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eal (何以故,须菩提)
看板Buddhism
标题[佛教] 道(一) ----- 惟觉老和尚开示
时间Fri Nov 24 09:58:14 2006
950924
无论在家或出家修行,都希望成道。第一要先悟道,悟了道以後是修道,最後才能成
道,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容易忽略。儒家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
就是温习、复习;温故,就是将已知道的事情重新复习,时时刻刻念兹在兹,不要忘记。
虽然我们知道了这些道理,可是不一定能够做到,因为心很粗,六根时常向外攀缘,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一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就容易攀
缘;攀缘了以後,产生颠倒、取舍,就容易迷失自己。所以,修行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
不要忘记自己本具的觉性。
我们天天在念佛、礼佛,究竟佛在哪里?为什麽要拜佛?觉得自己业障重,打了妄想
、犯了过失、造了恶业,所以来礼佛忏悔。拜佛的目的是在忏悔,忏悔之後,心清净了就
是佛,六根清净就是佛。「能礼所礼性空寂」,能所俱空这一念心是绝对的。如果希望见
佛,有能见、所见,心就成了相对的,就变成妄想了,哪里还有佛?佛早就成了生灭心,
成了生灭心就是妄想。这念心没有能见、没有所见,达到绝对了,就称之为「明心见性,
见性成佛」。
心当中有了过失,佛就不在了,佛就变成了无明、烦恼、愚痴。所以,礼佛的目的是
在检讨、反省,使我们的佛性时时存在。佛性就是觉性,眼睛能见、耳朵能听、嘴巴能说
,有了过失,马上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改过,这样就是真正的修行。否则,即使每
天礼很多佛、念很多佛,心当中都是妄想、尘劳,也没有功德可言。
「佛」就是指我们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的这一念觉性。心不贪、不瞋、不痴,清净心
就是佛;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绮语,口清净就能与佛相应;身体不做杀、盗、淫
,身清净就能与佛相应。所以不要好高骛远,只想到要在将来成佛。将来怎麽成佛?「万
丈高楼从地起」,没有现在的努力,也不会有未来的成就。大家都知道中台四箴行「对上
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能够做得到,三业清净了就是佛。
所以,佛法必须在生活上落实,首先要有信心,信清净心是佛、清净心是道。《金刚
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是什麽?心当中一念不生,当下这个觉
性就是无为。所以,修了善,没有能修之心、没有所修之境,能所俱空;弘扬了佛法,无
一众生可度,能所俱空。虽然是无为法,但也不妨碍有为法,什麽是「有为法」?「修一
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属於有为。既
然要契入无为,为什麽还需要修有为法?因为要藉由修善来转识成智,转化心中的恶业种
子,转了以後,能所俱空,就是归於无为法。
「断一切恶,无恶不断」,怎麽去断?检讨、反省,惭愧、忏悔,把它看破,这个就
是断恶。譬如,对於男女之间的事情起了贪爱,念念不忘,就要把它看破。什麽叫做「看
破」?男女之身本来就是臭皮囊,这个身体是臭的,大家要了解,执着身体为实有,就会
起贪爱,必须藉由修不净观来看破这种烦恼。「观」就是思惟,思惟一次没有用,这个妄
想还是会一波波不断地涌现,所以在静坐时还要不断地反覆思惟:九孔流不净……这个就
是看破,这个就是观行。「观」不是想一个东西,而是用智慧心反省、观照,把烦恼照破
、把境界照破。如果不看破,心中的这个「贼人」始终还是存在。王阳明先生说:「擒山
中贼易,擒心中贼难。」六根对六尘,生了无明、起了烦恼,心当中的贪瞋痴就是贼人,
所以要时时刻刻警惕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妄想、烦恼,我们现在要转烦恼,把贼人变成好
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21.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