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ir (遥想山毛榉)
看板Hiking
标题[伪徵文] 遥想北插山毛榉
时间Sun Nov 6 23:39:58 2005
响应徵文,我自己也来投一篇(当然身为板主我自己不会占名额的)。
近日天气特别晴朗,在网路上看到许多关於北插的游记、纪录、相簿,金红
灿烂的山毛榉以及群山间的云瀑云海让我心向神往。去过北插两次,很可惜
都没遇到好天气,但第一次登北插的记忆,即使过了一年仍旧格外鲜明。
2004.10.23 天气:山下万里无云,山上万里乌云
山毛榉是壳斗科的落叶乔木,又名台湾水青冈,是冰河时期残留下来的国宝
级植物,树形优美,四季各有其风采。特别是在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中这段
期间,叶子开始由绿转黄,再转为金红而凋落,而北插天山(又名塔开山)
是赏毛榉最热门的中级山,远远望去满山缤纷,如恣意挥洒的亮丽彩绘。
登北插可由满月圆或小乌来,前者路途较远,约9公里。
起了大早从公馆出发,同学W的朋友完全不知道北插是什麽山,我听了大吃一
惊,说「我还以为大家都是为了山毛榉来的」同学H:「什麽?那是什麽东西
?」等、等一下,这是什麽情况?我还以为这是山毛榉朝圣团啊!此时我突
然笼罩在乌云中。
满月圆森林游乐区平日八点之前、假日七点之前不收费,但早上7:55抵达收
费亭时,仍门扉紧掩,於是心安理得入园。一般前往北插登山口是直行宽阔
步道至瀑布区再转自导式步道较快,但我们选择入园後直接由自导式步道前
端入口上,步道依山势盘旋登山,枫树丝毫未转艳红,只有笔直的杉木静静
矗立。步道在山腰迂回後再下至木桥处,即为登北插的入口,路标写着:「
插天山自然保留区 9.22K」,一看就觉得吓人。意志不坚的人,可能早就打
退堂鼓了吧。
步道一开始即是之字型陡坡消磨人的体力,中途有陡上的捷径,但其实快不
了多少。走没多久,担任司机的成员在一段陡坡後就向我们挥挥手下山了。
一开始这段休息较多,因此短短的400m被我们走了二十几分钟,但幸好之後
逐渐适应,大约每20至30分钟可消耗一公里多的山路。沿途有指标标示剩余
的里程,但鼓舞人心的效果不大,山路陡坡像是没有尽头。
这段山路大致是架高的木桥、木阶、石子路交杂,路宽明显,林间时时可听
见瀑布盛大的水声,风吹过浓密森林的沙沙声。走在杉林中很舒服,日光在
笔直杉林中漏下,林荫浅绿、深绿、黄绿恣意交错,地面矮小的林间植物在
光影间显得更有层次感。林荫像是把阳光轻轻隔绝了,却又在身上留下了斑
斓的色块。尽管坡陡、路程遥远,但呼吸新鲜高浓度的氧气,欣赏森林景致,
即使喘也可以喘得很舒服;偶尔步道经过潺潺的溪涧,在景色交替间,不知
不觉走到东满步道的岔路口,木阶步道也在此转往东眼山森林游乐区。离北
插天山,只剩6.3km了。
往北插的路变窄了,但路基仍明显,这段大致是在山腰往更深山里前进,无
陡坡,几乎是平路,路旁开着紫色吊钟般的马蓝以及粉红色的水鸭脚秋海棠。
遇叉路,右上往小乌来赫威山,左下往多崖,取直行。离开山腰後,钻入深
山中,林木茂密,天色也突然暗了下来,绕过两三片林地,便抵达水源地,
已有多人在溪畔休息、煮东西。水源地水质清澈,环境清幽乾净,林相优美
,幸好位於深山之中且路程遥远,否则必定成为溪畔烤肉圣地,垃圾成群。
休息一会後,续行前往木屋遗址,途中可见一巨大神木,俨然是个挺拔有形
的地标。至木屋遗址,右往赫威神木,左攻北插,路标指示1.5KM,但网上
的行程记录,多半约需1时10分至一个半小时,甚至走将近两小时,足以见
得相当难缠。
一开始就是陡上路,踩木梯、拉绳、抓树根,这才意识到1.5km走一个多小
时绝非开玩笑的。渐渐地,山路愈来愈潮湿,陡上的山径像是通往云雾的故
乡,手脚并用丝毫不得松懈。此时已有下山的山友,有些人为我们打气加油
,有些人则苦笑说山路太滑要折返,前途茫茫,自信和周围的雾一样茫茫。
作家刘克襄的文章提到:「这是一块潮湿的森林。如果台北盆地是一块海绵,
掉到水里,这儿会是最潮湿的地方之一;进入这块森林,好像进入一万吨的
冷气机房里。」北插天山之所以插天,由山势可窥知一二,高耸直插入云,
整座山就像一块海绵,吸纳云雾露水,土壤像是吸饱了水,树叶、树根也蓄
着满满的水分,我们也几乎成了这块海绵的一部分。树叶、树枝都在滴水,
风一吹,如雨下。
一路泥泞不堪,一步不慎就踩进泥沼中,在陡坡上更是步步谨慎,有时连木
梯树根都湿滑难踩。攀爬行走间一抬头,就是山毛榉林,在较低海拔处仍是
一片葱郁,但渐渐地可看到转黄的山毛榉,愈往上行颜色愈丰富,这段1.5KM
的辛苦上攀路,正是山毛榉的,满山遍野的金黄橙红的山毛榉,宛如
北插给予奋力辛苦的我们最佳的恩赐。唯一的遗憾是天候不佳,只能欣赏近
处的山毛榉,但这足以让我们暂时忘却了山路的艰辛。
攀过上棱线前最长的陡坡,之後再翻越四个山头便可抵北插。箭竹已悄悄地
出现在路旁,小径旁偶尔也有满树殷红的不知名灌木现身,山毛榉更是成片
变色,由浅黄、金黄转成橙红、金棕,像是不小心打翻橙黄色系的颜料,随
意将整片山头染成缤纷的秋色。有些山毛榉叶子已掉光,只剩或疏或密的枝
桠在苍茫的冷雾中张牙舞爪,像是伸出密密麻麻的触手想挽留轻快流过的飘
渺云雾。上棱後的路虽然也有陡坡上下,但已较无之前艰辛的攀爬路线。
一路上不停向下山的山友询问还有多久,大家的回答不一,先是问到30分,
不久後又有人说20分,最後连40分都出现了,我们陷入千百万个迷惘中。尽
管剩下的路途仍是未知,但看到许多人都上了,也咬着牙誓言必要登顶。抵
达南插、北插的分岔口後,发现剩400m,为之一振。抵达山顶时心中激动不
已,但浑身湿透,汗水从夹克内层渗到外层,裤子也早已满是泥巴。山顶在
天晴时展望极佳,可望见壮丽群山及台北盆地,但无奈当时天候不佳,有些
遗憾。
休息四十分钟吃完午餐後下山。上山难但下山更难,举步艰辛,每一步都像
是要滑倒,到了陡坡更是时时刻刻担心会滑下去。其实这类攀爬路线之前爬
郊山都遇过,并非如峭壁般难行,但天雨路滑时,平常不以为意的路线立刻
变成大魔王的关卡。下山时山路更湿滑,有几段看起来还以为是小溪,随时
像是要山洪爆发。
回到现实,仍须踩稳每一步、抓紧树根、拉住绳子,小心翼翼地下陡坡,经
过山毛榉路线,又忍不住赞叹了一番,无奈云雾过浓,拍出来的照片张张都
像曝光过度。尽管下山难,但还是有人轻快地超越我们,想必是在山上修链
多年的仙人施展轻功吧。上山时担心「等下这种路是要怎麽下山」还可以说
服自己「等下的事待会再想,先攻顶再说」,但下山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在雨雾泥泞中前进,心情沈重到只差在山上哭闹着「我不管我要回家」吧。
爬了一段,总算稍微抓到下坡的步调,不像一开始胆战心惊,但此刻的心愿
只有尽快下到平路,我们当时又冷又湿、有人体力也开始被磨耗掉且关节开
使酸痛、能见度低、路滑、粮食不足,一副就是山难的前兆。一边讲着这麽
难笑的黑色笑话,一边消磨着漫长的1.5KM山路,下山所花的时间其实不比上
山少。好几次险些滑倒,或是在陡坡上无着力点,幸好紧抓着树根才得以顺
利下攀。山中的乔木灌木用他们的根深入土壤,且牢固地抓着这片土地,它
们或许才是最热爱大地的原住民,是这片大地的守护者。
抵达木屋遗址时内心又是一阵激动,不亚於登顶。回到水源处休息,一起下
山的山友们请我们喝咖啡,也攀谈了几句,来爬山的人果然都相当热情。
近三点整装下山,超越一队伍,他们喊着火车来了让路时,感觉我们好像很
强,但其实是幻觉。在多崖赫威分岔口告别了请我们喝咖啡的队伍,沿路讨
论着下次我们也该带炉子上山煮东西,开始从面线、大锅杂烩面幻想到火锅、
煎牛排,这样下去会愈爬愈胖吧。
回程时静静凝望着来时的山林路,发觉从另一方向角度看,又有另一种美,
就像之前下北插时,从反方向有时会意外地发现上山时遗落的美景。下到登
山口时已是四点四十,距离早上出发,大约八个小时。天色尚早,便又转往
满月圆瀑布,果然壮观漂亮。从观瀑亭望或由桥上远观、观景平台近看美感
皆不同。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回满月圆大门口,一路上蚋仔溪水清吟伴行,让
我想起早上步上北插山路时听到的盛大水声,夜幕已低垂,然北插路上的景
色仍旧清晰。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