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wnewed (ed)
看板emprisenovel
標題燕陵春秋 第二回-2
時間Fri Apr 16 22:17:57 2004
第二回、金陵有客,來從張郎,能教深宮無寐。-2
朱元璋心想:「好一句聖人之大法,這解才子果然思辯細密,臧否之間,不露任何痕
跡。」想到這裡,朱元璋又再思及:「思辨細密、思辨細密、啊,原來就是這件事情,在
諸王之中,思辨細密以燕王為最。」原來朱元璋心中縈繞不除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四子,
燕王朱棣。
解縉見皇上臉上神色不定,頭不語,心下焦急了起來,不知道剛才那段議論,是不是
說的不合皇上心意,但是左思右想,還是找不出其中破綻。
解縉正自不安之時,殿中後端,一名大臣,名曰黃子澄,乃皇太孫侍讀大臣,此時向
前,跪下伏地奏道:「啟稟聖上,自太子薨逝以來,陛下恭政勤勉,而四方靖平,民無憂
矣,陛下仁德已昭於天下。」
朱元璋思緒被這黃子澄所斷,抬起頭來,說道:「平身再議。」
黃子澄立起身,神色剛正,繼續說道:「陛下嘗命太子,省決章奏,太子性仁厚,於
刑獄多所減省。至是太孫亦復佐以寬大,承繼上志。而近二年來,太孫多請益於聖上,遍
考禮經,參之歷朝刑法,改定《律》中畸重者七十三條,天下莫不頌德焉。另內外諸藩,
朝中公卿,見制之禮,皆有所定,此時朝中上下一心,共為一體,則必興以。」
朱元璋點了點頭,冠上珠簾晃動不已,接著開口道:「二卿所言甚是!」
黃子澄與解縉答道:「謝陛下!」接著伏身向後,各自回到了原位。
朱元璋望向殿中大臣,又看了看皇太孫。此時朱允炆已然二十四歲,身長玉立,已不
再是年少模樣,加上其父早逝,比之同輩看來還要更加成熟。心中隨即想到:「長孫允炆
聰穎好學,性情仁靄,頗有乃父之風,近幾年來自己體力逐漸衰老,是以生活起居,朝中
大事,皆多由允炆一手安排照料,不假他人。他倒也處事分明,勤奮不倦,朝中內外,頗
有好評!當年與群臣密議於東南角門,決立允炆為皇太孫,如今看來,實為明智之決。但
畢竟他年紀尚幼,這些朝中大臣雖然對自己唯唯稱是,但卻不知對之允炆又是如何?」
朱元璋心中想著燕王之事,接著說道:「黃子澄方才所說這『朝中上下一心,共為一
體。』實為施政之要也,但還要建制而立,內控外屏,才不致生外變於夷狄,內禍亂於奸
臣!針對此事,不知眾卿有何良策?」
眾臣聽此,想這外屏以諸王子為藩,內控集皇權於一身,廢去左右丞之位,皆為皇帝
所欽定,誰敢評比其中優劣。殿中靜默良久,左侍郎齊泰上前奏曰:「啟稟聖上,如今國
中邊將鎮守,必以節制於法,使外狄不侵。而朝廷內制,多用良實忠淳之臣,無宦者亂國
,如此內外皆無虞也。」
朱元璋點了點頭,知道這齊泰歷官多年無過,謹慎勤懇,言中肯而無華,雖然不似解
縉文采富饒,但多是一語中的,於是轉頭對允炆說道:「泰卿所言『節制於法,無宦者亂
國。』這幾個字,就是治國重點,太孫可要好好記下了。」
朱允炆站立一旁,也是點頭稱是,朱元璋見此,接著問道:「朕目前以諸王為藩,作
禦虜防患安排,使邊塵安定,若太孫為天子,以此之策,以為如何?」
朱允炆想了想,回答道:「啟稟皇太祖,虜不靖,諸王禦之,但若諸王不靖,卻又如
何?」
群臣聽此,皆是詫異,沒想到這年輕太孫如此精明,一語道出了現今朝廷的問題所在
,諸王不安,實為大患矣。但這件事情牽扯過廣,皇上不是不知,只是這幾年功臣戮盡,
外疆只能憑藉諸王子鎮守,而導致諸王囂張跋扈。雖現今仍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下,但日後
換了皇太孫朱允炆,可就不見得是同一回事了。
朱元璋聽那允炆如此回答,也是心中一驚,皇太孫的回答的確大大出乎意料之外,沉
思了一下,又開口問道:「果真如此,太孫何以對?」
朱允炆正色回道:「先以德懷之,再以禮制之,若仍不可,削其藩地。再不可,廢其
爵位。至後,舉兵討伐!」
這幾句話說的振振有詞,顯然這諸王野心勃勃,早就被允炆所看穿!朱元璋一時之間
,忽然心如錐痛,想到自己百年之後,接著的就是一場腥風血雨的骨肉相殘,當下更加弄
清楚了這幾天縈懷於心的問題所在。
殿中霎時一片寂然,此時朱元璋已無心於朝,於是站起身來,兩旁太監隨即上前參扶
。朱元璋擺了擺手,命之退下,只覺得眼前景越來越是模糊,這才發現,自己真的是老了
,老的不願意再去處理這些煩心的事情。
朱元璋略感疲倦,環視眾臣,見群臣臉上神色緊張,心底自然明白他們心中隱憂。這
等宮廷敏感大事,誰敢在朝廷之上,妄加表議。何況眾王皆有野心一奪此位,其中角逐更
形險惡。想到這裏,心中益加煩惱,一張臉跟著沉了下來,眾臣見之,更是不安。朱元璋
見狀,也是厭惡,不願再所多言,於是說道:「若無其它要事上奏,今日便退朝了吧!其
餘奏章表議,皆由皇太孫省決即可!」群臣側列兩旁,心中都是鬆了口氣,一起跪下高呼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謝謝各位的閱讀
期盼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7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