腔北调的
: 大社会之中,使用国语,互相便能认同,不再会去在意彼此的相异点,
: 於是社会和谐,一片祥和。
: 如果方言情感脱离了原有温柔敦厚的本质,转化为激情,或为政治
: 人物所利用,其破坏力是难以估计的。所谓水可以载舟,可以覆舟,
: 即是这个道理。台湾早期的移民史与近年来台湾的族群对立的情况
: 也都一再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 处於一个开放多元社会的我们,都应该培养出一份宽容的胸襟,
: 既珍惜自己的母语,也尊重别人的方言,更爱护大家共同的声音─
: ─国语。那麽,我们的社会必定更幸福、更祥和。
我赞成「温柔敦厚」,
我也不喜欢意识型态和激烈份子,
但先确实认知差异所在,
才谈得上尊重差异为何物,宽容为何物。
--
◎维生素C是水溶性,我们可以很快的吸收,也可以很快的将多余的当作垃圾排泄出去,
所以得到结论:你无限狂饮柳橙汁的时候有一部份时间是在浪费柳橙汁和浪费生命。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2.165.50
※ 编辑: micius 来自: 218.162.165.50 (06/03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