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15EX (波音最新型戰鬥機)
看板car
標題[新聞] 川普汽車關稅將讓美國廉價車消失
時間Fri Mar 28 21:19:24 2025
川普汽車關稅犧牲品?美國100萬元以下汽車恐消失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994181
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祭出25%汽車關稅,重擊「非美製造」汽車產業。
市場傳出,美國本地車商也調整策略,打算放棄大部分乘用車市場,優先考慮利潤更高的
跨界車和SUV。《彭博》指出,3萬美元(約新台幣99.4萬元)以下的「經濟型」車款,恐
成為川普關稅的犧牲品。
據報導,美國政府這波25%汽車新關稅將於下週生效,預計將導致新汽車價格上漲數千美
元,這對低階車型衝擊最大,新車售價低於3萬美元、約20款「經濟型」車款,恐無法在
美國市場生存。
專家指出,新汽車關稅將迫使汽車製造商做出艱難的決定來應對額外成本,這可能會導致
價格上漲、優惠減少。因此,未來新汽車價格將超出許多美國人的負擔能力,尋找廉價汽
車將變得更加困難。
分析師指出,在加拿大或墨西哥組裝的汽車,成本平均將上漲5855美元(約新台幣19.4萬
元),新關稅將推高整個汽車行業的成本,未來新車售價恐大漲數千美元、甚至突破1萬
美元(約新台幣33.14萬元),這種影響性將在美國低價市場明顯顯現,「經濟型」汽車
恐將消失。
據了解,目前在美國銷售的「經濟型」車款,包括為美國通用汽車,福特及南韓起亞、現
代等汽車製造商在美國境外生產。至於日本本田及豐田也推出數款「經濟型」車款,但是
在美國當地生產。
摩根大通瑞安極洩L克曼在研究報告中表示,如果關稅完全轉嫁給消費者,美國汽車價格
可能平均上漲11.4%,這高於他先前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 25%的關稅將增加5.7
%的預估。
由於未來美國恐面臨高昂的新車價格,當地消費者已出現轉往二手車租賃市場。截至週四
中午,美國二手車經銷商CarMax和Carvana的股價均小幅上漲,汽車租賃公司Hertz股價則
飆升27%,創下3年多來的最大盤中漲幅。
====
豐田要不要在北美推出歐日版Yaris或Yaris Cross啊
不然以後都快沒便宜車可以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18.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car/M.1743167967.A.C88.html
1F:→ ru04hj4: 剛好特斯拉推出 很棒 03/28 21:23
2F:→ wang56: 等台灣0關稅,車廠就會大特價優惠 03/28 21:27
3F:推 glenkgmm: 他國事務 03/28 21:49
4F:推 orzzz: 美國人可以買速克達,我們台灣人因應汽車高關稅的做法就是 03/28 21:56
5F:→ orzzz: 買了大量機車 03/28 21:56
6F:推 afune12369: 笑死,美國竟然學台灣! 03/28 22:00
7F:推 neil0611: 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03/28 22:16
8F:→ GLUESTICK: 特最大贏家 03/28 22:28
9F:→ trashBF: 本田豐田在美國有生產經濟車的話影響最大的會是韓國車 03/28 22:30
10F:推 CORSA: 之前福特還想將長安FOCUS回銷美國結果被川普硬擋結果下架 03/28 22:31
11F:推 aimlin: 美國人爽太久了,台灣進口車是稅金五成好嗎 03/28 22:36
12F:→ aimlin: 美國野馬也該比照台灣價格了 03/28 22:36
13F:推 EPIRB406: 在國外車廠會自行吸收成本,在台灣是消費者成本 03/28 22:55
15F:推 polestar0505: 他國45 台灣早就進行中了 03/28 23:04
16F:→ dslite: 歐洲車都很慘 03/28 23:06
17F:推 SALEENS7LM: 美國車從70年代初大幅衰退到現在都起不了頭,自家市 03/28 23:23
18F:→ SALEENS7LM: 場被外國車大幅佔領,川普大概感慨萬千吧,但一碼歸 03/28 23:23
19F:→ SALEENS7LM: 一碼,這項政策不僅動到車廠蛋糕也動到消費者荷包, 03/28 23:23
20F:→ SALEENS7LM: 肯定是會被罵翻的 03/28 23:23
21F:推 banbanzon: 美國市場的豐田神車RAV4都在加拿大組裝? 03/28 23:24
24F:推 c00jsw00: 結果最後是 美國政府收美國人的錢 只有高端賺大錢的公 03/28 23:27
25F:→ c00jsw00: 司跑去美國用機器人生產產品 大賺錢。 川皇腦袋還停在 03/28 23:27
26F:→ c00jsw00: 大白人主義 悲慘 03/28 23:27
27F:推 chuntien: 台灣也是欸 真巧 03/28 23:33
28F:推 bruce2248: 歐日韓或許可以逼自家國民買美國車抵關稅 03/28 23:56
29F:→ bruce2248: 美國人都開豐田 那日本人也都要開福特才公平 03/28 23:57
30F:推 mcgrady12336: 米國台灣化,說好的便宜特斯拉呢 03/28 23:59
31F:推 aqeghkmb: 台灣還是領先全球 03/29 00:26
32F:推 lankos: Model Q剛好在3萬鎂 03/29 00:50
33F:→ sdiaa: TOYOTA在美國加拿大都有RAV4的產線 03/29 01:04
34F:→ sdiaa: 不過加拿大產線是RAV4+RX 大吐血 03/29 01:05
36F:→ sdiaa: 除了LEXUS 大部分都是美國產的 03/29 01:09
37F:推 kuominj: 川寶知道台灣關稅40%嗎?25%算什麼 03/29 02:24
38F:推 IRPT001: 台灣笑而不語 03/29 02:32
39F:→ alex00089: 美國製造!MAGA!這樣? 03/29 06:05
40F:推 tigotigo5566: 這落後台灣幾十年了吧 03/29 06:13
41F:推 syterol: 這樣就活不下去?美國收入多少?台灣收入多少? 03/29 06:13
42F:推 ksword: 剛好最近model Q一直有風聲要出 03/29 07:57
43F:→ babyMclaren: 台灣:first time? 03/29 09:16
44F:推 mutwilly: 25%就哇哇叫,美國人都是爛草莓 03/29 09:18
45F:推 jason770301: Model Q剛好壓線2萬9,成為市售新車最低價車款。我 03/29 09:24
46F:→ jason770301: 特成為最大贏家! 03/29 09:24
47F:→ breacal: 在讓子彈飛一會,2019中美貿易戰,也說美國會受到的衝擊 03/29 09:53
48F:→ breacal: ,結果股市的創新高 03/29 09:53
49F:→ alex00089: 變成換車週期拉長吧? 03/29 10:58
50F:→ ilovedirk41: Q根本測試車都還沒看到 六月要生出來? 03/29 11:09
51F:噓 zebra101: “受到衝擊”是講通膨啊,結果就真的通膨啊,跟股市新 03/29 12:51
52F:→ zebra101: 不新高有什麼狗屁關係 03/29 12:51
53F:推 madeinjason: 豐田早就在美國製造不知道多久了,根本沒差,我豐又 03/29 13:43
54F:→ madeinjason: 一大勝利 03/29 13:43
55F:→ jdkcupid: 這新聞哪裡看到車廠自行吸收? 03/29 14:55
56F:→ bearq258: 中國混動車還是可能運到美國賣給25%都在三萬以下 03/29 16:35
57F:→ godzella: 豐田肯定笑不出來、不過該做的都做了 03/29 17:01
58F:→ godzella: 從電動車發跡之前到現在豐田的判斷都是正確的 03/29 17:02
59F:→ godzella: 就算是如此也只能認命想辦法活下去 03/29 17:03
60F:推 ppegg: 大家稅都一樣搞不好是中國車占優勢 03/29 21:33
61F:噓 lotusea: 很會嘛 03/30 03:45
62F:推 jason0330: 這個政策還包含零組件耶,所以即便車子在美國組裝,成 03/30 09:18
63F:→ jason0330: 本還是會提高。 03/30 09:18
64F:→ raku: 美國廉價車=墨西哥生產直接運進去美國 03/30 11:02
65F:推 gghh: 最大問題是很多零件都是在美墨之間來會運輸組裝 03/30 11:16
66F:→ gghh: 這種的以後跨一次邊境就課一次稅全部死光 03/30 11:17
67F:→ gghh: 特斯拉也不用幻想不會漲價 有多少零件不是美國製的? 03/30 11:17
68F:→ CORSA: 日本人也有引進特斯拉阿 只是引進的特斯拉是上海製 03/31 06:15
69F:→ CORSA: 傳統美國車廠都把主力產線移出美國完全不給川普面子 03/31 06:17
70F:→ CORSA: 回gghh大 這樣搞搞不好從中國引進成車反而還比較划算 03/31 06:19
71F:推 vans24: 讚啦,世界車價要跟上台灣了 嘻嘻 03/31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