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CY0927 (茹絮梦)
看板TW-history
标题[新闻] 从扎根到繁盛——台史博张隆志带我们走走「台湾史学」之路
时间Sat Dec 28 10:27:40 2024
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lungchihchang_a/
从扎根到繁盛——台史博张隆志带我们走走「台湾史学」之路
2024年12月11日
「族群记忆与社会文化如何塑造我们对历史的多元理解?」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张隆志馆
长语带神秘地问道。
有句话说「昨天即历史」,但对张隆志而言,台湾史是一段长期努力的结果。它不单纪录
过去而已,亦是一段反思和再建构的过程。因此他更关心的其实是台湾人如何建立自己的
「史学」。
https://i.imgur.com/bMz3BEt.png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张隆志
拍摄/古佳立
一颗名为「台湾史学」的种子
回首过去,我们历经了多个政权的统治,从荷兰、西班牙、明郑、日本到国民政府。这使
得台湾的历史研究具备了丰富的层次性,与许多其他国家的单一民族政权或殖民历史有极
大的不同。
张隆志认为,研究台湾史学的独特性之一在於,如何从知识史的角度来展示政治与社会之
间的不同发展模式。由於台湾的政治史经历了多次断裂,但社会史则显示出了截然不同的
特质,不论政权如何更迭,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族群互动与文化传承却体现了连续性。我
们需要同时理解两种相互交织但不同步的历史运作逻辑。
同时,对於台湾史学者来说,这样的特殊性却也成了研究上的一大挑战——不仅需要处理
多元殖民记忆和不同政权之间的历史断裂,更需要留意在论述这些历史片段时,「台湾」
是否真正作为主体出现在叙事中。
更进一步来说,在欧洲殖民史、中国地方史、日本殖民史,乃至於美国冷战史,台湾的身
影不断出现,似乎只是不同国家历史中的某个部分。然而,我们对这块土地的认识,应该
如何从地方史逐步转向国家史,建立一套属於我们自己的「台湾史学」。
直到20世纪末,台湾民主化和本土意识崛起,台湾史学这一概念才逐渐成形。历史学者开
始重新审视台湾在历史上的角色,并试图建立一套本土史学体系。
多重历史中的郑成功
张隆志以国姓爷郑成功(1624-1662)为例,他的国籍身分一直备受讨论——他生於日本
,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中国人,却在明末成为反清的领导人物,後来更击退了在台的荷
兰殖民者。这使得郑成功在中国、日本和台湾的历史叙述中,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定位。
清领时期,郑成功被视为反叛者。到了日治期间,郑成功则被描绘为日台联结的象徵,藉
此强化殖民政权的合法性。而随着国民政府迁台,郑成功反清复明的行为,又被塑造成英
雄与忠臣楷模。
张隆志指出,郑成功是台湾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从国姓爷、延平郡王到开台圣王等不同
的称号,可以看见他交织在英雄、传说与神话间的多元历史形象。这样的「千面英雄」形
象在历史中被不断地再解释与再建构,并通过文化表达在现代持续呈现。
尤其随着台湾在解严後的民主化与本土化,郑成功的形象也逐渐发生变化。1990年代後期
,台南市开始举办郑成功文化节,这是全台少数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地方节庆之一。当台
湾史学开始摆脱不同政权的叙事束缚,便逐渐形成具有本地视角的历史观。尽管这样的史
观是复杂且多元的,却很好地反映了台湾长期作为多元文化交汇点的独特地位。
张隆志强调:「在历史公共化、节庆化及生活化的过程中,从『郑成功是谁』的争议到『
郑成功如何被纪念』的反思,这段过程展现了台湾社会如何逐步摆脱历史叙事中的政权束
缚,并逐渐形成具有本地视角的历史观。尽管这样的史观是复杂且多元的,却很好地反映
了台湾长期作为多元文化交汇点的独特地位。」
另外,除了郑成功,张隆志也提到刘铭传(1836-1896)、後藤新平(1857-1929)、八田
与一(1886-1942)和蒋经国(1910-1988)等人物,在台湾史上也都有重要且多重的历史
地位,其实都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台湾史学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成形
。
https://i.imgur.com/hO6HKHg.png
位於台南的「延平郡王祠」,是台湾是首座由官方为纪念郑成功而建的祠庙。日治时期被
改为「开山神社」,但仍供奉郑成功。1965年「民族文物馆」迁移至此,并於2003年改名
为「郑成功文物馆」。2021年进行整修工程,2023年再以「台南市立博物馆」之名重新开
馆。
图片来源/Mrmarkertw
从边陲到中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台湾历史的书写深受不同时期的政治与文化需求牵制。诸多有关台
湾的史料多由特定政权的学者所编纂,这些研究往往带有不同立场,不仅片面,且在历史
脉络上也存在断裂的问题,无法充分反映台湾本土历史的全貌。
张隆志回顾道,日治时期就有大量关於台湾的史料编纂与调查研究,但当时的台湾史仍然
附属於日本殖民地研究的学术框架中。例如,台湾总督府史料编纂委员会的《台湾史料稿
本》(1922)、台湾研究先驱伊能嘉矩的代表作《台湾文化志》(1928),以及由日籍知
识分子所主导的月刊《民俗台湾》(1941-1945)等等。虽为後人提供了丰富史料,却多
以外来者观点进行呈现。
随着二战结束,台湾史的研究又迎来了一波转变。1949 年国民政府迁台後,许多来自中
国大陆的历史学者,如傅斯年(1896-1950)、方豪(1910-1980)和郭廷以(1904-1975
)等人,他们以中央研究院及台湾大学为据点,使用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西交流
史等角度,继续台湾史的研究。
甚至在冷战期间,由於中国大陆对外封闭,陆续有西方学者来台湾进行华人社会的田野调
查。同时台湾也因拥有丰富的明清档案与日文资料,受到西方学界的重视。
直至解严後,民主化与本土化意识抬头,台湾学者才开始尝试建立一套具体的论述体系,
来深化对台湾史的理解。换言之,台湾史正逐步摆脱过去视角的学术框架,开始成为一个
独立的学术领域。
1990年代,中研院着手筹备「台湾史研究所」,在此之前,有关台湾的历史与考古研究工
作,归属於历史语言研究所。中研院陆续招募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与台湾
相关领域的专家,组建一个跨领域的研究团队,台湾史研究所终於在2004年正式成立。
不仅如此,各大学也纷纷设立专门系所,让更多学生有机会专攻台湾史学,培养了一代代
台湾史学研究者,促进该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学术交流。自此,台湾史学正式从地方性研究
迈向制度化、专业化的学科体系。
这波学术化的建置,提供了研究台湾史的基础设施与资源,还加强其在学术圈内的地位。
从台湾原住民史、妇女史、生活史到海洋史等各式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张隆志强调:「台湾的政治史虽然断裂,但社会史是连续的。别忘了,台湾的移民经验、
多族群社会的形成,都是连续的过程。」正因如此,台湾的历史学者们才努力让历史研究
不再只是某个政权的附属产物,而要能反映台湾社会内在的连续性与多元性,将那些超越
政治断裂的社会动力重新纳入历史叙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fqdlK1WddE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你也是写历史的人」展现了台湾历史的多元性和社会的连
续性。展览透过个人日记、家族相簿、艺术作品等,呈现移民经验与多族群社会的形成,
强调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正如张隆志所言,台湾的社会史超越了政治的断裂,这场
展览正是要反映这份连续性,鼓励观众成为共同塑造历史的一部分。
影片来源/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当「台湾史学」走向公众
随着台湾史学的学术成就逐渐扩大,如何从专业领域走向社会大众,成为当前的一大挑战
。张隆志指出:「历史研究不应只存在於学术圈内,更应与社会大众建立连结,让更多人
参与历史讨论。」这正是「公众史学」(public history)的核心理念,也是近年国内外
历史学界的重要关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术界和博物馆、文化机构和地方文史工作者展开了紧密的合作。透
过书籍出版、展览策划、地方走读活动等各种形式,让历史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理解
自己和社会的重要资源。
张隆志分享道:「於2011年成立的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便是实践公众史学最直接的方式
。透过空间布置、精心安排的展览陈设,让人们有机会参与历史。同时博物馆也和地方合
作,多次举办走读活动,由专业人士引领观众亲自走进历史现场。」
「另外,也有学校利用所处环境的历史特殊性,将学术教育与文化体验相结合。拥有四百
年历史的台南是台湾最古老的城市,古蹟文物丰富。成功大学便凭藉这一地利优势,开设
了『踏溯台南』课程,让学生透过实地访查,深入感受城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底蕴。」
张隆志还提到,书籍出版也是公共史学的重要载体。走进书店,可见许多专业性与通俗性
兼具的台湾史书籍,历史知识比过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它们不仅提升了读者的历史意
识,也让台湾的故事更加广泛地流传。
「走向公众对於台湾史学的发展之所以重要,不光是为了摆脱过去服务於特定政权的历史
叙事,更是重新掌握自身历史话语权的重要一步。提醒台湾人重视认识自己的过去,更促
进历史与社会大众的深层对话,使『我们的历史』成为凝聚社会认同、塑造集体记忆的柔
性力量。」
https://i.imgur.com/g3Si97G.png
近年,有不少博物馆或学术单位与出版机构进行跨界合作,推出许多不同面向的历史书籍
。《看得见的台湾史》一系列套书即是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的出版成果之一。
拍摄/古佳立
采访尾声,张隆志笑着表示:「台湾史学」之路走到现在,已无需再证明其重要性。」从
最初的学科建设到如今深受各界认可,台湾史学已从边陲走向中心,成为学术领域的一部
分。
不过,他也坦言,此刻仍要持续努力的是如何使更多人对历史产生兴趣,让历史不仅仅出
现在学术研究或教室中,而能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张隆志相信,唯有让更多人对自
己的过去产生好奇,台湾的故事才能真正地生生不息,延续下去。
采访撰稿/陈威儒
摄影/古佳立
编辑/马藤萍
研究来源
张隆志(2014)。当代台湾史学史论:从学院史学到公共历史。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学
术性专书写作计画)。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1.255.115.213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TW-history/M.1735352864.A.9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