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rtemismoon (pure)
看板movie
標題[心得] 命運變奏曲 Manderlay
時間Tue Oct 25 09:29:09 2005
從良心三部曲到新命運三部曲,
對Lars Von Trier的電影我總是驚呼連連,
幾乎每片都有不同的感觸,相同不變的是對人性現實到幾乎殘酷的描寫。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首部曲「厄夜變奏曲」對我的震撼依舊清晰而深刻,
所以在暌違許久的第二部曲,的確讓我有分外的期待。
故事敘述黑幫老大和葛瑞絲一行人離開狗村後,
意外來到美國南部阿拉巴馬州一個黑人聚集的小鎮Manderlay。
黑奴雖然已解放70年,但這些人卻仍不知如何過活,
葛瑞絲決定要留下來幫助他們回歸所謂「美國自由民主」的生活,
卻意外的發現...........
和首部曲相同,這部片中也是利用了類似「劇場」般的表現手法,
同時間同場景每個人在做的事都一目了然。
但或許是因故事支線並不如首部曲多,
(也是因首部曲葛瑞絲有到各家幫傭,而有不同串連)
所以這方面並沒有太明顯的刻畫,而劇情也較為單一鋪陳。
在此片中葛瑞絲還是一貫的「善意」和「助人」,
只是從低位的角色轉而成為「統治者」。
其中葛瑞絲含著淚那句「我宣布今天開始,你們是真正的美國人了!」
我還真是啼笑皆非,
對於「自由」和「平等」的各自表述,
來自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下而不同的「自以為是」,
便成了本片的主要軸線。
相對於首部曲,我倒是認為Manderlay少了一些黑暗醜陋,(雖然還是蠻...的XD)
多了更多的挖苦和諷刺。
對美國文化的嗤之以鼻和批判不用多說,在片末歡喜的音樂下,
更是直接show出槍枝及犯罪氾濫的濫觴,布希苦惱的臉,以及黑人的矛盾處境。
但異色人種所居弱勢地位,是不是完全的值得人所同情呢?!
我想導演想說的,在葛瑞絲奔跑在美國地圖上時便很清楚,
換句話說,便是「可悲者必有可恨之處」,「自辱者人必辱之」吧。
同時葛瑞絲的矛盾情慾,我總覺得是另一種隱喻,
就像最後她終於和提摩西「完成夢境」,
然而在那樣暴力而不帶情慾的侵入中,
不也代表著所謂白種與異種文化間的消極與衝突?!
女主角布萊絲達拉斯霍華當然表現的可圈可點,
然而我覺得可惜的是,和妮可基嫚比起來,
就是少了那麼些貴氣和嬌縱。所表現出的衝突感也就相對的不那麼強烈。
對我而言最驚駭的一幕,倒不是最後的立場互換或是身份的揭穿,
而是劃破天際的那一聲槍響,我的眼淚也跟著掉了下來,
「你知道嗎?等待真的好苦,好難受.........」
這或許就是導演想要表達的,所謂「民主」的代價?!
真正的「民主」,難道就一定是少數服從多數,或是必定該有鮮血的祭壇?!
最近看的兩部電影Manderlay和Constant Gardener(疑雲殺機),
恰巧都是以非洲人為重點來描寫,然而角度卻大大的不同。
如果說Constant Gardener是以一種人道的關懷,喚起人們心中的慈悲和同理心,
那麼Manderlay便是狠狠的敲你一棒,告訴你很多事都是自找的。
不管你是白種黑種哪種人,都別只用自己的視野去評斷別人,甚至是莫名的過度干預。
「如果真的想逃,不會自己作梯子嗎?!你真以為我們這麼笨嗎?!」
是啊,無論古今中外,圍牆永遠只是一種形式,
但圍牆裡外的世界卻可以有那麼多極端性的不同,
該檢討反省的,永遠都是指著別人時,還有四根手指指著的自己吧。
--
歡迎參觀喔:)
http://www.wretch.cc/blog/artemismo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14.155
1F:推 mercury33:我想知道黑人是否真的有劣根性 10/25 16:07
2F:推 connie1014:有所感觸說... 10/26 01:42
3F:→ artemismoon:我覺得只要是人,多少都有劣根性吧...... 10/26 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