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bycat (月出皎兮 佼人僚兮)
看板ChineseMed
标题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时间Thu Jun 5 11:34:50 2003
05-0 素问 第5篇 阴阳应象大论
05-1 黄帝曰 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
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05-2 故积阳为天 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 阳生阴长 阳杀阴藏 阳化气 阴成形
05-3 寒极生热 热极生寒
05-4 寒气生浊 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浊气在上则生籑胀 此阴阳反作 病
之逆从也
05-5 故清阳为天 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 云出天气 故清
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 浊阴走五脏 清阳实四肢 浊阴归六腑
05-6 水为阴 火为阳
05-7 阳为气 阴为味 味归形 形归气 气归精 精归化 精食气 形食味 化生精
气生形 味伤形 气伤精 精化为气 气伤于味
05-8 阴味出下窍 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 薄为阴之阳 气厚者为阳 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 薄则通 气薄则发泄 厚则发热
05-9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 壮火食气 气食少火 壮火散气 少火生气
05-10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
05-11 阴胜则阳病 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 阴胜则寒
05-12 重寒则热 重热则寒
05-13 寒伤形 热伤气 气伤痛 形伤肿 故先痛而後肿者 气伤形也 先肿而後痛者
形伤气也
05-14 风胜则动 热胜则肿 燥胜则乾 寒胜则浮 湿胜则濡泻
05-15 天有四时五行 以生长收藏 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悲忧
恐 故喜怒伤气 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 暴喜伤阳
05-16 厥气上行 满脉去形
05-17 喜怒不节 寒暑过度 生乃不固
05-18 故重阴必阳 重阳必阴
05-19 故曰 冬伤于寒 春必温病 春伤于风 夏生飧泄 夏伤于暑 秋必痎疟 秋伤
于湿 冬生欬嗽
05-20 帝曰 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 列别脏腑 端络经脉 会通六合各从其经 气穴
所发各有处名 谿谷属骨皆有所起 分部逆从各有条理 四时阴阳尽有经纪 外
内之应皆有表里 其信然乎
05-21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 风生木 木生酸 酸生肝 肝生筋 筋生心 肝主目 其
在天为玄 在人为道 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 道生智 玄生神
05-22 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 在脏为肝 在色为苍 在音为角 在声为呼
在变动为握 在窍为目 在味为酸 在志为怒
05-23 怒伤肝 悲胜怒 风伤筋 燥胜风 酸伤筋 辛胜酸
05-24 南方生热 热生火 火生苦 苦生心 心生血 血生脾 心主舌
05-25 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在体为脉 在脏为心 在色为赤 在音为徵 在声为笑
在变动为忧 在窍为舌 在味为苦 在志为喜
05-26 喜伤心 恐胜喜 热伤气 寒胜热 苦伤气 咸胜苦
05-27 中央生湿 湿生土 土生甘 甘生脾 脾生肉 肉生肺 脾主口
05-28 其在天为湿 在地为土 在体为肉 在脏为脾 在色为黄 在音为宫 在声为歌
在变动为哕 在窍为口 在味为甘 在志为思
05-29 思伤脾 怒胜思 湿伤肉 风胜湿 甘伤肉 酸胜甘
05-30 西方生燥 燥生金 金生辛 辛生肺 肺生皮毛 皮毛生肾 肺主鼻
05-31 其在天为燥 在地为金 在体为皮毛 在脏为肺 在色为白 在音为商 在声为
哭 在变动为欬 在窍为鼻 在味为辛 在志为忧
05-32 忧伤肺 喜胜忧 热伤皮毛 寒胜热 辛伤皮毛 苦胜辛
05-33 北方生寒 寒生水 水生咸 咸生肾 肾生骨髓 髓生肝 肾主耳
05-34 其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 在体为骨 在脏为肾 在色为黑 在音为羽 在声为呻
在变动为栗 在窍为耳 在味为咸 在志为恐
05-35 恐伤肾 思胜恐 寒伤血 燥胜寒 咸伤血 甘胜咸
05-36 故曰 天地者 万物之上下也 阴阳者 血气之男女也 左右者 阴阳之道路也
水火者 阴阳之徵兆也 阴阳者 万物之能始也
05-37 故曰 阴在内 阳之守也 阳在外 阴之使也
05-38 帝曰 法阴阳 奈何
05-39 岐伯曰 阳胜则身热 腠理闭 喘粗为之俛仰 汗不出而热 齿乾以烦冤 腹满
死 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 汗出身常清 数栗而寒 寒则厥 厥则腹满死
能夏不能冬 此阴阳更胜之变 病之形能也
05-40 帝曰 调此二者 奈何
05-41 岐伯曰 能知七损八益 则二者可调 不知用此 则早衰之节也
05-42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 年五十体重 耳目不聪明矣 年六十阴痿 气
大衰 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 涕泣俱出矣
05-43 故曰 知之则强 不知则老 故同出而名异耳 智者察同 愚者察异 愚者不足
智者有余 有余则耳目聪明 身体轻强 老者复壮 壮者益治
05-44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 乐恬憺之能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 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此圣人之治身也
05-45 天不足西北 故西北方阴也 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 故东南方阳
也 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05-46 帝曰 何以然
05-47 岐伯曰 东方阳也 阳者其精并于上 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 故使耳目聪明而手
足不便也 西方阴也 阴者 其精并于下 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 故其耳目不聪
明而手足便也
05-48 故俱感于邪 其在上则右甚 在下则左甚 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 故邪居之
05-49 故天有精 地有形 天有八纪 地有五理 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05-50 清阳上天 浊阴归地 是故天地之动静 神明为之纲纪 故能以生长收藏 终而
复始
05-51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 下象地以养足 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05-52 天气通于肺 地气通于嗌 风气通于肝 雷气通于心 谷气通于脾 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九窍为水注之气
05-53 以天地为之阴阳 阳之汗 以天地之雨名之 阳之气 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暴气
象雷 逆气象阳
05-54 故治不法天之纪 不用地之理 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 疾如风雨
05-55 故善治者治皮毛 其次治肌肤 其次治筋脉 其次治六腑 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
者半死半生也
05-56 故天之邪气 感则害人五脏 水谷之寒热 感则害于六腑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
肉筋脉
05-57 故善用针者 从阴引阳 从阳引阴 以右治左 以左治右 以我知彼 以表知里
以观过与不及之理 见微得过 用之不殆
05-58 善诊者 察色按脉 先别阴阳 审清浊而知部分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观权
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观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 以治无过 以诊则不失矣
05-59 故曰 病之始起也 可刺而已 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 因其重而减
之 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05-60 其高者 因而越之 其下者 引而竭之 中满者 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 渍形以
为汗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其慓悍者 按而收之 其实者 散而泻之
05-61 审其阴阳 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 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 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掣引之
--
比黑闇更漆黑的东西啊 比夜晚更深沉的东西啊
渴盼飘流於混沌之海 金色的黑闇之王啊
我对黑暗发誓 我在此请求你
请赐给我强大的魔力 将阻挡在我面前,
所有愚不可及的生物 消除殆尽
重破斩~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