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RZ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
看板Warfare
標題[七月主題]G3戰史9
時間Fri Jul 8 14:02:59 2005
衛斯理於1787年歸國後,先是在愛爾蘭擔任掌旗官,一年後升任上尉。
過了不久,法國大革命爆發。不過對於愛爾蘭的局勢而言,並沒有什麼
影響,衛斯理也在家族的安排,在1790年以保皇黨的獨立參選人的身份
,當選為愛爾蘭下議院的議員。其實這個下議院並沒有什麼實權,選舉
過程主要是地方士紳開個派對,唱名投票推選而出。有時候還按比例,
事先由兩黨代表和地方角頭經茶敘談判之後,「橋」好民黨應有幾人代
表,皇黨亦有幾人代表。以現代眼光觀之,此選舉無異於遊戲,但這樣
的下議院,卻是英王向來給予各自治領或殖民地的自治政府選出方式,
也是現代民主政治的濫觴。
﹣﹣就算在英國本土,還是早期的美國,或是法國革命之後的共和政府
,代表全民的國會,都是這樣選出來的。此一狀況直到民國成立時,中
國的首屆國會,到北洋時期之內的各屆國會,皆是如此產生。
對衛斯理來說,這是他從政的開始,並能頂著議員的光環,出入上流社
會。不過他對於當時愛爾蘭的政治環境,感到憂心。
先說明一點的是:愛爾蘭向來是英王治下,獨立呼聲最高的領地之一,
尤其是美國獨立之後,愛獨聲勢高漲。衛斯理家則向來是對英王死忠的
統派,連衛母都擔心子女將來會因為愛爾蘭口音,而受英人排擠之故,
強迫子女必需從小在英國長大,甚至如非必要,也不肯經常對子女講話
,深怕他們的英語腔調不夠純正。
不過對衛斯理而言,在倫敦時,「愛爾蘭人」這個身份,就是被排斥的
理由。然而回到愛爾蘭,當地人也不喜歡他,因為他無論言行舉止,都
已全然的英化,跟本地人格格不入。
而英法開戰之後,法軍居然登陸愛爾蘭,獨派聲勢高漲,但也馬上在法
軍被英軍逐下海後,愛爾蘭頓時回到以往暗潮洶湧的表面寧靜狀態。當
然,衛斯理此時正在荷蘭作戰,沒有參與其事,不過他也很清楚的知道
若英對愛政策不能改變,愛終將脫幅而去。不過後來他的努力並沒有成
功,不過這不屬於G3戰史的範圍。
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機間,他認識了一名叫做凱蒂的少女,從此專情於她
,並向她展開追求的行動。不過凱蒂覺得自己家世還算不錯,條件也不
錯,追求者眾,所以不是很注意衛斯理的追求。基本上衛斯理的確是有
點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首先呢,他家無恆產,平日花費主要靠老哥資助
,甚至連軍官升級,都是老哥出錢買來的。其次呢,衛母反對,因為凱
蒂是愛爾蘭人,她覺得應該娶英國女人,衛家必需融入英國社會,就必
須跟愛爾蘭一刀兩斷。
﹣﹣跟拿破崙相反的是:拿母則完全不喜歡法國女人,她認為拿破崙生
是科人,死為科鬼,最好是取科女,其次應選擇義大利人。但拿破崙卻
偏偏愛上約瑟芬,不但是法國人,還是寡婦,還拖了兩個油瓶進門!這
種態度,導致了日後波家的四分五裂。
衛斯理自然堅持到底,於是母親下令斷絕他所有的經濟援助。如果光靠
軍餉,衛斯理別說能付得起巨大的聘金迎娶凱蒂了,連自己能否活得下
去,都是問題。
﹣﹣當時一個男人要結婚,只要有辦法「說服」女方的父母,沒有老婆
是娶不到手的。凱小姐的娘家曾對他說:「按照我家慣例,聘金起碼要
兩萬英鎊。我並不是賣女兒,但我家也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家,必須
考慮到顏面問題。」其實,凱小姐的娘家是用這點來讓篩選追求者的,
讓他們知難而退。當時兩萬英鎊可是天文數字,大概可以買得下101大樓
其中的一層吧!
正當衛斯理頭痛的時候,他老哥突然像救星一般的出現。「我剛被流放
到印度去當總督,你要不要先去那裡當一名上校?在那裡幫我帶一個師
的印度傭兵,只要過個一兩年,你就能回來了﹣﹣而且酬金至少三萬英
鎊。」
衛斯理立即表示既然老哥平日為他做了那麼多,那他兩肋插刀,也應免
費幫忙。不過這錢既然是國王給的,到時候自然應該收下才對。
於是懷著幸福的夢想,衛斯理搭船前往印度帶兵作戰。不過他寫了一封
信向凱蒂保證,只要等他一年,他就回來娶她!
1796年,衛斯理前往印度。等他終於能回愛爾蘭時,已是1805年了。但
他跟凱蒂有終成眷屬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媽的機車式斬情絲的
干預之後,衛斯理的反應就是:
他幫英國征服了印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52.212
1F:推 loser1:推衛母促成英國征服印度! 218.168.159.3 07/08
2F:→ loser1:甘地是不是應該沒事去衛家公墓撒泡尿以洩憤? 218.168.159.3 07/08