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Aboriginal
标 题WTO冲击与本土文化出路
发信站小鱼的紫色花园 (Fri Dec 21 03:41:15 2001)
转信站Ptt!warpnews!fpg
2001.12.20 中国时报
WTO冲击与本土文化出路
◎纪骏杰 (作者为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澄社社员)
上个周末,新闻局在高雄主办了一场「2001台湾传播论坛」,希望藉此机会汇集各界对
於政府传播政策的意见。会中针对「媒体新科技下的产业发展与管理政策」、「狗仔文化
与隐私权」、「进入WTO对台湾媒体的冲击」与「媒体传播与南北平衡」等四大课题进行
广泛的讨论。
有关WTO对於台湾各种产业的冲击,过去几年来随着台湾正式入会的脚步逼近而已经有
了许多的讨论。但是有关WTO对於文化、媒体方面的冲击似乎较少被关注。然而,这方面
的课题却不容我们忽视,因为它除了会深深影响台湾地区的各种文化产业之外,更会潜移
默化了人民的文化认同。因此,文化商品便曾经是欧洲各国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最主要
争执点之一。以法国为例,它曾试图将美国的各种文化产品(影片、音乐等)排除在一般
自由贸易谈判的商品之外而加以设限,主要的原因便是担心这些产品会侵蚀法国的在地文
化与影响法国人民的文化水平及认同。这对於自认自己拥有相当高尚文化传统的法国而言
真是孰不可忍-还记得在「酷斯拉」中法国人对於美国人嚼口香糖、平淡无味咖啡的嘲弄
吗?
主持「进入WTO对台湾媒体的冲击」论坛的昆山科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天铎便指出,台
湾目前充斥着各种日剧、韩剧,加上早已生存很久的国外电影与体育节目等等,台湾文化
产业的发展在进入WTO之後更是值得忧心。的确,台湾的电影工业在近年来几乎已然没落
,相对的HBO每年从台湾卷走了白花花的十亿元,这不也间接造成了金马奖奖出的各种问
题吗?
那麽,台湾的文化产业在这一波的全球文化产业攻势下,能找出什麽生存之道呢?我带
着这样的忧心,在周六的夜晚和公共电视企画部经理王亚维漫步於高雄五福路的街头。在
我们行经中山体育场时,赫然发现场内正上演着向往已久,却一直无缘在现场观赏的「明
华园」歌仔戏团的新戏「乘愿再来」。
只见广大的体育场坐满了观众,而虽然在後面的观众并无法直接清楚地看到戏台上的
精湛演出,但是他们却可以靠着左右各一的大银幕将演员的举手投足尽收眼底。当然,演
员们的唱工与身段都是上乘的,而即使演的是古装剧,一些国台交杂的对话更是拉近了戏
曲本身与观众之间的时空距离。同时,戏台旁的字幕也让不熟悉闽南语的观众仍然可以完
全淫浸於故事情节的发展之中。熟习声光器具的亚维也向我解释,他们所使用的摄影器材
与操作手法都是一流的,让看戏的人们可以享受最高品质的表演再现。
就在我们仍对这场演出赞叹不已之时,刚巧遇到了团长陈胜福。他向我们解释,会场
中的座椅是由他们向三家办桌公司借来八千张的塑胶板凳所支应,因此当晚大概有近一万
名观众来看这场戏。而明华园每年要演出二二○个场次,包括每两年出国巡回公演,在各
地都深深地获得了赞誉,也将台湾传统艺术打响於国际文艺界。
後殖民理论学者法农在论及本土文化遭受强势外来文化的殖民时,本地的传统、文化
并不会完全消失,而是保留在民间的歌谣、戏曲等之中。明华园应该就是最好的写照了吧
!这个成立於一九二九年,经历了日本统治时期、国民党一元化的文化政策与近代多元开
放社会,仍坚持着野台戏的草根性传统,但却又能融入时代的脉动、运用最先进的舞台技
术,重新活络化了台湾艺术文化产业。
体育场的野台戏、扶老携幼的观众、办桌的圆板凳、精湛的演技、华丽的服装与布景
、最先进的声光效果与字幕,这些要素「拼凑」出了当代最成功的台湾文化剧团。或许我
们真的无法完全抗拒哈日、韩流、HBO与麦可杰克逊的魅力,但是我们却也在明华园、
优人神鼓、云门舞集、原舞者,以及其他无数认真经营的本土文化团体身上,看到了在全
球化的浪潮下,台湾文化的传承与跃上国际舞台的一束曙光。
--
┌┌┌┌ Origin: 小鱼的紫色花园 <fpg.twbbs.org> 140.112.200.214 ───┐┐┐┐
└└└└ From : alextg.m4.ntu.edu.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