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media-chaos
標題[討論] 媒體評論-失去話語權的有線新聞台
時間Mon Apr 14 22:34:18 2014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14000452-260109
吳戈卿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一位電視台新聞主管在臉書描述,傳統大眾媒體受到太陽花操練現代數位工具所受到的震
撼,「經過這一役,台灣社群媒體業已練兵完成,場內現場直播的即時,場外螞蟻雄兵的
網路連結,傳統媒體失去話語權,勢不可擋」。
有線新聞頻道交出議題設定權,淪為學運的追隨者,是因為學生的激情與收視率壓力,迫
使新聞頻道把具有設定議題功能的sng,必須集中擺置在由抗議團體設定的現場,讓抗議
團體的聲音跟能量倍數化。在擴大單方訴求的同時,卻未能運用其他工具,如網路,主動
規畫相對的場景及觀點陳述,丟失了大眾媒體應具備的「多方對話」功能。
太陽花的議題分散多元,從政治體制到權力操作,從代議品質到政黨政治,從大陸市場到
兩岸對立,從產業方向到薪水荷包。點多面廣,彼此相連,整體而論,幾乎超出電視新聞
的承載與理解能力。
以社會經濟議題為例,「反全球化運動」訴求經濟正義、人民自主、保護環境資源與基本
人權,希望透過運動凝聚「受害者及具有同理心的同胞」,向公權力施壓抗爭,以改變政
策。這類議題及場景,大多分布在民間社團,新聞頻道平常就比較少接觸。抗議爆發後,
大多數電視台並未規畫人力,主動探索民間各個不同階層、行業對經貿開放與社會正義的
平衡點,同時驗證官方及抗議團體的論述,提供第一手的多元聲音。於是,應該多面向探
討的全民話題,卻臣服於簡單的道德化旗幟,屈從單方打包的二、三手內容。
除了主觀條件失衡外,政府角色失能,也是電子新聞頻道喪失話語權的重要客觀因素。比
較起太陽花全面持續的文宣動員政勢,掌握服貿完整資訊的政府,透露的文本卻極為不足
,對外說明解釋能力與方式又流於傳統八股。
例如,既然決定到大專院校面對學生,卻不懂運用網路直播,全面向校園及社會大眾擴大
接觸,透過網路或社群媒體接受提問,也搜集問題隨時回覆。既然決定走出辦公室,卻缺
乏膽識與遠見,未規畫赴抗議「熱區現場」或附近地區,展示溝通誠意,展開草根城鎮會
議,形成民主市集,提供大眾媒體報導的話題。
遭強烈批判的政府,在形式跟實質上,都被阻絕在抗議運動的資訊生態圈外,成為「缺席
的辯方」,間接導致人員跟資訊都左支右絀的電子媒體向資訊爆炸的抗議觀點傾斜。
民主的可貴,在於多元。媒體的話語權,來自媒體掌握議題的能力與設定議題的高度及視
野,以及內部自我革新與專業知識的再教育。媒體的話語權,不會因為擁有工具與人力,
就從天而降。話語權,媒體要自己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108.111
※ 文章網址: http://webptt.com/m.aspx?n=bbs/media-chaos/M.1397486061.A.7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