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a 板


LINE

【我一年参加了三位长辈的「做七」往生超渡法会】 3 这篇文章会有佛法的分享,以及个人学习的心得与体悟。若你在阅读时有任何感想,不管 认同与否,平静或者被扰乱,都欢迎留言给我。欢迎讨论,一起学习。 〈佛法为方法,解脱为目的。 不要把方法变成目的。〉 以下将佛陀所教导如何解脱「苦」,得到快乐的内容称为「佛法」。为了传承佛法而形成 的团体,以及文化与制度称为「佛教」。 佛陀在2500年前所说的语言与思想,是对应到当时的科学、宇宙和宗教观点所说的。 我认为会过时的是2500年前的科学观点,而不是佛法本身。 佛法是修行的知识。 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与「修」所成慧,三种「慧」 交互而成的结果。 文字或影音的资讯吸收,都是闻慧的阶段。还需要心的思惟,才是第 二阶段的思慧。实际修行佛陀所说的教导,而不只是当成理论或者知识,也就是最重要的 「修」部分。过去我和许多台湾人一样,都习惯把佛法当哲学来研究,仅作为一种认识世 界的方式,但是没有亲身经验,是无法体会过去先贤们试着透过文字表达的内涵。 因此有些佛教的传统像是禅宗,主张过度钻研反而可能会扰乱我们的心,实际上会阻 碍得到智慧的修行。强调「教外别传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的身体经验和 宗教体验面向,提醒我们不要拘泥於文字。应该要把「法」作为舟,到了彼岸,连舟都可 以放弃了。这不妨碍我们了解真实的佛法为何。我们先记得这样,然後让我们继续「智慧 」的攻略。 〈佛的智慧是灭苦的方法 ─ 止、观之道〉 佛教的目标是修行一种特殊生活方式,以实践灭苦之道,包括修学道德行为的「戒」 、禅观技巧的「定」,以及佛陀在菩提树下直接体悟的「慧」。这智慧包括一切有为法的 三种特相:「苦」、「无常」;和有为法与无为法中共通的「无我」。「有为法」,指的 是会受因缘生灭影响的道理法则,是受时间影响的现象。「无为法」则是不生不灭的永恒 的真理。 我们常常会把「无常」、「无我」当成口号挂在嘴边,却往往不了解它的原意是: 「万物皆在变化当中,根本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自我在轮回。」能够彻底了解这点,就可 以完全的解脱,熄灭烦恼。南传的「三相」和汉传的「三法印」,事实上在说同样的东西 。重点在确保经典的内容,在传承过程没有歪楼。 (一)、诸行无常:这一真理,说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因缘法则下不断地迁流变化,其中没有 什麽永恒不变的东西。在从前或许不容易了解,由於近代科学进步,已经不甚难懂了。想 像一下化学中所讲的原子,次原子微粒不停运转的情形。这诸行无常的真理,是从纵的时 间方面来说明的。 (二)、诸法无我:我,在佛法里有它特殊的定义。一般人总以为有一个独立存在的「我」 。依佛法讲,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暂时存在,其中没有什麽可以独立自存的。 有为法 + 无为法= 诸法,都是无我的。 这些道理不是要我们死背当作教条(虽然很多人都这样做),佛陀提供了他自己体验证明的 方法道路,希望大家试试看。 接下来说明上述观念形成的缘故,贯穿整个教导的「四圣谛」,解脱轮回方法的「十二因 缘」观,以及灭苦的方法「八正道」。 〈四圣谛〉 四圣谛最早的摘要如下: 苦圣谛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愁悲忧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与求不得 苦,略说五取蕴苦。 苦集圣谛者,即渴爱後有、喜贪俱行与随处欢喜,亦即欲爱、有爱与无有爱。 苦灭圣谛者,即於此渴爱断除、抛弃、灭尽与舍离。 苦灭之道者,即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与正定 。 这四谛不是佛教信仰的教条,佛法的起点是苦的真相,但这不是要说服其他对自己生活感 到满意的众生,告诉他们生活其实是痛苦的。而是表达不论众生怎麽样,因为「无常」的 关系,他们迟早必定会遭遇与面对「苦」。 当我们在享受某种事物,甚至无事烦心而悠然自得时,事物终究仍会改变。我们所经历的 一切事物皆会改变,所以说「诸行无常」。 苦集:苦的起因是「贪」、「嗔」、「痴」。对美好感受的喜爱,对不好感受的厌恶 ,苦生起的主因是「渴爱」,渴爱表现出「欲爱」、「有爱」与「无有爱」三种。 「欲爱」是指对五官感受的贪欲。「有爱」是指对永久存在,以及有了还要更多的欲望。 「无有爱」是对於存在的否定,渴望从世上消失。 我们也许希望自己拥有不朽的灵魂, 或也许相信死後将彻底消失,从佛教观点来看,这些信念都是渴爱的产物。 「渴爱」还会进一步被具体化为四种「执取」,执着追求的意思。我们喜欢的各种事物激 发内心的欲望,渴爱的结果造成我们执取事物,并想要拥有他们。「执取」可以分为「欲 取」、「见取」、「戒禁取」与「我语取」。 渴爱欲乐的「执取」,即为「欲取」。 「见取」是来自对看法或见解的执着。 「戒禁取」是对於戒律和规定的执着。「我语取」则是对於有「我」的说法的执着。这里 的关键是渴爱与执取,而非它们爱取的对象。所以不是美好的感受、各种见、戒禁与和「 我」有关的说法造成痛苦,而是我们的执取。 佛陀说执着世界观与命运论,其实阻碍了我们在解脱道上的进步,对於解脱毫无助益。若 我们执着在哲学和观念上的区分见解,而未踏上修行之路,就像原地踏步。 《摩罗迦小经》纪载了佛陀不解释的十件事。十无记。世界是否是永恒的?世界是有限还 是无限的?灵魂与身体是否是同一个?如来死後是否存在?最後四条原文是 7.如来(佛或阿罗汉)死後存在? 8.如来死後不存在? 9.如来死後既存在又不存在? 10如来死後既非存在又非不存在? 用这麽绕口的方式表达,关乎於佛法对於生命与轮回的独特观点。 关於世界究竟本质的这些「见」是心理执着的表现,它其实是人们永不满足的「贪爱」的 显现,佛教思想将它视为苦的起因。无论相信世界是不是永恒的,都还是有生、老、死、 愁、悲、忧、恼,所以佛当下说法对治它。 〈什麽是诸法无我〉 佛教因为不断生灭的「无常」实相,所以认为其实没有「我」和「我见」。 这样对於我(atman,或自我)的批评,是基於印度早期婆罗门经典《奥义书》中的观念, 有一个恒久不变的「常我」的存在。它潜藏在各种变化经验底下,且是它们的基础。它也 等同於被称为宇宙的终极实相「梵」的潜在基础。现世被视为是一种被幻象蒙蔽,「梵」 被扭曲与不完整的情况。追求「梵我合一」时必须舍弃与现世的根本联系,人可以透过布 施、敬神、口诵陀罗尼(「唵」om)和瑜伽来追求。 佛则是从「五蕴」,即色、受、想、行与识来分析「我」。用我们无法究竟控制五蕴中的 任何一蕴,来解释「无我」,以下从物质面「色」来分析: 「身体不是自我。若身体是自我,则它不可能会生病; 我们也能够说:『让我的身体像这样,让我的身体别像这样。』 但正因为身体不是自我,因此它可能会生病, 我们也无法说:『让我的身体像这样,让我的身体别像这样。』」 色蕴如此,其他四蕴也是一样。在静坐中,是否有些无法控制的感受,腿酸腿麻生起?或 者某些画面和念头自然地生起? --------- 另外有一个故事,佛陀问:「诸比丘,你们以为如何?色、受、想、行、识是常或无常? 」 「无常,世尊。」 「而无常的事物是苦或乐呢?」 「苦,世尊。」 「而凡被视为苦的事物,其本质会变成『此及我所有,我即此,此即我的自我』吗?」 「当然不会,世尊。」 「是故,诸比丘,一切色、受、想、行、识,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或粗或细,或胜或 劣,或远或近,应以如实正见视之为 『此非我所有,我非此,此非我的自我』。」 -------- 经文中的「此非我所有,我非此,此非我的自我」明显是回应反驳《歌者奥义书 》的「此即自我,此即是彼。」Tat Tvam Asi 既然说没有实质的我,「我」只是五蕴因缘合成的现象,那麽又是什麽东西在轮 回呢?以下为您说明四圣谛中的苦灭,十二因缘。 〈 不断循环十二因缘,苦灭的原理 〉 十二因缘法的解说与断灭的逻辑可用四句话说明,很重要所以重复三遍。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 还有一遍留到最後用 ) 为什麽佛陀说他发现了真实的秘密,可以解脱轮回的办法,就是这个十二因缘。以下是他 悟道的内容与过程。缘起像一个车轮般不停的转,所以称之为轮回可以参考最後面的附图 。《正见经》里头,是用四圣谛,贯穿全文,从「老死」开始,反向思所发生的原因,终 至「无明」。 显而易见的是:老、死、及愁悲苦忧恼等生命的苦难,都是人生来就不可避免的後果 ,在轮回之中,由出生,一直到生命结束,这中间所经历的一切即为「老死」。 是什麽导致了「老死」呢,是因为「生」。 那麽为什麽出生?当然直接的原因是父母的结合,但以较宽广的角度来看,「生」是 由於「有」的无止尽运作过程而来,而这牵涉到整个宇宙运作。在死亡之时,这个过程也 并不停止,肉体继续在腐化解体,而意识则和另一个物质结构「色」产生连结,继续流动 ,形成「有」。 为何会有这个「有」,佛陀清楚觉知原因是人所产生的执着,他称为「取」,执着会 让人产生强烈的习性反应,也就是业行,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临终时,其中之一会 在心中升起,并推动意识之流继续下去。 为什麽有执着,「取」的生起,原因是由於「爱」。也就是喜欢或不喜欢的刹那反应 。喜欢会发展成很大的贪爱,不喜欢变成很大的瞋恨。「爱」,瞋恨只是贪爱的对照,两 者都会转变成执着。 为何会有这些被称为「爱」喜欢或不喜欢的刹那反应?只要反观自身,就会发现这是 由身体感受而起,即称为「受」。 为何会有这些感受,显然它们是因为感觉器官和对象接「触」(phassa)而来:眼睛见 物,耳朵听声,鼻子闻香,舌头嚐味,身体触物,心起了念头或是想像。只要有所接触, 就必然生起感受,「乐受」愉悦的、「苦受」不愉悦的、或是「不苦不乐受」中性的。 「触」的原因又是什麽?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感官的对象,而只要「六入」 或 「六处 」 的六根—眼、耳、鼻、舌、身、心—在作用,就一定会和它们的对象(六境或称六尘 )─色、身、香、味、触、法接触。 为何会有这些感官呢?显然它们是被称为「名色」的心物,生命之流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们在生命一开始就生起了。 那麽生命之流,也就是「名色」是因何而生?是因为「识」,意识的迁流,时时刻刻 ,生生世世。而为何会有意识的迁流?佛陀发现它是因为行,心的习性反应而起。每个反 应都推动着意识的迁流,这个迁流因为习性反应的推力而长流不断。 那麽为何会有「识」发生?因为根源於前世而造作的业,结生心在现在世生起。因渴 爱支持,过去业行的力量驱使心识向前,过去业行带着心识到一个心生命中。这一世结生 心所执持的目标与过去世执取的业相同。 那麽为何会有「行」发生?佛陀看出这是由「无明」(avijjā)而起。我们不知道自 己在做什麽,不知道自己如何地在起反应,因此也就不停地在造作业行。只要无明存在, 苦就常存不去。 因此,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 ;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因此生起纯大苦聚。 好,现在使用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缘於无明灭尽,故诸行灭尽......缘於生灭尽,故老、病、死、愁、悲、苦、忧、恼,不 会再行生起。因此,整条缘起练终於崩断了。 我以为亲人往生的法会,最少该帮助一般人了解一下这个过程才是吧。至少,我希望我自 己的法会能这麽举行。 佛法不只是知识上的认识,现在说明完了苦、苦集、和苦灭圣谛。接下来是怎麽做的道圣 谛。 (未完待续) --
QR Code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82.233.147.50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Buddha/M.1712453430.A.752.html jason4qq:转录至看板 Buddhism 04/07 09:30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Tech_Job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