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rmolyca (我们正趋向神秘主义)
看板Buddhism
标题贪心的乞丐──由「比丘」正名谈起
时间Thu Jan 11 11:07:15 2007
※ 引述《mormolyca (我们正趋向神秘主义)》之铭言:
: 标题: Re: [问题] 吃素
: 时间: Wed Jan 10 23:34:46 2007
: 摘自:涅盘的捷运/护法法师
: http://140.116.94.15/biochem/lsn/Dharmagupta/Buddhism-for-Explorer.html
: → Ernest1978:你也没自己发文是转别人的文章..多用Google吧 01/11 07:49
再摘一段近日在整理的文字,
是由比丘的视角探讨饮食,
还没有完全整理完毕,还请见谅。
----------------------------------------------------------------
贪心的乞丐──由「比丘」正名谈起
「比丘」,这个今日佛教徒们惯用的称呼语,在古印度的巴利文做Bhi-
kkhu,梵文做Bhiksu,所以「比丘」此一称呼只是「音译」的词罢了,而
「比丘」的意思说好听点称为「乞士」,说难听点其实就叫做「乞丐」。
在Capeller梵英词典之中对於「比丘(Bhiksu)」一词的解释如下:
Bhiksu:(阳性词)乞丐,宗教行乞者,特别指婆罗门生命最後阶段
,佛教行乞者亦称之。(m. beggar, religious mendicant
, esp. a Brahman in the last stage of his life, also
a Buddhist mendicant.)
比丘这样的称呼其实在佛教还没兴起之前的古印度早就在用了,主要
是用来描述乞食维生的修行者,特别指婆罗门教的修行者,佛教不过是沿
用了这古老的传统罢了。在佛教经典之中的《善见律毘婆沙》卷第七中对
比丘就如此注解:
……比丘者。是乞士。或得或不得。亦名乞士。此皆是善人之行。佛
辟支佛声闻悉行乞食。或贫或富舍家学道。弃舍牛犊田业及治生俗务
。而行乞食资生有无。皆依四海以为家居。是名比丘。
经文中直接明了的就说比丘是乞丐,甚至连「佛」也跟他的弟子们一
样讨饭营生,因为这些修行者皆放弃了荣华富贵,将毕生精力专注於追寻
崇高的真理之上,所以也就没有其他精力投注在赚钱养活自身,当然就只
好靠着乞讨来维持生命罗!
这个时候,问题来了:既然是「乞丐」,他们有权利「挑食」吗?
依照佛教律藏的观点来看,信徒好心供养的食物,如果还会挑自己想
吃的、排斥自己不吃的、挑荤捡素的,如此的挑食行为表示心还会「贪求
」、还有「欲望」,这下可不得了,一个还有「贪」、还有「欲」的人,
到处去跟人家说「要舍得」、「要放下」,怎麽看都让人啼笑皆非吧!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第三之中,清楚的解释了比丘的定义:
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净活命故名为乞士。
接着龙树引述经典中的记载来说明「比丘们不用哪些方式混饭吃」:
1.有出家人合药种谷植树等不净活命者。是名下口食。
2.有出家人观视星宿日月风雨雷电霹雳不净活命者。是名仰口食。
3.有出家人曲媚豪势通使四方巧言多求不净活命者。是名方口食。
4.有出家人学种种咒术卜筮吉凶如是等种种不净活命者。是名四维口
食。
以上四类统称为「四不净食」,这些皆是一位真正的佛教比丘所不从
事的营生方法。第一类就是今日常见的掘地种菜、自耕自食的出家人,经
典中称为「下口食」;第二类是指那些靠天吃饭的星相术士们,经典称为
「仰口食」;第三类就是花言巧语攀权附贵之流,经典称为「方口食」;
最後一类今日亦不少见,到处占卜吉凶之流,经典称为「四维口食」。
今日的乞丐要钱、要饭皆有之,要钱的首要仍然是为了果腹而要钱,
而今日不少出家人已经被信徒供着养了,还这麽贪心的出来跟乞丐抢饭碗
?既然仍贪恋世间的一切,又怎麽可以说自己已经「出家」了呢?所以,
既然职称就已经是「比丘」了,还是乖乖的依照释迦牟尼两千五百多年前
制定下来的规范(Vinaya)来行乞,这样才是「名符其实」的「比丘」!
--
从菩提树下走过
http://www.wretch.cc/blog/edharma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19.11.145
1F:推 poohkoala:我在路上都是买7-11的素鲔鱼饭团供养比丘或比丘尼.. 01/11 17:11
2F:→ poohkoala:然後接受他们的祝福,大家都开心 01/11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