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imulder (陌日程式)
看板Indie-Film
标题[心得] 国片的声音制作
时间Fri Sep 9 08:34:03 2005
最近跟几位资深的电影前辈聊天,聊到台湾电影音效的品质,他们都不禁摇头。可能
他们是好莱坞系统训练出来的吧,他们对於国片极不清楚的对白声和过大的背景声非
常不敢领教。
「影像有所谓景深,声音也是。画外音往往比对白更能营造出影片的氛围。」资深的
电影前辈如是说。电影是由「声音和影像」所构成。既然拍电影的时候,摄影师会去
注意到影像的焦距、物体的前後景深,甚至是构图的层次感,那为何录音师与混音师
对於声音的制作就如此的粗制滥造呢?
想必大家看以前的国片,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对白少,长镜头多。镜头一长,除非
是很擅长场面调度的导演,否则角色的互动就少。如果再没有对白的话,那麽整部片
子除了背景音(也就是沙沙沙的空气声)外,几乎是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早期的国片
就是那种角色对白不多,内心独白长的又命却又不愿意说出来给观众分享,只会站在
镜子前面或是坐在浴缸里头抽菸发呆。这样子的电影,观众能够听到的声音层次感自
然不多,听觉的刺激自然大幅降低。
记得很久以前跟一位也喜欢看国片的朋友去看片。他倒蛮喜欢国片里长镜头所传达出
来的意境。有一回,他带领着我看某部片的其中一幕,然後说:「你仔细听,这一幕
虽然没有人在动,但你可以听到一只老鼠吱吱吱的由左跑到右,」他兴奋的说,「这
导演用人的呼吸声与老鼠的叫声,来衬托出人与鼠之间所营造出的孤寂氛围,好赞呀
。」当时对电影还蒙懂无知,对他的解析只能视为神谕,以为那是导演的刻意安排。
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那「吱吱吱」声为胶卷运转不良的成份比较大。
前一阵子在拍七年级导演的纪录片时,访问了某位颇有名气的国片导演。他说他的第
一部片是在中影拍的,接受美国电影训练的他,一回台湾就被国内的拍片环境吓坏了
,其中一项微词直指台湾不求甚解的声音制作。他说:「在戏的某一段,我需要背景
音,但录音师没有录回来。我们的混音师很神,他也不是重录声音,而是直接调某部
电影出来,从中间拷了一段空气音出来,然後就这样子铺在他的影片上。」也幸好只
有台湾片有大量的无对白无声音特效的背景音。这种作法到美国去搞,不是被人当做
昆汀塔伦提诺般的鬼才神童,就是被人当做柯赐海。
资深的电影前辈说,台湾近年来很少出品类型片,对於音效的制作几乎是没有经验。
一部好莱坞规格的声音制作,音效师与混音师的工作是必须分开的。音效师必须检视
影片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声音细节,并且加以整理制作後,交给混音师。混音师再依据
导演的要求,将音效师交给他的声音依空间的远近做微调,理出声音的层次。然而在
台湾,大家似乎只看对白是不是对嘴,背景音会不会太吵,至於其他声音的细节,如
脚步声、拿物品,甚至是衣服摩擦声,似乎就不太讲究了。
仅管声音品质是如此普通,台湾人却仍然迷信所谓的「立体声道」。一般电影的声音
规格是杜比的5.1 声道,台湾也跟起这股全球声音标准风。但事实上,真正做到声音
环绕效果的国片并不多。如果说买杜比商标是为了让观众听到更细致的声音效果,包
括环绕音响或是画外音所传达出来的影片气氛,在台湾这种二个喇叭就可以解决声音
问题的环境而言,何需为了只是流行买一个贵的要死的杜比商标呢?自己画个DB字
体娄空,不是比较快吗?
--
【新学期吉姆健身运动开跑】
●∕ ﹨● ● ●ꈠ ﹨●∕ ﹨●∕
<■ → ■> 〈■〉〈■〉 → ■ ■
〉〉 〈 \ ∕﹨ ∕﹨ (( ))
左三圈 右三圈 脖子扭扭 屁股扭扭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5.47
1F:推 ringfan:胶卷运转不良XD 203.67.106.49 09/09
2F:推 rockid:还蛮想知道是哪几个前辈的... 61.230.7.154 09/09
3F:推 KoalaLin:如果国片要成为商业机制的一环,音效的确得加油 59.114.162.92 09/09
4F:→ KoalaLin:毕竟要我买DVD收藏,我可不要音效烂烂的品质... 59.114.162.92 09/09
5F:推 IRyan:Koala你真是无所不在耶!!!218.174.136.125 09/09
6F:推 KoalaLin:啊?请问兄台是.... @@||| 59.114.48.57 09/10
7F:推 HaHaMilk:啊 jimulder 原来是传宗!!!! 218.166.69.22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