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lldog (媽寶地狗)
看板Warfare
標題[閒聊] 文藝復興時期是如何制造火藥
時間Thu Jul 25 10:17:25 2024
如何生產硝石
硝石的重要性不只是用於制造火藥;把肉加工要硝石、皮革需要硝化、硝石可利尿、解毒
與消腫;如果你想來一杯冰啤酒,也需要用到硝石來制冰。
關於硝石生產的最清晰描述可追溯到 1561 年,作者是傑勒德-洪裡克(Gerard Honrick
);將黑土(即堆肥,主要是糞便)、尿液(尤其是飲酒者的尿液)、糞便(最好是用燕
麥喂養的馬)、巴黎灰泥和牡蠣殼放置在一個鋪有磚塊的干燥區域;每兩周翻動一次,至
少持續一年。牆壁和地板上都要清掃粗硝石,它們 "會像雪一樣掛在上面"。
這種看似簡陋的方法,就像隨後的淨化系統一樣,有著驚人的復雜性,對那個時代的人來
說,其化學機制是個謎。其化學變化如下:尿液提供了銨離子(NH),隨後銨離子升高,
鈉離子(Na)降低,銨被亞硝酸單胞菌和亞硝酸桿菌轉化為硝酸根離子(NO3);這些細
菌的生長需要碳酸鈣(CaCO3)、營養生長介質(黑土和馬糞)、通氣(每兩周翻動一次
)以及調節 pH 值范圍。
PH 值范圍由氫氧化鈣(Ca(OH)2)提供,氫氧化鈣由石膏中的氧化鈣(CaO)形成,值得
注意的是,喂食燕麥的馬產生的糞便中鉀(K)含量相對較高,而鈉(Na)含量較低,因
此,粗硝石主要含有正離子K、Na、Ca 和負離子NO、CO、OH和 CL(後者是氯化物,主要
來自尿液)。
當然,問題在於如何淨化 K 離子和 NO3離子,去除氯化物相對簡單;將粗硝石("浸出液
")煮沸,使所有鹽類溶解,然後冷卻至室溫。在室溫下,氯化物比硝酸鹽或氫氧化物更
易溶解,因此 NO3會從溶液中析出,而其他陽離子則大部分溶解。這樣,冷卻容器底部的
鹽就得到了部分淨化。
早期的火藥是粉狀的,其實就是把火藥的三種成分,即硝石、木炭和硫磺磨成粉,以干燥
的狀態混合在一起,所以,黑火藥是一種混合物,而不是化合物。粉狀火藥有幾個大缺點
,其一是制作過程中粉塵四處飄散,許多火藥制造商在工作中都遇到過粉塵爆炸事故。其
二是粉狀火藥的威力難以預測,粉狀火藥在槍中壓得太緊,裝藥可能會爆炸,也可能會產
生裂縫並爆炸,從而毀壞槍支。其三是制作粉狀火藥時,是把硝石、木炭、硫磺先磨碎後
再混合,當他們裝在火藥桶後,在長途運送時,因為路途的顛簸,震動會導致顆粒最小的
火藥沉淀在桶底,而顆粒較大的火藥則會移動到桶頂,這樣會造成火藥的威力不均,所以
要使用時,還要再均勻混合過一遍;這是一個危險的過程,會產生爆炸性粉塵雲,而且在
戰場上也不方便進行。其四就是粉狀火藥容易受潮。
為何火藥容易受潮?原因是產生硝石時會使硝石(硝酸鉀)(KNO3)受到 Ca(NO3)2 (硝酸鈣
水合物)和 NaNO3(硝酸鈉)的污染,硝酸鈣水合物與硝酸鈉具有吸濕性,即它們會吸收空
氣中的水分,除非硝石或火藥除非保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否則很快就會變得異常潮濕。
所以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火藥制成面疙瘩或餅狀,這樣外層濕潤,內層干燥,然後在使
用前將這些火藥揉碎或磨碎,降低潮濕帶來的影響。
火藥的顆粒影響燃速與爆炸的威力
粉狀火藥在威力上也不如顆粒火藥,很多人會覺得懷疑,如果成分比例相同的火藥,不是
一樣的東西嗎?為何形狀不同,威力會產生不一樣的變化呢?原因是因為火藥的爆炸是由兩
個不同的過程組成,那就是點火與傳播。
在一開始的點火狀態,火藥只在火藥粒表面燃燒,而不在火藥粒內部燃燒,燃燒速度恆定
在 0.2 英尺/秒左右;火藥顆粒越小,燃燒速度(燃速)就越快(因為它的表面與體積之比
高於大顆粒火藥顆粒);問題是接下來的傳播,熱能以500 攝氏度的高溫下以約30 英尺/
秒的速度在顆粒與顆粒之間發生的,傳播現象帶來更多的點火,產生更多的能量;因為粉
狀火藥顆粒細,缺乏足夠的內部空間進行有效的傳播,所以傳播現象不明顯;這也是為何
顆粒火藥燃燒得比粉狀火藥慢,但威力卻更大。
根據這兩種火藥的不同特性,所以能快速燃燒的粉狀火藥用於引火藥,顆粒火藥用於發射
藥。
如何檢測火藥的品質
槍炮匠會先目測,優質黑火藥的顏色應該是均勻的深灰色(或板岩色)。如果顏色帶有藍
色或非常黑,則表明粉末中含有過多的木炭或水分。紅炭制成的粉末(如可可粉)應呈棕
黑色。
之後,他們會用眼睛或放大鏡檢查一個小樣本,正確混合的粉末即使被碾碎也不應該出現
任何顏色差異,如果出現各種顏色,說明粉末沒有混合均勻,如果出現尖銳的顆粒,說明
成分沒有被正確粉碎。粉末中出現亮點或藍白色斑點說明硝石在干燥過程中發生了滲出,
這也會影響火藥的性能;然後讓粉末流過一張紙,再對紙張進行檢查。正確制作的粉末不
應該把顏色轉移到紙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粉末中的水分或灰塵(粉末)太多。
火藥制造商還會檢查的是顆粒火藥的堅固性,質量好的顆粒火藥不容易被手指壓碎,它不
應該立刻變成粉末,而應該碎成有棱有角的碎片。
到了19世紀的德國,他們會將 1.1 磅的粉末裝入皮袋,然後將皮袋放入離心機中,以每
分鐘 15 轉的速度旋轉 15 分鐘,之後,他們會將其取出並再次稱重,重量損失不得超
過 1.55%。
在法國,他們會先把樣品進行除塵,然後把8公斤的樣品裝入一個可容納12公斤的桶中,
這意味著桶內約有1/3的空間是空的。然後,准備兩個15度斜角,長5公尺的傾斜木板,排
成V字形,從一邊木板滾下去,然後木桶再爬上另一個木板,這個過程重復 100 次,這樣
木桶總共走了1000公尺。
然後拿出火藥樣品,除去粉末,對剩余的顆粒稱重,如果火藥的重量損失不超過 0.20%,
則被視為質量良好。
還有一個辦法是測量火藥的密度;這個測量的工具在19世紀的歐洲許多國家都有使用;它
由一個由黃銅或銅制成的測量容器組成,經過精確校准,可精確容納 1 公升的材料。
在其上方放置一個漏斗,漏斗具有圓錐形底部和正好14公分的孔;漏斗底部與測量容器上
緣之間的高度剛好為 40 公分,漏斗底部放置一塊切斷板 ,以調節火藥的流量;當火藥
被倒滿後,對容器進行稱重,並除去測量容器的重量,然後可得到火藥的重量;重復三次
,以得到平均值;以平均值除以一公升,然後得到火藥的密度。
每一個國家,對火藥的密度有不同的標准;例如德國,步槍火藥必須在0.905到0.925之間
,加農炮火藥必須在0.915到0.935之間,大顆粒火藥在0.960到0.980之間;在奧地利,大
顆粒火藥的標准必須在0.907到0.951之間;瑞士則是步槍火藥火藥的密度在0.955到0.975
之間,而火炮火藥的密度在0.960到0.970之間;法國的標准則是火槍火藥的密度在0.830
到0.87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53.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ebptt.com/m.aspx?n=bbs/Warfare/M.1721873847.A.E00.html
1F:推 kingright: 頭推 07/25 16:10
2F:推 design0606: 世紀帝國2 印度篇 不是有摧毀大象糞便硝石場的任務 07/26 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