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Physics
标 题试谈理性认识的局限
发信站Your Organization (Mon Aug 18 02:05:48 2003)
转信站ptt!ctu-reader!ctu-peer!news.nctu!freebsd.ntu!news.ntu!feeder.seed.net
试谈理性认识的局限
2003, 5, 11 吴文成
--------------------------------------------------------------------------------
早在十八世纪末,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就已经指出理性的限制,怀疑理性的无限
作用,以及超越理性能力必然导致二律背反(即悖论的意思)。康德极力论证
,当人类认识进入理性阶段的时候,试图去把握世界「整体」,必然会陷入二律背
反这种「不可解决的矛盾」之中。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四组正题与反题的
论证,值得一提的是前两个论题:
(一)正题: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有起始有界限。
反题:世界在时间与空间上无起始无界限。
(二)正题:世界上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所构成。
反题:世界上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人们对於世界整体的认识总会做出正题或反题,这截然不相容的论断,而每一
个论断却都是可以根据普遍承认的原则而推论出来。如果觉得这两个论题太过虚幻
,类似地,我们可以试图回忆二十世纪上半叶,物理界关於光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
性与粒子性之争论,这两种看似不相容的结论都被各自不同的严谨实验所证明,那
麽,光究竟是波动性的还是粒子性的呢?康德的二律背反所实质揭露的是,作为科
学与常识的「无限」与「整体」观念的矛盾,他说二律背反是「建筑在人类理性的
本性上,因而是不可避免,是永远不能终止的」--用笔者的话来诠释:理性的本
性在於超越自身,可是理性总会追问与追究自己所无法承载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反而将遭遇自身的局限与矛盾,落入不可解决的处境。
以下我要谈的就是两千多年来,许多人为之倾其毕生心血的难题——悖论,这
些难题就像一个幽灵不断缠绕着人们的思维。广义的悖论包括一切与人们的直觉或
日常经验相抵触的理论、观点或论断,悖论主要有几种表现形式:(一)一种论断
看似谬误,但实际上却是对的,我们称作佯谬;(二)一种论断看似正确
,但实际上却是错的,即似是而非的理论;(三)对於一理论体系中,从某些看似
正确的公理出发,根据一系列的无懈可击的推理,却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或矛盾
循环,也就是说,在某些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共识)下,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导出
两个相互矛盾命题的等价式,一般形式为:P←→非P。第三种才是真正的悖论,
它长久以来是令不同领域的学者与辩论家「难以忍受」与「挥之不去」的难题,也
是当代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与哲学家们共同的热门话题。
尚且不需要如康德所说的「把握世界整体」,其实在一般的语义表述中我们就
会遭遇某种矛盾困境--这类的语义表述某个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对於自身整体
的一种把握或指涉过程。最简单的悖论例子便是古希腊的说谎者悖论,此悖论的现
代版本是:「本语句为假」。这是个自我指涉的句子,其中的「本语句」指该语句
本身,於是便有:如果「本语句为假」为真,则有「本语句为假」为假
;如果「本语句为假」为假,则有「本语句为假」为真--也就是说,我们根本无
法判断究竟引号中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发现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竟然可以合
乎逻辑的相互推出,即P←→非P。如果将「本语句为假」这个句子输入电脑,试
图让一个检验语句真假的程序来加以判断。结果电脑会无休止地打出「真
、假、真、假……」,陷入了反覆振荡的困境,这就是康德所谓的「永远不能终止
的」、「不可解决的矛盾」。我们再做一项测试,根据语义我们将「本语句为假」
带入原来句子中的「本语句」(记得吗?「本语句」指的是该语句「本语句为假」
本身),带入之後发现还可以再反覆带入,最後我们会得到:
「本语句为假」=((((……)为假)为假)为假)为假
原来,我们说的是一句「未说完」或「永远说不完」的句子,笔者称它为「
碎形语句」(碎形理论与混沌理论一样都挑战着人们理解大自然的理性能力。笔者
将这样的语句视为具有碎形结构的,值得继续探究的是:语义的碎形结构是否普遍
存在於形式语言或自然语言之中?这需要再另外写一篇论文了)!我们称说谎者悖
论为直接自我指涉的否定的语句,数学家兼哲学家罗素与大逻辑学家塔斯基试图解
决这个悖论,他们藉着区分不同层次的语言,例如塔斯基区分了「对象语言」与「
後设语言」,以这样的方式避免掉自我指涉的困难,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本语句
」与「本语句为假」是不同层次的语言,所以不能互相带入。但是上述的方法并无
法妥善地解决间接自我指涉的悖论,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
「下个句子是假的。」
「上个句子是真的。」
当我们想要区分这两个相互指涉的语句所涉及的语言层次时,我们根本无法判
断哪一个的层次较高(根据塔斯基的语言层次论,他认为这两个句子至少有一个是
无意义的,可是这种看法与人们的直觉大相迳庭,因为这两个句子显然都有意义与
有所意指!)。让我们来剖析这两个语句如何互相指涉而成为悖论,设第一个句子
为A,第二个句子为B,我们便得到:如果A是真的,则有A是假的;如果A是假
的,又有A是真的;如果B是真的,则有B是假的;如果B是假的,又有B是真的
。我们再度遇到同样的困境,即P←→非P的悖论形式!
长久以来,当大家还为这一类语义悖论伤脑筋的时候,竟然发生了一件数学家
「最不幸的事情」,罗素在一九O一年发现了关於自我指涉的集合论悖论,罗素指
出,集合可分为两类:一类以自身为元素,另一类则不以自身为元素。假设所有不
以自身为元素的集合所构成的一个集合,称做「罗素集」。由此便引出这样一个问
题 :该集合是否以自身为元素?於是推出:如果罗素集以自身为元素,则有罗素集
不以自身为元素;如果罗素集不以自身为元素,则有罗素集以自身为元素。这又是
熟悉的P←→非P的形式。大家要昏头了吗?罗素悖论的通俗的语义版本是理发师
悖论:在萨维尔村有一个理发师,他挂出了一块招牌规定着:「
我给而且只给村民中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於是有人就问他:「你给不给
自己刮胡子呢?」无论这个理发师怎麽回答都会产生矛盾,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
,那麽按照招牌,他应该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按照招牌所言,他
只给村里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麽他便不能给自己刮胡子。这些显然都包
含了自我指涉的困境。自我指涉的意义就是,用某个概念整体来定义或概括该概念
整体本身,但是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自我指涉都会导致悖论,例如「本语句有
七个字」就不构成悖论,学者一般认为自我指涉的语句构成悖论的条件需要包括有
「否定」的性质,不过这种论点是可以再详细讨论或厘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